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300噸辣紅素生產線項目可研報告_第1頁
年產300噸辣紅素生產線項目可研報告_第2頁
年產300噸辣紅素生產線項目可研報告_第3頁
年產300噸辣紅素生產線項目可研報告_第4頁
年產300噸辣紅素生產線項目可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總 論一、項目概況(一)項目名稱年產300t辣紅素生產線項目(二)項目性質新建項目(三)建設地點劍閣縣白龍鎮春風壩(四)建設單位劍閣縣白龍鎮趙家灣機磚廠(五)建設規模、內容及產品方案1、建設規模本項目為建設8萬畝辣椒種植基地,對辣椒進行深加工,采用CO2萃取工藝技術,建設一條辣紅素生產線,使其年產辣紅素達到300t的生產能力。2、建設內容從辣椒種植基地到原材料深加工生產線,以及副產品加工生產線,包括生產設施、辦公設施、生活設施等。(1)以劍閣縣白龍鎮為中心的18個鄉鎮,從辣椒育種、栽培、田間管理、技術服務、收購等內容的優質辣椒產前、產中、產后種植基地,建成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2)擬征

2、地50畝,購置安裝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臺,建筑構物12530m2,按照良好的生產作業規范(CMP)、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HWCCP)和ISO900族系列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成年產300t辣紅素生產線。3、產品方案本項目的主產品為辣紅素,副產品為辣椒粉粕、辣椒籽、辣椒醬。產品方案如下:序號品 名單位產量備注1辣紅素t3002辣椒粉粕t150003辣椒籽t5004辣椒醬t20000二、企業概況劍閣縣白龍鎮趙家灣機磚廠建于2000年,企業占地20畝,現有資產總額7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400萬元,員工人數60人,主要從事頁巖磚生產,年產頁巖磚達到1000萬塊的生產能力。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45

3、0萬元,利潤120萬元,稅金40萬元。企業必須做強做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劍閣縣白龍鎮趙家灣機磚廠為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提高管理水平,實現企業上檔升級,必須擴大規模,拓寬發展空間,實現多種經營。企業結合劍閣縣情,根據國家產業政策,決定利用劍閣辣椒優勢資源,投資辣椒深加工項目建設。三、項目背景(一)產業背景辣椒是我國的傳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我國辣椒產業每年以7%的速度迅速發展。近二十年來,辣椒產業從我國的西南、中南地區崛起,擴大到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新興產地。種植面積分布在全國28個省份,形成了以貴州、湖南、江西、云南、四川、陜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個省

4、區的重點辣椒產區和以貴州蝦子鎮、云南稼依鎮、河北雞澤、山東武城、吉林洮南等為代表的區域性辣椒集散地。全國產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產品,一些大的龍頭企業相繼誕生,提高了辣椒粗加工、深加工產品比重,并得到了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科技支持,增加了產品科技含量。如:貴陽南明的“老干媽”、“王守義十三香”、湖南的“辣之源”、“辣妹子”、山東的“沂蒙小炒”等產品;河北晨光公司、湖南隆平紅安種業、吉林洮南金塔集團和愛迪爾公司。這些品牌產品和龍頭企業的成長,沖擊了辣椒傳統生產與分散經營方式,正在改變著我國辣椒產業的產品結構和產業格局,促進了辣椒產業化生產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辣椒播種面積130萬公頃

5、,產量2700萬t,實現產值270億元。我國不僅是辣椒種植大國,也是辣椒消費、出口大國。目前我國有5億人口消費辣椒,占全國人口的40%,已成為居全球之首的辣椒生產和消費大國。同時,辣椒產品的出口也在不斷增長,韓國、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東南亞等已經成為我國辣椒的常年進口國,僅墨西哥進口辣椒就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日本進口辣椒90%來自中國。近年來,國際市場對我國辣椒需求增加,國家實施了農業產業化、免除農業稅、建設新農村等一系列降低農民生產成本、加大國家農業投入的產業方針與政策,全國辣椒總體產量有所增加,市場價格持續上揚。良好的市場態勢為辣椒產業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國內安定的政治環境為辣

6、椒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農產品加工程度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率達到90%,我國只有45%;發達國深加工率占80%,我國只有30%。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24:1,而我國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1.1:1。為此,國家鼓勵大力發展優勢農業產品,重點發展深精加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逐步實現由初級加工向精加工轉變、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我國辣椒總體加工率不高,低于農產品加工率水平,存在著重種植,輕加工。大力發展辣椒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劍閣耕地面積大,土地肥沃,生態與環境條件

7、得天獨厚,氣候、土壤條件,適宜種植辣椒。農民種植辣椒歷史悠久,種植技術嫻熟、經驗豐富。全縣常年種植面積2萬畝,年產鮮辣椒4萬t。 2007年,全縣種植辣椒面積達到3萬畝,鮮產量達到6萬t。全縣規模種植辣椒,推廣到31個鄉鎮。全縣建立了500畝以上的專業村5個,300畝的專業村40個,種植1畝以上的農戶有5115戶。主要品種是二荊條、劍辣一號、鑫茂1號等。全縣從事辣椒粗加工的企業不到5戶。而加工的產品僅僅是辣醬、泡辣椒,產品品種單一,產量小,加工程度低,產品附加值小。除部分辣椒農民自家消費外,其余大部分辣椒由個體或企業收購后,賣給成都一帶的企業加工。實際上劍閣辣椒是以原料的形式向外地供給,成了其

