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_第1頁
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_第2頁
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_第3頁
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_第4頁
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0-36 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6 個月(一)飲食調養1.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盡量延長夜間喂奶的間隔時間。2.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按時授乳,提倡“三分饑” ,防止乳食無度。3. 應以奶為主,逐步添加糊狀的輔食,輔食應逐漸品種多樣化。4. 逐漸讓孩子練習咀嚼固體食物,促使咀嚼肌和頜骨的發育,對孩子的語言、牙齒的發育很有益,同時刺激乳牙的萌出。(二)起居調攝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2.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3. 每日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天氣好的情況下,宜多見風日。4. 春季注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 ;

2、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 “三分寒” ,正確理解“秋凍” ;冬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三)推拿方法1. 摩腹( 1)位置:腹部。( 2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的前半段(見圖 1 ) 。 施術從長強穴開始, 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

3、作, 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后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順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 從第 2 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 操作者可根據不同臟腑出現的癥狀, 采用 “重提” 的手法, 有針對性的刺激背部的臟腑俞穴, 以便加強療效。在第 5 遍捏拿兒童脊背時,在兒童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示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 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 提拉一下。 捏拿第 6 遍結束后,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兒童腰部的腎俞穴處,在原處揉動的動作中,用拇指適當

4、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壓力,揉按結合(見圖 2 ) 。( 3)功效:具有消食積、健脾胃、通經絡的作用。3. 注意事項( 1) 根據需要準備滑石粉、 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質。 ( 2 ) 操作者應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修剪圓潤,防止操作時劃傷小兒皮膚。 ( 3)天氣寒冷時,要保持雙手溫暖,可搓熱后再操作,以免涼手刺激小兒,造成緊張,影響推拿。( 4)手法應柔和,爭取小兒配合。 ( 5)局部皮膚破損、骨折不宜按揉。12個月(一)飲食調養1.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逐漸斷夜奶。2.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 ,防 止乳食無度。3. 食物宜細、軟、爛、碎,而且應品種多樣。4.

5、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二)起居調攝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2. 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4. 每日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天氣好的情況下,宜多見風日5. 春季注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 ;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 “三分寒” ,正確理解“秋凍” ;冬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三)推拿方法1. 摩腹( 1)位置:腹部。( 2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

6、,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的前半段(見圖 1 ) 。 施術從長強穴開始, 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 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后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順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 從第 2 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 操作者可根據不

7、同臟腑出現的癥狀, 采用 “重提” 的手法, 有針對性的刺激背部的臟腑俞穴, 以便加強療效。在第 5 遍捏拿兒童脊背時,在兒童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示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 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 提拉一下。 捏拿第 6 遍結束后,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兒童腰部的腎俞穴處,在原處揉動的動作中,用拇指適當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壓力,揉按結合(見圖 2 ) 。 ( 3)功效:具有消食積、健脾胃、通經絡的作用。3. 穴位按揉(1)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見圖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健 脾益胃、強壯體質的作用。(2)

8、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 中(見圖 4 ) 。操作: 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下頜部, 中指分別按于同側迎香穴,其余 3 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宣通鼻竅的作用。(3)四神聰穴位置:在頭 頂部,百會前后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4穴(見圖5)。操作:用手指逐一 按揉,先按左右神聰穴,再按前后神聰穴,每次 13分鐘。功效:具有醒 神益智的作用。4. 注意事項( 1) 根據需要準備滑石粉、 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質。 ( 2 ) 操作者應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修剪圓潤,防止操作時劃傷小兒皮膚。( 3)天氣寒冷時,要保持雙手溫暖,可搓熱后再操作,

9、以免涼手刺激小兒,造成緊張,影響推拿。 ( 4)手法應柔和,爭取小兒配合。( 5)局部皮膚破損、骨折不宜按揉。18個月(一)飲食調養1.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 ,防 止乳食無度。2. 鼓勵主動進食,不依賴喂食。3. 食物宜細、軟、爛、碎,而且應品種多樣。4. 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二)起居調攝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2. 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4. 要經常接觸自然,保證每天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多見風日。5. 春季注

10、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 ;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 “三分寒” ,正確理解“秋凍” ;冬 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三)推拿方法1. 摩腹( 1)位置:腹部。 ( 2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的前半段(見圖 1 ) 。 施術從長強穴

11、開始, 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 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后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順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 從第 2 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 操作者可根據不同臟腑出現的癥狀, 采用 “重提” 的手法, 有針對性的刺激背部的臟腑俞穴, 以便加強療效。在第 5 遍捏拿兒童脊背時,在兒童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示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 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 提拉一下。 捏拿第 6 遍結束后,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兒童腰部的腎俞穴處,

12、在原處揉動的動作中,用拇指適當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壓力,揉按結合(見圖 2 ) 。 ( 3)功效:具有消食積、健脾胃、通經絡的作用。3. 穴位按揉(1)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見圖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健 脾益胃、強壯體質的作用。(2)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 中(見圖4 ) 。操作: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下頜部, 中指分別按于同側迎香穴,其余3 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宣通鼻竅的作用。(3)四神聰穴位置:在頭 頂部,百會前后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4穴(見圖5

