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基因突變1例的鑒定(1)_第1頁
新的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基因突變1例的鑒定(1)_第2頁
新的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基因突變1例的鑒定(1)_第3頁
新的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基因突變1例的鑒定(1)_第4頁
新的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基因突變1例的鑒定(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新的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基因突變1例的鑒定(1)    】 目的: 對1例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患者及其家系成員的ALD基因的突變類型進行鑒定. 方法: 以外周血RNA為模板,采用長鏈RTPCR技術,分4個片段擴增ALD基因mRNA的編碼序列,對4個PCR產物進行直接測序,篩查整個基因編碼區. 通過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患者及其家系成員基因組ALD基因片段,以進一步確證所發現的基因突變. 結果: 位于患者ALD基因第6外顯子的第508位密碼子存在一個新的錯義突變CCCCTC (P508L),患者母親為

2、突變攜帶者,患者父親和妹妹不存在此突變. 結論: 發現中國ALD患者一個新的ALD基因突變,即P508L突變.【關鍵詞】 腎上腺白質營養不良;ALD基因;突變,誤義;ALD蛋白0引言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 adrenoleukodystrophy)是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中樞神經髓鞘合成病變1. 致病基因(ALD基因)位于X染色體,編碼一個有745個氨基酸殘基的過氧化物酶體膜蛋白,即ALD蛋白(ALD protein, ALDP). 我們對1例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患兒及其家庭成員的ALD基因突變進行了分析.1對象和方法11對象男,7歲,漢族,福建省周寧縣人,因進行性視力下降、步態不穩1 a

3、余入院. 檢查:神志清楚,對答尚切題,言語含糊,不配合,雙眼視力光感,吞咽困難,飲水嗆咳. 心、肺、肝、脾未見異常. 腦電圖中度異常,體感誘發電位異常. 顱腦MRI示枕頂部蝶形長T1和長T2信號的病灶. 氣相色譜查患者血漿24碳飽和脂肪酸(C240)濃度:13.48 mgL-1, 22碳飽和脂肪酸(C220)濃度:9.05 mgL-1,兩個濃度比(C240/C220)等于1.49(正常范圍0.939左右). 患者非近親婚配所生,另有一妹妹,無家族史. 臨床診斷: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兒童腦型).12方法ALD基因的mRNA長3.7 kb,其中編碼區為2238 bp. 本研究合成4對引物2,即:

4、PIF和RT1, PF和RT2, PF和RT3, PF和RT4,分4段(自5端依次為ALD1, ALD2, ALD3, ALD4)對ALD基因編碼區進行擴增,預期大小分別是722, 700, 723和646 bp,其中ALD1的3端和ALD2的5端部分重疊,ALD2的3端和ALD3的5端部分重疊,ALD3的3端和ALD4的5端部分重疊. 若以PIF和RT4為引物對擴增ALD基因cDNA, 預期片段大小是2440 bp. 引物委托上海生工(Sangon)生物工程公司合成.121長鏈RTPCR及測序從患者取新鮮抗凝血1.53 mL,按Qiagen產品(RNeasy Mini Kit)說明書提取總R

5、NA. 長鏈RTPCR按TaKaRa試劑盒(RNA LA PCRTM Kit)說明書進行. 先進行反轉錄,然后在PE2400型熱循環儀上進行PCR反應:94變性2 min后,按94 30 s, 60 30 s, 72 2 min循環30次. 最后一個循環結束后繼續在72延伸8 min. 將上述PCR混合物1020 L上樣于15 gL-1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切下含預期片段(2440 bp)的膠塊,利用Qiagen的DNA凝膠回收試劑盒(QIAquick Gel Extraction kit)從膠塊中回收DNA. 以此DNA為模板,組配4個2次PCR反應:反應體積50 L,含模板1 ng, 引物各2

6、5 pmol, 4種dNTP各0.2 mmolL-1, Taq酶(BioAsia)2.5 U, MgCl2 1.5 mmolL-1,分別擴增ALD1, ALD2, ALD3, ALD4,擴增條件統一為:94預變性2 min后,按94 30 s, 50 30 s, 72 60 s進行1015個循環,最后一個循環結束后繼續在72延伸9 min. 用Qiagen的PCR產物純化試劑盒(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直接從PCR混合液中純化PCR產物. 將純化的4個片段連同相應PCR引物,寄上海博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序列測定.122基因組DNA片段擴增和限制性內切酶分析

7、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外周血基因組DNA使用Qiagen的DNA提取試劑盒(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提取. 根據突變所在部位,用Omiga 2.0軟件設計針對外顯子6全長序列的PCR引物,上游引物(PA5F)序列為:5CTGCGCTCTCTGGCGTCA3,下游引物(PA5R)序列為:5CACAGCCCGTCTCTGGCT3,預期擴增片段長330 bp. 擴增條件:95預變性4 min后,按94 30 s, 55 30 s, 72 30 s進行30個循環. 用Qiagen的PCR產物純化試劑盒(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從PCR混合液中

8、純化PCR產物. 根據突變的性質,用限制性內切酶BspLI(MBI Fermentas)對純化的PCR產物進行酶切, 于100 gL-1聚丙烯酰胺凝膠上電泳, 溴化乙啶染色后用美國BioRad公司的FluorS型凝膠成像儀采集電泳結果.    2結果21ALD基因mRNA的RTPCR擴增及測序用長鏈RTPCR試劑盒對患者外周血ALD基因mRNA的整個編碼區進行擴增,可獲得預期的擴增片段(2440 bp),也可見一些非特異性片段. 為提高特異性,并獲得足夠的PCR產物,先從凝膠中回收上述覆蓋整個編碼區的擴增產物,然后分4段(ALD1, ALD2, ALD3

