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化學高無機綜合推斷的專項培優易錯試卷練習題(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0-2021化學高無機綜合推斷的專項培優易錯試卷練習題(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0-2021化學高無機綜合推斷的專項培優易錯試卷練習題(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0-2021化學高無機綜合推斷的專項培優易錯試卷練習題(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0-2021化學高無機綜合推斷的專項培優易錯試卷練習題(含答案)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2021化學高無機綜合推斷的專項培優易錯試卷練習題(含答案)附答案解 析一、無機綜合推斷1 .下列各物質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甲為常見金屬單質,乙、丙、丁是非金屬單質,其它為化合物,B、D分別為黑色粉末和黑色晶體, G為淡黃色固體,J為生活中常見的調 味品,I為紅褐色固體,是實驗室制取丁的反應之一,F為棕黃色溶液。各物質間的轉化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各問題(部分生成物未列出):丁(1) A的電子式:;(2)寫出甲與 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F和E的混合溶液中用 試劑(填化學式)檢驗 E中陽離子;(4)整個轉換過程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 個;(5)寫出反應E與G按物質的量之比2

2、:1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答案】3Fe + 4H 20(g)高溫 Fe 304 + 4H 2 KMnO 6 個 6Fe2+ 3Na 2Q +* * :6Ho = 4Fe(OH) 3 J + 2Fe 3+ + 6Na +【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G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J為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則G是NaQ, J為NaCl; I為紅褐色固體,則I是氫氧化鐵,甲是 Fe單質;B、D分別為黑色粉末和黑色晶 體,Fe與物質C發生置換反應生成另一種非金屬單質,根據Fe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可知C是水,乙是氫氣,D是Fe3。; A與B反應生成水和一種非金屬單質,且是實驗室制取丁

3、的反應之一,判斷A是過氧化氫,B是二氧化鎰,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鎰做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所以丁是氧氣;四 氧化三鐵與K反應生成兩種物質 E、F,可以相互轉化,則 K是鹽酸,鹽酸與四氧化三鐵反 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鐵,F與Fe反應生成E,則F是氯化鐵,E是氯化亞鐵,氯化鐵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氯化鈉、氧氣,氯化亞鐵與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 鐵、氫氧化鐵、氯化鈉。【詳解】 A是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是共價化合物,A的電子式為 H:O:O:H ,故答案H:O:O:H * *(2)甲是Fe單質,C是水,Fe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3Fe + 4H 20(g)宣運FesC4 + 4H 2,故答案為3Fe + 4H 2O(g)宣晅FrQ + 4H 2;(3) E是氯化亞鐵,F是氯化鐵,氯化亞鐵具有還原性,能夠與KMnCB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KMnCB液褪色,則可用 KMnC溶液檢驗亞鐵離子,故答案為KMnQ(4)由轉化關系可知,上述轉化過程中除D與K的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外,其余均是氧化還原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共6個,故答案為6;(5) E是氯化亞鐵,G是NaQ,氯化亞鐵與過氧化鈉按物質的量之比 2: 1反應生成氫氧 化鐵沉淀和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6Fe2+ + 3Na 2C2 + 6H 2C = 4Fe(CH

5、) 3 J + 2Fe 3+ + 6Na+,故答案為 6Fe2+ + 3Na 2O + 6H 2O = 4Fe(0H) 3 J + 2Fe 3+ + 6Na +。【點睛】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注意根據物質的性質、特征作為突破口進行推斷,注意牢固把握 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及用途是解答關鍵。2.某強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SiO32NH4+、Fe2+、Fe3+、CQ2、SO42、NO3一中的種或幾種離子,取溶液進行連續實驗,能實現如下轉化:illNa 口 H商港A炫It1 Baft I。森溶清洎衣乂尸不超溢L依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離子中,溶液 X中肯定含有的是: ;不能肯

6、定的是:。對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試管中,選擇下列試劑中的一種加入 X溶液中,根據現象就可判斷,則該試劑是: 。(選填:NaOH溶液,酚酬:試劑,石蕊試劑, pH試紙,KSCN溶液,KMnO4溶液)(2)氣體F的電子式為: ,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反應的現象是:(3)寫出步驟所有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答案】SQ2、Al3+、Fe2+、NH4+ Fe3+ 氣體由無色變成紅棕色B4+SO42 =BaSO4 J 3Fe2+NO3 +4H+= 3Fe3+NOf + 2H2O【解析】【詳解】(1)在強酸性溶液中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硅酸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硅酸沉淀,

