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年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吉林省2019年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吉林省2019年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吉林省2019年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吉林省2019年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裝訂線學校:_姓名:_班級:_考號:_外裝訂線絕密啟用前吉林省2019年中考化學試題試卷副標題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xxx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1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編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國科學家是A侯德榜B屠呦呦C門捷列夫D拉瓦錫【答案】C【解析】【詳解】A、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堿法”,故錯誤。B、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故選項錯誤。C、門捷列夫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選項正確。

2、D、拉瓦錫首先通過實驗得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故選項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化學的發展歷史,關注化學學科成就,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2通常情況下,空氣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氣體是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答案】B【解析】【詳解】A、氮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78%,故選項錯誤;B、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故選項正確;C、二氧化碳大約占空氣體積的0.03%,故選項錯誤;D、稀有氣體大約占空氣體積的0.94%,故選項錯誤;故選:B。3下列有關分子、原子說法錯誤的是A很小B不斷運動C有間隔D不可分【答案】D【解析】【詳解】分子和原子都很

3、小,都在不斷運動,都有間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故選:D。4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連接儀器B塞緊膠塞C傾倒液體D過濾【答案】A【解析】【詳解】A、導管連接膠皮管時,先把導管一端濕潤,然后稍用力轉動使之插入膠皮管內,圖中所示裝置正確。B、把橡皮塞慢慢轉動著塞進試管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上在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試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所示操作錯誤。D、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

4、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NaHCO3俗稱小蘇打BCaCO3可用作補鈣劑CNa2CO3俗稱火堿DK2CO3屬于鉀肥【答案】C【解析】【詳解】A、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其化學式為NaHCO3,故選項說法正確。B、CaCO3可用作補鈣劑,故選項說法正確。C、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其化學式為Na2CO3,故選項說法錯誤。D、K2CO3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點睛】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常見化學物質(特別是常見的酸堿鹽)的名稱、俗稱、化學式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6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鐵絲燃燒時發出耀眼白光B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白霧C氫氣

5、燃燒時發出黃色火焰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答案】D【解析】【詳解】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故選項錯誤。B、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故選項說法錯誤。C、氫氣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選項說法錯誤。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睛】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的區別。7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2H2O2+B2KMnMn+Mn+CBaC+Na2C2NaCl+BaCDZn+SZnS+【答案】C【解析】【詳解】A、

6、該化學方程式氫氣、氧氣后面沒有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H2O2H2+O2。B、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氧氣后面沒有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MnO4K2MnO4+MnO2+O2。C、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D、該化學方程式氫氣后面沒有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Zn+H2SO4ZnSO4+H2。故選:C。【點睛】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B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人濃硫酸中C蒸發食鹽水時出現固體就停止加熱D配制溶液時用量筒溶解固體物質【答案】A【解析】

7、【詳解】A、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生爆炸,為防止發生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故選項說法正確。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故選項說法錯誤。C、蒸發時,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液體蒸干,故選項說法錯誤。D、配制溶液時,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內進行,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9向盛有定量固體的燒杯中加人某溶液,固體質量変化與下圖相符的是A.MnO2中加人H2O2溶液B.Cu-Zn合金中加人稀HClC.CuO中加人稀H2SO4D.BaCO3中加

8、人稀HNO3【答案】B【解析】【詳解】A、MnO2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質量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B、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鋅能與稀鹽酸反應,銅不反應。鋅反應完后質量不再減少,故B符合題意;C、CuO中加入稀H2SO4,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完全反應,固體的質量減小到為0,故C不符合題意;D、BaCO3中加入稀HNO3,碳酸鋇能與稀硝酸完全反應,固體的質量減小到為0,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Ba(OH)2溶液除去NaN O3溶液中的CuSB用NCO3溶液鑒別NaOH溶液和CaCl2溶液C用稀S、,和NaOH溶液制各FeD用酚酞溶液檢驗CaO中是

9、否含有Ca【答案】D【解析】【詳解】A、氫氧化鋇不能和硝酸鈉反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鋇沉淀,過濾得到硝酸鈉溶液,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B、碳酸鈉不能和氫氧化鈉反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氯化鈉,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C、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鈉,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D、滴加酚酞試液時,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因此不能用酚酞試液檢驗CaO中是否含有Ca(OH)2,該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0、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11如圖所示。用化學符號填空。(1)_(2)_(3)_【答案】N N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詳解】(1)氮元素符號為N,故填:N。(2)鈉離子帶有一個單位的正電荷,故填:Na+。(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故填:12化學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1)生活中通過_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大米

11、中含量最多的營養素是_(3)天然氣有_性,常用作燃料。(4)炒菜時油鍋著火,通常用_的方法滅火。【答案】煮沸 糖類 可燃 鍋蓋蓋滅 【解析】【詳解】(1)煮沸能降低水中鈣、鎂化合物的含量,生活中通過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營養素是糖類。(3)天然氣有可燃性,燃燒時能放出大量的熱,常用作燃料。(4)炒菜時油鍋著火,通常用鍋蓋蓋滅的方法滅火。故答為:(1)煮沸;(2)糖類;(3)可燃;(4)鍋蓋蓋滅。【點睛】本題所考查的知識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難度不大,學會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3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1)時,A的溶解度是_g

