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白藜蘆醇對肝癌Bel_第1頁
2019白藜蘆醇對肝癌Bel_第2頁
2019白藜蘆醇對肝癌Bel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藜蘆醇對肝癌Bel擬7404細胞增殖、凋亡及侵襲的影響(作者:單位:郵編:)【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蘆醇對肝癌Bel擬7404細胞增殖、凋亡及侵 襲的影響。方法MTT法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測定法檢測白藜蘆醇 對Bel擬7404細胞增殖的影響;流式細胞術和TdT酶介導的dUTP缺 口末端標記法檢測白藜蘆醇對 Bel擬7404細胞凋亡的影響;黏附實 驗、運動實驗和侵襲實驗檢測白藜蘆醇對Bel擬.7404細胞侵襲能力的影響。結果白藜蘆醇濃度25卩mol/L可抑制肝癌細胞Bel擬7404 增殖,并誘導凋亡(P0.01);濃度100卩mol/L正常肝細胞L02的增殖 也受到抑制,并產生凋亡(P0.

2、01)。25,50卩mol/L的白藜蘆醇可抑制 Bel擬7404細胞黏附細胞外基質纖連蛋白(FN)及降解基質的能力 (P0.01),對該細胞的運動能力無明顯抑制作用。結論一定濃度的白藜蘆醇可抑制肝癌Bel擬7404細胞增殖,誘導其凋亡,并可能通過抑制 Bel擬7404細胞與細胞外基質FN的黏附及對基質的降解來抑制 Bel 擬7404細胞的侵襲能力;在較高濃度下( 100卩mol/L),白藜蘆醇 對正常肝細胞株也產生抑制增殖和誘導凋亡的毒性作用。【關鍵詞】藜蘆生物堿類癌肝細胞肝腫瘤細胞增殖細胞凋亡 腫瘤侵潤自從葡萄酒中發現白藜蘆醇以來,人們陸續發現它具有保護心 肌細胞、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

3、、抗內毒素休克、降血脂、抗 脂質過氧化、鎮咳、平喘、抗病原微生物及抗老年癡呆等眾多生理功 能。近年來又發現白藜蘆醇具有抗腫瘤功能,表現為對某些腫瘤的起 始、促進、進展3個階段均有抑制作用1。白藜蘆醇并非對所有腫 瘤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其抗腫瘤機制目前尚不明確。肝癌為我國最常 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重要的抗腫瘤研究對象。筆者從腫瘤細胞增殖、 凋亡及侵襲方面探討白藜蘆醇的抗肝癌細胞株機制,以及對正常肝細 胞的毒性作用。1材料與方法1.1材料肝癌細胞Bel擬7404及正常肝細胞L02均由福建省肝膽外 科研究所提供;白藜蘆醇由福建師范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提純生產(純 度約99.8%);RPMI 1640和DM

4、EM培養基(美國Gibco公司);噻唑藍 (thiazolylblue,MTT)、胰蛋白酶(北京華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NA 試劑盒(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TUNEL試劑盒(美國Premega公司);Transwell 小室(美國Corning公司);纖連蛋白(FN) 和基底膜基質凝膠Matrigel(美國BD公司)。1.2細胞培養肝癌細胞 Bel擬7404在含10%、牛血清的RPMI 1640 中、L02在含10%、牛血清的DMEM中培養,當細胞生長達到80%融和 時,取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于實驗。實驗均分為2組;對照組不加 白藜蘆醇,處理組中加入不同濃度的白藜蘆醇。1.3細

5、胞增殖測定(1)用0.25%胰蛋白酶將細胞消化制成 2X 105 mL 擬1單細胞懸液,按每孔100卩L接種于96孔板,處理組白藜蘆醇終 濃度分別為 12.5,25,50,100,200卩 mol/L,分別在 12,24,48 h 各取 1塊板,換不含血清的培養液每孔100卩L,各孔中加 MTT 10卩L(5mg/mL),孵育 4 h,加入 MTT裂解液(10%SDS,5異丁醇,0.012 mmol/L HCL)100卩L,37 C孵育18 h后,酶標儀(Bio擬Rad 550型,美國Bio 擬Rad公司)測取D(550 nm)的光密度值,取4孔平均值。該值反映活 細胞數目,即細胞增殖程度。(

6、2)制備2X 105 mL擬1單細胞懸液,接 種于置于6孔板中的玻片上,處理組白藜蘆醇終濃度分別為 12.5,25,50,100,200 卩mol/L。選擇48 h作為終止時間,按試劑盒說 明書進行。以已知PCNA陽性的乳腺癌細胞作為陽性對照,以PBS代替 一抗作為陰性對照。顯微鏡下觀察,計算PCNA標記指數,即計數1 000 個腫瘤細胞中PCNA陽性細胞的百分率。1.4細胞凋亡測定(1)細胞經過同步化后,即無血清培養24 h,再加入 10%血清及不同濃度白藜蘆醇(12.5,25,50,100,200 卩mol/L)培養48 h。收集懸浮細胞及貼壁細胞,經2 000 r/min 離心5 min

