部編版語文一下第八單元教案(共18頁)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一下第八單元教案(共18頁)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一下第八單元教案(共18頁)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一下第八單元教案(共18頁)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一下第八單元教案(共1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19.棉花姑娘主備人:黃秀珍 修改人:教學要求:1.認識13個生字和大字頭1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等詞語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教學重點、難點:1.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2.積累短語。3.了解文中提到的科學常識。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初讀課文,能正確地朗讀課文。2.學習本課生字,會寫4個生字。教學難點:學習本課生字,會寫4個生字。教學過程:一、 字形入手,揭題導入1.(出示:棉)讀一讀,根據偏旁猜一猜“棉”字根什

2、么有關?2.(出示棉花圖片)這就是棉花當,它長在棉樹上,果實成熟后,可以制成棉衣、棉被等,(關注右半邊字形)白白的毛巾。3.它長得真漂亮,課文把它當作人來寫,親切地稱它為(出示課題:棉花姑娘)自由識記“娘”,可以通過加一加識記,可以通過換偏旁識記和形聲字特點識記。4.關注“娘”的讀音,單獨讀第二聲,在詞語中讀輕聲。(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出示文中第一、第五兩幅插圖,說說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變化?第一幅圖棉花姑娘愁眉苦臉的,很開心。第五幅圖棉花姑娘開心地笑了。棉花姑娘從傷心到開心,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讓我們到課文里找找答案吧。2.自由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遇到難讀的

3、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能將課文讀正確。找一找棉花姑娘傷心、開心的原因,圈出來。3.梳理課文。現在你知道棉花姑娘傷心、開心的原因了吧?再次出示第一、五兩幅圖,圖文對照交流。三、了解病因,練說常識。1. 出示第一幅圖,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第一句。(2)出示圖片,認識“蚜蟲”,簡介:蚜蟲詩一種很小很小的蟲子,它專門吸取植物身上的俄水分和營養,植物會被他們吃得又黃又瘦,甚至枯死。難怪課文中 說他們是可惡的蚜蟲。(注意惡是多音字)(3)用“因為_,所以_”的句式練說棉花姑娘的病因。2.蚜蟲叮咬,棉花姑娘這時候會怎么想?交流,感受棉花姑娘的心情,讀好第二句話。(1)指名讀。(2)識記“治病”,通過熟字“

4、臺”加偏旁識記“治”。讀準“病”的后鼻音,進行詞語積累。(3)指導朗讀,讀出棉花姑娘難受,盼望治好病的心情。3.又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七星瓢蟲)(1)讀好詞語“七星瓢蟲”,出示圖片認識七星瓢蟲。(2)用自己的話說說七星瓢蟲的樣子。(3)出示句子: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星瓢蟲,大家叫我們七星瓢蟲。識記“瓢”:利用 形聲字的特點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顆”可以用熟字換偏旁來識記。現在你就是七星瓢蟲,學著自我介紹一下。這個長相奇特的七星瓢蟲就是捉棉花葉子上的害蟲的。在七星瓢蟲 的幫助下,你們看 ,(出示圖片,引讀第六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長出了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

5、花。同桌交流識記生字“吐、啦”,可以結合形聲字特點識記。4.為了治好病,棉花姑娘之前請了好多醫生給她治病,都有哪些?他們為什么沒辦法呢?分別指名學生讀第二至四自然段,找一找答案。(1)正音:“干”是第四聲,結合“樹干”一詞,通過字源演變識記字形,看一看樹干圖,了解字義。通過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別”,也可以通過組詞,如“別人”、分別、離別”等,加強對字義的了解。(2)交流,出示燕子、啄木鳥、青蛙幾他們的外形圖,引導學生將圖片和名字一一對應,對準名字。用古文字演變的方法識記“燕”。(3練說:因為棉花姑娘 ,所以她 了。她請 、 和 幫忙治病,最后 幫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1.出示

