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研究_第1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研究_第2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研究_第3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研究_第4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研究 論 文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的頒布,使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功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校著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這種新的要求既是落實思想品德課實效性的要求,也是對以往忽視學生成人教育做法的矯正。 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終極目標,它符合中學生自身發展特點和時代的要求。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一個關鍵時期,這期間他們身心迅速發展,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其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敏捷性日漸加強,容易

2、接受新觀點和新鮮事物。但這一時期,由于他們的知識與閱歷儲備不足、理性思維不完善等,不容易自發完成社會主義道德的修養,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因此,他們需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與培養,讓他們在社會生活實際中體驗,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成長,以逐步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種培養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梢赃@樣認為,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是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方面最富于挑戰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本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問題的提出背景、相關文獻綜述、我的研究方法與思路以及論文的創新之處。第二部分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感目標的理論依據,在這

3、一部分,作者首先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感目標的必要性,然后對“情感”“態度” “價值觀”的含義等進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實現情感、態度、價值感目標的理論依據。第三部分作者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感目標的現狀進行了剖析,作者首先結合自己的一個問卷調查,從定量的角度得出了一個詳細結果,然后根據這一現狀,從理論上分析了制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內外部因素。第四部分是落實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它是全文的核心,鑒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工程,需要匯集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在這部

4、分,作者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存在的問題從宏觀的角度提出了五條相應的應對策略:一是要構建良性的教學互動體系,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三是要編訂更加完善的教材體系,四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五是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體系。這些宏觀策略為具體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大的方向和前提。第五部分是關于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在這部分,作者站在一線教師的角度,從微觀層面提出了可供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參考的方法,如組織有效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組織豐富多彩、富于教育意義的情感教育活動、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等。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態度;價值觀;策略abs

5、tract the issuanc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curriculum standard, making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function substantially transformed. new course standards require schools to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correct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the values and the

6、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historical miss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new requirements implementing moral character is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demand, is also ignore students' adult education in the past practice of correc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motiona

7、l attitude values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 i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t is in line with its own features and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life is in a crucial p

8、eriod, during this their body and mind developing quickly, moral character and the outlook on life, the values, the thinking gradually formed the independence, critical and agility increasingly strengthen, easy to accept new ideas and new things. but this time, because of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

9、nce insufficient reserves, rational thinking not perfect, not easy to finish the spontaneous socialist moral cultivation, achieving the emotional, attitudes and values of the target. so, they need to have the right guidance teachers and training, and let them live in society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10、 practice continuously explore and growth, so as to gradually form the correct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this kind of training succ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udent good moral charac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nd personality. can think,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education is the th

11、ought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innovation in the most challenging link, also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nk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background put forward, including problems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my 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and the place of the innovation of

12、the paper. the second part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teaching for emotional, attitudes, values perceived value goal,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first analysi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teaching for emotional, attitudes, values, and the necessit

13、y of the target sense of"emotional" "attitude" "value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re analyzed, attitudes, values emotional sens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arget.in the third par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junior middle

14、 school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for emotional, attitudes, values perceived value goal, the author first with hi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quantitative that a detailed results,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or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junior

15、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teaching for emotional, attitudes, values of the target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strategy of carrying ou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emotions, attitudes, values, and realize the goal, it is the core of the whole text ,

16、in view of emotion, and attitude, valu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is a long-term complex project, needed to pool including school, family, society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ower, so, in part, the author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emotions, attitudes, values, and realiz

17、e target problems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article five: one is to construct the benign interaction teaching is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two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3 is more perfect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development, fo

18、ur is to build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five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system. the macro strategies provide large direction and the premi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teaching. the fifth part is about how teachers in teaching of achieving the emo

19、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of the teaching goal,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stood in a lin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eachers, micro level being suggested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teacher reference methods, such as organization of effective moral character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e

20、rich and colorful, abound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activity education significance, clever use all sorts of teaching methods, etckey word: junior high moral character; feelings; attitude; values; strategy 目錄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理論概述 6 (一)“情感”“態度” “價值觀”含義的界定及相關關系分析6 (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理論依

21、據. 9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現狀剖析10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的現狀調查及分析10 (二)制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內在因素. 15 (三)制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外部因素. 19 第四章 落實初中思想品德課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21 (一)構建良性的教學互動體系21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24 (三)編訂更加完善的教材體系27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29 (五)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體系32 第五章 教師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的具體方法.33 (

