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試驗_第1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試驗_第2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試驗_第3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試驗_第4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指導書葉勁松 劉盛萍 編 合肥學院 生物與環境工程系二00八年 二月實 驗 室 規 則1) 實驗室是辦學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師生進行科學實驗、開展教研科技活動,培養實驗能力的重要場所。進入實驗室要自覺遵守紀律不得喧嘩吵鬧,保持肅靜,有秩序地入座。2) 實驗前必須認真預習,熟悉本次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驟,懂得每一操作步驟的意義和了解所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否則不能開始實驗。3) 實驗過程中要聽從教師的指導,嚴肅認真地按操作規程進行實驗,并把實驗結果和數據及時、如實記錄在實驗記錄本上,文字要簡練、準確。完成實驗后經教師檢查同意,方可離開實驗室。4) 實驗臺面應隨時保持整潔,儀器、藥

2、品擺放整齊。公用試劑用完后,應立即蓋嚴放回原處。勿使試劑、藥品(尤其是NaOH)灑落在天平、實驗臺面和地上。毛刷用后必須立即掛好,各種器皿不得丟棄在水池內。實驗完畢,儀器洗凈放好,將實驗臺面抹拭干凈,才能離開實驗室。5) 配制試劑和用無離子水要注意節省,按實驗實際使用量配制,多余的重要試劑和各種有機試劑要按教師要求進行回收,不得丟棄。6) 配制的試劑和實驗過程中的樣品,尤其是保存在冰箱和冷室中的樣品,必須貼上標簽、寫上品名、濃度、姓名和日期等,放在冰箱中的易揮發溶液和酸性溶液,必須嚴密封口。7) 配制和使用洗液必須極為小心,強酸強堿必須倒入廢液缶或沖稀后排放。電泳后的凝膠和各種廢物不得倒入水池

3、,只能倒入廢物桶。8) 使用貴重精密儀器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使用分光光度計時不得將溶液灑在儀器內外和地面上。儀器發生故障應立即報告教師,未經許可不得自己隨意檢修。9) 實驗室內嚴禁吸煙、飲水和進食, 嚴禁用嘴吸移液管和虹吸管。易燃液體不得接近明火和電爐,凡產生煙霧、有害氣體和不良氣味的實驗,均應在通風條件下進行。10) 實驗完畢必須及時洗凈并放好各種玻璃儀器,插好自動部分收集器上的試管,保持實驗臺面和實驗柜內的整潔。11) 每組的儀器和玻璃器皿要用油漆編號,嚴禁抄拿他組儀器,不得將器皿遺棄在分光光度計內和其他實驗臺面上,打破了玻璃儀器要及時向教師報告,并自覺登記,并進行賠償。12) 實驗室內嚴

4、禁吸煙!加熱用的電爐應隨用隨關,嚴格做到:人在爐火在,人走爐火關。乙醇、丙酮、乙醚等易燃品不能直接加熱,并要遠離火源操作和放置。實驗完畢,應立即撥去電爐開關和關好水籠頭,拉下電閘。離開實驗室以前應認真、負責地進行檢查水電,嚴防發生安全事故。13) 要精心使用和愛護儀器,如使用分光光度計時,不能將比色杯直接置于分光光度計上,并注意拿放比色杯時,不要打碎。儀器損壞時,應如實向教師報告,并填寫損壞儀器登記表,然后補領。14) 實驗室內一切物品,未經本室負責教師批準,嚴禁帶出室外,借物必須辦理登記手續。15) 每次實驗課由班長或課代表負責安排值日生。值日生的職責是負責當天實驗室的衛生、安全和一切服務性

5、的工作。16) 根據原始記錄,獨立完成實驗報告。17) 對實驗內容和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改進意見。對實驗中出現的一切反?,F象應積極向老師報告,不得擅自處理。實驗室常用的酸、堿組成目 錄實驗一 混凝沉淀實驗1實驗二 原子吸收測定實驗3實驗三 動態活性炭吸附實驗7實驗四 活性污泥性質測定8實驗五 SBR工藝設計實驗10實驗六 曝氣池的充氧效果實驗1214實驗一 混凝沉淀實驗一、實驗目的和要求1. 觀察混凝現象及過程,了解混凝的凈水機理及影響混凝的重要因素。2. 確定某水樣的最佳投藥量及其相應的pH值。二、實驗原理消除或降低膠體顆粒穩定因素的過程叫做脫穩。脫穩后的膠粒,在一定的水力條件下,才能形成

