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生物學科試卷及考試質量分析與2010年復習備考建議匯總_第1頁
2009年高考生物學科試卷及考試質量分析與2010年復習備考建議匯總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09年高考生物學科試卷及考試質量分析與2010年復習備考建議??谑薪逃芯颗嘤栐簩?2009 年海南省高考生物學科的試題與考試質量情況作簡要分析,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依據。1、 2009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海南省的考試,在 2007 年和 2008 年考試的基礎上,國家 考試中心在年初到我省進行了調研,對海南的教學實際和今年參加高考的海南考生的情況進行認真研究和深入分析,在吸取前兩年考試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今年考試命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 進措施,使本次命題更符合海南省基礎教育的現狀和新課程對考試的要求,對海南省的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和人才選拔都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2、 根據海南省

2、 2007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改革指導方案(瓊府辦200653 號)的規定,海南省 2009年延續 2007 年高考的要求,實行分科考試。生物學科考試時間為90 分鐘,全卷滿分為 100 分。3、從今年的高考試題來看,考試的內容、試卷的結構、題型、考查能力等較去年發生了穩健的變化,這些變化充分反映了年初考試中心在我省調研的成果,更加貼近海南省基礎教育和新課程實施的現狀,也反映出新課程高考穩中求變,不斷實踐新課程對高考要求的理念。對海南省正在實施的新課程 起到了激勵的作用。一、試卷分析1 試卷結構2009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整卷分為第I 卷和第 II 卷兩部分。其中第I

3、 卷有 20 小題(第 120 題)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第 II 卷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必考題有4 道題(第 2124 題),共 42 分。選考題提供 2 道題(第 2526 題),考生選擇其中一道題作答,共為 18 分。選擇題和必考題在必修模塊13 范圍內命題;選考題的第 25 題在選修模塊 1 范圍內命題,第 26 題在選修模塊 3 范圍內命題。表 1 2009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 各題考查內容在各模塊中的分布及分值統計表題型題號考查的主要內容各模塊分布和分值必修 1必修 2必修 3選修 1選修3選擇題1主要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2

4、分2細胞壁、細胞膜的組成成分酶在代謝中的作用(酶的專一性)2 分3細胞衰老和凋亡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細胞生命歷程中細胞凋亡的概念辨析)2 分4癌細胞的主要特征2 分5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滲透原理)(曲線圖) 2 分2)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神經遞質、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2 分7人體的水鹽調節(曲線圖)2 分人體的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組成和調節 的基本方式,神經中樞的位置和調節作用)2 分9穩態的生理意義(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2 分10酶在代謝中的作用2 分11基因與性狀的關系2 分12DNA 復制和遺傳信息轉錄2 分13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和細胞呼吸:分14探究實驗的基本

5、原理2 分15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2 分16植物激素2 分17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線粒體的功能)2 分18群落結構特征(種間競爭)2 分19生態系統的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2 分20生態系統結構(種間關系)2 分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18 分 4 分 18 分非選擇題必考題21基因自由組合規律及育種14 分22植物生長素的作用(驗證植物頂端優勢)9 分23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10 分24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9 分選考題25從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植物芳香油的提取)18 分26動物胚胎工程的基本過程與理論基礎18 分非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0 分14 分28 分18 分18 分全

6、卷各模塊分值統計18 分18 分46 分18 分18 分說明:(1)表中“考查的主要內容”的描述依據考試大綱“知識內容”的描述,括號里為具體內容。(2)第 14 題可視為跨模塊共性題目。3表 22008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各題考查內容在各模塊中的分布及分值統計表題型題號考查內容各模塊分布和分值必修 1必修 II必 修III選修 3選擇題1核酸的結構和性質2 分2光合色素的作用(涉及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2 分3葉綠素吸收光能2 分4人體的神經調節2 分5激素的作用原理2 分6細胞癌變的原理2 分7蛋白質的生物合成2 分8蛋白質的代謝和功能2 分9反射的原理2 分10動物

7、的水鹽調節2 分11人體咼級神經調節2 分12人體的免疫調節2 分13動物的特異性免疫調節2 分14群落的演替2 分15種群的特征和種群增長的原理2 分16群落中的種群關系2 分17生態系統的穩態調節2 分18性別決定2 分19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2 分20伴性遺傳2 分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8 分10 分22 分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8 分10 分22 分4非選擇必答部211、探究植物激素(赤霉素)調節的原理和實驗分析及應用2、探究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失敗的原因(分析3 分10 分5題分變量和提出課題)22運用育種過程為材料,考查對遺傳定律原理的理解和應用10 分23分析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