12、。(2)將時B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至,所得溶液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將時A的飽和溶液冷卻到,溶液的濃度會_ (填“變大”或“不變”或“變小”)。【答案】n 飽和 變小 【解析】【詳解】(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A的溶解度是ng;故答案為:n;(2)將t1時B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至t2,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因為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故答案為:飽和;(3)將t2時A的飽和溶液冷卻到t1,溶液的濃度會變小,因為A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降溫后溶解度變小,溶液的質量分數變小;故答案為:變小;14回答下列問題。(1)2Na+2O=2NaOH+R,其中

13、R的化學式為_。(2)水與氧化鈣的生成物屬于_ (填“酸”或“堿”或“盆”)。【答案】H2 堿 【解析】【詳解】(1)由2Na+2H2O=2NaOH+R可知,反應前后鈉原子都是2個,氧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氫原子是4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其中2個包含在R中,其中R的化學式為H2。故填:H2。(2)水與氧化鈣的生成物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堿。故填:堿。【點睛】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5在宏觀、微觀與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按上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4、1)圖1中兩種微粒屬于不同種元素是因為_不同。(2)圖2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其基本反應類型是_。【答案】質子數 2CO+O2CO2 化合反應 【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的定義分析回答;(2)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的條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詳解】(1)由元素的定義可知,圖1中兩種微粒屬于不同種元素是因為質子數不同。(2)由圖示可知,圖2中的反應是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O+O2CO2,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故答為:(1)質子數;(2)2CO+O2CO2,化合反應。16某同學在

15、實驗室中看到鐵釘表面附著紅色物質,分不出是鐵銹還是銅,為證明紅色物質的成分,將其“刮”下來放_溶液中進行驗證。(1)若固體溶解,則該物質為鐵銹;鐵銹是鐵與_反應生成的。(2)若固體不溶,則該物質為銅;銅可能是鐵與_溶液反應生成的。【答案】鹽酸(或硫酸) 氧氣、水 硫酸銅 【解析】【詳解】鐵銹能和鹽酸(或硫酸)溶液反應而銅不與其反應,所以為證明紅色物質的成分,將其“刮”下來,放入鹽酸(或硫酸)溶液中進行驗證;(1)根據鐵生銹的原理可知:鐵要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所以鐵銹是鐵和氧氣、水同時接觸反應生成的;(2)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鐵在銅的前面,鐵能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給置換出來,所以若固體不溶,

16、則該物質為銅;銅可能是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的。故答案為:鹽酸(或硫酸);(1)氧氣、水;(2)硫酸銅。17某同學在做中和反應實驗時,用pH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向A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現象是_(2)曲線上_點表示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3)C點溶液中含有_種溶質。【答案】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B 二 【解析】【詳解】(1)根據圖示可知在A點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現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2)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時溶液呈中性,pH=7,所以B點表示酸和堿恰好完全中和;(3)在C點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堿性,溶液中的溶質有鹽和堿兩種溶

17、質。故答案為:(1)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2)B;(3)二。【點睛】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評卷人得分三、實驗題18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_。(2)實驗室用加熱方法制取氧氣的發生和收集裝置為_ (填字母序號)。(3)某同學用自制的D裝置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無紡布包內裝的藥品為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答案】集氣瓶; AC 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詳解】(1)儀器a的名稱是集氣瓶;(2)加法制取氧氣需

18、要酒精燈,發生裝置選擇A,氧氣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擇C;(3)根據裝置的特點可知,無紡布包內裝的藥品為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為:(1)集氣瓶;(2)AC;(3)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2HCl=CaCl2+H2O+CO2。【點睛】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依據,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評卷人得分四、科學探究題19教育部從2018年開

19、始,要求在學校普及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相關知識。某化學活動小組結合所學的知識對此進行一系列實踐活動。I.活動探究(1)學會識圖分揀垃圾:下列垃圾應投人帶有下圖圖標的垃圾箱內的是_ (填字母序號)。A 塑料瓶 B 果皮 C 碎瓷片(2)學會檢驗有害氣體含氯塑科焚燒時會產生氯化氫等氣體。若要檢驗焚燒后的氣體中有氯化氫,可將其通入_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II.實驗探究:提出問題如何回收處理廢舊電池中的鎘?查閱資料(1)廢舊電池中含有鍋、汞等元素,這些元素會危害人類健康。(2)鎘(Cd)從溶液中析出時呈海綿狀固體.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現為+2價。(3)碳酸鎘(CdCO3)、氫氧化鎘Cd(OH)2都是白色固體、難溶于水。設計實驗先將廢舊電池進行處理以制得硫酸鎘(CdSO4)溶液,用于以下實驗。實驗設計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與金屬反應取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應_ Zn可以置換出Cd與堿反應取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 與鹽反應取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_ 溶液,充分反應。產生白色沉淀可用該試劑除去CdSO4 回收處理實驗結束后,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通過過濾洗滌、加熱,進而再制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