6、較大的絮凝體,俗稱礬花。直徑較大且較密實的礬花容易下沉。自投加混凝劑直至形成較大礬花的過程叫混凝。三、設備及用具1. 六聯攪拌器;2. 洗耳球,配合移液管移藥用;3. 移液管若干;4. 500mL量筒; 5. 2 mg/mL(Al2O3計)濃度硫酸鋁(或其它混凝劑)溶液;6. 酸度計;7. 光電式濁度儀;8. 注射器;9燒杯若干。四、內容與步驟1. 測原水濁度、溫度及pH值。2. 用500mL量筒量取6個250ml水樣置于攪拌燒杯中。另量取250ml水樣放在250ml燒杯中。3. 確定在原水中能形成礬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劑量。方法是將攪拌機開關扳到手動位置,慢速攪拌燒杯中250ml的原水,用移液管

7、每次增加0.25ml的混凝劑直至出現礬花為止。這時的混凝劑量作為形成礬花的最小投加量。4. 確定實驗時的混凝劑投加量。根據步驟(4)得出的形成礬花最小混凝劑投加量,取其1/4作為1號燒杯的混凝投加量,其2倍作為6號燒杯的混凝劑投加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劑量相等的方法求出2-5號燒杯中混凝劑投加量。用移液管向1至6號燒杯中分別加入相應的混凝劑。5. 將6個水樣置于攪拌機中,保持各燒杯中各葉片的位置相同,啟動儀器,(快速攪拌700rpm、2min;中速攪拌200rpm、10min;慢速攪拌70rpm、10min;靜沉30min)。6. 攪拌過程中,注意觀察并記錄礬花形成、沉淀的過程,礬花外觀、大小、密

8、實程度等,并記入表格中。7. 程序運行結束后,由上部取樣口取杯中上清液約100mL(測濁度、pH即可),置于六個洗凈的150mL燒杯中,測濁度及pH并記入表中。五、結果整理(1)把原水特征、混凝劑投加情況、沉淀后的水樣濁度及pH值記入表格。(2)以投藥量為橫坐標,以剩余濁度為縱坐標,繪制投藥量-剩余濁度曲線,從曲線上可求得不大于某一剩余濁度的最佳投藥量值。(3)以沉淀后水樣pH值為縱坐標,混凝劑加入量為橫坐標,給出pH值與投藥量曲線,分析其規律性。(4)實驗記錄實驗小組名單:實驗日期: 快速攪拌轉速: 中速攪拌轉速: 慢速攪拌轉速:混凝劑名稱: 混凝劑濃度:原水濁度: 原水pH值:(5)實驗結

9、果記入表1表1 混凝沉淀實驗記錄表水樣編號123456水樣溫度投加量(mL)初礬花時間礬花沉淀情況剩余濁度沉淀后pH值備注由剩余濁度-投藥量圖,得出最佳投藥量為:注意事項 1取水樣時,所取水樣要攪拌均勻,要一次量取以盡量減少所取水樣濃度上的差別。 2移取燒杯中沉淀水上清液時,要在相同條件下取上清液,不要把沉下去的礬花攪起來。思考題1. 根據實驗結果以及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現象,簡述影響混凝的幾個主要因素。實驗二 原子吸收測定實驗一、 實驗目的和要求通過島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A-6300 儀器的演示使用,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大致結構;掌握標準加入法的溶液配置及測定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法