6、生字卡,開火車復習生字。2.出示生字:病、醫(1) 共同點:半包圍結構。(2) 觀察:注意筆順,注意收獲。(3) “病”字筆順:先外后內。寫法:病字頭撇要長,“丙”字里面放。“醫”字筆順:第一筆試橫,最后一筆是豎折。寫法:上橫略短,“矢”居中,捺要寫成點,最后一筆豎折的橫稍長。2.自主書寫生字:干、七(1)出示,合作觀察筆畫簡單的生字,要關注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學生發現、交流,課件演示。4.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病巡視指導。5.展示評價,再次練寫。第二課時教學要求:1復習詞語,會寫文中要求的“別、星”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棉花姑娘和動物醫生的話,分角色朗讀。3了解一

7、些益蟲和益鳥的知識。教學重點:學會“別”“星”兩個生字。教學難點: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詞語,導入新課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詞語。你還記得嗎?出示:燕子 別人 樹干 忽然 七星瓢蟲 七顆星星 吐出 啦開火車讀一讀。2.我們還認識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她就是 ,(出示課題:棉花姑娘)3.有一天,棉花姑娘(出示詞語: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出示詞語:醫生)來給她(治病)啊!二、尋求幫助,學習得體對話1.出示第二幅插圖,這時,小燕子飛來了。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是怎么說呢?(自由發言)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課文中的棉花姑娘是怎么說的?2. 指導讀好:請

8、你幫我捉害蟲吧!(1)指名讀。抓住“請”體會尋求幫忙時的說法。獨處棉花姑娘的有禮貌。(2)師生分角色表演讀,引導學生加上動作有禮貌地對話。3.小燕子能不能幫助棉花姑娘呢?它是怎么說?指導讀好:“讀不起,我只好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1)指名讀。抓住“對不起”體會當我們無法幫助別人的時候,應該用這樣的詞語表示歉意。(2)小燕子為什么要說對不起?抓住“只會還是”,雖然不能幫助棉花姑娘治病,但是可以給他一個很好的建議,棉花姑娘同樣要向你表示感謝。(3)指名兩位同學表演讀。三、合作學習,學會禮貌對話1.根據要求學習第三第四段。啄木鳥飛來了,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和他們之間又會說些什么?出示

9、第三第四幅圖(1)出示合作要求。第一遍讀:同桌二人一人讀棉花姑娘的話,一人讀啄木鳥或者青蛙的話,別忘了要有禮貌了。第二遍讀:你就是棉花姑娘,他就是啄木鳥或者青蛙,加上動作表演。(2)學生合作學習,師生互動交流、點評。2.男女生分角色讀,表演。3.了解動物捉害蟲的科學常識,燕子、啄木鳥、青蛙為什么沒辦法幫助棉花姑娘治病?(1)出示書后練習“連一連,說一說”,結合第二到五自然段說一說。相機出示:捉空中的害蟲,捉樹干里的害蟲、捉田里的害蟲、捉棉花葉子上的害蟲。(2)指名說一說,連一連,讀一讀,記一記。(3)他們都是捉害蟲的能手,各有所長。出示三個小動物的回答,指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原因,讀好抱歉的

10、語氣。4.比較,小節。 (1)分別出示棉花姑娘說的三句話。讀一讀,引導學生發現:相同的句子,都是請求的語氣,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朗讀是的語氣應一次比一次著急、強烈。 (2)出示第二至四自然段,分角色小組合作讀、師生讀,體會小動物們對話的語言很得體。四、讀讀說說,詞語積累1.燕子、啄木鳥、青蛙都不能幫助棉花姑娘治病,這可怎么辦呢?(1)引讀,這些“圓圓的小蟲子”是誰?棉花姑娘知道嗎?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棉花姑娘的提問。(2)相機理解詞語“驚奇”。認識偏旁大字頭,關注字形的變化,范寫,書空。(3)指導讀好疑問句。2.指名學生讀七星瓢蟲的話。3.七星瓢蟲幫棉花姑娘把蚜蟲全部消滅啦,棉花姑娘會說些什么呢?