7、,沉淀重懸 于PBS 1 mL,400目篩網過濾,取細胞懸(COULTER EPICS XI型,美國 Beckman Coulter公司)488 nm激發,605 nm檢測,每次檢測104個細 胞。用MultyCycle軟件進行DNA含量和細胞凋亡率分析,DNA含量低 于G1期二倍體DNA勺細胞為亞二倍體細胞。(2)按PCNA僉測方法接 種細胞,選擇3個濃度白藜蘆醇(25,50,100卩mol/L)作用細胞48 h。 按TUNE試劑盒說明書進行,以DNasel處理腫瘤細胞作為陽性對照。 顯微鏡下隨機計數200個細胞,計算陽性細胞比率。1.5細胞侵襲檢測1.5.1 細胞黏附試驗(MTT法)取96

8、孔培養板,每孔加入FN 20卩 L(100 mg/L),風干后置4 C備用,用PBS洗 2次重新水化。2X 105 mL 擬1濃度的Bel擬7404細胞懸液加入96孔細胞培養板上,每孔100卩 L,處理組白藜蘆醇終濃度分別為12.5,25,50卩mol/L,每組復3孔。 置37 C、體積分數為0.05的CO2培養箱內,分別于30,60,90 min 后,棄去上清液,PBS沖洗2次除去未黏附細胞。黏附細胞用 MTT法在 酶標儀上測定D(550 nm)值,并計算黏附抑制率:黏附抑制率=(對照組黏附細胞D值擬處理組黏附細胞D值)/對照組 黏附細胞D值1.5.2細胞運動實驗在Tran swell小室濾

9、膜的下室面鋪上FN 10卩 L(0.2 mg/mL),超凈工作臺中風干備用。取 1X 106 mL-1 BeI擬7404 細胞懸液(培養基為0.1% BSA的RPMI 1640),處理組Transwell小室 的上室中加入白藜蘆醇(終濃度分別為12.5,25,50卩mol/L的細胞 懸液100卩L),下室分別加入用上述培養基制成白藜蘆醇溶液600卩L,終濃度與上室相同,各組均復3孔。37 C、體積分數為0.05的 CO2中培養12 h后取出濾膜,甲醇固定,棉簽拭去上室面的細胞,常規 蘇木精擬伊紅(H擬E)染色。隨機于顯微鏡下取上、下、左、右、中 心5個視野,計數穿膜細胞數。以該細胞數目表示腫瘤

10、細胞的運動能 力。1.5.3體外侵襲實驗使用運動實驗中的 Tran swell小室,濾膜的下室 面鋪上FN并風干后,在小室上室面均勻鋪上1 : 3 RPMI 1640稀釋的 Matrigel,置37 C培養箱30 min使之凝固,其他步驟同1.5.2,以計 數穿膜細胞數目來反映腫瘤細胞降解 Matrigel的能力。1.6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各組間比 較采用雙側t檢驗。2結果2.1對細胞增殖的影響2.1.1MTT法作用48 h后,25卩mol/L白藜蘆醇可抑制 Bel擬7404細胞增殖(P0.01),且對Bel擬,7404細胞的抑制程度隨時間延長、齊 量增加呈

11、加大趨勢,白藜蘆醇達到較高濃度(100卩mol/L和200卩 mol/L)時,正常肝細胞L02和Bel擬7404細胞的生長均受到抑制 (P0.01,表 1)。2.1.2PCNA法計數結果與MTT法檢測結果基本吻合(表2)。白藜蘆醇濃度25卩mol/L時,可抑制Bel擬7404細胞的增殖(P0.01);濃度100 卩mol/L時,正常肝細胞L02亦受到抑制(P0.01,圖1)。2.2對細胞凋亡的影響2.2.1流式細胞術50卩mol/L白藜蘆醇作用下,Bel擬7404細胞出現明顯的亞二倍體峰(圖2),L02細胞則沒有。而100,200卩mol/L處 理組,2種細胞均出現了明顯的亞二倍體峰。2.2.

12、2TUNEL法在50卩mol/L白藜蘆醇作用下,Bel擬7404細胞數目 減少,出現凋亡細胞(P0.01);100 卩mol/L時丄02細胞也出現凋亡 (P0.01,圖3),計數結果見表3。表1白藜蘆醇不同作用時間對Bel擬 7404細胞和L02細胞增殖的影響表中數據為 MTT法檢測的不同時間 段增殖細胞的D(550 nm)值.與對照組比較,:P0.05 ,:P0.01.表中數據為計數1 000個Bel擬7404細胞中PCNAB性細胞的百分率 (%).與對照組比較,:P0.05 , :P0.01.2.3對肝癌Bel擬7404細胞侵襲的影響黏附試驗:隨作用時間的延 長,25,50卩mol/L的白