10、進行定量測定的方法。 二、 實驗原理將樣品或消解處理好的試樣直接吸入火焰,火焰中形成的原子蒸氣對光源發射的特征電磁輻射產生吸收。將測得的樣品吸光吸光度和標準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比較,確定樣品中被測元素的含量。三、儀器與設備AA-6300主單元構造操作開關號 (在圖 3.1 中)名稱功能電源開關打開儀器電源。燃燒器選擇開關此開關用于防止誤用燃燒器頭。當使用氧化亞氮-乙炔火焰時,需要高溫燃燒器頭 (選購),該燃燒器頭帶有鑰匙,用于改變到 N2O-C2H2 位置。如果不在此位置上,就不可能點燃氧化亞氮火焰。EXTINGUISH 鍵按該鍵熄滅火焰。IGNITE 鍵當此鍵和 PURGE 鍵同時按下,氣體輸入

11、到燃燒器,將點燃火焰。PURGE 鍵當單獨按此鍵時,電磁閥打開,輸送空氣和C2H2 氣體。當此鍵和 IGNITE 鍵同時按下,點燃火焰。PC、ASC、ASC 接口連接 PC、ASC和ASC 的電纜。 四、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AA6300 原子吸收儀器操作步驟1)、打開氣源閥及空壓機電源:把乙炔鋼瓶的一級閥逆時針打開1-1.5圈,二級閥順時針調至0.09 ± 0.01Mpa。打開空壓機電源開關,使空壓機自動加壓并保持壓力為0.4-0.5 Mpa,輸出壓力為0.35 Mpa不變的工作狀態。2)、打開主機電源:按下儀器主機左側的電源開關,約2分鐘后,機器發出三聲蜂鳴聲,表明儀器初始化完畢。3

12、)、儀器參數設定與連接:啟動電腦WizAArd軟件,依次在“元素選擇”、“制備參數”、“樣品標識符”、“樣品選擇”、“連接主機/發送參數”、“光學參數”、“燃燒器/氣體流量設置”等項目設定參數(必須在指導教師的同意下進行)。設定確認無誤后,按“完成”。4)、點火:當“漏氣檢查”進行完畢后彈出“未檢查到漏氣”時(這個過程大約11分鐘),則可以點火(點火前須查看可燃氣的流量設置是否符合條件!)。點火時同時按下主機上的“EXIGNITE”紅色按鈕下面的黑白兩個按鍵,直到點燃火焰穩定為止。若點燃的火焰不穩(熄滅)時,則要按下“TINGUISH”的紅色熄火按鈕(關閉氣路以免造成危險)。5)、進樣分析:火

13、焰穩定后,按照設定的要求,采用手動進樣或者自動進樣分析完所有的樣品。6)、結束時關機:待樣品分析完畢后,繼續吸入去離子水(蒸餾水)燃燒35min。點擊電腦窗口“儀器”菜單欄下“余氣燃燒”命令按鈕,按提示,先關乙炔主閥;待儀器火焰熄滅后,再按主機EXTINGUISH鍵,切斷工作站與主機的信號連接,并退出WizAArd軟件的操作。關閉主機電源及乙炔瓶氣路上的二級閥,再關空壓機,最后將空壓機內氣體排出。7)、檢查清掃:確認檢查氣閥、空壓機和主機電源均關閉無誤,清掃實驗桌面及實驗室衛生。五、實驗結果六、注意事項使用高壓氣體注意事項1 安裝氣瓶(1) 氣瓶安裝在室外通風處,避免陽光直曬。(2) 注意氣瓶

14、的溫度不能高于40,在氣瓶的2米之內的范圍不允許有火源。(3) 氣瓶要放置牢固,不能翻倒。液化氣體的氣瓶(乙炔、氧化亞氮等),須垂直放置不允許倒下,也不能水平放置。2 乙炔(1) 使用乙炔時,請使用乙炔專用的減壓閥,不能直接讓乙炔流入管道。乙炔與銅、銀、汞及其合金會產生這些金屬的乙炔化物,在震動等情況下引起“分解爆炸”,因此要避免接觸這些金屬。(2) 乙炔氣瓶內有丙酮等溶劑。如果初級壓力低于0.5MPa,就應該換新瓶,避免溶劑流出。3 氧氣不要使用氧氣。4 空氣供應干燥空氣。如果使用含濕氣的空氣,水汽有可能附著在氣體控制器的內部,影響正常操作。最好在空氣壓縮機或空氣鋼瓶出口的管路中裝一個除濕氣