7、所以一定不會存在CO32-和SiQ2-離子;加入過量硝酸鋼生成沉淀,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說明一定含有SQ:含有SQ,離子就一定不含 Ba2+離子;氣體 A連續氧化生成 D和E,則A為NO, D為NO2, E為HNO3,說明溶液中含有 還原性離子,一定為 Fe2+, 一定不含NO3-離子;溶液B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生成氣體 F,則F為NH3,說明溶液中含有 NH4+;溶液H中溶于CQ氣體,生成沉淀 K,則K為Al(OH) 3, L為NaOH和NaAQ,說明溶液中含有 Al3+;不能確定是否含有的離子Fe3+,檢驗用硫氧化鉀溶液,取少量 X溶液放在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

8、變紅色說明有 Fe3+,反之無Fe3+;(2)溶液B中加入過量 NaOH溶液,生成氣體 F: NH4+OH=NH3 f + H2O,氨氣電子式為氧化氮易被氧化為二氧化氮,則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反應的現象是無色一氧化氮變為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3)步驟在強酸性溶液中加入過量硝酸銀,鋼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 Ba2+SQ2-=BaSQJ ,二價鐵離子具有還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二價鐵離子被硝酸氧化 生成三價鐵離子,硝酸被還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氣中被氧化成紅棕色的二氧化 氮,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3Fe2+NO3+4H+=3Fe3+NOT+2H2。3.為探究某無結晶水的正鹽 X(僅含有

9、兩種短周期元素)的組成和性質,設計并完成下列實 驗。(氣體體積已轉化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無性溶波俄色品就 閡體* “2.24 L已知:B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的過濾網吸收宇航員呼出的 CQ,以凈化空氣;D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C是一種強堿,且微溶于水 ,載人宇宙飛船內常用含 C(1)X的化學式為 (2)圖中B的組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A的電子式為(4)X受熱分解轉變成A和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答案】LiN3 第 2 周期 VA族 3LiN3=L3N+4N2 TLi*【解析】 【分析】B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B為氮氣或氧氣;C是一種強堿,且微溶于水,C為LiOH,載人宇宙飛船內

10、常用含 C的過濾網吸收宇航員呼出的CQ,以凈化空氣,LiOH與反應生成Li2CO3; D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D是NH3,確定B為氮氣,NH3是2.24L合0.1mol, A 中 N 為 14g mol 1x 0.1mol=1.4g A 為 Li3N, 3.5g 中 Li 為 3.5-1.4=2.1g , 14.7gX 中2.1g14.7g 2,1gLi 為 2.1g, n(Li)=1 =0.3mol , n(N)=- =0.9mol,n(Li) : n(N)=0.3:0.9=1:3 , X7g?mol14g?mol的化學式為:LiN3o【詳解】(1)由分析可知:X的化學式為LiNso故答

11、案為:LiN3;(2) B為氮氣,組成元素 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A族。故答案為:第2周期VA族;(3) A為L3N, Li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顯+1價,N最外層5個電子,得三個電子,顯 -3 價,電子式為儲T :廣【。故答案為:Li;Li+Li+(4)由分析X的化學式為:LiN3, X受熱分解轉變成 Li3N和N2,由質量守恒:化學反應方AA程式為 3LiN3= U3N+4N2T。故答案為:3LiN3= U3N+4N2T。4.探究無機鹽X (僅含三種短周期元素)的組成和性質,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充分購模MM*白色胺狀兀泥*臼邑粉末*無色海港離心分離C1.叫)*壬過星MRH溶液-4

12、無色澹液 -白色機證(3.48g)請回答:(1)X的化學式是。(2)白色粉末溶于氫氧化鈉溶液的離子方程式是 。(3)高溫條件下白色粉末與焦炭發生置換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一 H .【答案】Mg2SiC4 或 2MgO SQ SiQ+2OH =SiQ2 +H2O SiC2 + 2CSi+ 2COT【解析】【詳解】無機鹽X (僅含三種短周期元素),加入過量鹽酸溶解,離心分離得到白色膠狀物沉淀和無色溶液,白色膠狀沉淀為硅酸,白色沉淀充分灼燒得到白色粉末1.80g為SiQ,物質的量=1.8g+ 60g/ mol=0. 03mol,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得到無色溶液為硅酸鈉溶液,說明無機鹽中含硅酸

