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過秦論復習練習題1 .過秦論是西漢文學家 寫的一篇史論文,所謂“過秦”,即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作者以秦王朝不義而亡的史實,借古諷今,以諷漢文帝施行仁政, 政而迅速滅亡的覆轍。2 .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 嵋函(y囊括(ku )B. 合從億cn g)逡巡(q m)C.藩籬(f鋒鎬億h e)D. 墨翟(d i)行伍(hmj3 .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君臣固守以窺周室()(3)東割膏腴之地()(5)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7)北筑長城而守藩籬(9)殿足行伍之間()4 .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1)才能不及中人(2)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拱手(g n&
2、gt; g)要害(yoo)遺鏈億0鞭笞(ch 1)勁弩(n 0甕牖(y)萬乘(chj作難(nm)(2)于是秦人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4)蒙故業,因遺策()(6)逡巡而不敢進()(8)將數百之眾()(10)用竿為旗()古義:今義:古義:今義:5 .史論文是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你讀過本文后,能大致說說本文作為一篇史論文,其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文中的原話來回答),作者是如何來進行論證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為了論證這一中心論點,文 章的前半部分極力渲染 ,鋪寫秦始皇統一天下的赫赫之 威。從雙方攻守之勢的對照中,突出 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隱含其 的敗 因。文章的后半部分通過多組 ,揭示了秦從極盛而一
3、統天下到迅速 的歷史事 實,突出了 “ ”這一中心,說明 的向背決定了歷史前進的 方向。6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B.而倔起阡陌之中C.躡足行伍之間D.百有余年矣7 .請選出句中沒有詞的活用現象的一項()A.會盟而謀弱秦 B.追亡逐北 C.天下云集響應D.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8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B.委命下吏C.鑄以為金人十二D.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9 .對比是議論文中最常見的一種論證方法,請簡述對比手法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為了使文章主旨鮮明顯豁,具有無可辯
4、駁的說服力, 作者無論在敘述還是在議論時,都采用了帶有夸張意味的對比手法,使矛盾更為突出,觀點更見鮮明。總起來說,文中有三個 方面的對比:一是 與 對比,二是 與 對比,三是 與 的對比。其實力的大小可以用 "<<<”來表示,可結果就是最弱小的 打敗了最強大的秦朝。文章通過層層深入的對比,使得結論也 越來越清晰,作者一個“何也”,終于把焦點逼示出來一一“",這就是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結論之所在。如此結論如金石擲地,鏗然有聲;又如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10 .(1) 戰國四公子:齊國 (發4 名)、趙國(姓名)、楚國(姓 名)、魏國(姓
5、名)。(2) 先秦著作中經常提到的 “關東”指 以東,“山東”指以東,“河南”指 以南。“百越”指古代 族居住的 、等地,統稱百越,也叫 O(3) “黔首”是 朝對百姓的稱呼,“氓” “隸”分別指、,泛指下層人民。“七廟”是 的宗廟。11 .文章從五個方面介紹陳涉,請用五個詞語依次概括。(不能用原文詞語。)12 .請用課文原話回答下列問題。(1) 作者用哪句話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實質?哪幾句寫他的對外政策?哪幾句寫他的對內 政策?實行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32; ;(2)在寫陳涉起義一段中,作者用哪些話分述陳涉社會地位低、才能不足、發難時兵員不多 和武器簡陋?哪句話概括了起義的結果?; L;(3)
6、結尾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將陳涉和九國之師作了對比?“一夫作難而七廟琪”是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的?;(4)從后三段中找出三組駢句。(二)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13題。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 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 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3 .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8分)(1)遷徙之徒也()(2)非有仲尼、墨翟之賢.()(3)斬木為兵()(4)贏糧而景從()14 .“行伍”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15
7、 .陳涉的三個不利的方面依次是: ,。一個 有利的方面是:(都用自己的話概括)16 .這段話中共有五個“而”,請分別指出其意義和用法。(10分)(1)而 遷徙之徒也: (2)而倔起阡陌之中: (3)轉而 攻秦: (4)贏糧而 景從: (5)山東豪俊遂并起而 亡秦族矣: 11過秦論參考答案1 .賈誼 言秦之過(或指出秦的過失 )2 .A項“嵋”讀作“ xi S”,C項“鎬”應讀作“ d D項“乘”讀 "sh小g 答案:B 3. (1)窺伺,指暗中觀察動靜,等待機會。(2)兩手相抱,形容毫不費力。(3)肥沃。(4)承接,繼承。(5)吝惜。(6)有所顧慮而徘徊不敢前進。(7)比喻邊疆上的屏
8、障。藩,籬笆。(8)率領。(9)用腳踏地,這里有“出身于”的意思。(10)舉。4 . (1)古義:一般人。今義:中介人。(2)古義:嵋山以東。今義:山東省。5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文章的前半部分極力渲染秦孝公以來六代國君的開拓功業, 鋪寫秦始皇統一天下的赫赫之威。從雙方攻守之勢的對照中,突出秦國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隱含其不施仁義的敗因。文章的后半部分通過多組對比,揭示了秦從極盛而一統天下到迅速土崩瓦解的歷史事實,突出了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一中心, 說明人心的向背決定了歷史前進的方向。6 .解析:A項“沒”通“歿” ;B項“倔”通“崛” ;D項“有”通“又&qu
9、ot;。答案:C7 . A.弱,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弱;B.亡,動詞活用作名詞,逃跑的士兵; C.云、響,名詞活用作狀語,像云那樣、像回聲那樣。答案: D8 . A、B C三句都是省略句, D是判斷句。 答案:D9 .文中有三個方面的對比: 一是秦國與山東九國對比, 二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對比, 三 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其實力的大小可以用“陳涉九國秦國秦朝”來表示,可結果就是最弱小的陳涉打敗了最強大的秦朝。文章通過層層深入的對比,使得結論也越來越清晰,作者一個“何也”,終于把焦點逼示出來一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就是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結論之所在。如此結論如金石擲地,鏗然有聲;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 磐石置地,不可移易。10 .答案:(1)孟嘗君 田文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信陵君魏無忌 (2)函谷關嵋山黃河越桂浙閩粵百粵(3)秦民奴隸天子11 .出身,職業,才干,智能,家境。12 . (1)第一問:“執敲撲而鞭笞天下。”第二問:“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和“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二手車銷售合同范本
- 公共藝術設計
- 小班活動安全教育
- 2025合同簽署注意事項
- 2025年網站會員商務信息服務合同范本
- 2025燈光音響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金融危機背景下:合同法執行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 2025餐飲服務合同范本
- 2024-2025蘇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2025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課標考試模擬試卷及答案
- 專利代理師考試題庫含答案2024
- DB12 T1230-2023 政務信息資源共享 總體框架
- 管道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實驗高中-雙休背后: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高三家長會【課件】
- GB/Z 27021.13-2025合格評定管理體系審核認證機構要求第13部分:合規管理體系審核與認證能力要求
- 湖南省長沙市四大名校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政府采購管理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5500字
- 糖尿病護理查房提出問題
- 2024年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微專題2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學考試題(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