15、的水分離器。5 氣體使用之后氣體使用之后,必須關掉截止閥和主閥。6 壓力表定期檢查壓力表,使保持正常。7 調壓器(1) 使用合格的調壓器和接頭,具體情況請與島津辦事處聯系。(2) 當安裝鋼瓶的調壓器時,要除去鋼瓶出口處的塵土。(3) 不能用壞的、漏氣的接頭安裝調壓器,否則會漏氣。不要過分用力地安裝調壓器,實在不好安裝寧可換用新氣瓶。8 鋼瓶的開/關(1) 打開鋼瓶前,確認截止閥是關著的。向左轉動次級壓力調節閥,用專用的手柄打開鋼瓶。即使主閥太緊打不開,不要用錘子和扳手敲擊手柄或主閥。在打開主閥后,用肥皂水檢查調壓器、接頭處以及主閥的連接處是否漏氣。(2) 氧化亞氮,氬氣和氫氣鋼瓶的主閥要完全打

16、開。如果不完全打開,可能引起氣體流量波動。(3) 乙炔鋼瓶的主閥只能從完全關閉的狀態下打開 1 圈或1.5 圈。(4) 為了防止丙酮從鋼瓶流出,不要打開超過 1.5 圈。與此相反,如果乙炔主閥打開不足,則氧化亞氮-乙炔火焰 (高溫火焰),當火焰從空氣-乙炔火焰切換到氧化亞氮-乙炔火焰時由于乙炔流量不夠而引起回火。使用空心陰極燈的注意事項一些空心陰極燈的電極含有有害金屬或元素 (As、Be、Hg、Se等),一些空心陰極燈的電極遇空氣或水會燃燒(K、Li和Na)。請仔細閱讀空心陰極燈相關的注意事項并小心處理,以確保安全。 燈的處置(1) 如果空心陰極燈破碎或已經超過使用壽命,這些燈應該分別放置在島

17、津公司隨燈提供的專用盒子中,而不能作為一般的垃圾處置。注意不要污染環境或造成對人體的傷害,或請專門處理人員處理??招年帢O燈的材料如下:l 金屬(包括電極元素)l 石英玻璃l 塑料一些電極含有有害金屬(Hg、As等)。(2) 如果無合適的處置方法,把燈放置在盒中或密閉的容器中,清楚地寫上燈的名稱 (元素名),標明“需要處置”然后與供應商聯系(代為處置是收費的)。 改變規格 為了改善空心陰極燈的性能,空心陰極燈的規格可能改變而不另行通知。此時,設置燈電流應根據空心陰極燈的說明書設置。廢液的處置在測定或前處理中產生的廢液應該根據溶劑和溶質的成分采取不同的方法處理。具體的規定各國各地區可能有所區別,處

18、置廢液應該遵照使用地的規定進行。應急措施緊急時或當發現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不正常時,采取下列措施:再次使用前務必檢查儀器,必要時與島津維修工程師聯系應急措施1. 關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電源開關。2. 關掉所有附件的電源開關。3. 關閉乙炔、空氣、氧化亞氮、氫和氬供氣管路的主閥。4. 關閉冷卻水管路和氬氣管的主閥。5. 切斷電源供應。當電源電纜用螺絲固定在配電盤上時關掉配電盤。當電源電纜用插頭連接時,拔下電源電纜的插頭。實驗三 動態活性炭吸附實驗一、實驗目的和要求(1) 通過實驗進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藝及性能,并熟悉整個實驗過程的操作。(2) 掌握用連續流法確定活性炭處理污水的設計參數的方法。

19、二、實驗原理 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國內外運用較多的一種水處理工藝。其吸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固體表面對水中一種或多種物質的吸附作用,來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钚蕴康奈阶饔卯a生于兩個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內部分子在各個方向都受著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則受到不平衡的力,這就使其它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為物理吸附;另一個是由于活性炭與被吸附物質之間的化學作用,此為化學吸附?;钚蕴康奈绞巧鲜龆N吸附綜合作用的結果。 活性炭吸附是去除溶解性有機物的主要手段,其吸附過程可用吸附等溫線表示,在連續流吸附過程中形成一向前遷移的吸附帶。三、器材 連續流活性炭吸附實驗裝置,pH計,分光光度計;150ml燒杯等。四、

