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練習題_第1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練習題_第2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練習題_第3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練習題_第4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四章 光現象 練習題成績:班級:一、單選題1 .有關光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陽光透過樹葉間的較小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像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在平靜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可以產生彩色光帶是光的反射現象2 .下面是小虎同學做的長度單位換算的幾個算式,其中書寫正確的是()A. 5.2 m =5.2X100 cm= 520 cmB. 6.5X106 m= 6.5X106X10 6 = 6.5 mC. 36 m= 36X1000 cm= 36000 cmD. 480 mm= 480+1

2、000 m= 0.49 m3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第8頁共8頁A.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紙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徑跡B.如圖乙所示,將白紙板右側前折或后折,將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徑跡C.如圖丙所示的光路圖可知,如果你在一塊平面鏡中看到了一位同學的眼睛,那么,這位同學也一定會通過這面 鏡子看到你的眼睛D.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個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的表面,發生了如圖丁所示的反射4 .下列幾種現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夏天濃密樹蔭下圓形的亮斑C.金星凌日D.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彎折5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照在物體上時,物體的

3、顏色由照射光的顏色決定B.太陽的熱主要是以紅外線的形式傳到地球上的C.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出不同的紫外線,來實現對電視機的遙控D.任何情況下,紫外線的照射對人體都是有益的6 .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正確的是()A.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猿聲”是發聲體的振動產生的;“輕舟”的運動是以船上乘客為參 照物的。B.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濃陰”和“倒影”都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虛像。C.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青山相對出”是以船為參照物的;“太陽”是光源。D.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

4、聲到客船”,聽出“鐘”聲是根據響度來判斷的。7 .水平桌面上豎直放置著平面鏡和直立的鉛筆,平面鏡中呈現鉛筆的虛像.當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6cm時,像的高度為 hl,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si ;當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3cm時,像的高度為h2,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s2 .則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A. h1>h2|iB. h1=h21 C. s1<s2D. s1=s28 .如圖所示,橋在水中形成倒影.下列關于“倒影”的說法正確的是()A.它是橋的影子B.它是橋的實像C.它是呈在水底的像D.它是橋的等大的虛像9 .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造成的光污

5、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B.遠視眼看近處物體時,像落在視網膜前面,應配戴合適的凸透鏡矯正C.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D.燭焰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以速度v從1.2 f處勻速運動到1.9f處(f為焦距),這段時間內像移動的速度為 v', v' >v10 .在河岸上用手電筒斜射照向平靜的河面,進入水中的光A.速度變小,光路向下彎折B.速度變小,光路向上彎折C.速度變小,傳播方向都不變D.速度變小,傳播方向不變11 .光在某介質表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若某兩束光線之間夾角為130度、另兩束光線之間夾角為100度。則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分別為A. 65°、 15&#

6、176;B.65°、 35°C.50°、 80°D.50°、40°二、填空題12 .小明在平靜的湖邊看到“云在水中飄,魚在云上游”的現象。“云在水中飄”是小明以為參照物看到“云”在水中運動的現象。“魚在云上游”是魚通過水面的 形成的虛像和云在水面的 形成的虛像同時出現的現象。13 . 一束光從某透明物質射到空氣,入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為60° ,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50° ,反射角為,折射角為。14 .小明的身高160cm ,他站在平面鏡前 0.5m,他在鏡中的像高 cm,像和他白距離是 ,他 逐漸離開平面鏡

7、,鏡中的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5 .晴天正午,小明與同學從樹蔭下走過時,發現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光斑形狀與什么因 素有關呢?通過探究, 他們得到了以下結論, 無論是大孔還是小孔形成的光斑都是由于 形成的,其中(小 孔/大孔)形成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 (小孔/大孔)形成的光斑的大小與孔到地面的距離有關。16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 而產生的天文現象;室外光線很強時,教室黑板“反光”讓 人看不清老師的板書,這是光的 反射現象;雨后初晴,我們也許會看到天空上美麗的彩虹,這其實是 光的 形成的大氣光學現象。17 .清晨,明媚的陽光穿過樹林,形成一道道美麗的“

