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網絡環境的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試驗研究黃玉山 王秋海 郭浙斌 林瓊崔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Email:Huangys摘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引發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如何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教學改革如何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成為人們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我們在體育教育專業本科運動生理學課程進行了基于網絡的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改革試驗。經過三輪行動研究,初步探討和構建了基于網絡的運動生理學自主協作學習模式,學生對該學習模式普遍持歡迎態度,反映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與信息素養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自主;協作;網絡環境一、引言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正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
2、。如何在網絡環境下提高教育的質和量,更好的實現網絡與教學過程的優化整合,這是當前教育科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運動生理學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本研究設計了自主-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網絡環境下教學試驗,探索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具體方式,為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改革積累實踐經驗。二、試驗研究的意義(一)信息化社會的教育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信息工業與網絡技術的快速進步,給教育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生機。特別是Internet互聯網絡與校園網絡的自由聯通,提供了網絡教育的硬件條件,使網絡教育成為可能。傳統的教學觀念正逐漸被打破,教與學的過程沒有了時空的限制,教育越來越走向網絡化、虛擬化、
3、國際化和個性化。互聯網的出現,實現了全球資源共享,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獲取資源,進行學習。面對海量的網絡資源,作為教師如何快速、準確、擇優地利用、開發、整合資源,以“創設情景”“設置問題”“布置任務”使網絡與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引導學生去構建知識的工具;作為學生如何身臨其境,通過認識、思考、分析、實踐,做到真正意義的知識建構,把網絡與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工具。要做到這些,需要在先進的教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網絡環境下教學應用模式的積極探索。(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現需要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信息化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是當前教育領域的迫切任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應
4、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更好的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信息技術,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可以創設良好的開放式學習環境,以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的能力。但要做到這一點,還必須有與網絡環境相匹配,與學習者特征、學科特點相符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等。因此,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模式的任務十分重要也十分緊迫,只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才能真正做到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三、試驗研究的基本情況與研究方法(一)試驗的基本情況1.試驗目通過教學改革試驗,培養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掌握與應用運動生理學知識、原理指導體育健身與運動訓練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自主學習、協作學
5、習的能力。探索基于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自主-協作學習教學模式。探索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評價方式。2.試驗內容 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內容包括緒論、肌肉活動、氧運輸系統(血液、呼吸、血液循環),肌肉活動與能量代謝,肌肉活動的神經和激素調節,體育教學、訓練與健身鍛煉的生理學分析等五篇。我們選取“氧運輸系統”“肌肉活動的神經控制”“運動技能”作為教學試驗內容,試驗內容占課程內容的35%。3.試驗環境基于Web的多媒體網絡教室和基于Web的綜合電教課室(可直接訪問互聯網和校園網)4.試驗對象體育教育專業2004級本科生,22人。(二)研究方法 本試驗主要采用行動研究和評價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1.行動研究行動
6、研究是指由與問題有關的所有人員共同參與研究和實踐,對問題情景進行全程干預,并在此實踐活動中找到有關理論依據及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的全過程是一個螺旋式加深發展的過程。每一個螺旋圈即為一輪行動研究,都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四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環節。每一輪行動研究都要設定本輪行動研究的目標。通過逐輪目標的達成,最終實現試驗的總目標。本試驗行動研究分三輪進行。以第二輪行動研究的設計為例,進行具體說明。第二輪行動研究研究目標:構建基于網絡環境的自主-協作學習模式,并分析模式的特點。教學內容:血液循環(6課時)行動設計(計劃):根據第一輪行動研究后的反思結果,提出基于網絡環境的自主協作學習