8、它市、縣的原料生產基地。劍閣本縣辣椒加工率不到3%,精加工率為0,遠遠落后國家農產品加工率水平。大力發展辣椒加工,提高辣椒深精加工水平,勢在必行。劍閣的小小辣椒,完全可以做出大文章。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協調,農民自愿參與的形式,調整農業結構,改造傳統農業,建立生產辣椒基地,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大力發展辣椒加工,延伸辣椒加工產業鏈條,提高辣椒工加深、精度,提高產品附加值,才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做大做強劍閣辣椒產業,從而實現“二產超一產”,“工業超農業”,加快工業強縣、農業工業化進程。四、可行性研究的依據1、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大綱2、

9、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3、產品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及2007年征求意見本)4、農產品加工“十一五”發展規劃5、食品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6、2006年全國辣椒產業大會會議通報7、四川省工業領導小組關于農產品加工業整合與發展實施意見(2006-2010年)8、四川省食品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9、四川省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10、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施意見11、劍閣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12、廣元市農業局廣元市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13、劍閣縣農業“十一五”發展規劃14、劍閣縣農業區域與產業化規劃15、劍閣縣海椒產業“十一五”發

10、展規劃五、主要建設條件(一)原村料1、辣椒本項目主要選擇優質加工型辣椒鑫茂1-3號,以白龍鎮為中心的18個鄉鎮發展辣椒種植,建成80000畝種植基地。2008年植面積達到20514畝,辣椒鮮產量為41029t,2009年植面積達到46223畝,辣椒鮮產量為70954t,2010年植面積達到81456畝,辣椒鮮產量為128711t。2、原煤我縣下寺鎮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儲存量在1000萬t以上,現有青林溝等三個礦井,年產煤炭達到30萬t以上。原煤灰份在20%-28%內,硫份1%,固定碳為51%-56%,揮發份為30%-36%,水份4%,發熱量在5500-6500大卡內,煤質發熱量好,化學成分

11、穩定。煤礦距項目建設地94公里,可用汽車直接運到廠內。煤炭儲量、質量完全能夠滿足項目生產需要。3、化工產品項目所用食用用乙醇、氫氧化鈉、乙酸乙酯、流體CO2等化工產品在全國各大化工企業或化工產品市場均能購進。(二)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地點緊靠省道劍(閣)南(充)路,距劍(閣)蒼(溪)路30km,國道302線24km,國道108線43km,省道213線30公里,綿廣高速公路金子山入口66km、劍門關入口88km,距寶成鐵路復線劍門關火車站90km。沿綿(陽)廣(元)高速公路西去到綿陽170公里,到成都27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三)供電劍閣縣劍州電力公司在白龍設有變電站,本項目供電距離在5

12、km以內,由白龍供電所架設專用高壓電線,安裝了一臺400千伏安變壓器,供電有保障。(四)供水白龍鎮建有供水站,日供水能力在2000m3以上,目前有日供水1000m3的余量,完全能夠滿足項目建設用水。(五)建設廠址項目擬選建在劍閣縣白龍鎮春風壩。該地地勢平坦開闊,無不良地質結構。能夠完全滿足項目建設用地面積50畝,建成一條年產300t辣椒紅色素生產線項目的要求。(六)氣象條件及地震列度1、氣象條件(1)氣溫多年最高氣溫:40.9多年最底氣溫:-7.2年平均氣溫: 16.2(2)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74%(3)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226.2mm(4)風向、風速常年主導風向:WSW、ENE平均風

13、速:0.9m/s最大風速:10 m/s(5)霧年平均下霧天數:22天年最大下霧天數:39天(6)雷電年最大雷電天數:42天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VI 度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序號項 目單位指標備 注1工廠建設規模 1.1辣紅素t3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1.2辣椒粉粕t15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1.3辣椒籽t5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1.4辣椒醬t200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2主要原、燃料消耗量2.1鮮辣椒t800003生產方法 CO2萃取4主要生產設備 4.1浸提設備套14.2CO2萃取設備套15總平面指標5.1占地面積畝 505.2建筑面積M2123505.3投資強度6項目總投

14、資 萬元4047.66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1建設投資萬元1753.7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1.1土建設工程 萬元865.8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1.2設備購置安裝 萬元432.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1.3其它費用萬元 996.16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2建設期利息萬元93.96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3流動資金2200.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6.3.1鋪底流動資金 萬元300.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7職工人數及勞動生產率 25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8企業效益指標8.1年均營業額(不含稅)萬元39650.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8.2年均銷售稅金萬元2593.11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8.3年均