8、光柱”,“光柱”是由光的形成的。正午時分,一束太陽光垂直入射到水平面發生反射,反射角為 度,射入水中的光線的傳播方向 (填“改變”或“不變”)。18 .你在湖邊漫步,你同時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水中魚,前者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三、實驗題19 .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如圖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現,入射光線、折射 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下數據:入射角a0°15°30°45°60°反射角30°15°30。45°60

9、6;折射角丫0°11.3 °22.1 °35.4°40.9 °(1)分析表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生 和 現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且折射角(選填。該同學根據上述實“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 驗中的發現和結論總結出了光的折射特點。(2)請你對該同學通過上述探究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的過程作出評價。是否存在不足?答:;請簡要 說明理由:20 .某同學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他將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圖示是他根據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畫出的光路圖

10、,他還通過實驗還得到如表數據:入射角a0°15°30°45。6000。15°30°45°60°反射角3折射角丫0°11.3 °22.1 °35.4 °40.9°根據實驗現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結論:(1)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生 和 現象.(2)光從空氣斜射向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 ,且折射角 (選填“大于”、 于”或“小于”)入射角.(3)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向水中時,折射角等于 度.21 .小明站在平面鏡前,能看到鏡內他自己的全身像和周圍景物的像,當他逐漸向

11、后退時A.他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小,他的像也變小B.他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大,他的像也變大C.他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大,他的像的大小保持不變D.他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小,他的像的大小保持不變22 . 一同學用“可樂瓶”做小孔成像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勺孔也學,區It <11102 4 專 8IQ12I4 14 時»(1)請在甲圖的半透明紙上畫出蠟燭AB的像A B'(見表)。(2)該同學發現物體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的像的高度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在乙圖的坐標中畫出h與s的關系圖像像到小孔的距商寫由203.66.0&010.0146

12、像的高度h國!.01.S3。4.。心L0(3)從圖像中可看出 h與s是什么關系? 23 .小明在家中照鏡子發現,離鏡子遠些的物體的像看起來較小,離鏡子近些的物體的像看起來較大,由此他認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物體距離平面鏡越遠像越小.于是他利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來證明這結論.利用玻璃板、相同的兩根蠟燭A和日刻度尺、白紙和鉛筆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問題裝置(1)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蠟燭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久B,使它與蠟燭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來確定蠟燭A成像的位置.這里所

13、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為了證明小明的結論是錯誤的,你接下來的操作是24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小雨想起了走過教學大樓門廳內的大平面鏡時的情景:靠近鏡子時,感覺自己的像變大了,遠 離鏡子時感覺像變小了 .自己的感覺對嗎?步驟驗證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工,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的蠟燭3當把蠟燭移動到某一位置的時候,發現蠟燭與蠟燭4的像重合,測量并記錄此時物、像和 玻璃板之間的位置關系.多次改變蠟燭 工到平面鏡的距離,在平面鏡后移動蠟燭3 ,發現總能找到一個對應位置,在鏡前從不同角度觀察,蠟燭 與|與蠟燭且的像均重合,測量并記錄每次實驗的相

14、關數據.根據以上實驗步驟可知,能驗證小雨感覺的是步驟 (選填“”或“).結論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 ,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若用光屏代替蠟燭 3 ,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交流蠟燭一的像,說明所成的是(選填“虛”或“實”)像25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 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環境中進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

15、同時,也能觀察到 ,巧妙地解決了確定 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 B蠟燭,直到與 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他把蠟燭A放在距玻璃板20cm處,蠟久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蠟燭 A的距離是 cm,當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 它的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如果在像B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選填“實”或“虛”)像.四、作圖題26 .如圖所示,畫出物體 AB在平面鏡中的像(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27 .如圖所示:(1)如圖1,光從空氣射向水面,請畫出反射光線標出反射角,并畫出大致的折射光線.(2)如圖2,物體A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