8、10 分24生態系統營養結構、 能量流動、種群和群落結構變化、生態系統穩態調節等知識的綜合應用9 分選答部分25植物細胞工程18 分26轉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非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3 分10 分29 分18 分全卷各模塊分值統計11 分20 分51 分18 分表 3 2008 年和 2009 年各模塊分布和分值比較項目各模塊分布和分值必修 1必修 II必修 III選修 1選修 308 年09 年08 年09 年08 年09 年08 年09 年08 年09 年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8分18 分10 分4分22 分18 分非選擇題各模塊分值統計3分0分10 分14 分29 分28 分18 分18 分1

9、8 分全卷各模塊分值統計11 分18 分20 分18 分51 分46 分18 分18 分18 分、試題的特點今年的生物試卷,考查考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 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覆蓋面大,全卷無偏題和超綱題,試題圍繞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主干知識展開, 題意明確、層次清晰、立意鮮明、設計新穎、表述較嚴謹、簡潔流暢,能力要求與題型有機統一,關 注對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考查,所呈現的題型也是學生熟悉的類型。試題難度適中,具有較好的區分 度,體現了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學習要求,保證了試題的思考量和考查目標的可推廣性,為學生的可持 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對今后生物教學“立

10、足基礎,培養能力”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對中學生物 教學具有一定促進作用。1、突出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生物課程標準規定的知識為載體 , 注重知識內部的聯系,考查目標為知識的基礎性,在知識6的交匯處命題,體現了能力立意。如3、8、12、16、21、23、26 等,第 3 題考查學生對細胞凋亡的概念辨析,是通過判斷噬菌體侵染細菌、干細胞和創傷的細胞壞死來理解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概念,對 知識進行了遷移和應用。2. 覆蓋面廣,綜合性強 三個必修模塊的內容幾乎包含了生物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所涉及的內容,只有必修模塊 2 中 的人類遺傳病和生物進化沒有涉及,必修模塊1 的 9 道選擇題中就涉及 17

11、個以上知識點。本試卷注重對考生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例如,第 21 題考查了雜交育種的原理和方法,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 細胞學基礎和統計學原理等。此外,第1、2、3、4、 6、8、9、10、12、13、16、20、21、24、25、26 題都有一定的綜合性。3. 聯系實際,注重實驗 試題注重考查考生應用生物學知識和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聯系實際的題有7、14、18、19、20 、25 等,例如,第 7 題考查考生應用人體內水分代謝的知識和原理,通過分析,確定飲水與排尿的時 間關系;第 19題考查考生應用種間關系和食物鏈的知識,分析大量捕撈花鰱后短期內種群總重量增 長率變化趨勢。本試卷非常注重對學

12、生實驗能力的考查,全卷中,第5、7、10、13、14、15、22、 24、25、26 等都涉及了實驗內容。其中第 14 題考查學生不僅是植物激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種子萌發的外部因素) 和種皮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內部因素) ,實際則考查學生的單一變量問題。第 22 題主要考查考生能否 運用所學知識對“植物主莖頂芽產生的生長素能夠抑制側芽生長”實驗的不同處理的結果做出合理 預測,并通過對不同處理的預期結果的比較和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4體現生物學科特點,重視考查學生解讀圖表獲取信息的能力。如選擇題的第 5、7、10、11、13、14、19 題,有曲線圖、表解、柱形圖等。 5滲透其他學科能力,進行學科

13、間整合。如第 13 題應用數學模型解決生物問題,第 21 題,要求學生理解題干所提供的生物學背景信息, 運用數學的統計學解決問題,第 25 題應用到物理和化學知識(有機溶劑和密度等) 。6 重視考查學生應用科學術語表達的能力。 今年非選擇題的答案, 需要考生自己組織語言表達“理 由”、 “原因”、“為什么”等的篇幅有所下降,而是考查學生應用科學術語、關鍵詞或要求用精煉的文 字進行表達,突出生物學科能力,培養學生生物學素養。2009 海南卷的新課程特色2009 年是海南省自主命題的第三年,經過 07 試題的平穩過渡, 08 和 09 試題穩中有變,有一定的靈 活性和區分度,盡顯新課程特色。 嚴格

14、按照考試說明和生物課程標準要求,突出考查核心知識; 充分彰顯新課程理念,注重考查生物科學素養;7功能。值得商榷的問題第 1 題與 17 題考查線粒體這個知識點,第 2、10、11 題都有涉及酶的專一性, 使試卷有限的覆蓋面變小。必修模塊的題數、題型和分值比例及分布等方面似乎還具有調整得更合理的空間。若第n卷也像第I卷那樣圖文并茂,本試卷可能會更好。三、學生答題情況表 4 2007 年一 2009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海南省考生成績比較表第 1 卷第 II 卷全卷滿分平均分滿分平均分滿分平均分2007 年4225.705825.5010051.302008 年4024.1