15、利潤總額萬元2415.5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8.4建設投資回收期年4含建設期1年9農業效益指標9.1農戶年均純收入元3700.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9.2年均農業產值萬元34400.00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七、主要結論和意見(一)主要結論1、本項目年產300t辣紅素生產線項目,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有利于劍閣三農問題的解決,加快推進劍閣新農村建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地增長。2、本項目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交通便利,建設條件好。項目采用CO2萃取法提取辣椒紅色素,為當今國內外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項目環境治理合理,污染物的排放能夠達到

16、國家標準要求,勞動安全衛生措施得當,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3、本項目在以劍閣縣白龍鎮為中心的18個鄉鎮,采用“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組織形式,三年內建成8萬畝優質辣椒種植基地,項目建設有充足的原料資源保證。4、實施本項目,可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延伸辣椒產業鏈,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從而有利于實施維護社會給定,構建和諧社會。5、本項目投資4047.66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753.70萬元,建設期利息93.96萬元,流動資金投入2200.00萬元。其資金來源于項目資本金947.66萬元,長期貸款1200.00萬元,短期貸款1900.00萬元。項目資本金全部由企業自籌。6、本

17、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企業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39650.00萬元,利潤2415.50萬元,稅金2593.11萬元,項目建設投資回收期為4年。同時,農戶可實現年均純收入3700.00元,農業年均產值34400.00萬元。項目企業效益好,農業效益明顯。綜上所述,項目的實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利于推進劍閣農業產業化,農業工業化進程,從而推進劍閣工業強縣。項目本身可以穩步增加農民收益,企業效益好,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建議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二)建議1、辣椒基地建設需要政府引導,相關部門配合,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民推廣辣椒種植面積,力爭在三年內,在以白龍

18、鎮為中心的18個鄉鎮,推廣種植辣椒種植面積運到8畝。2、在辣椒種植基地建設中,一方面縣級相關部門大力向上積極爭取扶持農業產業化的各種財政扶持資金,并足額用到辣椒基地建設上。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在基地建設三年內,每年要投入一定的財政扶持資金。3、項目企業屬于農產品加工企業,在項目建設中,各級政府在財政上要給予大力扶持。第二章 市場分析一、產品的性質和用途(一)產品的性質辣椒紅色素,別名辣椒色素,分子式C40H56O3,相對分子量為584.85,其結構式如下:辣椒紅色素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天然食品著色劑之一,具有橙紅、橙黃色調,屬類胡蘿卜素類色素,主要成分為辣椒紅素、辣椒玉紅素、玉米黃質、胡蘿卜素、

19、隱辣椒質等,是具有特殊氣味的深紅色粘性油狀液體,無辣味,有辣椒的香味,溶于大多數非揮發性油,不溶于水和甘油,部分溶于乙醇,耐熱和耐酸堿性較好,對可見光穩定,但在紫外線下易褪色。純的辣椒紅色素為深胭脂紅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極性大的有機溶劑,與濃無機酸作用顯藍色。用在食品添加劑等方面的辣椒紅素為暗紅色油膏狀,有辣味,無不良氣味。辣椒紅色素具有不溶于植物油和乙醇,在堿性溶液中溶解性大,耐酸堿,耐氧化等性質,在分離提取時可利用這些性質使辣椒紅色素與其它成分分離,而得到純度較高的提取物。美國FDA對辣椒紅的定義為辣椒紅色素是采用丙酮、酒精、二氯乙烯、異丙醇、甲醇、二氯甲烷或三氯乙烯等溶劑從甜紅椒中萃取而得

20、到的油樹脂,可用作食品著色劑,但其溶劑殘留量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規定的標準。歸類為天然色素。(二)產品用途辣椒紅色素被廣泛的用于食品工業、化妝品工業、醫藥工業和飼料工業。主要應用在:1、果汁、汽水、酒、糕點、口香糖等食品加工業中。2、日用化工產品行業。3、醫藥工業,用于藥片外衣和保健品類。4、用于化妝品著色。二、市場需求(一)國際市場近年來,隨著人工色素在許多領域被限制使用,各國法定使用的人工合色素數量不斷減少,加之人工合成色素的研發成本高,生產限制大,使得天然色素需求量大增,每年以15%增長。2002年全球天然色素需求量為8500t,2004年需求量1000萬t。“蘇丹紅事件”以后,在著色劑的

21、使用上逐漸由合成色素轉變成天然色素,直至現在,天然色素已占主導地位,充分反映了消費者“重歸大自然”的消費意識,人們越來越希望從林林總總的食品中選出更健康的產品。2005年天然色素的需求量達到20000t。2006年需求量超過30000t。預計到2010年達到80000t。根據有關統計資料統計,全球天然色素需求量主要是美國3、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家。隨著天然色素的需求不斷增加,占天然色素需求30%的辣椒紅色素的運用不斷擴大,需求量逐年上升,2003年為2000t,2005年需求量為6000t,2006年達到15000t,預計2010年將達到35000t。目前歐洲、北美、東亞及東南亞