13、藜蘆醇表3TUNEL法檢測白藜蘆醇對 L02及 Bel擬7404細胞凋亡的影響表中數據為 TUNEL法檢測的陽性細胞百 分比(%).與對照組比較,:P0.01.對Bel擬.7404細胞的黏附細胞外基質FN能力均有明顯的抑制(P0.05,表4),且抑制程度隨濃度增大而遞增;12.5卩mol/L無明顯 抑制作用(P0.05)。運動試驗:各種濃度的白藜蘆醇處理12 h對Bel 擬7404細胞的運動能力均無明顯的抑制作用(表5)。侵襲試驗:25,50 卩mol/L白藜蘆醇對Bel擬,7404細胞的降解細胞外基質的能力均有 明顯的抑制(P0.05,表5),12.5卩mol/L的白藜蘆醇無明顯抑制作用 (

14、P0.05)。3討論白藜蘆醇是一種來源于虎杖、葡萄等常見植物、具有眾多生理藥理功能的天然藥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白藜蘆醇通過多種途徑對多種 腫瘤細胞(包括肝癌)有顯著抑制作用2。本研究顯示,一定濃度的白 藜蘆醇可抑制肝癌Bel擬7404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從而顯著抑 制Bel擬7404細胞的生長。有報道稱,白藜蘆醇可明顯抑制HL擬,60白血病細胞生長,而不影響 正常外周血液淋巴細胞3。小鼠口服較高劑量的白藜蘆醇,4周后檢 測各項血液生化指標,表4白藜蘆醇對Bel擬7404細胞黏附纖連蛋 白能力的影響表中數據為 MTT法檢測的不同時間段黏附細胞的 D(550 nm)值.與對照組比較,:P0.

15、05, :P0.01.表5白藜蘆醇對 Bel 擬7404運動能力及侵襲能力的影響表中數據為運動實驗及侵襲實驗 中穿膜細胞數目.與對照組比較,:P0.01均未發現異常改變4。國內研究顯示,白藜蘆醇能誘導膽囊癌 GBC 細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長與增殖,但對正常成纖維細胞3T3細胞無此作 用5,提示白藜蘆醇可能對腫瘤細胞有選擇性抑制作用,而對正常細 胞無影響。本實驗發現,當白藜蘆醇濃度較高時,不僅對肝癌細胞有顯 著的抑制增殖和誘導凋亡作用,對正常肝細胞也產生類似的作用,特 別在200卩mol/L白藜蘆醇的作用下,肺癌細胞株和正常肝細胞株均 受到顯著抑制,生長極為緩慢,顯微鏡下可見大量漂浮細胞和凋亡細 胞

16、。當濃度較低時,白藜蘆醇對正常細胞無影響,對肝癌細胞仍有抑制 生長作用。因此可認為,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白藜蘆醇是一種低毒的肝 癌細胞抑制藥物;而超過這個濃度后,它對正常細胞也表現為抑制增 殖、誘導凋亡的毒性作用,并非如前述國內外研究所認為的對正常細 胞沒有影響3,6。腫瘤的侵襲和轉移極為復雜,從分子水平可大致分成3個過程:腫瘤細胞通過受體結合與胞外基質中的FN和層黏連蛋白(LN)相黏附;腫瘤細胞沿著趨化劑的濃度梯度遷移;腫瘤細胞釋放各種水解酶類,溶 解、破壞其黏附部位的組織,使腫瘤細胞得以通過缺損游出而向遠處 轉移5。通過設置前述的黏附、運動、侵襲3項實驗,可以在體外模 擬這幾個過程,觀察腫瘤

17、細胞的侵襲能力。本研究發現,濃度較高的白 藜蘆醇(100卩mol/L)作用于肝癌細胞時,12 h即可抑制細胞生長,而 50卩mol/L白藜蘆醇至少需作用24 h才具有抑制瘤細胞增殖的作用, 筆者在對白藜蘆醇抑制肝癌細胞侵襲的研究中采用12.5,25,50卩mol/L 3種較低濃度的白藜蘆醇,作用肝癌細胞12 h,旨在反映白藜蘆 醇在不抑制細胞增殖的低濃度情況下是否具有抗侵襲作用。結果表明, 白藜蘆醇能顯著抑制肝癌細胞與細胞外基質FN的黏附及對細胞外基質降解的能力,而對肝癌細胞的運動能力無明顯抑制作用,提示白藜 蘆醇可能通過抑制腫瘤細胞與細胞外基質FN的黏附及降解基質能力兩個環節發揮其抗腫瘤侵襲

18、的作用。有文獻報道,白藜蘆醇可通過抑制MM擬9 mRNA勺表達抑制MM擬9的活性,而MM朝9正是一種具 有降解基底膜基質功能的酶,與腫瘤的侵襲密切相關7。本研究中白 藜蘆醇所顯示的抑制肝癌細胞降解基質的作用是否與mM、9有關,尚待進一步探討。【參考文獻】1Jang M,Cai L,Udeani GO,et al.Cancer chemopreventive activity of resveratrol,a n atural product derived from grapesJ. Scienee, 1997,275(5297):218 擬 220.2Notas G,Nifli A P,Kampa M,et al. Resveratrol exertsits antiproliferativeeffect on HepG2hepatocellular careinomacells,by in due ing cell cycle arrest,a nd NOS activati onJ.Biochim Biophys Acta, 2006,1760(11):1657 擬 1666.3ClementM V,Hirpara J L,Chawdhury S H,et 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