13、根離子或原硅酸根離子,物質的量為0. 03mol,若為硅酸根離子其質量=0.03molx76g/mol=2. 28g,金屬質量=4. 20g-2. 28g=1. 92g,無色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則判斷為Mg (OH) 2,金屬離子物質的量=3. 48g + 58g/mol = 0.06mol,質量為0. 06mol x 24g/mol=1.44g,不符合,則應為原硅酸根,物質的量為 0. 03mol ,質量 =0.03mol X92g/mol=2. 76g,金屬質量 4. 20g-2. 76g=1.44g,物質的量=1.44g +24g/mol=0. 06mol,得至ij

14、X 為 MgzSiQ,貝U(1) X 的化學式是 Mg2SiO4或 2MgO - SiQ。(2)白色粉末溶于氫氧化鈉溶液的離子方程式是SiC2+2OH =SiO32 + H2OO高溫 (3)高溫條件下白色粉末與焦炭發生置換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C2+2C=Si+2CCT。5 .有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物質和條件已略去)。A、C是常見的強酸,B是黃色非金屬單質;E是紫紅色金屬單質,G是最常見的無色液體;D、F、I是常見的氣體,D為紅棕色,D與I組成元素相同,且相對分子質量相差16。請回答下列問題:(1) G的化學式為。(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 E與A的濃溶液反應的離子方

15、程式為 。(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H2O Cu+ 2H2SC4(濃)CuSC4+SC2 T + 2H2O Cu+ 4H+ 2NC3 = Cif+ +2NO2 T + 2H2O SQ+ NO2+ H2O= H2SC4 + NC【解析】【分析】由題意和轉化關系可知,E是紫紅色的金屬單質,則E為Cu; A、C是常見的強酸,黃色非金屬單質B與A反應得到C和D, D為紅棕色氣體,且 C能與Cu反應生成F、G、H,且G 是最常見的無色液體可知 A為HNC3、B為S C為H2SC4、D為NO2、G為H2O、H為 CuSQ; D與I組成元素相同,且相對分子質量相差16,而D、F、G反應得到C和I,

16、則F為 SQ、I 為 NO。【詳解】(1)由分析可知,G為水,化學式為H2O,故答案為:H2O;(2)反應為銅和濃硫酸共熱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 2H2SC4(濃)C CuSCt+ SC2T +2H2O,故答案為:Cu+ 2H2SC4(濃)C CuSC4+SC2f +2H2O;(3)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 4H+2NO3=CU2+2NO2 T +2H2O,故答案為:Cu + 4H + 2NO3 = Cu2+ + 2NO2 T +2H2O;(4)反應為二氧化硫與二氧化氮和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一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程

17、式為 SC2+NO2+H2O=H2SQ+NO,故答案為:SQ+NO2+H2O=H2SO4+NO。【點睛】由B是黃色非金屬單質、E是紫紅色金屬單質、 G是最常見的無色液體、D為紅棕色氣體是解答的突破口,結合題給轉化關系確定各物質的化學式是解答關鍵,6 .鹽X由三種元素組成,其具有良好的熱電性能,在熱電轉換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為研究它的組成和性質,現取12.30g化合物X進行如下實驗:試根據以上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X的化學式為。(2)無色溶液B中通入過量CQ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3)藍色溶液F中通入中SQ氣體會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中氯元素質量分數為35.7%其離子方程式為 。(4

18、)白色沉淀C煨燒的固體產物與 D高溫反應可生成化合物 X,其化學方程式為【答案】CuAQ AlO2 +CC2+2H2O= Al( OH) 3 J + HCQ 2CU2+ + 2Cl + SQ + 2H2O = 2CuCl J + SO42 + 4H+ 2AI2O3+ 4CuO 向溫 4CuAQ+ O2 f【解析】 【分析】藍色溶液A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得到藍色沉淀 B與無色溶液B,則溶液A含有Cu2+、 沉淀B為Cu(OH)2,沉淀B加熱分解生成黑色固體 D為CuO, D與鹽酸反應得到藍色溶液 F為CuC2;無色溶液B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得到白色沉淀C,故溶液B中含有AIO2-、白色沉淀C為

19、Al(OH)3、E為AIC3;則溶液A中含有Al3+,由元素守恒可知固體 X中含有Cu、Al 元素,則紅色固體 A為Cu,結合轉化可知 X中還含有O元素。結合題意中物質的質量計 算解答。【詳解】(1)根據上述分析,固體 X中含有Cu、Al和O元素。Al(OH)3的物質的量為一78g-=0. 1mol, Cu(OH)2的物質的量為 一49g=0.05mol, Cu單質的物質的量為 78g / mol98g / mol3.2g64g / mol=0. 05mol,由原子守恒可知12. 3gX 中含有 0. 1mol Al 原子、0. 1mol Cu 原子,則含有。原子為:=0. 2mol,則 X

