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與企業正規化程度之間的分析_第1頁
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與企業正規化程度之間的分析_第2頁
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與企業正規化程度之間的分析_第3頁
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與企業正規化程度之間的分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與企業正規化程度之間的分析    楊承博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也慢慢進入老年化社會,農村社會養老是中國社會養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尋找中國農村養老保險的對策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社會保障一、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是市場經濟體制不可或缺的“安全網”和“穩定器”,是保持社會經濟穩定協調發展的必備條件。關于社會保障的定義,最早出自美國1935年頒布的社會保障法,被譯為“社會安全”。到了20世紀70年代,歐美各發達國家普遍陷入經

2、濟膨脹,人們對“福利國家”有了較清醒的認識。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勞工組織組織有關專家經過對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制度調查之后,提出“社會保障”的目標不只是防止和減輕貧困,應該更為廣泛。中國學術界對社會保障內涵的界定有其共識的一面,但在具體闡述其定義時,卻仍然有著差異。在學術界,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陳良謹的觀點,他認為,“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通過國民收入的分配與再分配,依法對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予以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社會保障是各種具有經濟福利性的、社會化的國民生活保障系統的統稱”。因此,社會保障可以被定義為以政府為主體參與國民收入(或者gdp)分配活動和再分配的活動,是政府依法對勞動者報酬和

3、社會剩余產品部分扣除所建立的一筆消費基金,用于社會成員由于生、老、病、死、傷殘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而面臨生活困難時給予的物質或資金的幫助,保障每個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維持勞動力再生產。二、農村居民養老現狀老齡化加快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農村勞動力的輸出,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人口進入城市,年齡結構出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據統計,2000年中國農村8.33億人口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計占7.36%,到2030年6.64億農村人口中,65歲的老年人口將達到17.39%為1.29億。因此要解決中國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是關鍵,如同沒有九億農民的小康就沒有中國的小康一樣,沒有九億農

4、民的養老保障,也就沒有真正實現中國居民的養老保障。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太小,覆蓋對象有缺陷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農村。據統計,未納入社會保障的農村人口還很多。建立社會保障網絡的鄉鎮1998年僅占全國鄉鎮總數的41%,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會的村委會不到村民委員會總數的20%.另外,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中國進城務工者已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不到200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億人,所以很有必要考慮這個特殊群體的養老保險問題。基本方案中沒有體現出對留在農村的農民和進城務工的農民給予區別對待。進城務工的農民既沒被納入到養老保險體系中,也沒被納入到城市養老保險體系中,處于

5、法律保護的空白地帶。三、發展社會養老保險是我國農村養老方式的必然選擇我國正快速地步入老齡化時代。人口的老齡化使家庭養老不堪重負。由于市場經濟對人們思想的沖擊,人們的道德水平開始滑坡,許多子女舍老家顧小家。據調查,目前農村子女基本能盡贍養義務的不足,半數以上的老人在年老體衰時,經濟上無保障,生活上缺少照料。隨著農村的非農化和城鎮化,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進城,有些甚至常年居外,就業的巨大壓力以及自身社會保障問題的困擾使他們對老人無暇照顧。近幾年來,農村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農業不僅面臨巨大的自然風險,而且還要承擔嚴酷的市場風險,農民收入增長趨緩,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漸衰退。以上諸因素無疑使農村家庭

6、養老舉步維艱,單純依靠家庭養老已是不現實的選擇。集體養老功能弱化殆盡我國目前的大部分農村集體組織同樣也沒有實力擔負起這一重任。實行家庭承包經營體制以來,農民的勞動收人歸個人所有,上繳農業稅和各種提留統籌外,發展公共福利事業的大量資金難以籌措,集體保障的基礎幾乎不復存在。尤其是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進行,大部分村集體早已負債累累,目前保證農村“五保”老人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都比較困難,更不要談廣大農民的養老問題,社會養老保險是當前廣大農村居民養老方式的理性選擇力,解決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不僅是解決目前占全國老人數最多的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關鍵,而且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村

7、的現代化事業。農村養老保險事業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具體體現在有利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實施。計劃生育工作一直以來是我國農村的“頭疼”問題。四、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1、宣傳力度不夠,對社會養老保險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由于基層干部對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宣傳不到位,致使農村居民對社會養老保險知之甚少。繳納保費,許多農民誤認為是政府巧立名目集資攤派,對于個人能否從中受益持懷疑態度,尤其是社會養老保險的投資回報期一般都很長,他們更是怕政策變、領導換、貶值難兌現、上當又受騙。許多農民認為與其將錢投人“無底洞”,還不如留給兒孫以期將來得到善待、雖然部分適齡農民也投保,但許多是出于一部分村干部的壓力和從眾心理。2、參保率低,投保檔次低,保障水平差。截至目前全國有個省多萬農民參加了農保,基金積累多億元,但參保率不足。即使這不足的參保人中,大多數是投了基本方案中規定的個人投保檔次中的最低一檔,即使不考慮銀行利率下調或通貨膨脹等因素,農民領到的這些養老金對于農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更何況隨著經濟的發展,一般物價會上漲,通貨膨脹亦不可避免。參考文獻:1李敏,姚傳飛.雇主和農民工不簽合同制度經濟學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0(01).2劉林平,陳小娟.制度合法性壓力與勞動合同簽訂對珠三角農民工勞動合同的定量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