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輝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4_第1頁
伍輝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4_第2頁
伍輝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4_第3頁
伍輝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4_第4頁
伍輝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題 目 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 學 院 文學院 專 業 漢語言文學 學生姓名 伍輝 學 號 0901255 指導教師 江守義 職稱 教授 論文字數 7433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31 目 錄摘要1Abstract1一、 時代的大背景造成縱橫之士站在最前列2二、縱橫家積極的人性魅力是之得以在世間縱橫3(一)形象之一 -自強不息3(二)形象之二 -胸懷天下4(三)形象之三 -忠君善諫4(四)形象之四 -大局為重5 三、縱橫家形象的塑造手法6(一)波瀾起伏的情節6(二)語言的巧妙運用6(三)形態細節描寫彰顯形象7 四、結語 8 五、參考文獻9 六、致謝10 七、附

2、件11(一)安徽師范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書11(二)安徽師范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指導過程記錄表14(三)安徽師范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評定意見15(四)安徽師范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評定意見16 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姓名、學院:伍輝 ,文學院中文摘要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我國古代記錄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政治斗爭的一部最完整的歷史著作,主要記載了那個特定年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政治活動;其也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書中對一系列“縱橫家”的描寫生動貼切、栩栩如生。時勢造英雄,縱橫家在那個風云際會的特殊年代中獨領風騷,他們了解大局、善于揣摩、擅長辯辭、精于謀略,以三寸不爛之舌游

3、走于諸侯各國,令所在國重,所去國輕,創造了一個個傳奇,也塑造出縱橫家們自強不息、胸懷天下、忠君善諫、大局為重的英雄形象,而文章波瀾起伏的情節、語言的巧妙運用、傳神的形態細節描寫等高妙的形象的塑造手法也值得后世學習。關鍵詞:戰國策、縱橫家、表現手法on the aspect of "image" in the Warring StatesWu Hu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bstract: " Warring States" also known as "national policy", is our co

4、untry ancient record of political struggle betwee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leaders of the country'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historical work, mainly records that specific time counsellor be perpendicular and horizontal political activity; it is also our country an excellent essays, book o

5、f a series of "strategists" description of vivid, true to life likeness. Hero, strategists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special time in that the meeting of wind and clouds, they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dept, good at defence, skilled in strategy, in order to gab walk in the ki

6、ngdoms, to the country, the country of light, created a legend, also create strategists have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mind the world, goodness, loyalty an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heroic image,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lot, language skillfully, lifelike form the details of description

7、 and so sublime image manipulation is also worth later learning.Keywords: 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olitical Strategist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一、時代的大背景造成縱橫之士站在最前列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了從戰國到秦、漢年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戰國后期縱橫家,后由西漢劉向編校整理而成,全書共三十三卷,按國別記述,計有東周一、西周一、秦五、齊六、楚四、

8、趙四、魏四、韓三、燕三、宋、衛合為一、中山一,雜記東周、西周、秦、齊、楚、韓、趙、魏、韓、燕、宋、衛、中山諸國軍政大事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3-85。此書展示了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形象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其中對縱橫家游說之辭和權變的故事描寫更是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蘇秦、張儀、蘇代、公孫衍等一個個縱橫家以“三寸不爛之舌” 作為武器, 主掌朝政、改變天下格局,其行象深得廣大和后世之人的喜愛和仰慕,甚至作者不惜脫離史實,以虛構和想象進行文性描寫。既然談及縱橫家,那么何為縱橫呢?縱橫,即合縱連橫。韓非子說:“縱者,

9、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韓非,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5戰國時代,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國之間斗爭尖銳而頻繁,諸侯中的強大的國家,都想并天下、凌萬乘。所以戰國末年,秦國和齊國先后各自稱帝。由于社會變革的影響,秦國商鞅變法使得國家富強,打破六國平衡的局面。從此以后,秦國新興力量向外擴張,企圖蠶食諸侯、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統一海內,因而引起各國間的復雜矛盾和斗爭。在這種情況下,各個諸侯要想取得新勝利,不僅僅要靠武力征服,也需要謀臣的策略和外交的力量。在此期間,許多專門從事外交策略研究,注重揣摩掌權人心理,運用縱橫之術為自己所服務的國家約