11、(指名學生說些感謝、夸獎的話)當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要真誠的說聲“謝謝”!4.(出示第五幅插圖)七星瓢蟲的本領真大,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你們看,她長出了(出示詞語: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了(出示詞語:雪白雪白的棉花)。(1)指導讀好詞語:碧綠碧綠的葉子、雪白雪白的棉花。(2)拓展詞語:碧綠碧綠的( ) 雪白雪白的(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棉花姑娘的感謝之情。五、指導寫字1.出示生字:奇、星。(1)共同點:上下結構。(2)觀察:上窄下寬,上小下大。(3)學生發現、交流。特別關注關鍵筆畫:“奇”的長橫和豎鉤,“星”的長橫。2.出示生字:別。(1)學生上黑板書寫。(2)師生對照評價。左

12、邊“另”字瘦而長,右邊立刀旁豎要直,豎鉤有力。3.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巡視指導。4.展示評價,再次練寫。板書: 19 棉花姑娘 生病 治病 病好 燕子 捉 空中飛行的害蟲 啄木鳥 捉 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 捉 田里的害蟲 七星瓢蟲 捉 棉花葉子上的害蟲 20咕咚主備人:黃秀珍 修改人:教學要求:1.多種方法識字,認識I2個生字,會寫7個字。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語氣。3.借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并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4.初步懂得遇事不盲從,要根據親眼所見作出正確判斷。教學重點:1.借助圖畫、形聲字特

13、點、聯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2.能根據課文內容做簡單判斷。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習本課生字,會寫3個生字。3.初步感知文意,注意句子的停頓。教學重、難點:正確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同學們,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內,住著一位可愛的朋友,(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什么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說什么呢?2.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話:小朋友們,“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現規律。(都是口字旁的字,都是形聲字,都表示聲音)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青蛙叫(呱

14、呱),鴨子叫(嘎嘎),蜜蜂飛(嗡嗡)4.小兔子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猜讀生字1.出示四幅插圖,聽老師講故事。(1)要求看得認真,聽得仔細。(2)交流:出現了哪些小動物?相機板書:兔子、小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野牛。用古文字演變來識記生字“鹿、象”,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野”。2.自由讀文。 引導學生和本冊學過的課文比較,有什么不同?(學過的字都沒有標拼音,只給部分難讀字注了音)那我們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引導學生聯系以前的經驗自己想辦法。(看圖猜字、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等)3.初讀課

15、文。 請小朋友們捧起書自由讀、大聲地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文中的連環畫和字形特點進行猜讀,還可以向同桌或老師請教。圖文對照,說一說這些小動物在做什么。(學生讀書,同桌記錄下兩人遇到不認識的字。教師巡視,相機表揚讀書姿勢正確的學生,并記錄下全班學生不認識的字)4.互學生字。(1)教師將學生不認識的字相機寫在黑板上。請認識這些字的學生認讀,領讀,開火車讀。(2)同桌之間用各自喜歡的方式交流生字。如:你指我讀,搶答讀字,看誰讀的又快又準。5.全班交流。(1)出示學生圈出的字詞,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讀準翹舌音“熟”,后鼻音“咚、命、象、領”,讀準邊音“攔、領”。(2) 自由交流識

16、字方法。 形聲字識記:嚇、攔、領。 偏旁表義或聯系生活識記:掉、逃。 比較識記:熟熱、逃桃。 組圖拓展識記。6.圖文對照,交流小動物們在做什么。結合課文內容,交流:兔子跑,小動物們跟著跑,野牛攔,最后小動物們笑。填空練說,梳理課文:聽到“咕咚”一聲,兔子( ),小動物們也一個跟著一個( ),后來野牛( )大家問情況,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河邊,看到“咕咚”是木瓜掉入水中的聲音,大伙都( )了。三、圖文對照,讀好語氣1.出示第一自然段,圖文對照想象木瓜掉進湖里的情景。(1)抓住“高高的”一詞想象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指導學生讀好“咕咚”。(2)觀察兔子聽到“咕咚”一聲,怎么了?引出第二自然段。聽到這

