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秸桿燃燒對環境的危害_及其合理利用方式_第1頁
論秸桿燃燒對環境的危害_及其合理利用方式_第2頁
論秸桿燃燒對環境的危害_及其合理利用方式_第3頁
論秸桿燃燒對環境的危害_及其合理利用方式_第4頁
論秸桿燃燒對環境的危害_及其合理利用方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燃燒理論與污染控制論文 秸桿燃燒對環境的危害及其合理利用 學 校 安徽建筑大學 專業班級 11級熱能與動力工程(1)班 學 號 11203060113 姓 名 侯 浩 指導教師 夏云春 2014 年 6 月 15 日 摘 要每到豐收結束,農村總會有大量的秸桿成堆,由于其占地且利用處理不便,農民們總是會把這些秸桿燃燒處理,產生大量顆粒、粉塵污染物,CO2、SO2、等污染物,對環境危害巨大。事實上,秸桿有很多環保的用處,如做建材、飼料、肥料等。對其合理正確利用,不但有利于改善環境,而且有利于其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詞 : 秸桿燃燒 空氣污染 合理利用 可持續發展AbstractT

2、he end of every harvest, there is always a lot of straw in rural piles, and the use of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inconvenient area, farmers will always deal with these straw burning,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particles, dust pollution, CO2, SO2, etc. pollutants to the environment great harm. In fac

3、t, there are many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use straw a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eed, fertilizer and so on. Reasonable use of their right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 maximize the beneficial use of its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Straw burning Air Pollution R

4、ational 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第二章 秸稈燃燒的危害2 2.1 浪費生物資源2 2.2 破壞土壤生態平衡2 2.3 污染空氣,影響交通運輸3 2.4 引發火災3第三章 秸稈綜合利用方法4 3.1 常見的秸稈利用方法4 第四章 國內外秸稈利用情況 5 4.1 國內外秸稈利用情況 5 參考文獻7 0第一章 緒 論秸稈焚燒與秸稈多少沒有關系,而與秸稈綜合利用率低下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解決秸稈綜合利用的問題。但如何提高,卻不是農民自身可以解決的,必須采取多管齊下的措施與辦法。首先要明確的是,秸稈問題必須通過市場化的途徑加以解決,即要以市

5、場化的理念來認識秸稈的資源價值,看待其發展前景,要以企業化的制度來推進秸稈的綜合利用,拓寬其開發利用的途徑。其次要明確和突出政府對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責任。第一,政府要加大推進秸稈科學研究的力度。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了秸稈研究,如國家“973”項目就是瞄準“秸稈組分分離、分級定向轉化”的前沿問題,采用秸稈組分分離纖維素酶解發酵與熱化學轉化的有機整合的研究主線進行研究,目的是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秸稈高值化技術提供科學基礎,促進我國秸稈生態產業鏈的發展。但是,由于尚未建立比較完善的具有秸稈特性的轉化過程理論和技術體系,所以在適用技術及其推廣方面還不成熟。因此,必須改變現行的秸稈利用技術效率較低、經濟

6、效益差、投入產出不合算的狀況。第二,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力度。這些年,我國各地政府在秸稈開發利用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支持力度不夠,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和措施沒有跟上去,公共服務不到位,民間投資也不到位,使加工設備、基礎處理設施配套不足的狀況長期延續,秸稈綜合利用嚴重滯后。第三,政府也必須同時加大宣傳和服務工作的力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秸稈綜合利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最后還要明確農民和農村集體組織在秸稈綜合利用中的任務和責任,不僅要做好宣傳,而且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我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

7、,一定能夠推動農村走出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第二章 秸稈燃燒的危害由于農業作業方式的改變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農村地區不再將植物秸稈作為主要的生活燃料,而是將其付之一炬,一燒了之。殊不知秸稈的燃燒對環境的危害極大。  一是污染大氣。一般而言,我國農村的空氣質量要好于城市,但由于燃燒秸稈,使得空氣中煙塵、顆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濃度急劇增加,空氣質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體健康。  二是降低大氣能見度,妨礙交通,特別是機場飛機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車的行駛。燃燒秸稈會導致機場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2.1 浪費生物資源農作物秸稈