10、結盟國、分化削弱敵國,便是所謂的縱橫家,毫無疑問蘇秦、張儀便是最杰出的代表。劉向戰國策序: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劉向.戰國策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蘇秦在游說秦國連橫不成之后, “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一年后游說趙王,“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其后更是身佩六國相印,“約從散橫,以抑強秦”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威風八面;張義用秦獻楚商于之地

11、六百里的謊言成功引誘楚王于齊絕交,解除秦國大患。儼然都是洞察天下大勢、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形象。有許多人認為蘇秦張儀之流為了達成目的無所不用其極,蘇秦蔑視仁義禮教、道德天命等流行思想,公然以反傳統面目出現,聲稱“信如尾聲,廉如伯夷,孝如曾參”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88-392為不足取(燕策一·人由惡蘇秦于燕王者);張儀更是奸猾狡詐,出爾反爾,反復無常。但是我們應該辯證理性全面地看待,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社會的大背景下造成。春秋時期舊貴族沒落,士階層興起,各國都加強了中央集權,由國君選用人才充當各級官吏,賢達之士只要受到賞識便可平步青云,朝為布衣,

12、暮為卿相。而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更多的是在權謀之術的運用上,在于內政外交處理的平衡。所以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不得不讓位于詭譎,謙謙君子不得不變為雄辯之士,而我們的英雄僅僅只是被時代推到了最前列,成為戰國時期一批叱咤風云的杰出人物,也是先漢時期九流十家中早已揚名立萬的流派,他們是那個崢嶸歲月里的英雄!他們是那個冷兵器時代真正的風流人物,彈指一揮間,甚至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大國就會灰飛煙滅,成為過往云煙。 二、縱橫家積極的人性魅力是之得以在世間縱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劉向.戰國策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縱橫家是戰國時期社會各階層形形色色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形象的典型,他們是士階層

13、的典型代表,對于沖擊封建貴族門蔭世祿有著積極重要地影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大部分縱橫家其實都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祖宗家族的庇佑,因此要在一個連年戰亂、兵禍不止、而且極其重視個人出身背景的年代中能夠有所作為、富貴顯達,能夠實現儒家所謂的“立德、立名、立言”三不朽,(客觀而言,而非縱橫家以儒家三不朽為追求目標)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史冊上能留下一己名聲,廣大未成為縱橫家的知識分子,只有依靠自己本領,他們自強不息,胸懷天下,忠君善諫,大局為重,終于成就了縱橫家們敢想敢打敢拼、令所在國重所去國輕的不朽英雄形象。(一)形象之一 -自強不息每次關注“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深知每一位自

14、強之星的艱辛不易,每一名自強之星都有著堅強奮斗、不斷拼搏自我的可貴精神,而縱橫家的自強不息更是一曲不拋棄、不放棄的生命交響樂。一力促成合縱之術的蘇秦,那個世人共知身佩六國相印、威風八面的武安君便是這方面的代表。蘇秦出身平民之家,但卻素有大志,跟隨鬼谷先生王禪學習縱橫捭闔之術許多年,而后游說秦惠王說秦國“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但被秦王以“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而破產。蘇秦回家之后面對勢力親人的冷嘲熱諷沒有氣餒,“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

15、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戰國策-蘇秦始將連橫),“錐刺股”的寓言故事由此而來,直到他可以自信地說“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其后游說趙王,“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綿繡千純,白壁百雙,黃金萬溢,以隨其后,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故蘇秦相于趙而關不通。”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誠然有些世人講蘇秦為追求榮華富貴而懸梁刺股、東奔西走,實則這是一種積極務實的思想態度,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縱橫家蘇