22、一)組織有效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33 (二)組織豐富多彩、富于意義的教育活動. 38 (三)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40一、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創造性地調整了課堂教學的目標,由原來注重一維的“知識與能力目標”轉變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這樣創造性地舉動對于我們一線的教學人員來講,壓力與動力并存,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在不同的學科中,其在保持總體有序落實的前提下會各有側重,比如英語學科可能更側重“知識與技能”這一維,物理學科可能更側重“過程與方法” 筆者認為,初中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幫助青少年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

23、學生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的課程,衡量它是否有效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極為關鍵的檢驗標準就是要看其是否實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而且,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質量優劣將直接關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教育,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它對當前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迎接社會多元化發展對學校的挑戰,為培養未來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到個人,大到整個社會和國家,加強對中學思想品德課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研究

24、與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1、對學生個人而言,它是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 中學階段是學生高級情感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智力的發展,自我意識的增強等心理特點都為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很多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的失衡和社會閱歷的限制,表現出眾多的情感缺陷,如缺乏生活和學習的熱情,學習動力不足,自尊感社會責任感不強,難以勝任未來高要求的工作。因此,為使學生得到健全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勢在必行。 2、對整個社會而言,它是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21 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隨著基礎科學和高新科技的迅猛發展和

25、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 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1勞動者的素質不僅是指精英人物的素質,而且也是指十幾億普通國民的平均素質。正如世界科教文總干事馬約爾先生曾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 “我們留下一個什么樣1的世界給子孫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給這個世界留下什么樣的子孫。”子孫決定了我國未來的摸樣,而決定“什么樣的”子孫的便是教育,教育是育人。信息時代使得知識的傳播工具日益先進,獲得事實性的知識變得相對便利。因此,決定用什么知識,怎樣使用知識的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就顯得重要起來。要避免或減少這方面的問題,僅靠理性知識已經顯得力不從心,還需要情感的力量加以調節,需從情感發展的早期注重對學生

26、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此來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3、對政治教學而言,它是政治學科實現其特殊德育功能的需要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而道德的學習有別與其他知識的學習,除了要讓學生懂得道德倫理方面的理論知識,還必須激發學生內在的道德需求和情感共鳴,讓學生真心信服并將外在的社會道德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修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德意志品質,將內心的道德信念貫徹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中。立足于課堂教學,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正是實現思想品德課特殊功能的重點。 4、對教育本身而言,它是實現教育本質的需要教育的本質是育人。也就是說教師除了需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外,

27、還要在師生共同探究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自主學習的方法,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就是要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同時,教師也要承擔起對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培養和熏陶的任務,達到真正的育人,實現教育的本質。因此,如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充分體現德育課程的特殊性,是一個值得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教師密切關注的課題。然而,現階段我國德育課程的教學實際來看,大部分教師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缺乏現實的研究,更無經驗可言,所以,他們面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8、”的教學要求,產生了許多困惑。加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對“知識與能力”更難測量,現行的大1馬約爾, 世界教育報告m,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p32部分考試很難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一來,課堂教學仍然主要是圍繞著知識與能力進行,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置之不理,有的教師雖然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所關注,但往往又不知如何有效地去實現這一目標。 基于以上原因,筆者從實際出發,深感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學會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多么重要,于是,確立了本研究課題。 (二)相關文獻綜述 目前,國內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內涵界定還缺乏科學性和完整性,對情感

29、、態度與價值觀并沒有進行嚴格的區分,有的專家和學者籠統地稱之為“情感”。國內與這方面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研究,如情感教學模式、情感教學目標分類、情感目標的形成性評價等;二是對三位目標的內涵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從知識觀和課程觀兩個角度對三維目標進行解讀。 對情感教育的理論研究是從 1982年冷冉先生發表談情知教學 (1982年教育研究第一期)一文開始的,它打開了我國教育研究界情感教育研究的大門。到90年代,隨著國外情商理論的崛起及我國素質教育的實施,我國情感教育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993 年 12 月,上海師范大學的盧家楣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版了

