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_第1頁
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_第2頁
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_第3頁
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_第4頁
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  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桐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   執筆:沈玉林 中職生同伴交往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嘉興市級立項課題,該課題于06年3月開始醞釀,06年8月正式立項啟動,并于同年11月份進行了開題論證,經過一年的調查、分析和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報告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正處于十六、七歲到十八、九歲的青年初期,是人生中從“動蕩不安”走向成熟的時期,他們在

2、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性方面,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處于青春期發展的高峰期。生理上產生顯著變化,心理上急劇發展,在性方面發育成熟,社會交往不斷擴展,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渴望獨立,渴望外界把他們當作成人來看,但中職生由于自身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面的限制,還不能獨立處理許多事情。身心發展的不同步,使他們面臨著許多心理上的困擾。對于中職生來說,他們不僅承受著與普通高中生一樣的成長煩惱,而且還要承受比高中生更多的來自社會、家庭等外界的壓力。因為,中職生上職業中學大多并非出于本意,他們是激烈的升學競爭中的挫敗者,迫于無奈而上了中職。同時面臨著三年畢業后的就業壓力,而社會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的學歷要

3、求越來越高。他們的自我生存意識,競爭意識,交往合作等現代意識日益強化,他們處在其發展最迅猛的社會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誼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的時候,他們渴望與同伴交流心得體會,從中獲得快樂與安全感。據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現狀研究報告顯示,獨生子女目前最好的朋友依次是:同班同學;好友;同校同學。其中同班同學竟占80.8%,。另外,陳仙梅等人對8000多名小學、中學和大學學生人際交往的研究表明,在總體學生的課余時間、游樂、傾訴和樂趣分享的對象均將同伴放在首要的位置。然而,對于學習基礎偏低,行為規范較差,理想目標欠明確的中職生來說,同伴交往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許多現實表明,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有較高的

4、發生率,需要心理教育工作者理性地研究和關注。此外,大多數中職生是在校寄宿生,同寢室伙伴之間的交往狀況往往決定著一個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滿意程度。我們在學校心理輔導室接待來訪學生的過程中也發現,同室、同班學生交往不良往往嚴重影響中職生的身心健康及對學習、生活的熱情,同伴關系成為影響中職生校園生活滿意度的最大因素。據統計(05、06學年),來心理輔導室咨詢的學生中,人際關系問題占到了所有問題的39.6%,而且女生較多的班級人際關系問題就更突出。因此,我們學校在教科室的領導下,在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協作組的成員的參與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沈玉林老師牽頭,切實開展了中職生同伴關系輔導,通過設計問卷,調查分

5、析,對中職生同伴交往的現象及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尋找規律,并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對策。二、研究目標1、調查中職生同伴交往的現狀;2、研究影響中職生同伴交往的影響因素;3、探索對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的應對措施; 三、研究方法1、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同伴交往的現狀。2、訪談法。通過學生、教師座談會和家訪的形式,了解學生家庭情況,了解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及影響因素。3、行動研究法。通過調查研究,制定學生同伴交往不良的應對策略,并通過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個別輔導等,改善學生同伴交往不良現象,努力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四、問卷調查1、參考文獻,設計調查問卷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收集有關中職生

6、同伴交往的研究資料。為此,心理老師沈玉林三次回母校湖州師范學院教科院心理系找到大學導師,請教同伴交往研究的開展和資料的收集。在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桐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同伴關系測驗問卷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并請嘉興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吳麗萍院長,科研規劃處紀忠華主任和桐鄉市教研室副主任陸圣江老師專門為課題開題,修改調查問卷,以求不斷完善,使調查問卷更具科學性。問卷的組成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自編的對調查對象的家庭情況的了解。第二部分為“同伴交往特點調查問卷”,引自鄭日昌教授編著的中學生心理診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二版。第三部分為自編問卷,問卷分為:父母的影響;交

7、往的方式方法;交往的意識;交往的目的和交往水平等五個緯度。2、分層抽樣,問卷調查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以班級為單位選取三個年級9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包括商務外語、動漫設計、服裝設計、汽車修理、計算機網絡、涉外財會、烹飪等七個專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900份,實際回收882份,其中男生403人,占45.7%,女生479人,占54.3%。                     表

8、1  樣本分布情況 男女總計一年級156187343二年級104159263三年級143133276總計403479882 3、針對調查、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訪談,根據調查、訪談后發現的問題,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應對策略并實施。五、調查結果1、同伴交往整體狀況  表2  同伴交往整體狀況  交往良好交往一般交往不良  人數   百分比人數   百分比人數   百分比一年級男69 &#

9、160;  44.2%60     38.5%27     17.3% 女63    33.7%68     36.4%  56     29.9%二年級男 42     40.4% 47    &#

10、160;45.2% 15     14.4% 女 65     40.9%  63     39.6%  31     19.5%三年級男 72     50.3% 55     38.5% 16&#