16、代說:“臣以為廉不與身俱達,義不與生俱立。”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01-304(戰國策-燕策一)明確地表現出縱橫家不貪圖虛無的名聲而更在乎的是務實的積極效果,他們不像許多沒落的貴族階層尸位素餐,更不像那類生活在陰暗角落里的封建偽君子,而是自強自立、大膽勇敢的追求內心的夢想,開掘自身的潛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形象之二 -胸懷天下“書中自有黃金屋”不假,但作為一名知識分子的自強自立的成功不僅僅在于讀了多少本書,學富五車不等于才高八斗,酸秀才、書呆子便是此最好的例證,每一個縱橫家必須要胸懷天下,如若僅僅囿于局部便會很快被泱泱大勢吞沒。“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

17、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01-304(戰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面對秦王書信的恐嚇,魏安釐王又派魏將辛垣衍秘密潛入邯鄲,希望通過四公子之一趙國平原君趙勝勸說趙王達成城下之盟,尊秦為帝,以此緩解邯鄲燃眉之急。這件事本來和這場戰爭無關的衛國一個并未做官的魯仲連有何相干!?但本著大義,維護此時相對穩定的戰國政治格局地圖,胸懷天下的魯仲連坐不住了,他以激將手法說服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相平原君,而后又氣勢磅礴的以“梁王”和“齊閔王將之魯”的例子說服魏國將領辛垣衍,以至于辛垣衍當面道歉說“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吾請去,不敢復言帝秦

18、!”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01-304秦軍也自然退去,面對平原君的封賜,“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好一個坦坦蕩蕩、胸懷天下的仁義縱橫家形象!(三)形象之三 -忠君善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王財貴.詩經M.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160在一個封建集權制的國家,所有臣工和百姓都可以算作是國君的奴隸,生殺予奪全在一念之間,所以有伴君如伴虎之說。劉向序說:“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

19、華書局,2006: 295-300作為一個縱橫之士,許多時候榮華富貴,抑或功敗身死全在在舌尖上的一念之間,所以他們必修巧言善諫;而一個朝三暮四、反復無常、見異思遷之人注定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縱橫家門必須忠于自己的國君。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5-300大臣們都主張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但趙太后不肯,甚至講“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5-300觸龍聽說這件事后晉見太后,先嘮叨家常,緩和彼此氣氛;而后從幼子舒褀談起,托及身后之事,讓趙太

20、后有“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感,接著談到燕后出嫁之事,辨明父母疼愛子女正確的愛法,最后今昔對比,點明后果,讓趙太后從容接受自己的勸諫,以 “ 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5-300 上文也提到世人對張儀是缺乏好感的,張儀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誘使楚懷王和齊國斷絕交往,之后又反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最終導致楚國亡將失土,楚懷王身上死異鄉。其實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難,做賢者易做大賢者更難,張儀絕對是一個忠于自己國君的好臣工,其飽讀詩書,滿腹韜略,忠于自己的職責所在,兩次做秦相(前后約11年),兩次做魏相,最終老死在自己的工作上便是最好的證明。

21、“在其位,謀其政”,因忠君愛國所采取的部分手段有何過錯! (四)形象之四 -大局為重縱觀歷史的長河,不難發現縱橫家是戰國舞臺上最活躍的人物,他們對天下泱泱大勢、各國經濟軍事實力、地域風土人情了然于胸,可以信手拈來;他們揣摩君主心理,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策略,這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縱橫家們的卓越和優秀還不局限于此。他們不畏強權,把大義深埋于心,不受世人仁、義、禮、智、信的條條框框束縛;他們以國是大局為重,甚至不吝惜犧牲自己的美好聲名;他們在為君王排憂解難之時以國家為先,為了國家的昌盛和安危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但這樣的“不擇手段”往往更加凸顯縱橫家的形象的高大和大君子德風,試問愛國

22、有何過錯?小英雄王二小故意把日軍帶入八路軍的埋伏圈,我們會因為他不好好給日軍帶路就批評他的不誠信問題?這豈不是胡鬧!古今成大事者不拘繁文小節,他們當真是一個個敢作敢為的大丈夫!以“三寸不爛之舌”聞名天下的張儀不必再說,他已經被世人看成了一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其實他何嘗不愛惜自己的羽毛,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他以大局為重而已,其為秦國的富強,為天下的統一也做過些許貢獻。世人可以體會到張儀當權縱橫馳騁的快感,但又有多少人可以體悟到他的哀傷和無言!“管仲非仁者與?”“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期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王財貴.學庸論語M.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153. 面對秦國對和氏

