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精編版)_第1頁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精編版)_第2頁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精編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又稱海洋水產資源。指海洋中蘊藏的經濟動物和植物的群體數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斷更新的海洋資源。其特點是通過生物個體種和種下群的繁殖、發育、生長和新老替代,使資源不斷更新,種群不斷補充,并通過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達到數量相對穩定。自古以來,海洋生物資源就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近數十年來, 人類對水產品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長。 在 20 世紀 70年代,人類所利用的總動物蛋白質 (包括飼料用的魚粉)中,約有12.5 20% (鮮品計算)來源于海洋生物資源。世界海洋水產品總產量,由1938 年的 1880 萬噸增加到 1980 年的 6458 萬噸,增長2.4

2、倍。1978 年世界海洋漁業總產值為 283 億美元。海洋生物資源還提供了重要的醫藥原料和工業原料。海龍、海馬、石決明、珍珠粉、龍延香、鷓鴣菜、羊棲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國的名貴藥材。當前,海洋生物藥物已在提取蛋白質及氨基酸、維生素、麻醉劑、抗菌素等方面取得進展。以貝殼制造工藝品已在中國成為一種行業,一些珊瑚是很受歡迎的藝術品。 海鳥糞含磷達 20% ,是極好的天然肥料。鯨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鯨頭部的油是精密儀器的高級潤滑油。海藻的提取物, 特別是褐藻膠和瓊膠在工業上也有廣泛的用途。而我們生活的地球表面, 海洋面積約 3.6 億平方公里,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

3、球上總水量的97% 。海洋中有著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蘊藏的資源量約3.42 1010t ,海洋植物 1.7 109t 海洋生物每年可生產1.351011t 有機碳,并在生態平衡允許的情況下, 每年可提供 3109t 水產品。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 70,海洋空間極有可能成為21 世紀最大的待開發領域。人類從海洋取得的食物只占1,但它提供了人類動物蛋白的22,海底石油占地球總儲量的 45,天然氣占地球總儲量的50。 因此,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會成為新世紀的主要目標。那么海洋生物資源有哪些可以開發利用的呢?人類目前可利用的海洋生物資源包括以下幾類:魚類資源是海洋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類魚類是脊椎動物中

4、最為低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海域里,目前已記錄到海洋魚類3023 種,其中軟骨魚類237 種、硬骨魚類 2786 種,約占我國全部海洋生物種類的1/7 左右。因此,海洋魚類構成了我國海洋水產品的重要基礎。從海域分布來看, 太平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漁獲量最高的海域,占世界海洋總漁獲量的51.9 ,在世界各海洋中居第1 位。這里有著名的秘魯漁場,盛產秘魯鳀魚;日本北海道漁場,其盛產的鮭、帶魚、太平洋鯡、大黃魚、小黃魚等,產量非常豐富。大西洋的漁獲量在世界各海洋中居第 2 位,主要有北海漁場和紐芬蘭漁場等,盛產鱈魚、鯡魚、毛鱗魚等,印度洋的漁獲量較少僅占世界海洋漁獲量的6。魚肉中含蛋白質、氨基酸很高,對促

5、進智力發育、降低膽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明顯的作用。因此,經常吃魚對健康有好處。海洋軟體動物是重要的生物資源。很多種類分布廣,數量大,肉味鮮美,又易捕撈和養殖,是人類的漁業對象。 可供捕撈的主要種類是頭足類的魷魚、烏賊等。還有很多種類既可采捕,又能進行人工養殖,如雙殼類的牡蠣、貽貝、蟶、蚶。據統計世界海洋軟體動物的產量每年約為 560 萬噸,其中鮑、干貝(扇貝的閉殼?。┑榷际钦滟F的海產食品。不少海洋軟體動物可供藥用。 鮑的貝殼叫石決明, 烏賊的內殼為海螵蛸, 貽貝、牡蠣及一些雙殼類的貝殼都是常用的中藥。很多種海洋軟體動物的數量很大,它們的貝殼可成為燒石灰的原料。 很多種的貝殼生

6、有獨特的形狀和花紋,具有豐富的色彩和光澤,如寶貝、雞心螺 (芋螺) 、 豎琴螺 (harpa) 、 扇貝、 珍珠貝 (pteria),可以制成人們喜愛的玩賞品、 日用品和裝飾品。 由雙殼類產生的珍珠更是珍貴的裝飾品和藥物。 貝雕工藝畫完全是用各種貝殼進行雕琢裝飾而成的。此外,很多海洋軟體動物還可作為農業肥料和家禽、魚類、蝦類的飼料。甲殼動物資源許多甲殼動物可供食用。重要的是十足目的蝦和蟹, 雖然其產量在海洋漁業中所占比例不大( 見), 但由于肉質鮮美, 且富營養,故經濟價值很高。尤其是對蝦類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優質海產食品。邊遠海域及深海的甲殼動物資源,目前也受到世界的重視 , 尤其是南極的大磷蝦