22、都是辣椒紅色素的主要消費市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西班牙等發達國家占辣椒紅色素消費量的78%,發展中國家印度、中國、摩洛哥則是辣椒紅色素的生產國和供應商。(二)國內市場根據食品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2010年,食品工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20345億元增加到40900億元,年均增長15%;利稅總額從2005年的3365億元增加到6768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從2005年的0.5:1提高到0.8:1。其中:飲料、制糧糖、果汁等產業大量的需要天然色素。近年來,醫藥化工迅猛發展,到時2010年,根據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要培育5個銷售額在50億元以

23、上的大型醫藥集團,10個銷售額在30億元以上的醫藥商業企業,并爭取有5戶左右的本土企業初步發展成為國際化醫藥企業。其中:藥片外衣及各種保健品需要大量的天然色素。在我國化妝品市場中消費群體的日益壯大,各類化妝品品牌的宣傳日益增強,品牌代言人、時尚類雜志、書刊廣告以及促銷贈品競爭吸引著永遠追求時尚的女人。2007年,國內化妝品企業3200多戶,其中:中外合資企業達到450戶。如今,這些代表美和健康的化妝品對步入小康生活的我國消費者來說,已經不再是身份和奢侈的象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消費心理的變化,我國化妝品市場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化妝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刺激著對天然色素的需求。根據有關資料統計,2

24、003年,我國對辣椒紅色素需求量為500t,2005年達到1000t,2006年為3000t,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6000t。三、市場供給(一)國際市場辣椒紅色素的生產與辣椒的種植分布具有密切相關性,許多辣椒集中種植區都建有辣椒紅色素的提取廠,其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辣椒的原料附加值,增加經濟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亞洲主要以中國、印度、斯里蘭卡等為中心;歐洲西部主要有以西班牙為中心,包括葡萄牙及北非墨洛哥為集中分布地,東歐以匈牙利為中心,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為集中分布地;非洲集中分布于南部非洲國家津巴布韋、南非、莫桑比克、博茨瓦納、納米比亞、馬拉維等國;北美主要以美國和墨

25、西哥為主,南美以秘魯、巴西、智利為主;澳洲主要以澳大利亞為主。亞洲已經成為世界辣椒紅色素的最大生產基地,尤其以印度的生產量最大。2003年印度共出口各種色價的辣椒紅色素約1200-1300t,2006年達到3000t發上,集中分布于印度南部的科欽、馬杜奈、班加諾爾、海德拉巴等地。全印度辣椒紅色素的年生產能力約有2000多t,主要生產企業是Synthite Industrial Chemicals Ltd。公司建立于1972年,設備能力達到1400t/年。根據有關資料統計,2003年,全球辣椒絕色素產量為1500t,2005年產量達到4000t,2006年產量為10000 t,預計2010年產量

26、達到20000t。(二)國內市場我國是亞洲僅次于印度的辣椒紅色素生產大國,到2006年,國內生產辣椒紅色素的企業達到21戶,集中分布于原料產地的周邊地區,其中河北9戶,山東10戶,東北、四川各1戶。年設備生產能力約1000t。代表性生產廠家為:青島紅星色素廠、河北中進色素廠等。根據有關資料統計,2003年辣椒紅色素產量為350t,2005年達到500t,2006年達到1500t,預計2010年達到3000t。四、供需分析(一)國際市場總的來說,全球辣椒絕色素的供需矛盾突出,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2003年需求量差口為200t,2005年受“蘇丹紅”的影響,需求量差口突增到2000t,200

27、6年需求量差口為5000t,預計到2010年,需求量差口將達到15000t。(二)國內市場2003年,我國辣椒紅色素需求量差口為150t,2005年需求量差口猛增到500t,2006年達到1500t,預計2010年需求量差口將達到3000t。不僅如此,我國每年有10%-30%的辣椒紅色出口到世界各國,加上出口量,我國每年辣椒絕色素的需求量差口將會愈來愈大。綜上所述,不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辣椒絕色素的生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一部分靠番茄、蘋果等原料加工提取,彌補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主要靠化學合成來滿足市場需求。本項目產品市場需求空間大,前景好。五、價格分析辣椒紅色素以色價定價。辣椒紅色

28、素顏色的深淺主要依據色價(Color Value Units),即460 nm,色價指準確稱取0.1g試樣,精確至0.0002 g,用丙酮稀釋于100 mL容量瓶中,再精確吸取稀溶液10mL,稀釋至100mL,用分光光度計在460nm波長處,用丙酮作參比液,于1 cm比色皿中測定其吸光度。1nm色價460nm。460 nm=140時,目前的市場價格為160萬元/t。本項目生產的辣椒紅色素460nm140。考慮到市場變化的因素,按120萬元/t定價。六、副產品的市場分析本項目的副產品為辣椒粉粕、辣椒籽、辣椒醬。(一)辣椒粉粕辣椒粉粕,是特級辣椒粉提取色素及辣素后的剩余物,除含有少量的紅色素及辣素

