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副食品價格歷史_第1頁
河南副食品價格歷史_第2頁
河南副食品價格歷史_第3頁
河南副食品價格歷史_第4頁
河南副食品價格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生豬    19201937年上半年,河南省生豬零售價格變動不大。1920年開封豬肉每公斤零售價0.38元,1921年下降為0.28元,1922年漲為0.40元,1934年每公斤零售價0.30元(以上均為銀元),1936年每公斤零售價0.348元,1937年上半年零售價平均為0.40元(以上均為法幣)。19381946年期間,河南省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1940年1月開封豬肉每公斤零售價為1.00元,9月漲為1.80元(以上均為聯銀券),10月漲至280元(法幣),較1937年上半年上漲了699倍。1947年以后河南省豬肉價格開始狂漲,1948年9月開封豬肉每公

2、斤零售價格漲至26萬元(法幣),較1945年10月上漲928.6倍,較1937年上半年上漲了65.0萬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屠宰業主要由私人經營,生豬生產和銷售趨勢平衡,豬價漲勢趨緩。1953年全省平均生豬收購價格每公斤0.46元,豬肉銷售價格每公斤0.84元。糧食統購后,飼料供應緊張,養豬成本加大。生豬產量1954較1953年下降6.78,1955較1954年又下降24.51,城鄉肉食供應緊張,豬肉出口數量減縮。1955年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決定生豬實行派購。1956年7月國務院頒發關于發展養豬的指示。1957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于調整生豬購銷價格的通知

3、。是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發展養豬生產的決定。從3月起,全省縣城以上市場的生豬收購價格平均提高26.93。12個市的生豬(標準等級)收購價格每500克由0.2945元提高到0.3678元,提高幅度24.89;豬肉零售價格由每500克0.5283元提高到0.5780元,提高幅度9.47。1961年糧食統購價格提高,國務院財貿辦公室通知提高生豬收購價格和銷售價格。從6月起,河南省13個市生豬收購價格(標準等級)每50公斤平均由38.57元提高到46.80元,提高幅度21.47;15個縣城由34.08元提高到43.46元,提高幅度27.52,城市提的少,農村提的多,13個市的豬肉零售價格每5

4、0公斤由58.20元提高到79.77元,提高幅度37.15。毛豬和白肉的差率,縣城一般掌握不超過60。1979年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和主要副食品銷售價格時河南省縣城以上市場的生豬收購價格平均提高30.53,豬肉零售價全省平均提高33.98。    1979年生豬生產發展很快,年底出現購大于銷,賣豬難初露苗頭。為了擴大豬肉銷售,1980年4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次電報通知減價銷售豬肉16000噸,每500克減價0.20元。以后又連續采用臨時減價的辦法銷售豬肉。至10月3日共減價銷售豬肉6次。    1983年5月,長白、大型約克、杜洛克

5、、漢普夏及其雜交一代等瘦肉型生豬在現行收購價格基礎上,自當年11月起每公斤加價0.06元。1985年4月起取消生豬派購,實行有指導的議購議銷。1985年河南省肥豬平均收購價格每百公斤為174.6元,較1984年的137.6元上漲了26.89,養豬收益上升,農民養豬積極性普遍提高。1986年出現賣豬難,河南省肥豬平均收購價格每百公斤降為160.0元,加上糧價上漲,農戶養豬積極性陡跌,致使1987年豬肉供不應求,肥豬收購價每百公斤上漲至207元,豬肉銷售價每50公斤漲至317.7元,較1986年上漲19.2。    生豬的收購規格和等級標準直接關系農民的經濟收益。19

6、50年以后,生豬的收購價格和等級標準變動頻繁。豬肉銷售價格一般以胴體帶骨肉價水平為計價標準。分部位價格、去骨肉價格均由各地根據各個時期的消費習慣,以胴體肉價為標準進行安排。二、菜牛 菜羊    (一)菜牛(牛肉) 1920年開封市場牛肉零售價每公斤0.16元,1921年漲為0.20元,1922年回落到0.18元。1931年開封牛肉平均價格每0.5公斤0.12元,1933年降到每0.5公斤0.09元,1934年為0.10元(以上為銀元),1939年12月每0.5公斤牛肉為0.40元,1940年9月漲為0.72元(以上均為聯銀券)。1947年8月開封市場上生牛肉零售價

7、每0.5公斤漲為4300元(法幣)。    1954年下半年食品公司開始經營菜牛,鄭州市二等菜牛收購價每500克0.346元,牛內批發價每500克0.66元。為防止濫殺耕牛,1955年國家指示將菜牛收購價格下降15。鄭州市二等菜牛收購價每500克降到0.294元,牛肉售價未動。此后,耕牛價格大幅度上升,菜牛價格顯得偏低。1957年7月國務院通知調整菜牛收購價格,從7月15日起,省管市場菜牛收購價格平均上提44.66,鄭州二等菜牛收購價格每500克提到0.42元,牛肉批發價每500克提到0.37元,1962年12月省管市場菜牛收購價平均提高27.47。鄭州二等菜牛收

8、購價每500克提到0.68元。1963年2月省管市場牛肉銷售價格平均提高27.85。鄭州牛肉批發價每500克提到0.46元。1964年12月全省縣城以上市場菜牛收購價平均提高12,省管市場牛肉批發價平均提高16.74,鄭州二等菜牛收購價每500克提到0.52元,牛肉批發價每500克提到0.53元,1972年8月鄭州黃菜牛收購價每500克提到0.61元,1975年提到0.68元,牛肉售價大部分地區未動,少數地區個別調整。1979年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和主要副食品銷售價格時,黃菜牛收購價全省縣城以上市場由每500克0.67元提到0.93元,全省一價。牛肉零售價每500克由0.5827元提到0.79