7、 (euphausia superba) ,有人認為有 1050 億噸儲量,估計每年開發 50007000萬噸不會破壞資源20世紀 70年代末以來, 世界溫暖海域沿岸帶對蝦的人工養殖生產正在高度增長,不少國家(包括中國)的對蝦養殖產量每年已超過 1萬噸,預計不久即可超過捕撈生產的產量。許多甲殼動物是海洋魚類等的天然餌料,如海洋浮游甲殼類 (橈足類、糠蝦類、某些端足類及十足類等) 是海洋上層魚類的重要食物。 底棲的小型甲殼動物則是海洋中下層魚類和蝦類的重要食物。 它們的數量多少往往影響到經濟魚類的生長和發育,也影響到漁業的資源和生產海洋植物資源以各類海藻為主,主要有硅藻、紅藻、藍藻、褐藻、甲藻和

8、綠藻等11 門,其中近百種可食用,還可從中提取藻膠等多種化合物。當前世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很不充分, 捕撈對象僅限于少數幾種, 而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 多種海藻及南極磷蝦等資源均未很好開發利用;捕撈范圍集中于沿岸地帶, 僅占世界海洋總面積 7.4%的大陸架水域, 卻占世界海洋漁獲量的90% 以上。據估計,海洋中有機物平均單產為50 克碳/ 米 2年,每年有 200 億噸碳轉化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魚產品約2 億噸,迄今僅利用 1/3 左右。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途徑為一開發遠洋 (如南大洋) 和深海的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資源。二開發海洋食物鏈級次較低的

9、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三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海水養殖和增殖業(如放養魚、貝類和蝦等),實現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有機物的污染:據調查表明,我們生活的各種污染物、垃圾和化學物質,已經把人類最大的環境海洋深深地污染了,使得海水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毒水”。 這類污染物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進入人體,會導致生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人體器官中毒、癌變或畸形,最后造成死亡。一個多么震驚和令人發指的現實,我們的健康正在遭受著我們自己的威脅。工業廢物及石油的污染: 石油及其產品大量排向海洋, 使海洋的自我調節能力嚴重下降,加之大量的工業廢水, 多種重金屬的無節制排放, 極有可能破壞海洋生物

10、的棲息環境, 影響其生存。 海洋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 他的抵抗力穩定性相對較強,然而恢復力穩定性相對就較弱, 也就是說一旦海洋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的破壞,無論是海洋自己還是我們人類都是很難將其修復的。抹香鯨的捕殺:抹香鯨巨大頭部骨腔內含有大量鯨腦油經加工成為白色無臭成結晶體稱鯨蠟,是很好工業原料,可制蠟燭、肥皂、醫藥和化妝品,亦可提煉高級潤滑油。體油、腦油和龍涎香是其身上的三大寶物,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然而,大量的捕殺已經使這一珍貴的物種瀕臨著滅絕,現在數量極其稀少, 已成為了瀕危物種。抹香鯨只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人類對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已經威脅到了很多物種的繁衍,也威脅到了自然界物種及基因的多

11、樣性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立法上,1982 年通過1994 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以下簡稱公約 )是全面建立新的包括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制度在內的現代國際海洋法律秩序的框架性一攬子協議。作為國際關系史上的第一部 “海洋憲章” 以法典化的形式建立了當代國際海洋法的法律框架,集中規定了當代國際海洋法的主要內容。其次,加強海洋環境保護。生活在海洋里的各種生物,都棲息在一定的海域內,要求一定的環境條件。 只有滿足了它們所需的條件, 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和繁殖。所謂環境條件,一般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兩方面,前者主要指水溫、 鹽度、溶解氧、光照、海流等物理條件,后者主

12、要指餌料生物、競爭對手和敵害等。如果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打破,那么它們生長速度和繁殖能力就會下降,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相反,為它們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可向人類長期提供豐富多樣的生物食品。然而,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每年產生大量的廢物排入海中,使得海洋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對海洋生物資源造成很大的危害。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防止人為的破壞, 尤其是防止或減少污染, 是永久利用海洋生物資源的前提條件。特別是要保護好魚類的產卵區與育幼區的生態環境,對維持多種經濟魚類的生命循環具有重要的意義。增強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 加強科學技術的投入, 對海域生物種群分布、 食物鏈、繁殖地等情況進行研究,查清海洋

13、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情況,對瀕危物種的現狀、生境、分布、數量及其變化規律和瀕危原因進行調查和系統研究。制定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條例, 完善海洋生物資源保護法規體系。加強海洋開發管理, 規范海洋開發秩序, 依靠科技進步等措施有序實施海洋開發。可持續地開發利用生物資源,改善及完善各種有效的開發利用技術措施,合理利用經濟魚類。此外,還應加強國際與區域合作, 在海洋生物多樣性管理、 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轉讓、人員培訓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包括開展跨國民間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養護、 研究和管理的國際合作機制。 建設海洋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與監測系統。逐步建立海洋生態系監測體系、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信息系統并實現與世界相關信息系統的聯網。建設示范工程。積極采用旅游模式、人工養殖模式、綜合利用和深加工模式等, 寓教于游、 主動式增加數量和提高質量的保護行動,達到保護與開發并舉以及生態效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目的,促進公眾自覺保護意識的普及?!?/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