29、外,其蛋白質含量較高,可用作家禽、牲畜、水產等動物的優質飼料添加物。我國是畜禽養殖大國,蛋白飼料需求量大,僅我縣就年存欄生豬160萬頭,肉牛4萬頭,肉羊70萬頭,年需求飼料在500萬t以上。產品市場空間大。(二)辣椒籽辣椒籽,除可用作種子外,還可用作榨油的原料用于生產辣椒籽油等,也可直接用于烹飪各式大菜佳肴。市場前景好。(三)辣椒醬利用原料準備車間經挑選后不是特級的辣椒加工辣椒醬。辣椒也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常用蔬菜,又是優良的著色劑和調味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四川、重慶、云南、廣西、湖南、湖北、陜西、貴州等省市居民都嗜好辣椒,烹調時習慣用辣椒醬。產品市場具有開發潛力。七、副產品價格分析

30、(一)辣椒粉粕目前市場價格在180元/t至300元/t之間,本項目價格擬定為200元/t。(二)辣椒籽目前市場價格在2500元/t至3500元/t之間,本項目價格擬定為3000元/t。(三)辣椒醬目前市場價格在1500元/t至2000元t之間,本項目價格擬定為1600元/t。第三章 辣椒基地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一、辣椒基地建設本項目以白龍鎮為中心,包括原白龍片區、公興片區、鶴齡片區所轄鄉鎮。建設辣椒原料基地。白龍鎮地處三個片區的中心,距最遠的鄉是長嶺鄉40公里。整個辣椒基地半徑為40公里以內。同時白龍鎮地勢相對平坦開闊,是三個片區的中心,交通處于樞紐地位,易于原料集結。(一)基地概況辣椒基地共

31、計18個鄉鎮,135個村,52005戶農戶。總人口287585人,其中:農戶277333人,占96%,非農戶10252人,占4%。幅員1242939畝(832平方公里),大春種植面積為204907畝。人口占全縣67萬人的43%,幅員占全縣3200平方公里的26%。基地所轄18個鄉鎮內,無化工廠及中型工業企業。空氣環境環境質量、產地灌溉水質量及土壤環境質量符合NY5010-200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條件。(二)種植面積規劃種植面積規劃為80000畝,辣椒鮮產量達到120000t。計劃從2008年起,2010年達到目標。1、2008年種植面積計劃計劃計劃推廣農戶為65%,戶均種植面積為0.61畝,種

32、植面積達到20514畝,占大春種植面積204907畝的10%。鮮辣椒產量達到41028t。其中:戶均種植面積最大達到0.8畝,最小的為0.3畝。2、2009年種植面積計劃計劃計劃推廣農戶為85%,比2008年增加20%,戶均種植面積為0.81畝,比2008年增加0.2畝,種植面積達到35473畝,比2008年17376畝,占大春種植面積204907畝的17%,比2008年增加7%。鮮辣椒產量達到70945t,比2008年增加29919t。其中:戶均種植面積最大達到1.0畝,最小的為0.5畝。3、2010年種植面積計劃計劃計劃推廣農戶為95%,比2008年增加30%,戶均種植面積為1.30畝,比

33、2008年增加0.69畝,種植面積達到64355畝,比2008年43841畝,占大春種植面積204907畝的31%,比2008年增加21%。鮮辣椒產量達到128711t,比2008年增加87683t。其中:戶均種植面積最大達到1.5畝,最小的為0.5畝。詳見2008年辣椒種植基地種植面積推廣計劃表(三)品種選擇我縣辣椒品種主要是二荊條、劍辣一號、鑫茂1-6號。本項目辣椒種植主要以鑫茂品種為主。選擇鑫茂1號、鑫茂2號、鑫茂3號。這些品種的主要特性是座果率強,果多而齊,果色淡綠,熟后鮮紅,肉厚光亮,空腔小,辣味濃而香;果長16cm,果寬2.0cm;耐寒,耐弱光,抗灰霉,抗炭疽,抗疫病,抗枯萎及細菌

34、性斑點等多種病害,適應性強,一般畝產量為2100kg(田)辣椒種植技術包括輪作制度、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及采收后處理幾個方面,農業部門的規范種植技術要求,嚴格按公害農產品標準組織進行。二、農業產業化經營辣椒基地建設堅持“政府引導、農戶企業為主、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采用“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 的組織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農戶與企業之間有了一個橋梁和紐帶,兼顧兩者的利益關系,加強協調,減少糾紛,既維護了農民的利益,又保證企業有了穩定的原料來源,成為企業與農戶之間的中介。第四章 主要技術工藝方案一、產品方案本項目主產品為辣椒絕色素,年產量為30