15、86026.8210051.002009 年4026.806030.8410057.64表 5 2009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選擇題各題難度分析(實考人數:37160 人)題號正確選項及難度最大干擾選項及比例備考正確選項難度最大干擾選項比例1B0.7871A9.80%2B0.7765C14.48%3D0.8455C5.73%4C0.8939D4.49%5B0.6419C26.07%6C0.4218A43.30%7A0.7030C12.65%8B0.3211A28.28%9A0.7837C11.89%10D0.5418A21.35%11B0.7133D11.81%12C0

16、.6216A14.18%13B0.7416A13.01% 繼續落實能力立意,全面考查能力與科學方法; 突出體現生物學科特點,增強試卷的選拔814C0.8678D5.36%915C0.5892D26.37%16C0.4955D21.91%17B0.7360C16.88%18D0.6490B20.99%19B0.7761A9.17%20C0.4913B36.75%說明:1.最大干擾選項是指在非正確選項中,考生選最多的一項;其比例是指選該項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百分比。題號平均分難度最高分及格率零分人數選做題人數214.64200.331614.0013.85%2609225.44750.605

17、19.0057.87%2429235.93690.593710.0062.06%3010244.06200.45139.0021-2420.08840.4783259.60690.533718.0047.56%40160572610.97240.609618.0059.81%7653110325 和 2610.74980.5972合計30.83820.51402009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試題中,較容易的題(難度系數在0.65 以上)有第 1、2、3、4、7、9、11、13、14、17、19 題,共 22 分。較難的題(難度系數在0.40 以下)有第 8 題和第 21

18、題,共 16 分。較容易題、中檔題和較難題的大致比例為2: 6: 2。這樣的難度值比例能較好地體現了選拔考試的需要,成績分布基本上可以呈現正態分布,切合海南省考生的實際水平,也符合2008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生物學科考試大綱的說明(海南卷)的規定。試題評析6 下列關于動物機體神經遞質和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 遞質和激素發揮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 有些神經細胞可以分泌激素C. 神經細胞釋放的乙酰膽堿需經血液運輸發揮作用D. 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過血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本題的正確選項是 Co 選擇 C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42.18%,而選擇 A 的考生人數10卻占全體考生人數的

19、 43.30% 考生對神經遞質的主要成分不清楚,對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傳遞 過程的區別不明確,對神經遞質和激素發揮作用的過程和是否可以連續發揮作用比較模糊。 8有關神經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A. 脊髓、腦干屬于中樞神經系統B. 位于大腦皮層的呼吸中樞是維持生命的必要中樞C. 神經系統調節機體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級神經中樞和低級神經中樞對身體運動都有調節作用本題的正確選項是 Bo 選擇 B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32.11%,選擇 A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 28.28%,選擇 D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23.091%,選擇 C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 16.39%o得分率較低

20、的主要原因:一是考生對呼吸中樞的位置不清楚;二是 考生對神經系統有關概念不明確。16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 根尖能夠產生細胞分裂素B. 脫落酸能抑制馬鈴薯發芽C. 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D. 赤霉素施用過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瘋長本題的正確選項是 Co選擇 C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49.55%,選擇 D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 21.91%,選擇 B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17.701%,選擇 A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 10.75%。得分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對生長素的化學成分(吲哚乙酸)及其類 別不清楚,對蛋白質的概念理解不夠透切,對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細胞分

21、裂素和脫落酸)的生理作用認識不到位。同時也說明考生有機化學知識薄弱。20假設將水稻田里的雜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態系統中A. 水稻害蟲密度將下降B. 能量流動的營養級數減少C. 水稻固定的太陽能增加D. 物種多樣性上升解答本題的基本思路是:在水稻田里,水稻和雜草的種間關系是競爭,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同一營 養級(第一營養級) ,如果將水稻田里的雜草全部清除掉, 勢必引起物種多樣性下降和水稻生物量 增多,繼而引起水稻害蟲密度上升和水稻固定的太陽能增加,故正確選項是Co選擇 C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 49.13%,選擇 B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的36.75%,選擇 A 的考生人數占全體考生人數