23、璧的強權欺詐勒索,趙王進退兩難,此時藺相如以大局為重,面見國君自請完璧歸趙。在秦國面對毫無誠意的秦王,相如“怒發上沖冠”以“ 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司馬遷.史記M.哈爾濱: 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178強烈要求秦王先割十五座城池給趙國,而后又“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司馬遷.史記M.哈爾濱: 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178 藺相如冒著死亡的危險最終也安全回國,從而化解了一場國家外交危機,避免了一場血戰。禮崩樂壞,戰國林立,商業興起,舊貴族的沒落,國君的尊賢重士傳統,使得士階層得以博興,尤其是其中縱橫家更是其中實干的好手;務實尚利自強不息、胸懷天下、忠君善諫、大局為重

24、則是這個熱血傳奇時代縱橫家的整體形象,他們是那個特殊時代的弄潮兒,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宛若一個個魅力動人、讓人激情向往的中國夢。人生如朝露,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哪一個有才之人不想在歷史的畫卷長廊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個毫無軍功的文人,作為一個有理想追求、有實踐安邦定國之志但出身卑微卻想在貴族林立的封建社會有所作,首先就必須要和權力有著親密的接觸,然后依靠強力的政治力量做后盾實現夢想、安邦定國、兼濟天下,在這個過程中少不得些許手段,少不得縱橫捭闔權詐之術的運用。否則要么像屈原那樣的失意文人無奈的寫一寫自語高潔的詩篇聊表忠心、自我安慰卻別無實際用處,抑或“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頭搶

25、地耳”!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12-313(唐雎不辱使命)。慷慨赴死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干出實績來更加的不容易。如若僅僅固守形式上所謂的的君子之道,抓住某些小辮子不放,個人畏首畏足裹足不前,孔子已經告訴我們“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王財貴.學庸論語M.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153.個別縱橫家的手段作為略看似有不妥,但時勢造英雄,社會 巨浪的波詭云譎才導致了個人的位置所處的風口浪尖,其行為瑕不掩瑜,其行為可以理解,他們是真正的英雄、大丈夫! 三、縱橫家形象的塑造手法許多人喜歡縱橫家的英雄形象,以至于戰國策一書中的作

26、者甚至不惜歪曲事實塑造這些可愛的人兒,描寫的縱橫家形象的個個飽滿和鮮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呢?(一)波瀾起伏的情節 戰國策中英雄形象之所以引人喜愛和仰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故事情節上的波瀾起伏。書中縱橫之士如蘇秦、張儀,勇毅之士如聶政、荊軻,高潔之士如魯仲連、嚴斶等等(選自中國文學史第二版),但無論如何他們都發生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之下,都發生在一個個故事韻味濃厚的歷史環節之中,縱橫家的形象當然也不例外。所謂亂世造英雄,在戰國那個七雄并立、戰火紛飛的亂世,給縱橫家們提供了一個任意揮灑才華、盡情表演的舞臺。蘇秦始將連橫之中,指出秦國有四塞之固、民強國富、兵精糧足,具有

27、“并諸侯,吞天下” 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6的潛力,希望秦王用他完成這個偉業,他論證重組,富于邏輯,氣勢驚人,但被秦王以“毛羽不豐”、“文章不成”“道德不厚” 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6而推諉;萬般無奈回家之后又飽受親人的冷嘲熱諷,“妻不下紝,嫂不為飲,父母不與言”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6,當次絕境之時他“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 一年之后終于說動趙王,從此開始合縱抗秦。整篇文章完全一波三折,故事情節