35、0t。利用加工中的普通辣椒、加工辣椒紅色素中的殘余物可生產副產品辣椒粉粕、辣椒籽。其中:年產辣椒粉粕15000t,辣椒籽500t,辣椒醬20000t。二、產品質量指標(一)采用標準1、GB10783-1996食品添加劑辣紅素標準2、GB10465-1989辣椒干標準3、GB5009.4-1985食品中灰分測定方法4、GB6678-2003化工產品采樣總則5、GB8450-1987食品添加劑中砷的測定方法6、GB8451-1987食品添加劑中重金屬限制試驗方法(二)辣椒紅色質量指標項 目單 位指 標外觀 深紅色油狀液體色價 460nm140 吸光比 A470/A4541.000砷(以As計) %

36、0.0002重金屬(以Pb計) %0.003灰分 %0.2己烷殘留量 mg/kg10總有機溶殘 mg/kg12辣椒素 %0.005(750SHU)不溶物 % 3(三)辣椒粉粕質量指標外觀:淺黃色至淺紅色粉末。水分:11%-14%。(四)辣椒籽質量指標外觀:籽粒飽滿、色澤鮮艷、顏色一致。純度:98% ,水分:<12%。(五)辣椒醬質量指標按NY/T1070-2006辣椒醬標準執行。三、生產工藝技術方案(一)技術工藝方案辣椒紅色素具有不溶于植物油和乙醇,在堿性溶液中溶解度大,耐酸堿,耐氧化等性質,在分離提取時可利用這些性質使辣椒紅色素與其它成分分離,而得到純度較高的提取物。目前常用的提取辣椒

37、紅色素的方法有三種:油溶法、溶劑法和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法。 1、油溶法指在常溫下用呈液狀的食用油如棉籽油、豆油、菜籽油等浸漬辣椒果皮或干辣椒粉,使辣椒紅色素溶解在食用油中,然后通過一定的工藝流程從食用油中提出辣椒紅色素。但是由于油與色素分離較困難,使得辣椒紅色素物質提取率低,難以得到色價高的產品。2、溶劑法指將去除次品雜質的干辣椒磨成粉后,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用有機溶劑如丙酮、乙醇、乙醚、氯仿、三氯乙烷、正己烷等進行浸提,將浸提液濃縮得到粗辣椒油樹脂,減壓蒸餾得粗制品。但這種粗制品含雜質多,同時還帶有辣椒特有的辣味,為此需采用多種改進方法,以消除雜質及異味。其主要方法有:(1)先將粗制的辣椒油樹

38、脂進行水蒸汽蒸餾,去除辣椒異味,再用堿水處理,有機溶劑提取,蒸餾得到辣椒紅素;或先用堿水處理辣椒油樹脂,然后用溶劑提取,濃縮,添加與油溶法相同的食用油,再用水蒸汽蒸餾以除去異味。(2)在辣椒油樹脂中加入脂肪醇與堿性物質如甲醇甲醇鈉,乙醇乙醇鈉,正丙醇正丙醇鈉異丙醇異丙醇鈉,丁醇丁醇鈉等,通過這些堿性物質的催化作用,促使辣椒油樹脂中的脂肪成分發生酯交換反應,然后蒸餾過量的醇,再將留下的椒渣中加水或食鹽水,用酸調至中性,分層,油層中加入非極性或低極性溶劑,如正己烷、油醚,出固體,過濾得到辣椒紅素,該法制出的辣椒紅素質量上乘且無異味。(3)先以1540的NaOH(或KOH)溶液處理辣椒油樹脂,使辣椒

39、紅素中的脂肪成分發生皂化反應,再用有機溶劑如丙酮進行提取濃縮,然后用水蒸汽蒸餾或在減壓下用惰性氣體處理即可得到無異味的辣椒紅素。此法所制出的辣椒紅素收率高,質量好,生產安全簡便易行。(4)以20的堿性金屬化合處理辣椒油樹脂,然后再加入適量的堿土金屬化合物,使其形成一個水溶液體系,該水溶液體系用稀酸在室溫下處理,形成鹽后過濾,分出固體,水洗,再用有機溶劑提取,減壓濃縮可得辣椒紅素,所得的產品質地優良無異味。 3、超臨界C02流休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是食品工業新興的一項萃取和分離技術,與傳統的化學溶劑萃取法相比,其優越性是無化學溶劑消耗和殘留,無污染,避免萃取物在高溫下的熱劣化,保護生理活性物質

40、的活性及保持萃取物的天然風味等。該技術是利用超臨界CO2作為萃取劑,從液體或固體物料中萃取,分離和純化物料。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表明,用超臨界C02流體萃取法脫除辣椒色素中的殘留溶劑,制備高濃度辣椒紅色素是成功的,可行的。超臨界C02流體純化辣椒紅色素,使產品符合FAOWHO標準的最佳工藝條件是萃取壓力18MPa,萃取溫度為25,萃取劑流量2.0L分鐘,萃取時間3小時。國內研究表明,精制辣椒紅色素時,萃取壓力控制在20MPa下,辣椒紅色素的色價幾乎不受損失,有機溶劑的殘留可以降低,辣椒色素中紅色系色素和黃色系色素可以分離開。國內專家認為在小于10.0MPa壓力下可萃取出黃色成分,保留紅色素,同時,