17、么響的聲音,膽小的兔子怎么樣?理解“拔腿就跑”,想象此時兔子非常害怕的心理,演一演。(3) 兔子不僅跑得飛快,還邊跑邊叫,齊讀兔子的害怕。學生反復朗讀,抓住文中連續出現的3個“跑”,體會兔子的害怕。2.小猴子看見兔子跑就問他。轉換句式練說,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怎么問兔子?(1) 自由練說,合作分角色對話。 小猴子問兔子:“_?” 兔子一邊跑一邊叫:“_!” (2)小猴子看到兔子邊跑邊說,都不停下來,會想什么?引導讀好第三自然段小猴子邊跑邊大叫的語氣。(3)分角色演讀兔子和小猴子的表現。四、復習生字,指導寫字1.用游戲復習生字,快速度正確。2.指導書寫:羊、象、家。(1)出示“家、象”。 觀察:一

18、看結構(上下結構、獨體字),二看相似處(豕)。 范寫:“象”結合古文字象頭、象身、象鼻、象腿、象尾巴······書寫時,下部撇多,注意距離和長短,撇捺要舒展,關鍵筆畫彎鉤,豎中線上站得穩。“家”的寶蓋頭寫得寬而平,下部讓學生對照“象”說說書寫要點。比較“家”和“象”,“家”下部是“豕”,“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筆寫下來的。(2) 出示“羊”。指名兩名學生寫“羊”,全班比較、觀察,概括要點:三橫距離一樣,注意長短不同,關鍵筆畫長橫要平,豎畫要直。3.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巡視指導。4.展示評價,再次練寫。第二課時

19、教學要求:1.能借助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學習4個生字。2.理解課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的道理。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教學重點: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教學難點: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1.出示第一、二幅插圖,回憶小動物,出示動物名,認讀。2.聽到“咕咚”一聲,小兔嚇得( ),一邊跑一邊叫( )。小猴子聽見了也( ),一邊跑也一邊叫

20、( )。 二、圖文對照,合作學習1.聽到“咕咚”聲,兔子、小猴子都嚇得邊跑邊叫,狐貍、山羊、小鹿、大象聽見了,他們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1)小組合作學習。 共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動物們的做法和說的話,讀出他們的害怕。(3) 出示插圖,仿照第三自然段練說。 狐貍一聽,就跟著( )、( )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叫( )。( )一聽,就跟著( )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大叫( )。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當時熱鬧的情形。(1)用上面練說的內容,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2)小組匯報上臺表演,體會當時熱鬧、亂哄哄的情景,以及小動物們慌張樣子

21、。(3)齊讀第四自然段。3.面對驚慌的小動物們,野牛是怎么做的?又說了什么?(1)圖文對照,讀好“攔住”一詞以及野牛的問話。(2)追問:沒看見為什么跑?引導學生發現小動物們沒看見“咕咚”,都是聽其他小動物說的。引導學生明白:小動物們都是只聽見別人說,沒有親眼看到,就輕易相信了。4.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出示最后一幅插圖,引讀第六、七自然段。(1)大家為什么都笑了?指導學生再讀,讀出可笑的語氣。(2)引導學生說出“熟”的反義詞是“生”。(3)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要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三、指導寫字1.出示:嚇、怕、跟、都。

22、觀察:一看結構(左右結構),二看寬窄(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復習口字旁、足字旁的寫法。重點指導“都”,左寬右窄,左高右低,錯落有致。左邊橫多要等距,撇長而直;右邊雙耳旁和左邊兩橫位置對應,懸針豎長而有力。“跟”:與已經學過的“很”比較,自主觀察,書寫。2.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巡視指導。3.展示評價,再次練寫。 板書: 20 咕 咚 害怕、逃跑笑 遇事要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21.小壁虎借尾巴主備人:黃秀珍 修改人:教學要求:1.認識12個生字和戶字頭、車字旁2個偏旁,能按筆順正確書寫7個生字。2.通過多種方式猜生字字音、字義,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圖文對照,體會小壁虎心情

