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點11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優生輔導真題集訓_第1頁
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點11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優生輔導真題集訓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命題點 11: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3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從某時刻開始,物塊受到一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設物塊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a表示物塊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確描述F與a之間關系的圖像是))AB解析:選 C 設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為f,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F-f=ma F=m升f,所以能正確描述F與a之間關系的圖像是C,選項 C 正確。4.如圖(a),一物塊在t= 0 時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運動的v-t圖線如圖(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圖中的V0、V1、t1均為已知量,則可求出()A. 斜面的傾角B. 物塊的

2、質量C.()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物塊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析:選 ACD 由題圖(b)可以求出物塊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為D.V。a1=,下降過程中的加11速度為a2=V。物塊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in0+F=ma,mgsin0t1叫丿Ff=ma,由以上各式可求得 sinV0+V1、E宀宀,m V0-V1十0 =,滑動摩擦力Ff =- -,而Ff=1 FN=2t1g2t1A、C 正確;由v-t圖像中橫軸上方的面積可求出物塊 D正確。mgcos0,由以上分析可知,選項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離,可以求出物塊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選項5. (2014 全國卷I)公路上行駛的兩汽車

3、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當前車突然停止時,后車司機可以采取剎車措施,使汽車在安全距離內停下而不會與前車相碰。通常情況下,人的反應時間和汽車系統的反應時間之和為1 s。當汽車在晴天干燥瀝青路面上以108km/h 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安全距離為120 m。設雨天時汽車輪胎與瀝青路面間的動摩擦因2數為晴天時的:。若要求安全距離仍為 120 m,求汽車在雨天安全行駛的最大速度。5解析:設路面干燥時,汽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10,剎車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安全距離為x,反應時間為10,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得i0mg= maA. 8B. 1032v0 x=Vt0+2a。式中,m和vo分別為汽車

4、的質量和剎車前的速度。1 mg=mai,故ai=img為定值。故mA 選項正確。7.(多選)(2015 全國卷H)在一東西向的水平直鐵軌上,停放著一列已用掛鉤連接好的車廂。當機車在東邊拉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東行駛時,連接某兩相鄰車廂的2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為F;當機車在西邊拉著車廂以大小為 3a的加速度向西行駛時,P3和Q間的拉力大小仍為F。不計車廂與鐵軌間的摩擦,每節車廂質量相同,則這列車廂的節數可能為()設在雨天行駛時,汽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2,依題意有卩=05設在雨天行駛時汽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安全行駛的最大速度為v, 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得1 mg= mO2

5、vx= vt0+聯立式并代入題給數據得v= 20 m/s(或 72 km/h)。答案:20命題點三:動力學中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6.(2011 全國卷)如圖,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m的足夠長的木板,其上疊放一L質量為m的木塊。假定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相等。現給木塊施加一隨時間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數),木板F=(m+咖,即a=柑,兩物體加速度相同且與時間成正比。當兩物體間的摩擦力達到1 mg后,兩者發生相對滑動。對m有Ff=ma,在相對滑動之前f逐漸增大,相對滑動后Fff噸不再變化,a2=百,故其圖像斜率增大;而對m,在發生相對滑動后,有解析:選 A 開始階段兩物體一

6、起做加速運動,有和木塊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ai和a。 下 列 反 映ai和a2變 化 的 圖 線 中 正 確 的 是()C. 15D. 18541解析:選 BC 設該列車廂與P相連的部分為P部分,與Q相連的部分為Q部分。設該 列車廂有n節,Q部分為ni節,每節車廂質量為m當加速度為a時,對Q有F=nima當、 2 2加速度為 3a時,對P有F= (nni)m-3a,聯立得 2n= 5ni。當ni= 2,ni= 4,ni= 6 時,n=5,n= iO,n=i5,由題中選項得該列車廂節數可能為i0 或 i5,8.(20i3 全國卷n) 一長木板在水平地面上運 動,在t= 0 時 刻將一相對于地面靜止

7、的物塊輕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已知物塊與木板的質量相等,物塊與木板間 及木板與地面間均有摩擦。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物塊始終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io m/s2,求:(1) 物塊與木板間、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2) 從t= 0 時刻到物塊 與木板均停止運動時,物塊相對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解析:(i)從t= 0 時開始,木板與物塊之間的摩擦力使物塊加速,使木板減速,此過程一直持續到物塊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為止。由題圖可知,在ti= 0.5 s 時,物塊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設t= 0 到t=ti的時間間隔內,物塊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8、ai和a2,貝Uai= ti式中V0= 5 m/s、Vi= i m/s 分別為木板在t= 0、t=ti時速度的大小。設物塊和木板的質量均為m物塊和木板間、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卩i、卩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img= maimg+212mg= ma聯立式得ii= 0.2012= 0.30。(2)在ti時刻后,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阻礙木板運動,物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方向。設物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物塊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i和a2,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212mc Fr = ma假設Ffv 1img貝Uai=a?;由式得Ff=12mg 1img與假設矛盾,故Ff=1img

9、a2=V0Vitis/(nvs 0.5C. 15D. 18551f/s6由式知,物塊加速度的大小ai等于a;物塊的v-t圖像如圖中點畫線所示。2V1由運動學公式可推知,物塊和木板相對于地面的運動距離分別為xi=1=1NN = mgcos0 2= 12N2N= N+ mgcos0 mgsin0 f1= ma mgpin0 f2+ f/= maX2=物塊相對于木板的位 移的大小為X=X2Xi?聯立? ?式得x= 1.125 m。答案:(1)0.200.30(2)1.125 m9. (2015 全國卷n)下暴雨時,有時會發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某地3傾角為0=37 (sin 37= 2)的山

10、坡 C,5其上下表面與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處于靜止狀m可視為質量不變的滑塊),在極短時間內,動摩擦因數12減小為 0.5 ,A B開始運動,突然變為光滑,12保持不變。已知A開始運動時,A離B下邊緣的距離I= 27m, C足夠長, 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2。求:(1)在 02 s 時間內A和B加速度的大小;A在B上總的運動時間。解析:(1)在 02 s 時間內,A和B的受力如圖所示,其中 、N是A與B之間的摩擦 力和正壓力的大小,f2、N2是B與C之間的摩擦力和正壓力的大小,方向如圖所示。由滑動 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條件得2、規定沿斜面向下為正。設A和B的加速度分別為a1和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Vo+Vi211+7N=Nfi=fi聯立式,并代入題給數據得2ai= 3 m/s a2= 1 m/s2。在11= 2 s 時,設A和B的速度分別為Vi和V2,則vi=aiti= 6 m/s ?V2=a?ti= 2 m/s ?tti時,設A和B的加速度分別為ai和a?。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零,同理aia2B做減速運動。設經過時間t2,B的速度減為零,則有V2+a2t2= 0?聯立? ? ?式得t2= i s ?在ti+t2時間內,A相對于B運動的距離為i2i ,2i2i ,2x= ai11+Vit2+ai12 qaz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