20、實驗步驟 1. 熟悉動態活性炭吸附裝置。 2. 測自配污水的pH值、吸光度。 3. 以2L/h(20rpm)的流量按升流方式進行單柱實驗(運行時炭層不應有空氣泡)。運行30min,每隔5min取樣測出水pH值、吸光度。 4. 流量3.0L/h(30rpm),運行16min,每隔4min取樣測出水吸光度、pH值。五、實驗結果整理 1. 記錄實驗結果,計算吸光度去除率。原水pH =OD =出水時間(min)pHOD柱一柱二柱三柱一去除率(%)柱二去除率(%)柱三去除率(%)481216 實驗四 活性污泥性質測定一、 實驗目的和要求(1) 加深對活性污泥性能,特別是污泥活性的理解。(2) 掌握幾項污

21、泥性質的測定方法。二、 實驗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養的生物絮凝體,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機物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也有些可利用無機物質)的能力,顯示出生物化學活性。在生物處理廢水的設備運轉管理中,除用顯微鏡觀察外,下面幾項污泥性質是經常要測定的。這些指標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們與剩余污泥排放量及處理效果等都有密切關系。三、器材(1) 烘箱(2) 真空過濾裝置(3) 秒表(4) 分析天平(5) 馬弗爐(6) 定量濾紙數張(7) 100mL量筒(8) 500mL燒杯(9) 玻璃棒(10) 坩堝數個四、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 污泥沉降比SV() 它是指曝氣池中取混合均勻

22、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靜置30min后,觀察沉降的污泥占整個混合液的比例,記下結果(表2-1)。(2) 污泥濃度MLSS 就是單位體積的曝氣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實際上是指混合液懸浮固體的數量,單位為g/L。 測定方法 a將濾紙放在105烘箱或水分快速測定儀中干燥至恒重,稱量并記錄(W1)(見表2-2) b將該濾紙剪好平鋪在布氏漏斗上。 c將測定過沉降比的100mL量筒內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過濾(用水沖凈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d將載有污泥的濾紙移入烘箱(105)烘干恒重,稱量并記錄(W2)。 計算 污泥濃度(g/L)(濾紙質量+污泥干重)一濾紙質量×10(

23、3)污泥指數SVI 污泥指數全稱污泥容積指數,是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單位為mL/g)。計算式如下 SVI值能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一般在100左右有為宜。(4)污泥灰分和揮發性污泥濃度MLVSS 揮發性污泥就是揮發性懸浮固體,它包括微生物和有機物,干污泥經灼燒后(600)剩下的灰分稱為污泥灰分。 測定方法 先將已知恒重的磁坩堝稱量并記錄(W3)(表3-1),再將測定過污泥干重的濾紙和干污泥一并故入磁坩堝中,先在普通電爐上加熱碳化,然后放入馬弗爐內(600)燒40min,取出故人干燥器內冷卻,稱量(W4)。計算在一般情況下,M

24、LVSS/MLSS的比值較固定,對于生活污水處理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其比值常在0.75左右。五、實驗結果整理 式中 W1濾紙的凈重,mg; W2濾紙及截留懸浮物固體的質量之和,mg。 V水樣體積,L。 式中 W3 坩堝質量,mg; W4坩堝與無機物總質量,mg其余同上式表3-1 活性污泥性能測定表進水后(5min)W1/mgW2/mgW2-W1/mgW3/mgW4/mgW4-W3/mgSV/%MLSS/(mg/L)MLVSS/(mg/L)SVI/( mL/g)一二平均出水前水后(5min)W1/mgW2/mgW2-W1/mgW3/mgW4/mgW4-W3/mgSV/%MLSS/(mg/L)ML

25、VSS/(mg/L)SVI/( mL/g)一二平均注意事項(1) 測定坩堝質量時,應將坩堝放在馬弗爐中灼燒至恒重為止。(2) 由于實驗項目多,實驗前難備工作要充分,不要弄亂。(3) 儀器設備應按說明調整好,使誤差減小。思考題 (1) 影響活性污泥吸附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實驗五 SBR工藝設計實驗一、實驗目的和要求1.了解并掌握SBR處理廢水的五個運行步驟;2. 設計優化工藝參數。 二、實驗原理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