28、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初始時斗志昂揚而后鎩羽而歸,步入絕境卻又柳暗花明,秉燭夜讀直至前程錦繡,蘇秦發憤圖強的夢想得以最終實現讓人感覺整個故事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二)語言的巧妙運用 毛遂自薦中有言:“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司馬遷.史記M.哈爾濱: 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162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還說:“戰代任武,而文士不絕,諸子以道術取資,屈宋以楚辭發采,樂毅報書辨以義,范雎上書密而至,蘇秦歷說壯而中,李斯自奏麗而動。若在文世,則揚、班儔矣。”劉勰.文心雕龍M.南京:鳳凰出版集團.鳳凰出版社,2011:209 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詩教上中

29、也指出:“其辭敷張而揚厲,變其本而加恢奇焉。”章學誠文史通義M.上海:中華書局,2011:113 誠然這部為縱橫家所著的書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實用意義就是在于訓練語言上的游說和練習縱橫捭闔之術的需要,所以其“文辭之勝”空前成功,語言運用極為巧妙。在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一文中,張儀主張先攻取中原心臟地區,打下成就王業的根基。他說“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據寶鼎,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6 但司馬錯認為秦應該先從容易出著手,取蜀地足以廣國,得其財可以富民,主張伐蜀。他說“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

30、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6而后分析利弊,伐蜀既可“利盡四海”又有“禁暴止亂”美名,最終說服秦王首先攻取蜀地。排比句式的最大作用就是瑯瑯上口、說理透徹、感情洋溢、增強了語勢。張儀和司馬錯濤濤雄辯,語言氣勢磅礴,理由旁征博引,論述鞭辟入里,這次張儀論敗只是急于冒進、野心太大,但其語言的巧妙已經凸顯出張儀是一個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全智勇,長謀略的縱橫之士。而在蘇秦始將連橫之中,蘇秦的那句“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 劉勝利

31、.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8直接凸顯出縱橫之士的雄心壯志、傲視群雄、務實求進的積極進取精神風貌。其語言技巧的第三特點就是大量比喻和寓言故事的使用,對于凸顯縱橫家的形象大有裨益。“錐刺股”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26-28,“江上處女”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56的故事,不僅說理充分,也凸顯出蘇秦和甘茂二人的堅毅和不滅的信念。(三)形態細節描寫彰顯形象 談起一位位縱橫家的形象,肯定離不了這些英雄人物的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蘇秦被秦王羞辱一番之后,“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26-27 但是“說秦王書十上

32、而說不行”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28,他“羸滕履蹺,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狀有歸色”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27-28。他的那種窘迫無奈僅僅寥寥數筆,躍于紙上,追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數年卻要無功而返,試問有什么失敗比理想難以實現更讓人痛苦的呢,臨此絕境,很多人或許已經心灰意冷,再無積極奮斗的勇氣了,但蘇秦沒有灰心喪氣、一蹶不振,他那個不甘寂寞和失敗的心正是在一次次的磨練摔打之中愈發的堅定,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堅韌不拔之志。之后一年的努力學習,蘇秦終于大器晚成,掌管六國相印,“約從散橫,以抑強秦”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

33、局,2006:28-29名垂史冊。又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中,觸龍“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5-300而后“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5-300使自己面見太后的理由充分,為后面談及身體近況,談及戀愛小兒舒祺,談及父母關愛人子普遍要為其“計深遠”,最后慢慢攝入主題說動趙太后以大局為重,使“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95-300一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

34、,2006: 295-299使得后面的一切勸諫行為水到渠成、毫不突兀,也使得趙太后易于接受。表現了觸龍智慧善諫的形象。戰國策一書中的形態細節描寫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而足。四、結語 在戰國這個絢麗的大舞臺上,縱橫家們運用自己的智慧,以三寸不爛之舌,游說諸國,幫助自己的國君創建不朽的功勛,也使自己達到了想要的人生,從而創造了一段又一段傳奇的歷史,也成就了一個個偉岸的英雄形象,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光彩奪目。即使有時候難免有些急功近利、難免人性的小缺點,但瑕不掩瑜,他們是戰國時代敢作敢為、敢打敢拼的大丈夫。戰國策文風辯麗橫肆,文采雄雋華贍,是當時縱橫捭闔的戰國時代特征的集中體現,其肖像描寫、