20、中12.3g 0.1mol 27g/mol 0.1mol 64g/mol16g / molCu、Al、O原子數目之比為 0. 1mol : 0. 1mol : 0. 2mol=1 : 1 : 2,故 X 的化學式為 CuAQ, 故答案為:CuAQ ;(2) B中含有AlO* B中通入過量CO2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AlO2-+CQ+2H2。=Al( OH) 3 J + HCC3-,故答案為:AlO2-+CQ+2H2。= Al( OH) 3 J + HCO3- ;(3) F為CuC2, F溶液中通入中SO2氣體會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中氯元素質量分數為35.7% Cu、Cl原子的個數之比為0

21、.643:0(3)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4)寫出反應離子方程式:; (5)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6)寫出反應陽極的電極反應式:;(7)從能量變化角度看,反應中,屬于HV。的反應是 (填序號)。【答案】第四周期 第VIII族 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加氯水,溶液呈紅色,證明是 Fe2+ 8Al+3Fe3O44Al2O3+9Fe 2Al+2H2O+2OH-=2AlO2-+3H2 T 4Fe (OH) 2+O2+2H2O=4Fe (OH) 3 2G2-4e-=O2T 【解析】 = 1: 1,則沉淀為CuCl,反應的離子方程6435.5式為:2Cu2+2C-+S6+2H2O=2

22、CuClJ +SO42-+4H+,故答案為:2Cu2+2C+SQ+2H2。= 2CuClJ + SO42-+4H+;(4)Al(OH)3煨燒的固體產物為 Al2O3,與CuO高溫反應可生成化合物 CuAlO2,其化學方程 式為:2Al2O3+4CuO 充溫 4CuAlO2+O2 T ,故答案為:2Al2O3+4CuO 魚逼=4CuAlO2+O2 f。7 . AJ分別表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一種物質,它們之間相互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沒有列出),且已知G為主族元素的固態氧化物,A、B C、D、E、F六種物在氧氣中點您高溫電蝌請填寫下列空白:(1) A、B、C、D、E、F六種物質中所含同一

23、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2)檢驗C溶液中陽離子方法是(寫出操作,現象及結論)【分析】根據反應的流程圖可知F是Fe (OH)3, E是Fe (OH)2,則A是Fe,B是F6O4,C是FeC2, D是FeC3,據此分析解答。【詳解】(1)根據以上分析,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2) C中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檢驗其方法是取少量C溶液,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加氯水,溶液呈紅色,證明是Fe2+;(3) G為主族元素的固態氧化物,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且電解得I也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I是Al, G是AI2O3, H是氧氣,J則是偏鋁酸鈉。反應是鋁熱反應,化學方程 式 8

24、A1+3F&O4-14Al2O3+9Fe;(4)反應是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Al+2H2O+2OH-=2AlQ-+3H2T;(5)反應是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為氫氧化鐵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Fe (OH) 2+O2+2H2O=4Fe (OH) 3;(6)反應是電解氧化鋁,陽極是陰離子放電,電極反應式為2O2-4e-=O2 T ;(4) 從能量變化角度看,反應中,鋁熱反應、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而電解反應 是吸熱反應,所以屬于 Hv。的反應是。8 .已知A、B、C、D、X、Y六種物質均由短周期元素組成,其中X為常見離子化合物,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下圖所示(1)已知條件I和條件II相

25、同,則該反應條件為 。(2)物質X的電子式為。(3)寫出B與Ca(。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X在條件II下反應生成B、C、D的離子方程式 O(5B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方向、數目 O(6)請簡述鑒定物質 X的實驗方法 。【答案】通電 Na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l-+2H2O電維2OH-+H2T +QT-加(用雙線橋表示也可)用焰色反應檢驗Na+,用硝酸銀和稀硝酸檢驗Cl-【解析】【分析】X為離子化合物,左邊為熔融液,右邊為水溶液,說明 X易溶于水,則只可能為NaCl、MgCl2。若X為MgCl2,電解其水溶液,生成 Mg(OH)

