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初中學生英語聽力困難的成因及對策王志堅 摘 要 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普遍感覺聽力困難,理解能力偏低。這不僅大大削弱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進程,還阻礙了他們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成功地進行交流。聽是學習任何語言跨出的第一步,是獲得語言信息和語言感受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徑,是學好語言的前提條件。因此,提高聽力是非常必要和至關重要的。文章立足于分析師專學生聽力困難的成因,尋求解決方法,以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提高英語水平。 關 鍵 詞 初中生 英語聽力 困難 成因 對策 一初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現狀 近年來對所教學的4個班級近200多個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從中了解到:90的學生認為聽力
2、是他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不能聽音會意,聽力理解能力極差;在平時小測驗考試中聽力測試題丟分最多;許多學生筆試部分還得心應手,而面對聽力考試卻望而生畏;在課內、課外的口語交際活動中,教師講話聽不懂,有的連基本的日常用語都不明白,聽錄音材料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有的更是隨時依賴老師翻譯成母語或是放慢速度。久而久之,他們便對聽英語產生畏懼心理和厭倦情緒。最后不愿聽、不愿說,害怕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從而失去信心和興趣,學習上感到越來越困難,以致難以堅持下去。 二聽力困難的成因 1、聽力訓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最近幾年的中考都沒有考聽力,由于為了突出筆試部分的分數,絕大部分老師在教
3、學過程中直接省掉了聽力這個環節,只把重心放在讀和寫上,而小學階段的英語又容易和母語混淆,造成很多學生對最基本的日常用語都知之甚少。可見英語基礎之差,底子之薄。許多家長和學生總是認為,學英語只需學習語法、詞匯便可,對聽力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甚至是根本不重視。據調查,大部分學生,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從未接受過專門的聽力訓練,未曾聽過英語廣播或英語錄音材料等;教師上英語課也很少用英語講授,而采用單一的翻譯教學法。課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極少用英語進行交流。于是,由于學生的聽覺長期得不到語言信息的刺激,便逐漸變得遲鈍。語言學習這個本應是一種有趣的、生動活潑的活動,由于學生“啞巴”似的學習習慣而變成了單
4、調乏味的苦差,學習效率大大降低了。 2、語言基礎知識的障礙 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總和。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決定了聽力理解及反應速度的差異。語言基礎知識越是牢固,聽力理解就越是準確,反應速度就越快;反之,如果來自語言基礎知識的障礙越大,聽力理解就越困難,反應速度就越慢。 首先是語音障礙。有些學生一開始就沒有掌握每個單詞的準確讀音,不能聽辨發音相似的詞和一些易混淆的音素。比如分不清長短元音i:和i,于是常常混淆seat與sit,sleep與slip等單詞,從而給聽力理解帶來障礙。學生還容易把幾組輔音搞混淆,如:vw,fv,sz,mn,nl等等。雖然我們在語言交流中多用短
5、語、句子或段落來進行溝通,極少用單個的音素來進行交流,但這并不等于說我們可以不必注重單個音素在交際中的作用。我們知道,正確理解他人的意思至少得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說話人的語音必須是正確的;二是聽話者對所聽到的語音有正確的語言知識和音辨能力,否則雙方很難溝通。所以發音的正確會影響到是否能聽懂對方。聽力上的困難有時是由于自己不正確的語音造成的。 其次是音變障礙。日常生活中人們是以短語、句子或段落的形式相互進行交流的。當幾個單詞連在一起讀時,由于彼此影響會發生讀音的變化,如音的連讀、弱化、同化、省音、不完全爆破、輔音濁化等,這些變化稱作音變。音變有一定的規律,使用母語的人能熟練而自然地運用它,所以他
6、們說話非常流暢,并不是逐一地講,而是很多詞連在一起形成一串語流,其中實義詞說得強而清晰,虛詞則一帶而過。但這對于語音基礎不好的初中學生來說,要理解說話人的意思是困難的,而對那些連單詞都聽不懂的學生而言就更沒有辦法了。 還有語速的障礙。許多英語教師講課或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語速偏慢,久而久之,學生就只習慣較慢的語速,遇到正常語速的聽力材料就不適應,碰到語言環境嘈雜、語速又快時就更難捕捉說話人的意思了。另外,詞匯量太少也是造成學生聽力困難的原因。相當一部分學生語音基礎很好,發音標準,聽辨能力也強,但往往也感覺聽力困難。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詞匯量太少。聽力材料或言談交流中如果出現的生詞多,對于這些學生而言,
7、雖能聽清讀音,但也無法領會其意。 3、母語干擾的障礙 語言是一種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們從學說話起就是用漢語作為交流思想的工具,而現在要用英語作工具,在學習過程中,習慣勢力必然起極大的干擾作用。許多語言學習者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常受母語干擾,習慣用漢語逐詞逐句翻譯出來,而不能直接將語音信息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多了個中間環節,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由于漢語的句子結構、詞序等與英語存在很大差異,所以依賴漢語來理解句子不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理解錯誤,不能做到聽音會意,破壞了直接反應。而且聽的時候精力集中于心譯,無暇顧及領會其內容,更談不上領會引申之意了。 4、文化背景知識的
8、障礙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這一切必然會反映在各自的語言里。中國人與英美人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習英語不僅只是學習語言本身,還需要學習了解一些英美國家人民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及方式等。然而,相當一部分的初中學生知識面狹窄,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聽力理解便產生一定的困難。如有一道聽力試題,其聽力材料是關于Table Manners (餐桌禮儀)的,要求聽了一遍對話之后做相應的題目。對話如下:Tom: we are going out for dinner tonight. Are you coming, Betty?Bett
9、y: Im not sure. I have to check my schedule. Where are you going?T: oh, Jake made a reservation at Fridays.B: Jack?T: yes, the one with the R$D team. Is that a problem?B: I will never go out with him anymore.T: why did you say so?B: last time when we had dinner at the Smiths, it was a horrible exper