30、情感教學心理學第一部專著,第一次較為全面的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情感教育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獲得國家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此后學者魚霞出版了基礎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一書,字書中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實現策略,如轉變教師觀念、掌握情感教育的規律、設計情感教育的課程等。2002年,上海師范大學盧家楣教授又主編出版了以情優教理論與實證研究 ,并且其他學者的一批著作也先后問世,他們都較為系統地論證了情感教育的理論、策略等問題,這表明情感教育思想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教學和理論工作者的共識。 南京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軍教授在其著作歷史教學的新視野中指出:態度是指個人對有關事物的信

31、念,以及與這些信念有聯系的情感體驗,并且影響個人做出行為反應的準備狀態或傾向性,包含認知成分、情感成1分和行為傾向 。該書第六章從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角度提出了歷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一些建議,如歷史教材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圖書館資源的利用1劉軍: 歷史教學的新視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63與開發、科技網絡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等,這些理論對本文的寫作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稚勇在其著作社會科教育概論一書中指出,價值觀的培養是社會科教育的靈魂。在社會科課程中進行價值觀培養,有兩大問題需要加以深入研討:一是關于價值觀的取向問題;二是關于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的1整

32、合問題。該書立足于全球性中小學社會科課程改革,尤其關注我國中學歷史與社會以及品德與社會 ,對社會科課程涵義、價值、地位,社會科課程內容、結構,社會科教學、評價,社會科課程的全球性發展趨勢諸方面,作全方位的研討。在進行國際比較的同時,還對有關國家的社會科課程作縱向的論述與比較,探討其發展淵源和軌跡。 社會科教育概論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社會科課程的跨文化研究”的成果,是多年來專題性學術研究成果的結晶。 但不無遺憾的是這些研究都只是站在理論的高度對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教育進行了闡述,而這些研究中對思想政治課如何落實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具體說明的文章更是少之甚少,大多都

33、只是泛泛而談提高課堂教學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并沒有從宏觀上把思想政治課的課程目標的實現放在整個學校和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探討,很難供一線教師直接參考。因此,本文試圖從微觀的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以及宏觀的整個學校、社會背景中去探討實現思想品德課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在充分吸收現有理論成果的基礎上, 立足于自身近 10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工作的一些做法、經驗、思考和體會,將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教育的理念和理論融注在教學實踐中,將結合本學科推行這一教育的策略、方法和技巧作為本文的重點。可以說結合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和自身教學實踐,探索實現課程標準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策略及實施的

34、具體途徑是本文的創新之處。 (三)本文的寫作思路 本文的寫作思路如下圖所示: 1李稚勇,社會科教育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124一、緒論 問 文 方 本題 獻 法 文的 綜 與 創述 提 思 新出 路 之處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理論概述 (一)必要性 (二)相關含義界定 (三)理論依據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現狀剖析 (一)現狀調查及分析 (二)制約實現目標的內在因素 (三)制約實現目標的外在因素 四、落實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策略 構 建 建 立 編 訂 建 立 構 建良 性 平 等 更 加 多 元 和 諧的

35、教 和 諧 完 善 化 的 的 校學 互 的 師 的 教 教 學 園 文動 體 生 關 材 體 評 價 化 體系 系 系 體系 系 五、教師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具體方法 (一)組織有效的思 (二)組織豐富多彩、 (三)巧妙的運用各想品德課堂教學 富于意義的教育活動 種教學手段5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理論概述 (一) “情感” “態度” “價值觀”含義的界定及相關關系分析 1、 關于“情感” 情感主要是指一個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緒體驗,也就是他對什么感興趣,表現出好奇、興奮、滿意等情緒,對什么不感興趣,表現出討厭、不高興等情緒,對接受教育的學生而言,情感具體是指

36、學生在學習結束合應該具有的感情體驗。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應該是對客觀事物做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它具體包括生活情感、認知情感、道德情感及人際情感方面。品德情感是學生產生品德行為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執行轉化的催化劑。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情感教育首先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社會性情感品質,并通過在這種教育,不斷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提高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品德、

37、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2、 關于“態度”“態度” ,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或事物的發展過程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指向,包含對于事情的基本觀點和采取的相應行動。在心理學中, “態度”用來說明人的行為一貫性的概念,通常是指人對各種事物和現象所持有的一種協調一致的、有組織的和習慣化的反應。態度是人通過與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各樣的人或事物直接接觸的經驗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形成物,是個性的一個側面。 思想品德中的態度應該是指個體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對社會存在所持有的一種具有一定結構和比較穩定的內在心理狀態,它由三種成分構成的:認知成分,即對態度對象特定的人、