9、, ALD4)進行第2輪PCR反應. 2次PCR產物的瓊脂糖凝膠(15 gL-1)電泳結果(Fig 1),14依次是ALD4, ALD3, ALD2和ALD1,4個片段均獲得特異性擴增,其大小與預期完全相符. 直接用Qiagen試劑盒從2次PCR混合物中純化ALD1, ALD2, ALD3, ALD4 4個片段后,用美國ABI公司的BigDye系統(在377型測序儀上)分別對其進行序列測定. 正常對照(Fig 2A)和患者(Fig 2B)ALD3片段部分序列, 序列下劃線處示發生突變的密碼子部位. 結果顯示,患者ALD基因mRNA僅有一個堿基發生改變(1523CT),即第508個密碼子(位于A

10、LD3片段上)發生了CCCCTC的改變,使正常的脯氨酸被亮氨酸替換. 正、反向測序結果一致.            作者:蘭風華楊渤生盧愛薇黃梁滸朱忠勇 【關鍵詞】腎上腺白質營養不良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utation         本篇論文是由3COME文檔頻道的網友為您在網絡上收集整理餅投稿至本站的,論文版權屬原作者,請不用于商業用途或者抄襲,僅供參考學習之用

11、,否者后果自負,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圖1-圖2 (略)22限制性內切酶分析以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基因組DNA為模板,擴增突變所在的ALD基因第6外顯子,擴增片段330 bp. 正常情況下,該片段內含有2個BspLI酶切位點(GGNNCC),酶切后產生72, 34和224 bp 3個片段. 患者第508密碼子的CCCCTC突變導致72與34 bp片段之間的酶切位點消失,酶切結果產生106和224 bp 2個片段. 酶切后的電泳結果(Fig 3),可以看出:患者父親和妹妹的酶切模式為正常人模式(含72, 34和224 bp 3個片段),患者的酶切模式與預期相符(含106和224 b

12、p兩個片段),患者母親的酶切圖譜中既有106和224 bp兩個片段,也有72和34 bp兩個片段,為雜合子(攜帶者). 以上結果還經過對330 bp片段的直接序列測定證實.圖3患者及其家庭成員ALD基因外顯子6擴增產物的酶切分析(略)    3討論本患者6歲起病,以進行性視力下降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主,病程進展迅速(1 a內發展成雙目失明),頭部MRI查出典型的大腦頂枕部長T1和長T2信號病灶,血漿極長鏈飽和脂肪酸濃度升高(C240/C220比值超出參考范圍),符合兒童大腦型ALD的臨床診斷1.ALD表現出高度的遺傳異質性. 根據有關國際權威數據庫(ww

13、w.xald.nl)統計,目前在全球ALD患者中已鑒定出500多個ALD基因突變(其中有一部分未發表,僅在互聯網上公布), 其中有一半以上僅見于單一家系. 本病在臨床表現方面(表現型)也是高度異質的,同一家族的不同患者在起病時間和臨床癥狀上也往往不盡相同3. 表現型的異質性說明開展臨床基因診斷的必性,但遺傳的高度異質性又使臨床基因診斷的開展面臨較大困難.我們曾報道在中國ALD患者發現的第1個基因突變2,4,本例P508L突變是在中國人群發現的第2個ALD基因突變. 查閱國內外文獻,尚未見有關此突變的報道. 以下幾點支持該突變是病理性突變的觀點: 患者的ALD基因的整個編碼區只存在一個堿基改變(

14、1523CT),其余部分與正常對照的序列和GenBank參考序列(NM000033)一致; 患者父親和妹妹的ALD基因不存在該突變,其母親為攜帶者,與ALD作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點符合; 突變使ALDP的第508位氨基酸由Pro變成另一個與之性質差別較大的Leu; 突變所改變的氨基酸位于ALDP功能區ATP結合區保守序列內5; 1999年Takano等曾報道在緊鄰的第507位氨基酸發生的一個突變,即G507V3. 該突變具體如何影響ALDP的結構和功能,有待進一步研究.以往ALD基因的突變分析在技術上大多采用常規RTPCR方法:先合成cDNA,然后分段對cDNA進行擴增6. 我們將新開發的

15、長鏈RTPCR技術引入ALD基因的突變分析中:先擴增ALD基因mRNA編碼區全長,然后分段進行2次PCR擴增. 該技術途徑簡化了操作,提高了重復性,減少了引物數. 該技術途徑在本研究的成功應用,將為今后其他患者的基因診斷帶來便利.【參考文獻】1 Tang BS, Li HY.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J. Guowai Yixue Shenjingbingxue Shenjingwaikexue Fence (Foreign Med Sci Sect Neurol Neurosur), 2001;28(3):1

16、85-188.2 Wu YB, Wu YS, Yang BS, Lan FH. Mutational analysis of a Chinese patient with 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J. Shanghai Yixue Jianyan Zazhi (Shanghai J Med Lab Sci), 2002; 18(2):69-72.3 Takano H, Koike R, Onodera O, Sasaki R, Tsuji S. Mutational analysis and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of 2

17、9 unrelated Japanese patients with 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J. Arch Neurol, 1999; 56 (3): 295-300.4 Lan FH.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China J. Clin Chem Lab Med, 2001; 39(12):1190-1194.5 Roerig P, Mayerhofer P, Holzinger A, Gürtner J.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nucleotide binding fold in human peroxisomal ATP bind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