10、ience. He had no manners at all!T: oh, really?B: he made a lot of noises while eating. He talked with his mouth full and sipped loudly.T: are you kidding me? How could he behave like that?B: it is true. Everyone kept looking at him. It was so embarrassing as I was sitting right next to him.T:what a
11、shame! Didnt he realized that?B: I have no idea. He seemed to enjoy the dinner very much.T; maybe he should really something about eating etiquette.B: oh, he really should. 假如學生在聽這段材料之前對西方的餐桌禮儀有所了解,并且知道在英國如果人們在宴席上滿嘴食物時說話或吃東西發出響聲的話,將會被認為是極不雅觀不禮貌的事情。如果了解這一點,即使他沒有完全聽懂該材料的錄音,他也能十分有把握地判斷對話中做法是不對的。因此,在英語教
12、學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對聽力理解是很有幫助的。 5、心理因素的障礙 聽力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較復雜的心理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就容易產生恐懼心理而抑制語言思維,從而使原來可以聽懂的內容也大打折扣。比如在考聽力時,有些學生由于過分擔心聽不懂,而往往怯場,不能發揮最好的水平;有些學生在與教師交談時,由于心理緊張,連最簡單的日常用語都聽不懂,以致張口結舌,半天開不了口。另外,外部環境對學生也有較大的影響,環境的變化會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相應的變化。同樣的聽力內容,學生在教室里聽教師講和在語音室里聽錄音的心理活動方式是不一樣的。而多數學生不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從而造成聽力理
13、解上的障礙。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聽力過程不僅與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程度有關,與他的知識面有關,而且與他個人的心理素質等有著密切的聯系。針對這些情況,如何解決聽力困難,提高聽力水平呢? 三對策 1、創設語境,培養聽的習慣 成人學外語為什么沒孩子學母語學得快,尤其是在聽說方面?主要原因就是環境問題。孩子的母語是在一個很自然的語言環境里習得的。而我們學習英語是在英語非母語的國家學,沒有自然的語言環境,來自外部的語言刺激很小,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在這樣的環境里要培養和提高聽力,就得想方設法,自己創造語境,有意識地多聽多說多練習。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用英語教學,由淺人深反復訓練,在有限
14、的時間內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聽英語,多感受語言信息的刺激;課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盡可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積極參加如英語角之類的英語活動;每天堅持聽音半小時,可以跟著重復,這樣做既練習了聽力,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聽時不要邊聽邊看材料,應多聽幾遍,實在聽不懂再看。聽時應注意要忘掉詞語,記住意思,記住詞語所傳達的信息,抓其中的邏輯關系。很多學生有個不好的習慣,即在聽錄音、聽廣播時,不是去抓意思,而是去鑒別這個詞自己聽清楚沒有。還有的學生在聽音或與人交流時,一碰到生詞就把注意力從內容轉到詞語上,反而養成不良的聽力習慣。教師應給學生加以正確的指導,培養學生從內容推測、判斷詞義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獨立解決生詞
15、難點。 2、重視技巧,提高聽的效果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訓練,這是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聽力水平的高低與聽的方法和熟練程度直接有關。 首先學會抓住要點。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如聽一篇小故事,就要聽明白主人公是誰,主要情節是什么;若聽新聞報道,只要了解事件的時間、地點及主要過程就行了。多數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都這樣的心理:力求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聽懂。結果,由于他們把注意力放在詞句上,獲得的是零零碎碎的信息,聽完后不知道自己聽的是什么內容,抓不住中心思想。戰勝這種心理的唯一辦法是:盡力發現材料的內在聯系,找出其主線。這是決定一個人的聽力水平能否盡快
16、提高的關鍵所在。 第二,加強瞬間記憶力,學會連貫記憶。人的瞬間記憶時長為15秒,很多學生在聽材料或聽人講話時,往往是聽到后一句忘掉前一句,不能找出前后的邏輯聯系。如果在聽材料前準備好紙和筆,用筆頭幫組記錄下關鍵的語言信息點,再串聯起來是不是更好呢!只注意抓主要信息而不善于把他們連續不斷地記在大腦里,也是不可取的。因此聽音時既要使大腦不斷吸收、處理和儲存信息,又要使聽的過程不致中斷。有時在聽的過程中碰到一個難點,比如像生詞,聽力過程就會在這兒給卡住,而不能前進。因此,要想提高聽力,還得加強連貫記憶的訓練。 另外掌握猜測這一技巧也是很關鍵的。猜測就是對聽過而一時又不理解的語言信息進行合理的推理。由
17、于學生聽到的是一現即逝的一連串的語流,有的地方含糊不清,有的地方還夾雜著許多噪音,同時,說話者的口音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些都給聽者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學生在聽音時要善于運用自己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快速判斷和猜測,這對聽力理解是很有幫助的。 3、誘發興趣,增強聽的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于學生來說,只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才會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這些知識。對聽力感興趣的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下課后,都表現得積極主動,情緒愉快,聽音效果必然就好。教師上課前要注意精心選材,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挑選難易程度適當,聚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聽力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努力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消除學生因害怕、反感而產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