11、160;    11.2% 女 55     41.4% 52     39.1% 26     17.3%總計882366    41.5%345    39.1%171    19.4% 由表2可知,中職生同伴交往中有19.4 %的學生

12、存在比較嚴重的行為困擾,39.1%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困擾,只有41.9%的學生同伴交往良好。同時,我們看到,同伴交往存在問題的女生明顯比男生的比率高。實際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中職生同伴交往的問題是嚴重的,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和女生。 2、同伴交往不良的檢出情況表3  同伴交往不良的檢出情況 交往不良學生數占總體百分比排序交談687.7%3交際交往839.4%1待人接物374.2%4異性交往728.2%2總體情況17119.4%    由表3可知,中職生中有19.4%的學生總分超過14分,表現為嚴重的交往不良。各分

13、組中,檢出率最高的為交際交往,達到了9.4%,其次是異性交往(8.2%),再次為交談(7.7%),最后為待人接物(4.2%)。從以上分析來看,中職生群體中,同伴之間交往是密切的,但是存在一系列問題。特別是交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就更加突出。我們對此專門采訪了部分班主任老師和學生,發現在班級中個別學生交往問題比較大的。而一些主要表現在交談(7.7%)方面,就是在交際交往的過程中不懂得如何恰當地與人交流,許多交往不良學生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些學生表現在交往方面過于表現自己,不注意方式方法。許多學生開始擁有了好的人際基礎,可是交往一段時間后問題紛紛產生。產生問題后又不知道如何處理。特別是女生與女生

14、,往往因為一些細小的問題導致不和,結果問題越鬧越大。而在異性交往方面,中職生渴望與異性同伴交往,但是由于職業學校專業的設計,許多班級都是清一色男生(如計算機班),而有些班級都是清一色女生(如商務外語班),所以造成了男女生交往較少。同時,許多學生在交往過程中,顯得過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從而早成了交往困難。在待人接物方面,中職生還是比較懂得待人接物的規則和禮貌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交往不良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傷害別人。3、對交往的認知    調查問卷中,對“你渴望交朋友嗎?”,有85.3%的學生回答“非常渴望”,有11.4%的學

15、生回答“渴望”,只有3.3%的學生回答“愿望不是很強烈”。可見,中職生已經充分認識到交往的必要性并渴望與人交往。對于“你希望你的最親密的同學(朋友)是”, 有12.4%的學生回答“同性”,有35.7%的學生回答“異性”,回答“性別無所謂”的學生占了51.9%。可見,對于交往的對象方面,大部分學生認為性別上無所謂。建立和發展同伴關系,必須依靠對自我同伴關系的正確認知。4、交往的目的對于同伴交往的目的,調查發現,“你認為有無親密同學(朋友)對你學習及今后走向社會的生活:”,有84.7%的學生回答“很重要”,5.6%的學生回答“無所謂重要”,有9.7%的學生回答“沒有考慮”。“你認為朋友在哪個方面會

16、給你帶來最大的幫助”,有23.2%的學生回答“學習”,有52.8%的學生回答“心理”,13.6%的學生回答“生活”,只有10.4%的學生回答“物質”。對于“你為什么要交朋友?”,回答“尋求歡樂和安慰”的占了60.3%。由此可見,中職生交友的目的比較明確,是為了能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中職生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希望被集體、他人接納和贊許,而由于中職生在初中時一般都是成績相對較差的,一直以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家長,老師和社會都對學習成績差的持有異樣的眼光。他們多么希望受到同齡同學、朋友的肯定。處于青春期中期的他們,在生理、心理上發生著急劇變化,他們面臨許多的不確定性和動蕩性,困惑,迷茫。他們一方面試

17、圖證明自己獨立了,希望能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尋求更多的獨立和自主,一方面又在尋找新的歸屬與依戀對象。同伴群體和親密的朋友恰好滿足了這一需要。同伴之間的平等性還給他們提供了一份安全感,增強了自主感和釋放感。5、交往的水平中職生的同伴交往呈現出不同水平,有的學生人際關系相當好,在群體中很受歡迎,但是一些學生不很受歡迎,甚至很不受歡迎。對于“你認為你的人緣怎么樣?”,63.9%的學生回答“很好”,21.7%的學生回答“一般”,14.4%的學生回答“較差”。對于“你有幾位親密的同學(朋友)?”有67.8%的男生回答“兩位及以上”,而女生回答“兩位及以上”的只有41.3%。回答“一位”的女生有38.6%。

18、對于“你與異性同學交往會感到不自在嗎?”,38.9%的學生回答“會”。45.1%的學生回答“不會”,16%的學生回答“不知道”。而女生回答“會”的占了82.3%。對于“你是否覺得與同學(朋友)交往有困難?”,有19.5%的學生回答“是”,而女生占了34.3%。由此可見,中職生在同伴交往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在群體同伴中不受歡迎,嚴重的甚至遭到排斥。根據一些班主任反映,班里的確有一些學生一起排斥一名同學的現象,特別在女生群體中。在異性交往方面,男生比女生顯得更加大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困擾,主要表現在自卑、單相思、不敢主動交往。而女生更多的表現在缺乏與異性交往的正確觀念。6、交往策略中職生的同伴交

