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經驗交流材料_第1頁
社區服務經驗交流材料_第2頁
社區服務經驗交流材料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區服務經驗交流材料今天生活在居民社區的人真是時刻感受著幸運,已經形成網絡的社區服務成了老百姓離不了的需要。用一位社區工作者的話來概括:“開門七件事,都可找社區。”住在我市各個小區的老年人,如今只要撥打一個電話,就可享受社區助老服務站提供的代換煤氣、代送報刊、代領養老金、代繳水電費等10多項服務。目前在我市,活躍著400多個孤老包護小組、上萬名青年志愿者,他們為全市700多位孤、病、殘、癱的老年人提供包護服務。隨著城市框架的拉開,許多老人搬到了新區。老人們心里高興是高興,可是離開了以前的街坊鄰居,心里倒覺得空落落的。為了幫助老人消愁解悶,我市一些社區建起了聊天站,由退休醫生和一些老年人組成,通

2、過聊天或談心,一方面進行心理疏導,一方面讓他們找回老街坊的感覺。目前,全市建有社區聊天站600多個。在我市,社區服務更是形成了系列,這些服務系列包括老年人服務、殘疾人服務、雙擁優撫服務、保健康復服務、婚姻服務、計劃生育服務、文體服務、市民文明教育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等多個項目。稍作留心你會發現,居家附近不少便民店、餐館、米店、理發店、洗衣店以及幼兒園、衛生所都掛有醒目的藍色“社區服務網點”證牌,這些網點像衛星一樣圍繞著各個居住區,多了不覺得,少了卻感到極大的不便。據統計,全市目前共有街道(鎮)社區服務中心和居委會社區服務站44個,其他各類專業性服務設施5685個,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社區服務網絡已

3、初步形成。重溫“大雜院情懷”白寧據說,舊城改造喬遷新居的居民們搬家時的心情都是十分矛盾的,喜悅的是有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割舍不下的卻是那份老街坊互相知冷知熱的“大雜院情懷”。“躲進小樓成一統,鐵門一關百不管”,城市化形成的樓房心態給城里人帶來了新的苦惱。誰來解憂?社區服務業應運而生。社區服務是為滿足社區成員多種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會,發動社區力量開展的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性質的居民服務,是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明城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第三產業的一個新領域。它對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開辟再就業渠道、維護生活穩定具有積極意義。各種極具親和力的社區服務活動的廣泛開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了現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