41、當壓力大于12.OMPa時,可將辣椒油樹脂的紅色組分基本萃取完全。(二)技術工藝選擇經過考察,本項目對辣椒紅色素的提取采用“兩步法”。先用溶劑法浸提出辣椒的粗提物-辣椒油樹脂,再用超臨界C02流體萃取法在辣椒油樹脂中萃取分離出辣椒紅素。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提取方法是用95食用乙醇提取辣椒油樹脂,該方法較經濟實惠,且生產能力大,無殘留溶劑造成的毒性。其工藝流程如下:原料挑選清洗脫水烘干去籽、蒂粉碎過篩(殘渣)浸提過濾濾液濃縮殘渣最后濃縮液呈紅色油脂狀,即為辣椒油樹脂。然后將提出來的辣椒油樹脂,采用超臨界C02流體萃取法萃取,C02萃取壓力以控制在15MPa,溫度55時萃取效果最好。萃余物為紅色半干

42、粉狀物,口嘗基本無辣味。將萃取物和萃余物分別進一步脫溶、純化、結晶、重結晶、精制、包裝,即得辣椒紅色素。(三)生產工藝流程圖根據技術工藝選擇,本項目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圖:生 產 工 藝 流 程脫水清洗挑 選原 料烘干去籽、蒂過濾浸提過篩粉碎純化脫溶CO2流體萃取濾液濃縮結晶重結晶精 制包裝 (四)主要生產工藝設備本項目主要生產工藝設備是烘干設備、溶劑浸提設備、蒸汽鍋爐、超臨界C02流體萃取設備。(五)、副產品生產技術工藝主要是辣椒醬,生產工藝流程如下:涼曬發酵裝缸加入輔料粉碎精檢清洗初檢挑選后的普通辣椒出 廠入 庫香辣醬包裝加料制熟檢 驗五、土建設工程(一)總平面布置原則1、少占土地,節約用地,

43、減少投資,在經濟條件許可下盡可能創造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2、滿足綠化、生活的使用功能要求,使布局緊湊,流向合理,管理方便。3、滿足廠內運輸要求,使作業通暢、連續和短捷,避免重復交叉、相互干擾。4、滿足安全消防、工業衛生、環境保護等技術規范、規定。5、結合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分區,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技術經濟合理。(二)建設內容本項目土建工程有冷凍庫、原料準備車間、浸提車間、辣椒紅色素加工車間、辣椒醬加工車間、辣椒粉粕加工車間、辣椒籽加工車間、原料倉庫、成品倉庫、綜合辦公樓、職工宿舍、食堂等。廠區占地面積50畝,建筑及構物建筑面積12350m2,其中:生產建筑及構

44、物建設面積6930m2,管理及輔助生產建筑構物建筑面積5600m2。綜合辦公樓、職工宿舍為多層建筑,其他建筑物為單層建筑。生產車間及管理用房嚴格按生產作業規范(CMP)、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HWCCP)和ISO900族系列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標準設計。本地區基本地震烈度為6度,工程建構筑物按6度抗震設防。六、供電本項目10kV電源單回路引自劍閣縣白龍變電所,供電距離為5km內。廠內設有配電控制室設有400KVA變壓器一臺,采用放射式供電,為各電氣室變壓器及高壓電機供電。車間以一般照明為主,局部照明為輔,重要場所設事故照明。項目供電負荷估算為300KW。七、防雷與接地安裝覆蓋全廠建構筑物的綜合防

45、雷保護系統,所有建構筑物的防雷保護均直接接地并與全廠接地網相連。利用建筑物柱內主鋼筋作引下線。全廠設鋼質材料構成的接地網,正常不帶電的電氣設備之金屬外客等均接于接地網上。八、給水排水(一)供水項目生產用水來源于白龍鎮自來水供應站,經廠區供水室經管網向廠區進行生產、生活供水。用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消防水量貯存在清水池內。生活、生產及消防給水管成環網布置,管徑不小于DN100,管網水壓不小于0.25MPa。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二)排水雨水采用明溝就近排至廠區附近水溝中。清洗原料的污水回收經過沉淀口中和后回收利用。一部分供清洗原料,一部分用于消防、綠化用水。浸提、萃取車間及化驗

46、室產生的廢水,與生活污水排除先經地埋式二級生化處理后,進入中間調節池,再進行加藥反應、過濾處理后,進入中水池消毒,經中水泵加壓回用,供綠化、澆灑道路,剩余部分外排。九、 通風、按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項目建筑物采用自然通風。第五章 環境保護一、采用的依據和標準1、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2、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3、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4、GB3096-19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5、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二、工程污染源(一)粉塵污染本項目主要是粉碎辣椒、鍋爐原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粉塵。(二) 氣態污染主