9、9元。1981年以后實行議價,1981年洛陽議價牛肉每500克0.81元,1982年1.15元,1983年1.295元。1985年鮮活商品放開后,實行市場調節價。全省牛肉零售平均價格1985年每公斤3.191元,1986年漲到3.475元,1987年漲為3.997元。    (二)菜羊(羊肉) 1920年開封市場上羊肉零售價每公斤0.22元,1922年漲為0.24元。1931年開封羊肉平均價格每0.5公斤0.17元,1932年漲到0.18元,1934年降為0.16元(以上為銀元),1939年12月開封羊肉平均價格為0.5公斤0.5元(聯銀券)。 

10、0;  1954年下半年食品公司開始經營菜羊,1966年以前計價辦法多種多樣,地區之間收購價格水平懸殊較大。1966年7月全省統一執行“出肉率定等,凈肉計價,另加皮值(羊皮價)”的辦法;1974年改按“混等收購,凈肉計價,另計皮值”的辦法計算收購價格。1966年7月鄭州市菜羊收購價格每500克0.45元(去皮、骨凈肉價),市場零售混等價格每500克0.64元。1967年鄭州市菜羊收購價格每500克0.48元,1974年每500克0.58元,零售價格未動。1979年4月全省縣城以上市場平均收購價格由每500克0.562元調到0.779元。全省劃為兩片定價,一片是0.79元,一片是0.7

11、7元,11月調整羊肉零售價格,鄭州市每500克由0.64元提高到0.85元。1985年菜羊放開經營,實行市場調節價,全省羊肉零售平均價格每公斤3.191元,1986年漲為3.475元,1987年降為3.29元。三、雞蛋    河南省雞蛋產量曾長期居全國首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雞蛋除了供應省內外市場需要外,很大一部分加工成蛋品。1920年開封雞蛋零售價每個0.01元(銀元),1937年7月每個雞蛋0.0135元(法幣),1940年12月每個雞蛋0.09元(聯銀券),1948年7月30日每個雞蛋60000元(法幣)。    中華人民共

12、和國成立后,雞蛋價格受市場供求和季節變化的影響變動頻繁。19521955年收購價格逐步上升,1956年價格回跌,19571961年繼續上升,19631966年逐年下降,19671978年穩定少動,1979年大幅度提價,雞蛋銷售價格一般隨收購價格調整而調整,主要實行差率控制。50年代購銷差率全年掌握幅度為1015,1968年擴大為縣城17,專轄市20,省轄市25,1965年又縮小到810,1966年規定縣城為12,城市為2030。1979年調整雞蛋價格時又規定縣城和農村為12,專轄市18,省轄市2225。同時規定淡季雞蛋銷售價格不能超出當地豬肉零售價格,虧損由財政補貼。1985年雞蛋價格放開后,

13、實行國家指導價。    1936年開封雞蛋全年季節差價為70,1951年、1952年全年季節差價擴大為86.5,以后逐年縮小,1957年縮小到42.2。1958年取消季節差價,全年執行一個價格。1968年恢復季節差價,全年差價1020,1966年擴大到85.21。1973年取消季節差價。1979年又恢復季節差價,1981年的季節差價為85,季節差價一般是“三下三上”(即三次向下降低,三次向上提價)。正常情況下,4月初開始下調,8月下旬9月初開始上調。四、蔬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河南省的蔬菜由私人菜販經營,價格隨行就市。19

14、311932年洛陽大蔥每公斤0034元,茄子0.016元;1933年大蔥價格降為0.030元,茄子降為0.014元;1934元大蔥價格繼續下降,為0.028元,茄子價格則恢復為0.016元(以上均為銀元)。1936年開封大蔥價格為每公斤0.062元(法幣)。隨后價格上升,1940年開封大蔥每公斤漲至1.60元(日偽聯合幣)。1941年1月洛陽大白菜每公斤0.30元,1942年升到0.80元。1945年以后,蔬菜價格狂漲。1945年10月開封5種蔬菜平均每公斤為16.00元,1946年4月漲至250.28元,1947年8月更漲至846.47元。洛陽市蔬菜混合零售價格1947年每公斤為480元,1

15、948年1月漲到5200元,一年間暴漲11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年,國營商業尚未經營蔬菜,價格由市場調節。19501951年洛陽大白菜零售價每公斤為0.050元,19521953年為0.064元,1954年為0.067元。    1954年后,全省各地相繼成立了國營蔬菜經營機構,并開始對部分品種的蔬菜定價收購。1957年大白菜、紅、白蘿卜、大蔥4種蔬菜由省統一定價,嗣后蔬菜價格實行分級管理:中央管政策,省管總水平,市管主要品種價格,各級蔬菜公司負責管理主要品種具體的季節差價、購銷差率、質量差率和調撥價格。1957年以后,城市蔬菜購銷價格變動不大。但蔬菜牌價和市價往往相差一倍至數倍。    1966年河南省商業廳在關于一九六六年省秋菜價格水平安排意見的通知中指出:“我省今年干旱,對秋菜生產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省物價委員會對省管秋菜三大品種(大白菜、白蘿卜、紅蘿卜)的購、銷價格水平不再作具體安排,由各地視具體情況確定。”1975年河南省城市(這里只包括14個城市,即鄭州、開封、洛陽、新鄉、安陽、焦作、鶴壁、許昌、漯河、平頂山、南陽、三門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