23、的變化,讀出懇求、傷心的不同語氣。3.借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4.了解壁虎、魚、牛、燕子尾巴道德不同作用。教學重點:1. 通過多種方法猜生字字音、字義,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2. 借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初讀課文,能正確地朗讀課文。2.學習本課生字,會寫4個生字。教學難點:學習本課生字,會寫4個生字。教學過程:1、 猜謎導入1.猜謎:名字有虎不是虎,長長尾巴四條腿。專捉蒼蠅和蚊子,人人都要夸獎它。2.出示圖,認識壁虎。3.壁虎在哪兒捉蒼蠅和蚊子呢?看圖認識“墻壁”一詞,猜讀生字。觀察兩個

24、字的偏旁,都有土字旁。補充介紹壁就是墻的意思,用泥土壘起來的。4.今天小壁虎要去“借尾巴”,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板書完成課題)指名學生讀,齊讀。2、 初讀課文,隨文識字,整體感知1.自由讀文。打開課本,同學們有什么發現?課文跟咕咚一樣,沒有注音。那我們怎么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回顧上篇課文咕咚的讀書方法,多種方法認識生字。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先圈出來,再猜猜它們的讀音和意思,多讀幾遍,將課文讀通順。2.合作學習。同桌合作學習圈出的字,交流認識的字,請教不認識的字。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教師巡視,記錄學生圈出的字。3.全班交流。(1) 出示學生圈出的字詞。指名

25、認讀,并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交流:借助圖畫、聯系上下文、借助形聲字特點等方法。(2) 出示詞語,學生領讀,開火車讀。 掙斷 難看 您 撥水 伯伯 甩著 趕蠅子 房檐 擺著 阿姨 掌握 傻孩子4.再讀課文。正音后,學生再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再找一找,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向誰借尾巴了?結果怎樣?3、 圖文對照,探究原因1.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呢?(1) 圖文對照,指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2) 抓住“捉、咬、掙”三個動作了解原因。學生練說:小壁虎( )蚊子時,被蛇( )住了尾巴,他( )斷尾巴逃走了。(簡筆畫畫墻壁、貼斷尾巴的壁虎圖)(3) 情景模擬:師生用繩子演示“咬、掙”的動作,體會小壁

26、虎被咬住時的危險,掙斷時的用力。 相機識記“斷”字,從古文字演變介紹:左半邊是用刀切斷絲線,右半邊“斤”是刀斧,意思就是切斷、斷開。(4) 觀察插圖,體會危險,讀好第一自然段。2.教師引讀第二自然段。理解“難看”,讀出小壁虎的傷心。3.小壁虎爬到哪里,都向誰借尾巴了?出示課文第二、三、四幅插圖,圈一圈,說一說。(1) 出示例句:小壁虎爬到_邊,先向_借尾巴;接著爬到_ 上,向_借尾巴;最后爬到_下,向_借尾巴。(2) 識記“房”字。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或熟字比較等方法自由識記。認識戶字頭,教師介紹“戶”的古文演變,指一扇窗戶。教師用簡筆畫邊描述邊幫助學生識記理解房檐。方方一間屋,有門又有窗。這就

27、是“房”。房檐就是房頂伸出墻壁的部分。(3) 學生在簡筆畫上找一找“房檐下”。4、 看圖學文,讀好對話1.教師描述情境。(1) 小壁虎掙斷尾巴,終于從蛇的嘴巴里逃脫了,他爬呀爬,到處想去借尾巴。(2) 出示“爬”字,識記,怎么記住呢?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引導用古文字演變鞏固記憶“爬”字,“爪”就像小壁虎的腳。(3) 小壁虎爬呀爬,爬呀爬,一直爬到小河邊,(把壁虎圖從墻壁慢慢挪到小河邊) 引導學生體會小壁虎爬了很久,爬得很辛苦。2.出示第三自然段和第二幅插圖。(1) 在小河邊小壁虎看到什么?他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結果怎么樣呢?(小魚搖著尾巴)學生模仿做動作。(板書:搖)(2) 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