7、模式的教學模式圖;分析該模式的特點;設計“血液循環”的教學設計方案。行動實施(行動):按照教學設計方案,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協作的教學改革試驗;用圖形和語言的形式描述模式的結構。行動記錄(觀察):模式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所組成的結構;各種教學資源在模式中所起的作用。階段總結(反思):通過課堂錄像,教學日志反映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構建是否合理,網上資源在模式中的作用(如眾多的資源中,哪些可用,哪些不理想;哪些可開發,哪些可整合)2.評價研究評價研究是指依據明確的目的和任務,測量對象的功能、素質和屬性,對評價對象做出價值性的判斷的研究方法。本試驗采用測試、個人作業、小
8、組成果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學生利用學校教學平臺中運動生理學網絡課程或網絡上相關資源進行在線自我測試,學生的作業在校園網完成,教師批改。在完成一節或一個專題的學習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將其學習成果發布網上或在課上交流,供師生共同評價。四、學習模式的初步建構(一)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依據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它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這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有明顯的不同。建構主義強
9、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但又不忽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認為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或被灌輸的對象。2.學習者特征分析對學習者特征的分析是指對學習者的學習準備、學習能力、學習風格等進行了解,為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提供依據。體育教育專業的本科生與其它專業的大學生相比,文化基礎相對差,學科學習能力相對低,學習注意力易分散。但他們性格較開朗,反應較快,長期參與體育運動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體合作精神。針對這些特點,我們考慮如果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協作學習,取人之長,補已
10、之短,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3.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特點分析 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都是一種教學策略。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自主學習強調學習者是認知過程的主體,它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主動學習,有利于培養創造型人才。協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相性學習,這種互動體現了人性化的平等。在這個平等的基礎上,小組成員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教學過程成為了一種人際交往,是一種信息的互動。這種充滿了溫情和友愛,又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與競爭的學
11、習氛圍可以實現認知、情感與技能學習目標的均衡發展。 依據上述教育理論以及對學習者的特征分析,我們確定采用自主-協作學習的模式,進行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試驗。(二)典型試驗教學案例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結構圖見圖1,該教學模式主要采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兩種學習策略,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提出問題自主學習明確任務自主學習(瀏覽網頁、在線練習、問題解決)網絡環境/資源共享/創作工具(平臺/網站/課件/素材資源)自主解決問題協作學習任務分工小組活動(辯論、設計、問題解決、評價)網絡環境/資源共享/創作工具(平臺/網站/課件/素材資源)協作完成任務學習成果
12、匯報評價總結教師指導圖1 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結構圖 “血液循環”是運動生理學課程中第四章內容,是第二輪行動研究的試驗內容。本章安排8課時,其中2課時實驗。圖2是一次課(2課時)的教學結構流程圖。從圖中可以看到,本次課自主學習策略主要解決“心肌生理特性”這一知識點。教師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帶著問題到網上解決問題。協作學習策略解決“心跳活動規律-心動周期”。這一知識點內容較多,難度也大些,利用小組協作學習的優勢,發揮每一位學生的特長,既有明確責任分工,又可互相幫助,有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均關注學生的行動,幫助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學習難
13、點。在兩個知識點學習暫告一段落時都適時進行了成果的交流,師生一起共享及評價學習成果。教師導入;神奇的心臟,展示各種現象自主觀察思考、提出問題1、 心臟是怎樣跳動的?2、 心肌的生理特性與骨骼肌有什么不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教師點評1、創設情景:心臟跳動、心臟心動周期圖表2、提出問題與任務:觀看心臟的跳動與圖表,找到心臟跳動的規律 2、教師指導教師總結開始現象1PPt現象2魚開邊心還在跳離體蛙心在跳心臟的跳動網絡查閱資料,發表意見學生匯報網絡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完成任務教師與學生共同點評學生小組匯報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心臟興奮傳導與心動周期PPt結束圖2 心肌特性與心動周期教學結構流程設計五、對基于
14、網絡環境運動生理學自主學習模式問卷調查的分析為了了解學生對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態度與效果,我們在試驗結束后,發放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學生對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態度、學習行為以及在網絡環境學習的興趣收獲等。發放問卷22份,回收22份,有效問卷22份。通過數據處理結果如下(一)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1.學生對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態度由于各地教學條件的差異,目前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的信息素養還不高,學習能力又相對差,他們對網絡環境的自主協作學習模式是否適應,歡不歡迎?問卷結果表明:這種學習模式絕大部分學生是非