26、法。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淀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正是SBR工藝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優點: 1、 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內厭氧、好氧處于交替狀態,凈化效果好。 2、 運行效果穩定,污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態下沉淀,需要時間短、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3、 耐沖擊負荷,池內有滯留的處理水,對污水有稀釋、緩沖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 4、

27、 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水質、水量進行調整,運行靈活。 5、 處理設備少,構造簡單,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6、 反應池內存在DO、BOD5濃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脹。 7、 SBR法系統本身也適合于組合式構造方法,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和改造。8、 脫氮除磷,適當控制運行方式,實現好氧、缺氧、厭氧狀態交替,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9、 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主體設備只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無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調節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SBR系統的適用范圍: 由于上述技術特點,SBR系統進一步拓寬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范圍。就近期的技術條件,SBR系統更適合以下情況: 1

28、) 中小城鎮生活污水和廠礦企業的工業廢水,尤其是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地方。2) 需要較高出水水質的地方,如風景游覽區、湖泊和港灣等,不但要去除有機物,還要求出水中除磷脫氮,防止河湖富營養化。 3) 水資源緊缺的地方。SBR系統可在生物處理后進行物化處理,不需要增加設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4) 用地緊張的地方。5) 對已建連續流污水處理廠的改造等。6) 非常適合處理小水量,間歇排放的工業廢水與分散點源污染的治理。三、實驗設備和材料1SBR裝置1套:2PHS-25型酸度計1臺:3溶氧測定儀1臺:4COD測定裝置一套:5溫度計1個:SBR 運行五步驟四、內容與步驟(僅供參考)1. 熟悉實驗裝置

29、,搞清楚每條管路,每個閥門的作用。2. 設計工藝參數:進水流速、曝氣時間(攪拌)、沉淀時間、排放時間和待機時間。 最佳工藝運行條件為曝氣時間1.5 h,缺氧時間3 h,沉淀時間1 h,排水時間0.5 h,周期5 h;交替式曝氣;pH為6.5-7.5。3. 測原水溫度、pH值、COD或者BOD、DO等。4. 在實驗過程中,可隨時檢測溫度、pH值、COD或者BOD、DO和MLVSS5. 排水中,檢測最終出水指標:COD或者BOD、DO和MLVSS、SVI、溫度、和pH值等。6. 結束實驗。注意事項:小心操作,不要讓水接觸裸露電線,以防短路和觸電。 五、實驗報告(僅供參考)1、把實驗所測數據填入下表

30、 TpHDOCOD進水指標出水指標去除率()實驗六 曝氣池的充氧效果實驗一、實驗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氣充氧的機理2學會測定曝氣裝置的氧總轉移數KLa。二、實驗原理曝氣的作用是向液相供給溶解氧。氧由氣相轉入液相的機理常用雙膜理論來解釋。雙膜理論是基于在氣液兩相界面存在著兩層膜(氣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氣膜和液膜對氣體分子的轉移產生阻力。氧在膜內總是以分子擴散方式轉移的,其速度總是慢于在混合液內發生的對流擴散方式的轉移。所以只要液體內氧未飽和,則氧分子總會從氣相轉移到液相的。單位體積內氧轉速度率為: (1)Kla=D×A/Xf×V (2)單位體積內氧轉速率(公斤/米3·時)KLa液相中以濃度差為動力的總轉移系數(時-1)Dl-氧分子在液膜中的擴散系數; A-氣液兩相接觸界面面積(m2); Xf-液膜厚度(m)V-曝氣液體容積(l)。由于液膜厚度Xf及兩相接觸界面面積很難確定,因而用氧總轉移系數Kla值代替。Kla值與溫度、水絮動性、氣液接觸面面積等有關。它指的是在單位傳質動力下,單位時間內向單位曝氣液體中充入氧量,它是反映氧轉移速度的重要指標。將(1)式積分整理得到曝氣設備氧總轉移系數Kla值計算式,即 Kla=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