19、往過程中,許多學生渴望交往,也開始和同學交往,但是由于方式方法不妥當,給自己的交往帶來了麻煩。對于“你是否主動與同學(朋友)交往?”,有77.6%的學生回答“是”,回答“否”的占了22.4%。可見,一些學生在交往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對于“你是否經常考慮如何處理與同伴的關系”,只有25.2%的同學回答“是”,74.8%的學生從來不考慮怎樣更好地與同伴相處。對于“對你來說,下列哪種情況是符合你的”,有35.5%的學生選擇了“其他”。對于“你與同學(朋友)發生矛盾后一般你怎么解決?”,有12.3%的學生選擇了“以后再也不和他(她)交往了”,其中女生占了73.1%。在多次的心理輔導過程中,我們接待的好

20、多來訪女生就是為了女生之間的一些隱私而兩個開始要好的同學之間產生矛盾,結果造成關系僵化,以至最后行如末路。一些學生在產生矛盾后,開始尋求解決矛盾的途徑。但是由于交往策略不合適,沒有照顧到對方的自尊心而重新傷害了自己的同學(朋友)。可見,亟待加強對中職生的交往策略輔導,特別是針對女生較多的班級,我們有必要開展針對性的小團體輔導。7、父母的影響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同伴交往影響是顯著相關的。我們的調查也發現,許多中職生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心里有煩惱的事情,他們首先想到傾訴的對象是同學(朋友),而不是父母。當與父母發生口角時,有79.4%的學生選擇了“打電話向同學訴苦”。選擇“家庭關系和

21、睦”的學生,有81.9%的學生選擇了自己的人緣關系好,而選擇“家庭關系差”的學生,有63.2%的學生選擇了自己的人緣關系差。六、討論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和與學生、班主任老師的訪談發現,中職生渴望與同伴交往,而且愿望很迫切。但是中職生同伴交往的不良現象是比較多的。同伴交往不良占了19.4%。同時,我們發現,同伴交往存在問題的女生明顯比男生的比率高。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和女生。我們發現,在交往策略方面,一些學生表現在交往方面過于表現自己,不注意方式方法。許多學生開始擁有了好的人際基礎,可是交往一段時間后問題紛紛產生。產生問題后又不知道如何處理。特別是女生與女生,往往因為一些細小的問題導致不和,結果

22、問題越鬧越大。而在異性交往方面,中職生渴望與異性同伴交往,但是由于職業學校專業的設計,許多班級都是清一色男生(如計算機班),而有些班級都是清一色女生(如商務外語班),所以造成了男女生交往較少。同時,許多學生在交往過程中,顯得過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從而早成了交往困難。在待人接物方面,中職生還是比較懂得待人接物的規則和禮貌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交往不良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傷害別人。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小團體輔導是迫在眉睫。對于自身交往的認知,中職生認為對于交往的對象方面,大部分學生認為性別上無所謂。但是,少數學生覺得自己人緣很好,但是卻在群體同伴交往中不受歡迎,產生了一

23、些認知偏差。對于交往的目的,他們是比較明確的,主要是為了能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中職生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希望被集體、他人接納和贊許。處于青春期中期的他們,在生理、心理上發生著急劇變化,他們面臨許多的不確定性和動蕩性,困惑,迷茫。他們一方面試圖證明自己獨立了,希望能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尋求更多的獨立和自主,一方面又在尋找新的歸屬與依戀對象。同伴群體和親密的朋友恰好滿足了這一需要。同伴之間的平等性還給他們提供了一份安全感,增強了自主感和釋放感。在影響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的因素方面,除了家庭,特別是父母的影響之外,我們認為影響因素是多角度的,有個人主觀的方面,也有外界其他客觀原因。在這一點上,我們覺得我

24、們有必要開展深入的研究,這也正是我們課題今后要探索的方面。七、教育對策(一)、以心理輔導活動課為平臺,開展分層次的人際交往訓練1、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在高一年級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心理輔導專職老師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制訂人際交往輔導專題系列。從新生認識和適應新學校開始,設計認識新同學、認識他人得從認識自己開始我的氣質、友情十字路口、換把椅子坐一坐、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學會贊美別人等主題活動,通過師生探討,生生交流,結合團體游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訓練。讓學生在活動課中學習和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注意要素,克服生活中學生之間的心理隔膜,從而改善不良的人際交往。2、針對調查中發現的有同伴交往不良現象的學生,有目的性的對其進行交往指導。如抽取部分學生,開展1016人的小團體輔導訓練。一學年中,對其交往情況進行指導和多次訓練,記錄情況。3、在不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的高二、高三年級。采用班級心理主題班會課的形式,由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