15、常喜歡和喜歡的(表1)。表1 學生對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態度態 度非常喜歡喜歡一般不喜歡非常不喜歡人 數81310036.459.04.6002.學生對網絡環境學習的態度根據表中可以看到學生希望在網絡環境上課,對網上活動最偏愛的是學生喜歡在網上查資料(86.4%),喜歡利用各種軟件進行自主學習(68.2%),自主進行網上測試(59.1%),分組協作學習(45.5%)。提示,本試驗探索的自主-協作學習模式是受學生歡迎的,迎合了信息化時代對學生的要求,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表2)。表2 在網絡課室上課時 ,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活動內容人數%活動內容人數聽老師講課731.8
16、分組匯報表演836.4回答問題418.2自主進行網上測試1359.1分組協作學習1045.5觀看各種學習課件,自主學習1568.2上網查找資料1986.4用Word或ppt等工具完成作業2090.93.學生對網絡環境下,最喜歡的學習方式的態度對問及在網絡環境下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時,學生回答情況是: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有三種,分別是自己利用網絡學習(95%),圍繞問題學習(86.4%),與伙伴分組學習(68.2%)。表3 在網絡課室上課,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人數學習方式人數整堂課都是教師講29.1與伙伴分組學習1568.2圍繞問題學習1986.4與異地學生互相評價作品522.7自己利用網絡資源學
17、習2195.0從上述調查到的反饋信息,可以了解到學生喜歡在網絡環境下學習,他們對自主-協作學習模式是歡迎的,能積極參與其中。(二)學生的學習效果分析 在調查問卷中,我們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了初步的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如下:1.基于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學習效果當問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進行學習,自己得到什么收獲時,學生認為有多方面的收獲。主要是掌握了運動生理學的知識,同時提高了信息搜索、整合信息資源的素質,自主探究與人合作等能力都得到培養和提高(表5)。表5 基于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學效果人數教學效果人數學到運動
18、生理學的基礎知識1777.3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1986.4可以學習與人相處,學會協作學習1359.1培養了創新意識1045.5提高了信息素養(搜索、應用、編輯資源等)1881.2其它29.12.在網絡教室上課時,學生技能提高狀況本次教學試驗的對象是體育教育專業2004級的本科生(試驗進行時均為大學一年級新生,還未上計算機普修課),他們的計算機能力差異很大,大部分較差。為了教學試驗能較好地順利進行,我們在試驗前專門進行了2次共6課時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培訓。調查問卷的結果反映出通過教學試驗,學生在學習運動生理學知識的同時計算機能力有不少提高(表6)。表6 在網絡課室上課,學生技能提高的狀況技 能
19、打字速度上網上傳、下載加工處理信息Word和ppt等工具的使用人 數1716152120%6873689591(三)學生測試成績分析試驗班22名學生參加了運動生理學課程的期末考試。期末考試覆蓋教材全部內容,試卷滿分100分,其中教學試驗內容66分,非試驗內容34分。對考試成績進行兩方面分析:一是平均分,二是教學試驗內容與非試驗內容的得分率。統計得出試驗班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是75.9分,標準差6.4。利用XS平面分析模型進行分析,得到圖3。從圖中可以看到試驗班期末考試平均成績較高,且相對集中。教學試驗內容66分,平均得49.6分,答對率為75.1;非教學試驗內容34分,平均得25.2分,答對率為74.0。上述分析結果提示,基于網絡環境的運動生理學自主協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圖3 S平面分析模型六、小結經過三輪行動研究,通過對調查問卷、學生反饋信息的統計分析,對基于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教學試驗進行分析評價,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結論:1、通過三輪行動研究,已初步探索和構建成基于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的模式 ,具體分析了其設計方法和操作流程。2、基于網絡環境下運動生理學課程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符合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受到學生的歡迎。該模式的優勢: 有利于培養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六年級科學下冊1.4怎樣放得更大教案1教科版
- 城市照明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不銹鋼中板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升砂磨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發聲卡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舊貨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丙綸長絲紡絲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4年山東工程技師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2022年新教材海南生物高考試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
- 總監辦綜合管理制度
- 新員工入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 《新編藥學實驗教程(上、下)》讀書筆記模板
- 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完整版】
- 浙江省藝術特長生A級基礎樂理知識
- 分層總和法沉降計算表格
- stm32f103c8t6最小系統客戶-中文手冊
- 英語-外研(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學生單詞默寫專用表格
- 完整版各城基本風壓
- YS/T 803-2012冶金級氧化鋁
- GB/T 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測定機械測量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