38、事、物所具有的知覺、理解、信念和評價。情感成分,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持有的一種情緒體驗,如尊敬和鄙視、喜歡和厭惡、同情和嘲諷等。行為傾向成分,是個體作出行為之前所保持的一種準備狀態。63、關于“價值觀” 思想品德中的價值觀是指學生在學習結束后應該具有的對周圍經濟利益、金錢的看法,對社會價值取向的一種判斷標準和個人的價值取向。研究認為表明,價值觀對于人的道德行為起著統領的主導作用。道德價值觀就是人們關于自身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對于社會和人的意義的衡量,它由特定的內容組成,并按照特定的形式構成一個獨特的完整結構。道德價值結構的形式是以認知能力為基礎的,但又不是認知能力,也不是認知能力在道德范疇中的簡

39、單應用,它具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完整性。道德價值結構的內容直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價值觀念通過成人講授、強化、認同、觀察學習等方式而形成,之后又受經驗、平衡化、道德價值結構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而使其價值高低不斷發生變化。當一種或幾種價值觀念一致時,個體就遵循它發生行為;不一致時,就要通過增加新價值觀念或改變現有價值觀的價值高低來減少或消除失調。4、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作為獨立的新課程目標,相輔相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1)情感與態度 情感受影響的態度,態度引發相應的情感。在通常情況下,如果將某特定的對象與某種感覺形成穩定聯結后,就會形成對該事物相對穩

40、定的態度。心理學研究認為,態度是由情感、認知和意向三要素構成,是外界刺激與個體反應之間的中介因素。 (2)情感與價值觀 情感在某種程度上是價值觀的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傾向也一定包含著相應情感。人們對某事物的情感反應,不論是積極或消極、肯定或否定,都受到個人內在價值觀的影響。如果在對事物評判的過程中沒有個人價值觀的參與,相應的情感就難以產生。因而,對事物的情感,在其深層往往隱含著一定價值觀念的折射,而價值傾向里也總是包含一定的情感因素,沒有情感的價值傾向是矛盾的。情感是個體對事物經價值觀評判后而產生的內心體驗,價值觀則提供了對某事物會產生何種情感的評判標尺。價值觀作為一種內在的區分好壞、指導行為的

41、心理傾向系統,具有情感與意志的特征,浸透于整個人格之中。7(3)態度與價值觀 態度源于價值觀,又表達價值觀,價值觀是態度的核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態度能表達人們深層的價值觀念,而所謂的價值就是態度對象對人的意義。價值觀是衡量某種事物對個體活動的意義標準,沒有對事物價值的權衡,根本無所謂會產生何種情感、形成何種態度。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評價事物的標準和態度,即是人的價值觀,態度的核心意義就是體現對某事物一定價值認識的個體反應。我們可以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態度,但只會有少數幾種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作為基礎的信息或意義內容,形成了基本框架,構成了態度的基礎和核心。 5、 三維目標之間的相

42、互關系 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表達課程目標,是課程改革要遵循的規范。它反映了由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和學科體系到目前更為注重學生能力發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的轉變。但如何在課程內容的整合過程中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建立課程框架的必要前提。筆者認為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圖2.1所示,有的學者也運用“四象限”思維模式提出了它們共同構成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如下圖2.2所示),筆者也十分認同這種觀點。從兩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分三個維度來表達課程目標,并不意味著從三個維度分別實施課程目標。在課程內容目標的設置與表達中,必須從整體上把握三個目標維度的關系。就課程目標的實施而言,它是一個整

43、體,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當我們把它們轉化成內容目標時,必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圖 2.1:三維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8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支撐全部課程目標實施的基礎; 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的發展; 服從并服務于能力目標及情感、 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的主導。 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程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思想政治觀點是主體;優先設置和實施的課程目標。圖 2.2:教育的“四大支柱” 基本技能 基礎知識 (實驗與操作) (概念與原理) b a c d 基本態度 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 (過程與方法) 與價值觀) 1(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理論依據 所謂的實現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

44、就是指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而不是“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教育放在第一位,以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崇高的價值觀為教學的最終目標而不是教學的手段和形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思想品德課對學生的吸引力以及教學的時效性,使教學內容真正深入學生心底。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來說,給予學生快樂的情感和幸福的體驗是十分重要1查有梁.從思維模式看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db/ol/0>.9的。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和“樂之”就反映了學習者的喜好情感及其這種情感對學習的激勵作用。北宋著名的理學家