35、語言技巧的使用、波瀾起伏的情節標志著先秦文學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多元化,“標志著先秦敘事散文運用的新水平”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3-85(中國文學史第二版第一卷)。戰國策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也是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本縱橫家們自立自強、追逐夢想、拼搏奮斗的英雄史詩,沁透著血淚的輝煌!論文參考文獻:1 劉勝利.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06.2劉向.戰國策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王財貴.學庸論語M.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5 司馬遷.史記M.哈爾濱: 北方文藝出版社

36、,20076 劉勰.文心雕龍M.南京:鳳凰出版集團.鳳凰出版社,20117 章學誠文史通義M.上海:中華書局,20118 展立新.論縱橫家對傳統道德的叛逆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3.10.9 郭慧.<戰國策><史記>策士形象比較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6期.10 傅劍平.縱橫家道德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1.致 謝本科畢業論文終于要定稿了,此刻如釋重負,高興之余我想向一直以來給我指導的江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初識江老師是在本科畢業論文動員大會上,當問及我的論文選題時,我告訴他我的選題是“論文學即人學”,江老師毫不客氣的指出我的論文選題太大,如此選題,

37、無從下手。江老師的話語猶如醍醐灌頂,我如夢方醒,在老師的建議下,我修改了選題,決定以“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為研究對象。確定選題之后,我著手搜集文獻資料,先是反復品讀文本,掌握第一手材料,從感性認識中提取理性認識。其次閱讀有關專著,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又閱讀了有關論文,學習論文寫作技巧及經驗。在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后我開始著筆。論文初稿寫出之后我就請江老師批閱,老師在給與我肯定之后指出不足:摘要不是引言,文章中感情不可太強烈,江老師還詳細給我標出需要仔細斟酌的語句辛勤的勞動成果被老師肯定,我很是高興,針對不足之處又進行了詳細的修改,這才有了論文今天的樣子。在江老師的指導下做論文的這段時間里,江

38、老師學識的淵博、治學的嚴謹以及對學生的諄諄教導都令我十分敬佩和感激,能在江老師的指導下做論文,我更是萬分榮幸。衷心祝愿江老師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學生:伍輝 2013.3安徽師范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書題目 論戰國策的縱橫家形象學生姓名伍輝學 號0901255指導教師江守義學 院文學院專 業漢語言文學職稱教授選題的意義及研究狀況: 本次畢業論文創作我的課題選題是“論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在選擇這個課題的時候,我充分考慮到了選題意義及研究現狀。(一)選題意義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斗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主要記載了戰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政治活動及其有關的謀議和辭說。它文

39、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辟、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同時它也具有很高的史學意義,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之一。書中對戰國時期社會各階層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鮮明生動的描寫,尤其是一系列“縱橫家”的形象,更是寫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蘇秦、張儀、觸龍、鄒忌、聶政、荊軻等不同的人物形象,無一不使作者和廣大讀者為之傾倒、心儀不已,當然也有部分國人對其中的個別縱橫家有所非議和詬病,對此我將以點帶面,以特殊到普遍、分類歸納、深入剖析戰國策中的縱橫家形象及其形象的塑造手法,學習那些英雄人物的非凡智慧,汲取正能量。(二)國內外研究現狀針對戰國策中縱橫家的形象,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都進行了反復的探討和研究,在了解其大

40、致著作和論文后,我將其主要分為以下兩類:1.討論戰國策縱橫家的人物形象分類及思想。如2009年北京語言大學徐輝發表的<戰國策>士人心態研究;2006年5月貴州大學楊建猛的從<戰國策>看縱橫家的思想和文風;1990年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刊登的車新亭的<戰國縱橫家書>與蘇秦史料辯證一文,于此同時結合史記和戰國策等著作對人物時事評論,客觀深入分析蘇秦、張儀等縱橫家形象,從這些世人有非議的人物入手,以點帶面探究縱橫家們的非凡智慧,從他們身上汲取正能量,同時了解分析這些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2.討論整部文本中的縱橫家形象及其形象的塑造手法。如2005年第1期的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收錄的付強、王穎的的<戰國策人物形象塑造探究一文就是其中代表論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