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課件_第1頁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課件_第2頁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課件_第3頁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課件_第4頁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第三節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必修必修 第二冊(中圖版)第二冊(中圖版)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材料一:材料一:20世紀世紀80年代后期,中國科學院開展了我國土地資源生產年代后期,中國科學院開展了我國土地資源生產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從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估測,全國耕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從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估測,全國耕地面積保持地面積保持1.23億公頃,播種面積億公頃,播種面積1.93億公頃,

2、糧食總產量億公頃,糧食總產量8.3億噸,億噸,若以年人均消費糧食若以年人均消費糧食500千克、千克、550千克和千克和600千克三個方案測算,千克三個方案測算,我國耕地面積可承載人口的極限分別為我國耕地面積可承載人口的極限分別為16.6億、億、15.1億、億、13.8億。最億。最多能養活多能養活16億人。億人。材料二:材料二:一些專家根據我國的資源、人體營養和文化教育等條件,一些專家根據我國的資源、人體營養和文化教育等條件,尤其是對我國耕地、草原和水資源利用狀況進行分析,預測我國的尤其是對我國耕地、草原和水資源利用狀況進行分析,預測我國的人口容量為人口容量為8億億9億人。如保證人民能獲取所需營

3、養,我國人口應億人。如保證人民能獲取所需營養,我國人口應控制在控制在10億之內;如果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我國人口大致應控制億之內;如果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我國人口大致應控制在在7億之內。億之內。問題:問題:材料一是指材料一是指 容量;材料二是指容量;材料二是指容量。容量。環境人口環境人口合理人口合理人口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上海繪遠景:人行地上車跑地下上海繪遠景:人行地上車跑地下20042004年年1010月月2424日日12:09 12:09 新聞晨報新聞晨報 土地面積僅占全國土地面積僅占全國0.070.07的上海市,為突破的上海市,為突破土地資源不足制約發展的瓶頸,決定加快速度

4、土地資源不足制約發展的瓶頸,決定加快速度科科學、合理、有序開發地下空間資源學、合理、有序開發地下空間資源,以此作為可,以此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最終實現持續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最終實現“人在地上、人在地上、車在地下車在地下”,“人在地上、物在地下人在地上、物在地下”,“人的人的短時間活動在地下、長時間活動在地上短時間活動在地下、長時間活動在地上”。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 日本的礦產資源種類很多,但除了作為水泥、日本的礦產資源種類很多,但除了作為水泥、化學肥料原料的石灰石礦之外,其他礦藏的儲量和化學肥料原料的石灰石礦之外,其他礦藏的儲量和產量都很小,產量都很小,資源資源大量從

5、大量從海外進口海外進口。19981998年日本礦年日本礦物資源僅石灰石實現了物資源僅石灰石實現了100%100%自給,其他主要依賴進自給,其他主要依賴進口,進口比率分別為鐵礦石口,進口比率分別為鐵礦石100%100%、鐵礬土、鐵礬土100%100%、銅、銅99.9%99.9%、鉛、鉛95.2%95.2%、鋅、鋅87.8%87.8%。19981998年日本石油自給年日本石油自給率僅為率僅為0.3%0.3%,99.7%99.7%依賴依賴進口進口,其中,其中80%80%以上來自中以上來自中東。東。 該資料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數量受什該資料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數量受什么因素影響?么因素影響

6、?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 世界人均能源消費量從世界人均能源消費量從18501850年的不到年的不到100100千克,增千克,增加到加到19501950年的年的1 0001 000千克,千克,19951995年已經達到人均年已經達到人均2 0552 055千克,千克,19951995年美國人均消費年美國人均消費11 31211 312千克,中國人均千克,中國人均1 1 083083千克。如果千克。如果5 5個中國人要用個中國人要用1 1個美國人那么多的石個美國人那么多的石油,也就是說中國的石油消耗量跟美國持平,人類就油,也就是說中國的石油消耗量跟美國持平,人類就該另找一個星球搬家。該另找一個星球搬家。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環境承載力環境承載力 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自然資源自然資源開放程度開放程度科技水平科技水平消費水平消費水平尤其重要尤其重要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liu)第一章第一章 第三節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一、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一、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 1.1.概念概念 2.2.影響因素影響因素二、二、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的估計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