8、是農業生產系統中一項寶貴的生物資源,也是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物質基礎。據測定,每100kg農作物秸稈中含有機質15%以上,氮、磷、鉀營養元素含量分別是:小麥秸稈0.64、0.29、1.07,油菜秸稈0.656、0.344、2.109,水稻秸稈0.51、0.12、2.7,玉米秸稈0.61、0.21、2.28,并含一些中、微量元素。如果將1畝麥類秸稈直接還田,相當于增施55公斤有機質,15公斤碳銨、3公斤過磷酸鈣、7.5公斤硫酸鉀。根據四川省農業廳土肥生態處和成都市二農科在都江堰市青城鄉萬安村連續8年試驗結果,實施秸稈全部還田,從第3年起每年減少20%的施肥量,大、小春產量也不會降低,從第6年開始,

9、除育苗和移栽后需要少量提苗肥外,整個生育期可不再施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化肥用量、增強土壤的抗旱保水能力。如果將秸稈焚燒處理,造成大量有機質和氮、磷、鉀的丟失,據測定,焚燒后碳損失80%以上,氮損失70%,磷、鉀損失30%,且剩余的磷約25%轉化為緩效態或固定態。實踐證明,秸稈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耕地的綜合生產能力,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2.2 破壞土壤生態平衡     焚燒秸稈使土壤生態平衡受到破壞。土壤是由固體(無機體和有機體)、液體(土壤水分)和氣體(土壤空氣)組成的三相復合系統。每個組

10、分都有自身的理化性質,相互間處于相對穩定或變化狀態。每種土壤都有特定的微生物區系。小范圍內,土壤中的有機物質、養分、水熱資源處于一種平衡。秸稈焚燒破壞了這種平衡,主要表現在:一是燒死微生物。焚燒秸稈時產生溫度高達700,田間過火一遍,大量有益微生物被燒死、破壞了“土肥相融”,使腐殖質與礦質土粒緊密結合形成的有機無機復合膠體解體,把活土變為了死土;二是燒毀有機物,使秸稈中的炭、氮、木質纖維、樹脂等有機物質燃燒殆盡,只剩下一點灰分和無機元素,失去由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帶來的種種益處;三是燃油殘留物污染土壤,機收后的麥秸,一般不能直接點火燃燒,很多農戶均向秸稈增灑燃油后,才進行焚燒,把燃油中的重金

11、屬等有害物質直接或間接遺留在土壤中,造成對土壤的污染。2.3 污染空氣,影響交通運輸野外焚燒秸稈,形成滾滾濃煙,增加了空氣中的粉塵。煙霧對陽光具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能力,減少了太陽光的輻射強度,使大氣變得渾濁,大大降低了空氣能見度,嚴重時影響到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對交通構成潛在威脅。飛機因不能清楚識別機場跑道和指示燈而無法啟降;高速公路因能見度太低而關閉;汽車因駕駛員的視線受到影響,容易釀成交通事故。2.4 引發火災     野外集中焚燒秸稈時,加速空氣的對流,增加風速,容易改變風向,還會產生飄浮于空中的“火團”,人為難于控制,容易竄至院落和田

12、間,引發房屋、農作物的火災,造成人、畜傷亡,農作物、財產損失。 第三章 秸稈綜合利用方法3.1 常見的秸稈利用方法秸稈的利用前景廣闊,總的概括,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有一下11種:1、稻殼水泥混凝土2、廢舊聚乙烯和植物秸稈粉再生板材及其生產工藝3、高強輕質稻殼灰保溫磚及其制法4、戶用秸稈氣化爐燃氣灶5、化學秸稈固體燃料6、秸稈處理的方法及其設備7、秸稈高效全價生物飼料生產方法8、秸稈立體栽培草腐類食用菌高產新技術9、秸稈利用的方法與裝置10、秸稈煤氣發生爐11、化燃燒炊事水暖爐據有關統計,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可生成7億多噸秸稈,成為“用處不大”但必須處理掉的“廢棄物”。在此情況下,完全由農民