28、的話,比比誰讀得好。相機指導:從哪兒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您······行嗎?)識記生字“您”,向別人真誠、用心地打招呼時,要在“你”下面加上“心”,表示尊敬、有禮貌。讀出小壁虎借尾巴時懇求、商量的語氣。觀看小魚游泳時的樣子理解“撥水”,如果小魚的尾巴沒了,小魚就不能撥水游泳了,讀出為難的語氣。(板書:撥水)(3) 課文填空,并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同桌讀,表演讀,男女生分角色表演讀)5、 復習生字,指導寫字1. “小壁虎藏生字”游戲,復習生字,快速讀正確。2.指導書寫:您、條、爬、房。(1) 出示“您、條”。觀察:一看結構

29、(上下結構),二看主筆(臥鉤,橫撇和捺畫)。范寫:指導“您”字,上長下短,下部“心”字的臥鉤托住上部。“條”字上部橫撇和捺畫要舒展,包住下部。(2) 出示“爬、房”。共同點:半包圍結構;不同點:“爬”字左下包右上,“房”字左上包右下。復習回憶語文園地七半包圍結構書寫規則:左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爬”也是先外后內。范寫:“爬”,“爪”靠左,一捺長長像尾巴,右上“巴”字靠著捺畫稍向上,豎彎鉤貼著中格線。“房”,“方”的一橫稍長,四處一條線(點、點、橫折鉤、撇起筆一條線),才能站得穩。3.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巡視指導。4.展示評價,再次練寫。第二課時教學要求:1復習詞語,會寫

30、文中要求的“捉、姐、草”個生字。2圖文對照,體會小壁虎心情的變化,讀出懇求、傷心的不同語氣。3了解壁虎、魚、牛、燕子尾巴道德不同作用。教學重點:學會“捉、姐、草”兩個生字。教學難點:圖文對照,體會小壁虎心情的變化,讀出懇求、傷心的不同語氣。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1. 游戲復習生字詞。2.用上生字詞回顧課文內容。小壁虎( )蚊子時,被蛇( )住了尾巴,他( )斷尾巴逃走了。小壁虎爬到( )邊,先向( )借尾巴,可是( )要用尾巴(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接著小壁虎爬到( )上,向( )借尾巴,最后爬到( )下,向( )借尾巴。二、 合作學習,拓展運用1.用上節課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

31、法自學第四、五自然段。學法:讀一讀(圖文對照把課文讀正確)想一想(思考問題:在大樹上、房檐下分別看到什么?他又是怎樣向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結果怎樣?)演一演(同桌分角色讀對話)2.同桌合作學習,匯報表演。提醒:讀出小壁虎借尾巴時懇求商量的語氣,讀出其他動物為難的語氣。3.教師追問:老牛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老牛要用尾巴趕蠅子)請學生做趕蠅子的動作,引出“甩”字,熟字比較識記“甩”,有可以把豎彎鉤想象成老牛的長尾巴。燕子阿姨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4.延伸拓展。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著急啊,出示草地奔馬圖,仿照課文中句式練說。他還回向誰借尾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

32、看見 ,在 。 說:“ ,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三、學習結尾,練說鞏固。1.引讀第六自然段。2.小壁虎是怎樣把自己借尾巴的事告訴媽媽?(1)試著將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講一講。教師提示;結合板書上提供的圖和詞語,連起來講一講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2)三人小組合作,選一個說說。(3)師生合作。3.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七自然段媽媽和小壁虎的對話,出示第六幅圖。(1)指導讀好媽媽含笑的語氣,相機通過古文字演變幫助學生識記“傻”字,“傻孩子”表達了媽媽對小壁虎的喜愛之情。抓住“轉”讀出小壁虎的驚喜。“轉”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也可以借助古文字的演變來識記。認識新偏