45、和教學家程頤語: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啟超也曾提出了“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論等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就改變了以往單純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教學的枯燥,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樂知。 美國教育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 “人不是具有單一的智能,而是有多種智能,包括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運動智能、人際交往1智能、自然智能和個人內在智能共八種 ” 。而且各種智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卻又不是獨立的。這一理論要求我們必須關注對學生情感、心理、責任、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綜合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評價,這樣才能有

46、利于開發學生的各種智能潛力和他們的終身發展。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 “本課程以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標,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2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從課程標準的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已位居思想品德三維目標之首,成為第一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動機,使學生具有豐富的內心體驗、積極的情感、正確的

47、態度和崇高的價值觀。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現狀剖析 (一) 初中思想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1、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的現狀調查 加強對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一直以來廣受社會的關注,國家也對此給予了極大1霍華德?加德納, 智力的結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p45 2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 j ,思想品德課教學 ,2003年10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隨著教學改革的和對新的教學方法的嘗試,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在各個環節都獲得了較大的進步,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引入與實施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可否認的,經

48、過思想品德課理論研究者和廣大一線教師們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確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確也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為了獲取較為真實的第一手材料,筆者選擇了我校初中三個年級中的部分學生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表見附錄。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 400 份,實際收回 380 份。根據調查情況的總結分析來看,目前,思想品德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首先,它較大的提高了初中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第三維教學目標的確立和實施,思想品德課課堂更加豐富和具有趣味性,學生開始變得喜歡上思想品德課了,并且學生綜合能力得到了更

49、大的鍛煉。我認為這應該是有兩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 (1)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都在盡力貫徹著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這是學生變得喜歡思想品德課的根本因素。(2)新的教材更加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關注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主張,這些大大增強了教材和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a.很喜歡 45% b.比較喜歡 35% 你對思想品德課 c.上不上無所謂 15% d.不喜歡 5%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有同學喜歡 a.對品德培養有重要意義 68% 上思想品德 b.貼近社會生活實際,有時代感 70% 課,你認為主 c.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0% 要原因是

50、d.為了獲得好成績 5%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11a.圖文并茂 100% 你認為怎樣設計的教材能夠激b.貼近學生開闊的生活視野 100% 起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c.選取典型的事例具有教育趣 100% 說服力 從上面的問卷調查題目和結論可以看出,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方式對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的提高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作用。(2)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初步確立 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a.經常 53% 老師是否注意根據同學的不同 b.有時 26% 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教學和輔導 c.偶爾 20% d.從不 10%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a.基本不討論,同學們習慣53% 聽教師習慣講 思

51、想品德課上,同學們參與討論b.有時討論,但不頻繁 26% 的情況是 c.經常討論,但討論不深 20% c.不太討論,討論也不深 10%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a.常使用多媒體手段 26% 希望老 b.以講授知識為主 3% 師上課時 c.多組織課堂活動 38% d.拓寬知識面、深化理論的講解 33%從上面的問卷調查題目和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與課改前相比,教師的教學方式12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逐漸發生深刻的變化,課堂開始充滿了生氣、活力、激情與創新,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初步呈現。教師也逐漸深刻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在思想觀念上也不斷的認同、接受并自覺實踐生活化教學等新的教學理念。 (3)以學生

52、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 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a.經常 59% 教學中你是否感受到老b.有時 16% 師和同學的情感溝通和c.偶爾 13% 交流 d.從不 10%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a.很強 30% 你認為自己提出問題、綜 b.較強 41% 合分析的能力 c.較弱 23% d.很弱 6%上面的調查結論顯示:新課程教學不僅僅只關注知識與技能目標,更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一切以學生的未來成長發展為中心。通過教學過程中的交流,使課堂更加輕松愉悅;通過積極的教學方式,真正使學生能力獲得鍛煉。 題目 選項內容 所占比例 是否經常參加時政熱點 a.經常 4% 講座、時事知識競賽、學 b.有時 26% 科板報、社會調查、專題c.偶爾 20% 研究等活動 d.從不 45%上面的調查結果顯示:形式豐富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思想品德學科教師的共識,伴隨著活動化教學的開展,必然出現了開放式的思想品德課堂。 綜合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教學中貫徹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