13、來處理,就出現了大量焚燒的現象。對此,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怎么辦?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及其利用率。 第四章 國內外秸稈利用情況4.1國內外秸稈利用情況從國外情況看,特別是在發達國家,通過科技進步與創新,為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找到了多種用途,除傳統的將秸稈粉碎還田作有機肥料外,還走出了秸稈飼料、秸稈汽化、秸稈發電、秸稈乙醇、秸稈建材等新路子,大大提高了秸稈的利用值和利用率,值得我們借鑒。如北美以耕種玉米、小麥為主,每年產生大量的秸稈。在加拿大的農業區,當玉米成熟時,人們就用玉米收割機一邊收割一邊把玉米稈切碎,切碎的玉米稈作為肥料返到田里。在美國,有24個農業州

14、,每年能收集大約4500萬噸秸稈,被用作飼料,或者用來蓋房,將整捆的秸稈高強度擠壓后填充新房的墻壁;此外,美國還積極推動再生能源事業,把秸稈作為新興的替代燃料特別是生物燃料,從中提取乙醇進行開發利用,使秸稈綜合回收利用有了新發展。當然,這些活動得到了政府補貼等政策的鼓勵與支持。在歐洲,則開創了秸稈發電的新途徑。丹麥是世界上首先用秸稈發電的國家,農民將秸稈賣給電廠發電,滿足上萬戶居民的用電和供熱需求,電廠降低了原料成本,居民獲得了實惠的電價,而秸稈燃燒后的草木灰又無償地還給農民作了肥料,從而形成了一個工業與農業相銜接的循環經濟圈。在日本,人們主要是把秸稈翻入土層中還田用作肥料,也把秸稈用作粗飼料

15、喂養家畜;此外,對部分難以處理的秸稈,則通過專門組織、采取統一地點和時間進行就地焚燒。現在,日本也在積極挖掘秸稈的燃料轉化潛力,已研制出從秸稈所含纖維素中提取酒精燃料的技術,向著秸稈的科學化、實用化邁出了新步伐。 從國內看,目前情況仍然不能令人樂觀。秸稈還田要影響作物生長,秸稈焚燒污染大氣環境,綜合開發利用又面臨著技術不成熟、投資比較大、效果比較差的窘境。現在是農民急于焚燒,而政府急于封堵,二者就打起了游擊戰。實際上,秸稈綜合開發的前景非常好。有學者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們能將秸稈在農村就地變為國家急需的工業原料,實現產業化,將給農民帶來可觀的收入(0.5噸秸稈/畝,增收150元/畝)。可以設想:

16、如果能轉化我國每年7億多噸秸稈的50%,將是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如果能創建以秸稈為原料的新型生態工業,實行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秸稈生態工業四業相結合的高級階段生態農業的生產模式,則農用生物柴油燃料、寡糖植保素生物農藥、秸稈有機肥、秸稈生物飼料等都是秸4稈轉化的產物,有望形成比傳統“石油農業”勞動生產率更高、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這種前景十分誘人。在實踐中,我國也有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創造性地采用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辦法。如利用秸稈造紙;或者利用秸稈生產無甲醛系列秸板,廣泛用作高檔家具、高檔包裝、高檔建筑材料以及高檔音箱等基材,既能增加農民收入,還能出口增加外匯收入,使秸稈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鼓勵農民擴大養殖規模,使秸稈成為牛羊的粗飼料;可喜的是,一些地方已經利用秸稈汽化原理和技術,在農村推行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