13、)。操作:用手指逐一 按揉,先按左右神聰穴,再按前后神聰穴,每次 13分鐘。功效:具有醒 神益智的作用。4. 注意事項( 1) 根據需要準備滑石粉、 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質。( 2 ) 操作者應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修剪圓潤,防止操作時劃傷小兒皮膚。 ( 3)天氣寒冷時,要保持雙手溫暖,可搓熱后再操作,以免涼手刺激小兒,造成緊張,影響推拿。( 4)手法應柔和,爭取小兒配合。 ( 5)局部皮膚破損、骨折不宜按揉。24 個月(一)飲食調養1.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盡量延長夜間喂奶的間隔時間。2.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 ,防止乳食無度。3. 食物宜細、軟、爛、碎,

14、而且應品種多樣。4. 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二)起居調攝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2. 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4. 要經常接觸自然,保證每天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多見風日。5. 春季注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 ;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 “三分寒” ,正確理解“秋凍” ;冬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三)推拿方法1. 摩腹( 1)位置:腹部。 ( 2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

15、環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的前半段(見圖 1 ) 。 施術從長強穴開始, 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 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后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順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 從第 2 遍開始的任何

16、一遍中, 操作者可根據不同臟腑出現的癥狀, 采用 “重提” 的手法, 有針對性的刺激背部的臟腑俞穴, 以便加強療效。在第 5 遍捏拿兒童脊背時,在兒童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示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 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 提拉一下。 捏拿第 6 遍結束后,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兒童腰部的腎俞穴處,在原處揉動的動作中,用拇指適當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壓力,揉按結合(見圖 2 ) 。 ( 3)功效:具有消食積、健脾胃、通經絡的作用。3. 穴位按揉(1)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見圖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健脾益胃、

17、強壯體質的作用。(2)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見圖4 ) 。操作: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下頜部, 中指分別按于同側迎香穴,其余3 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宣通鼻竅的作用。(3)四神聰穴位置:在頭 頂部,百會前后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4穴(見圖5)。操作:用手指逐一 按揉,先按左右神聰穴,再按前后神聰穴,每次 13分鐘。功效:具有醒 神益智的作用。4. 注意事項( 1) 根據需要準備滑石粉、 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質。( 2 ) 操作者應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修剪圓潤,防止操作時劃傷小兒皮膚。( 3)天氣寒冷時,要保持雙手溫暖,可搓

18、熱后再操作,以免涼手刺激小兒,造成緊張,影響推拿。( 4)手法應柔和,爭取小兒配合。 ( 5)局部皮膚破損、骨折不宜按揉。30 個月(一)飲食調養1.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盡量延長夜間喂奶的間隔時間。2.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 ,防止乳食無度。3. 食物宜細、軟、爛、碎,而且應品種多樣。4. 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二)起居調攝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2. 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4. 要經常接觸自然,保證每天有一定量

19、的戶外活動,多見風日。5. 春季注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 ;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 “三分寒” ,正確理解“秋凍” ;冬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三)推拿方法1. 摩腹( 1)位置:腹部。 ( 2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的前半

20、段(見圖 1 ) 。 施術從長強穴開始, 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 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后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順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 從第 2 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 操作者可根據不同臟腑出現的癥狀, 采用 “重提” 的手法, 有針對性的刺激背部的臟腑俞穴, 以便加強療效。在第 5 遍捏拿兒童脊背時,在兒童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示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 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 提拉一下。 捏拿第 6 遍結束后,用

21、雙手拇指指腹在兒童腰部的腎俞穴處,在原處揉動的動作中,用拇指適當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壓力,揉按結合(見圖 2 ) 。 ( 3)功效:具有消食積、健脾胃、通經絡的作用。3. 穴位按揉(1)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見圖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健 脾益胃、強壯體質的作用。(2)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 中(見圖4 ) 。操作: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下頜部, 中指分別按于同側迎香穴,其余3 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13分鐘。功效:具有宣通鼻竅的作用。(3)四神聰穴位置:在頭 頂部,百會

22、前后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4穴(見圖5)。操作:用手指逐一 按揉,先按左右神聰穴,再按前后神聰穴,每次 13分鐘。功效:具有醒 神益智的作用。4. 注意事項( 1) 根據需要準備滑石粉、 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質。 ( 2 ) 操作者應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修剪圓潤,防止操作時劃傷小兒皮膚。( 3)天氣寒冷時,要保持雙手溫暖,可搓熱后再操作,以免涼手刺激小兒,造成緊張,影響推拿。( 4)手法應柔和,爭取小兒配合。 ( 5)局部皮膚破損、骨折不宜按揉。36 個月(一)飲食調養1.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盡量延長夜間喂奶的間隔時間。2.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 ,防 止

23、乳食無度。3. 食物宜細、軟、爛、碎,而且應品種多樣。4. 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二)起居調攝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2. 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4. 要經常接觸自然,保證每天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多見風日。5. 春季注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 ;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 “三分寒” ,正確理解“秋凍” ;冬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三)推拿方法1. 摩腹( 1)位置:腹部。( 2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的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的前半段(見圖 1 ) 。 施術從長強穴開始, 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 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