33、旁車子旁,提醒筆順寫法,第三筆是豎,第四筆橫變提。(2)指導朗讀小壁虎的話,讀出驚喜、激動的語氣。(3)出示第一至第五幅圖,學生觀察小壁虎的尾巴是自己慢慢長出來的。介紹壁虎尾巴的作用:再生四、指導寫字1.出示生字:捉、姐、草(1)捉、姐:自主觀察、練寫,提示注意左右筆畫的穿插。(2)草:請學生山黑板寫,重點關注橫畫的長短,距離。2.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巡視指導。3.展示評價,再次練寫。語文園地八主備人:黃秀珍 修改人:教學要求:1.在生活情景中積累11個詞語,認識8個生字。2.發現反文旁、鳥字旁、蟲字旁蘇哦代表的含義,復習鞏固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3結合生活情景,體會四

34、種不同心情,并進行說話、寫話的練習。4.朗讀、背誦古詩畫雞。5.和大人一起讀故事小熊住山洞,能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教學重點:1.在生活情景中積累11個詞語,認識8個生字。2.發現反文旁、鳥字旁、蟲字旁蘇哦代表的含義,復習鞏固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教學難點:結合生活情景,體會四種不同心情,并進行說話、寫話的練習。教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識讀字詞,并發現其特點;了解詞語的含義并正確表達。2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詞興趣。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識字加油站1.談話導入。出示教材中的插圖,小朋友在哪里?練習生活介紹衛生間。里面有哪些物品?自由交流。2.出示第一組詞語

35、,自由交流。牙刷 梳子 毛巾 香蕉 臉盆(1)自由讀。(2)指名讀。讀準翹舌音“刷、梳”,平舌音皂,前鼻音“巾、盆”。(3)開火車讀。3.出示第二組詞語,同桌共讀,互相正音。刷牙 梳頭 擦手 洗澡 洗臉(1)指名讀。讀準平舌音“擦 澡”。(2)齊讀。4.兩組詞語再次讀熟。(1)比較發現這些詞語的特點:一邊是日常用品,一邊是它們的用途。(2)橫向、豎向反復朗讀。5.識記生字,說話練習。(1)自由交流識字方法。加一加識記、形聲字識記、換偏旁識記。(2)聯系生活練習說話,相機識記,鞏固生字。提供牙刷、梳子、香皂、洗澡等圖片,邊做動作邊用句式進行介紹:這是( ),我用它來( )。通過牙刷、梳子實物的樣

36、子關注“刷、梳”偏旁表義。通過做動作,關注“擦、洗澡”識記生字。(3) 選幾個詞連起來說幾句話,說一說早晨起床后或者晚上睡覺前,在衛生間梳洗的情景。二、 我的發現創設去動物園游玩的情景,出示動物園區域圖。1.出示第一排插圖,我們先看到的動物有哪些?(1)認讀“貓、猴、獅”,讀準字音。(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交流發現。(都是反犬旁)(3)拓展:還想到哪些動物也是反犬旁的?(狗、猩)我們稱這類動物是獸類。2.參觀了獸類館,我們來到了哪里?出示第二排插圖。(1)認讀“雞 鴨 鴉”,讀準字音。(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交流發現。(都有鳥字旁)(3)拓展 :還想到哪些動物頁是鳥字旁?(鵲)這些長著翅膀在空中飛的就是鳥禽類。3.鳥禽館參觀結束,我們又來到了哪里?出示第三排插圖。(1)認讀“蝴蝶 蜻蜓 螞蟻”,讀準字音。(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交流發現。(都有蟲子旁)(3)拓展:還想到哪些動物也是蟲子旁?(蜘蛛)(4)出示小氣泡,讀一讀,說共性:蟲子旁的字大都和蟲子有關。4.三組整體讀一讀,小結規律。5.拓展有趣的漢字。翻到書后寫字表或識字表,找一找相同偏旁的字。交流:“清、河、池”,三點水的字大都和水有關;“打、拍、找”,提手旁的字大都和手、動作有關。三、字詞句運用1.你們剛才找到了許多漢字,發現了漢字的規律,交流一下你們現在的心情。相機出示高興表情圖。(1)教師表達自己此時高興的心情,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