22、的 12.13%o得分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考生對各選項不理解,邏輯推理能力不夠強;對水稻和雜草的種間關系及其營養級的概念掌握得不夠好。第 21 題屬于綜合應用性題目,主要考查考生應用雜交育種的知識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 統計學知識11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題是全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題,得分率(難度系數)為 0.3316o考生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理解不到位,回答不完整,沒有答出“非等位基因”,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中的有關統計不夠重視。同時也說明考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第 24 題得分率(難度系數)為 0.4513。考生對這部分知識不夠重視,平時對這類題練習較少, 對生態系統中的信

23、息種類和傳遞過程以及種間關系掌握不夠好。說明我們對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 遞這一內容的教學不夠重視。以 2008 年全國理綜H卷的第 5 題為例進行分析:人體受到某種抗原刺激后會產生記憶細胞,當其受到同種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記憶細胞的周期持續時間變短,機體抗體濃度增加B記憶細胞的周期持續時間變長,機體抗體濃度增加C記憶細胞的周期持續時間變短,機體抗體濃度減少D記憶細胞的周期持續時間不變,機體抗體濃度減少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體液免疫的原理和細胞周期的概念,以及相關的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當體內的記憶細胞受到同種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會迅速增殖(增殖加快,當然是細胞周期縮短)分化形成大量

24、的效應 B 細胞,從而產生較多的抗體, 使血清中抗體濃度增加, 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 但是,如果換一個問法,也就是如何做完這道題之后進行舉一反三。今年的第23 題就是變式高考考試大綱的各項要求是通過高考試題來體現的,所以了解和研究歷年,特別是熟悉近幾年的 高考試題,才能更好的理解考試大綱,把握復習的大方向。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地區獨立命題,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但他們的命題必然要參考歷年的高考試題,必定是以教育部的全國卷作為重要依據來參考。我們可以通過了解高考試題的走勢特點,從中得到很多重要信息,用以指導教學工作。學生考試答題的注意事項1:答題時,筆墨要濃點,字跡要清晰,字距要適當,不可太擠、太

25、滿。否則掃描圖像可能不清晰。 不能超框答題!答題框外的部分不會被掃進計算機。是無效答題。2:用專業術語答題、堅決不留空白。答題書寫工整、語言規范、流暢、措詞準確、思維慎密。盡量讓學生熟悉試卷的特點:生物學科的非選擇題擺在最后,要合理安排答題時間,保證生物題有 時間做3 :做題要有“三心”,細心,信心,還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4 :基礎題不失分,中檔題得高分,難題得點分。考試技巧口訣:慢做會,求全對;穩做中檔題,一分不浪費;舍棄全不會。不求多得,只求少失,不求草草答完全卷,只求做了都對。四、海口市各學??荚嚽闆r09 年各分數段人數平均分800-900 分700-800 分600-700 分500

26、以下08 年09 年12昌茂學校00046449.87475.95長流中學0449110535.88524.8113東山中學00232472.73485府城中心0115198480.43474.09國科園395075545.31541.44海港學校00453488.35491.44二中0033165491.51505.92實驗中學01013994569.00560.88四中0279279494.55504.44體校0015403.50373一中、66734260582.63604.42海南僑中、69235851593.92611.38海天學校00323437.06490.40華興分校00157

27、410.56華興學校021474488.75472.64景山學校0123942527.88553.54靈山中學009168508.62474.34羅牛山00016425.05瓊山僑中1230249499.18481.10瓊山中學015179123580.99561.89十四中0015195480.31482.45一職中003174497.58471.09智力中心00122474.05448.94五、2009年高考試題的啟示根據 2009 年考卷的特點,對 2010 年備考有如下啟示:1、復習備考要注重“雙基”訓練,圍繞教材將教材中的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規律原理等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做到舉一反三

28、,變式思維。在系統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大對主干知識的復習力度, 復習時不僅要提煉章節內的知識要點,突破難點,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知識的整合能力,構建完善的 生物學知識體系,重視學科內的知識聯系并進行歸類整理。2、今年試題走勢穩中求變,例如,考查光合作用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在考查遺傳變異模塊上, 考查雜交育種和統計問題;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等內容也被納入到考查范圍。正因為有這些變化,我 們才會覺得新,所以在復習過程中只有緊扣考綱,熟悉教材,不心存僥幸,不放棄考綱規定的任何一 個知識點,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每年考題在知識覆蓋面上有著彌補上年不足的傾向,因此,在復習備 考中除牢牢抓住重點章節外,不能