47、要是鍋爐原料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含有SO2。(三) 噪聲污染主要是粉碎機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四)廢水污染廢水主要清洗原料、提取辣椒紅色素、加工副產品、化驗室化驗產生廢水和生活污水。三、防治措施(一)粉塵防治措施鍋爐房煙沖安裝除塵設備,吸收煙霧中的粉塵,通過凈化后再排放。原料準備車間安裝袋式除塵器吸收空氣中的粉塵。粉塵排放可以達到國家標準。(二)氣態污染防治措施鍋爐房煙沖安裝除硫設備,原煤燃燒采用新型原煤燃凈技術。可使煙霧中的SO2達到排放標準。(三)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選用加工精良、裝配質量好、產生噪聲低的設備,以及采用基地加震、消音器,或利用建筑物、構筑物來阻礙聲波的傳播。(四)污水治理措施生活、

48、生產污水治理詳見供水排水章節。(五)綠化綠化在防止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它具有較好的調溫調濕、改善小氣候、凈化空氣、減弱噪聲等功能。本項目在廠房的周圍及道路兩旁等,凡能綠化的地帶均盡量種植以參木、灌木、草坪相協調的品種,加強廠區和周圍的綠化。四、生態環境本項目在實施建設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其破壞的植被,采取生態恢復、補償措施,恢復其原有功能,以減少水土流失及防止其它生態問題的發生。五、環保投資本項目環保投資約占本工程總投資的1%。第六章 消 防為確保工廠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失,本項目將嚴格遵循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設計規范,以使用方便、經濟合理為原則,積極

49、采用行之有效的先進的防火技術,從全局出發,統籌兼顧,正確處理生產和安全、重點和一般的關系,達到促進生產,保障安全的目的。一、編制依據1、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3、GB50140-2005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4、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5、GB50193-93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規范二、火災危險性定類本項目浸提調車間、辣椒紅色素車間火災危險性屬于乙類,原料準備車間、配電室、材料庫屬于丙類,其余都為丁、戊類。三、消防措施(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廠內重要場所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如材料庫、辣椒紅色素車間、乙醇等易燃易爆化工產

50、品存放點。(二)總平面布置總平面布置嚴格按照有關的規范設置防火間距及防火要求。廠區道路均為環形道路,消防通道寬大于4m。運輸線路、消防車道、管線及室外消防栓的布置也按照有關規范進行布置。(三)建筑物的防火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及安全疏散、門、窗等的確定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執行。(四)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廠內建有消防池、消防栓,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消防給水網與廠內生活、生產用水管網相連。形成成環網。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第七章 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一、編制依據1、勞動部第3號令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監察規定2、GB1

51、2801-91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3、GB5083-1999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4、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5、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6、GB5005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7、GBJ87-2001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定8、GB18218-2000 重大危險源辨識9、GB2894-96 安全標志10、GB2893-2001 安全色二、 職業衛生措施(一)防塵采用除塵設施,揚塵點設置吸塵罩,使廠房的崗位粉塵濃度達到國家允許的標準,從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二)防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地基加震、消音器等措施,從聲源傳播上來控制噪聲。(三)防機傷

52、對粉碎機等設備設計可靠的防護器、擋板或安全欄。(四)防火災對使用乙類物品的車間或倉庫,嚴禁動用明火。(五)人身防范根據工作特點配備各種必須的防護用具和用品。如工作帽、防護手套、口罩等。三、安全管理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除設管理人員外,各車間班組均設兼職安全員。對新入廠或調換的職工,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試取得安全作業證后方可上崗。第八章 節 能項目消耗能源為生產、生活及火災情況下所消耗的原煤、水、電等能源。節能措施如下:一、工藝設備節能合理設計工藝,盡量選擇國家公布的有節能標志的設備。二、節水措施合理選用管材及設備,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選用節能產品,減少能源浪費。原料準備車間清洗用水通過中和

53、等辦法處理,進行循環用水。三、電氣節能1、在設備選型上盡量選用低耗能的節能產品。2、在滿足建筑照明及道路照明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燈具設置,同時選用節能型號燈具。四、總圖布局節能合理布局,使建筑物在滿足規定的照度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減少電能的消耗。五、建筑節能在建筑材料選用上選擇國家規定的節能型新材料,減少建筑物的耗能。第九章企業組織、勞動定員與人員培訓一、企業組織機構(一)機構設置項目依照公司法規范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設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董事會選舉董事長,董事長下設總經理,總經理下設副經理,分管各職能部門。公司設置設綜合辦、生產部、技術品質部、財務部、供應部和銷售部。生產車間設有原料準備車間、烘干車間、浸提車間、辣椒紅色素生產工車間、辣椒粉粕生產車間、辣椒籽生產車間、辣椒醬生產車間。(二)組織結構圖股東大會監 事 會董 事 會總 經 理副 經 理副 經 理供應部技術品質部財務部綜合辦銷售部生產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辣椒籽生產車間粉碎車間烘干車間原料準備車間辣椒醬生產車間辣椒粉粕生產車間辣椒紅色素生產車間浸提車間化驗室實驗室配電室農戶三、生產制度每天工作24小時,全年工作300天,采用三班制,實行三班三運轉的生產作業制度。四、勞動定員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