26、2、H2、Cl2,電解其熔融液時,生成 Mg、H2o則B為Cl2, A為Mg ,但Mg生成Mg(OH) 2時,需要與水反應,而 Mg與H2O 不反應,所以X只能為NaCl 0從而得出A為Na, B為CI2, C、D為NaOH、H2中的一 種,丫為H2O。(1)已知條件I和條件II相同,則該反應條件為通電。(2)物質X為NaCl,由此可寫出其電子式。(3) Cl2與Ca(OH)2反應,用于生產漂白粉。(4) X為NaCl,在條件II下,電解氯化鈉的水溶液,反應生成 NaOH、CI2、H2。(5)實驗室制C2是利用MnO2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得。(6)鑒定物質NaCl時,既要鑒定 Na+,又要鑒

27、定Cl-。【詳解】(1)已知條件I和條件II相同,則該反應條件為通電。答案為:通電;(2)物質X為NaCl,其電子式為Na+:C1:-O答案為: 由:。寸;(3) Cl2與 Ca(OH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答案為: 2Cl2+2Ca(OH) 2=CaCl 2+Ca(ClO) 2+2H2O;(4) X為NaCl,在條件II下,電解氯化鈉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l-+2H2O 通電 2OH-+Cl2 個 +HT。答案為:2Cl-+2H2O_筆 2OH-+Cl2 個 +HT;(5)實驗室制 C2是利用MnO2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

28、下制得,表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的方程式為XlnO24HC =二一3 H二 01cla 1O答案為:W10EHC1 (用雙線橋表示也可);(6)鑒定物質NaCl時,既要鑒定Na+,又要鑒定Cl-,鑒定Na+用焰色反應,鑒定 Cl-用硝 酸銀和稀硝酸。答案為:用焰色反應檢驗Na + ,用硝酸銀和稀硝酸檢驗 Cl-。鑒定物質有別于鑒別物質,鑒別物質時,只需檢驗物質中所含的某種微粒,只要能讓該物 質與另一物質區分開便達到目的。鑒定物質時,物質中所含的每種微粒都需檢驗,若為離 子化合物,既需檢驗陽離子,又需檢驗陰離子,只檢驗其中的任意一種離子都是錯誤的。9. 2018年6月1日,隕石墜落西雙版納,再次引

29、發了人們對“天外來客”的關注,下圖中(部分產物已略去),X、Y、Z為單質,其它為化合物; E為隕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A為黑色磁性氧化物,請回答下列問題:(1)關于E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E硬度大、熔點高、在自然界廣泛存在E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能與 HF酸反應,其為兩性物質可用鹽酸除去E中混有少量XE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2)寫出E與焦炭在高溫下反應制取 Z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分析 標明電子轉移數目(3)寫出E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4)A與足量B的稀溶液反應生成 D溶液,請用文字表述檢驗 D中金屬陽離子存在的一種實驗方法(5)F物質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為:

30、。(6)已知在外加直流電作用下,G膠粒會向陽極區移動,這種現象叫做 ;凈化G膠體可采用如圖 (填序號)的方法,這種方法叫 。【答案】* f上SiQ+2OH-=SiQ2-+H2O取待測液于試管中,向待測hit k 十二 1 Mi nrSl IJ溶液中加入硫氧化鉀溶液,溶液馬上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有Fe3+ Na2O ?SiQ電泳滲析【解析】【分析】A為黑色磁性氧化物,則 A為Fe3O4, X為Fe; Fe3O4和B反應生成D溶液,結合B是Y、 NO和水反應生成的可知, B為HNO3, Y為O2; HNO3和F生成一種膠體,可以推知 G是 H2SiO3,則F為Na2SiQ, E為SiQ, SiO2和

31、焦炭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 Si單質,則Z為Si, 以此解答。【詳解】(1)由分析可知E為SiO2。SiO2硬度大、熔點高、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正確;SiO2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能與 HF酸反應生成SiF4氣體,但不是兩性物質,錯誤;可用鹽酸 除去E中混有少量Fe,正確;SiO2不導電,不是半導體材料,錯誤;正確的是;(2) SiQ與焦炭在高溫下反應制取Si,同時生成CO,用單線橋分析 標明電子轉移數目為:磯十省:=十。口 1SiO2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根和水,離子方程式為:SiC2+2OH-=SiQ2-+H2O;(4) A為F&O與足量HNO3的稀溶液反應生成的溶液中含有Fe3+,檢驗Fe3+的方法是:取待測液于試管中,向待測溶液中加入硫氧化鉀溶液,溶液馬上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有Fe3+;Na2SiO3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為:Na2O ?SiO;(6)在外加直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