29、輕視曾被高考遺漏或淡忘過的章節內容。實驗考查仍然是生物高考的一大亮點,但考查形式將多元化,2009 年的實驗題有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實驗復習要 注重對課本14實驗的原理、 設計思路和方法的理解, 并通過一定量的題型訓練使學生適應在新情境、 新 模式下能夠進行正確解答,不必將大量時間花費在實驗全程設計的訓練上。但實驗填充,實驗改正和 實驗分析評價結論等不容忽視,探究性方面的實驗依然是考試的主流。3、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考綱要求的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和綜合 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例如,考題中的第 10、11 題,考生只有在正確理解所給圖解的基礎上,通 過嚴密的分析推

30、理才能得出正確答案。一些題目看似不難,但認真分析發現,學生欲獲得理想成績, 僅靠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是不行的, 需要考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并具有較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需要學生仔細審題,深刻領會題意,且具有較強的分析推理和靈活應變能力才行。所以, 在平時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審題時, 應該要注重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 特別是圖文信息轉 換與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加強對經典試題的變試訓練,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4、復習備考,要琢磨每年的考試信息,社會信息,同時還要順應新課改潮流,認真篩選組合新信息, 編制質量較高的訓練題,培養學生在新的知識背景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诖?,要

31、引導 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生物學前沿領域的知識與成果,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 生產、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比如生命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有, (1)生態和環境熱點 (太湖污染, 沙塵暴,人口資源、溫室效應、環境保護) 。( 2)生命科學前沿熱點(基因工程、克隆、干細胞技術、 人類基因組計劃) 。( 3)工農業生產,人類健康熱點(三鹿奶粉問題,轉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癥、 艾滋病、 H1N1)。 (4)國內大事、世界風云(西部大開發、綠色奧運、貧鈾彈、反恐斗爭)。5、重視訓練學生的應試技巧。應試技巧是學生能力的一個方面。根據生物學科特點訓練學生學會辨別試題指向; 訓練學生學會找

32、題設中的關鍵詞句并在關鍵詞句下劃線; 訓練學生學會分析有效 信息、干擾信息、無關信息,找中心句;訓練學生學會找出隱含條件,用全已知條件;實驗給予的 實驗儀器,藥品材料要用全,否則實驗設計不嚴密(自選實驗材料和儀器的題目除外)。訓練學生學會分析圖表、數據、曲線所給的全部信息;訓練學生學會選擇最佳答題方案,不走彎路,節約寶貴考試時間;訓練學生學會將新信息與課本知識聯系,重點找到所給信息與課本知識的切合點等。6、在我們平時的閱卷中做到認真負責,及時指出學生所犯的各種錯誤,包括錯別字的訂正,規范語 言表達。讓學生形成答題思維,構建答題模式。這項工作要求我們一定要及時,注重反饋的有效性原 則。7 、我們

33、在安排學生訓練時,應該做到讓學生“限時限量”(如我們經常會安排一節課前30 分鐘考試,后 10 分鐘講評, 題量控制在高考題量上下) ,避免因考試不夠時間而出現部分試題未作答情況 。 總之,2009 年的高考生物試題平穩而靈活,知識考查緊扣課本和考綱,注重核心知識和學科能力的 考查;進一步簡化處理了實驗題,改變以往“高大”的實驗設計面孔;繼續淡化文字的書寫量。試題 從整體上給人以“穩中求變,舊貌換新顏”之感。因此,作為一線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試題,及時尋 找信息來源渠道,做到“有的放矢”。六、2010年生物高考復習整體規劃(一)高考三輪復習的時間安排及任務復習階段時間目標備考策略15第一輪200

34、8 年 9 月一 2010 年 3 月初,全面、系統、扎實、靈活的掌握基礎知識按知識框架安排順序,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小專題復習為主線第二輪2010 年 3 月一 2010 年 4 月底綜合、歸納、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大專題復習為線,以咼考考點復習為面第三輪2010 年 5 月一 6 月,回歸基礎、強化技巧、調整心態、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梳理基礎知識、查漏補缺、全真模擬演練、加強身體和心理調適(二)幾點學習方法1. 讀研讀教科書,要求同學們根據教綱考綱考點規定的內容,帶著問題閱讀教科書,把考點知識全部記在記憶中樞里,熟悉考點知識,基礎知識扎實,在考試時才能舉一反三,掃除解題時的知識盲 點。2. 記在復習時注意記錄,可以重點記錄老師所講的拓展部分的知識,快速記錄老師所舉的實例,記錄一些跨章節的相關內容,這樣便有較多的時間進行聽講、看書、思考問題,消化本節課所復習的內容。另外還要建立自己的糾錯本。記載自己曾經做錯過的試題,把它匯編成冊,以便今后逐個攻下,或請教老師。3. 練練就是根據復習進度,同步地,精選地做一定數量的章節過關題。有些學生喜歡只做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