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導師姓名:趙宏志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8年06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lyn 學術經歷:分別于2001年、2004年、200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6年2008年,工作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09年1月至今,在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任講師。個人簡介:分別于2001年、2004年、200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6年2008年,工作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PWTC實驗室。2009年1月至今,在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
2、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任講師。主要從事無線通信信號處理、通信抗干擾技術、并行化通信信號處理等方向的研究。已在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CC、WCNC等國際頂級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十余篇,累計發表三大檢索論文二十篇,并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十項。趙宏志博士現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IEEE Transac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多項國際頂級期
3、刊的審稿專家。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多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工信部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與國際上多所大學和實驗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曾赴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進行學術訪問。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魏寧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9年08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wn 學術經歷:2003 年在電子科技大學獲通
4、信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2008 年12月獲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現為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在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權威刊物、會議發表和錄用論文10余篇,申請專利4 項;擔任多個國際及國內學術刊物、學術會議審稿人。個人簡介:2003獲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2008年獲得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現為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學術研究領域為無線通信理論及硬件實現。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協作通信技術,MIMO技術,OFDM技術 ,信道編碼技術,第三代及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承擔或參與了多個國家重大項
5、目及其它項目的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國防合作、中國移動、中興合作項目6項;作為項目主研人員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 項。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蘇儉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2年11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碩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jsu 個人簡介: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與教學工作。學習及工作經歷如下: 1992.
6、09-1996.07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本科 1996.09-1999.04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碩士 1999.04 -至今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實驗室,教師科研項目:本人主持或主研完成了多項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預研項目、總裝預研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包括:(1)總裝備部預研基金項目XX電臺組網技術;(2)十一五總裝通信裝備預研項目XX網絡自管理技術;(3)十一五海軍裝備預研項目XX抗干擾軟件波形開發技術;(4)十五總裝通信裝備預研項目XX組網技術;(5)九五總裝通信裝備預研項目XX網仿真技術;(6)總裝備部預研基金項目XX分布式跨
7、層協同優化設計研究、XX網QoS機制及其管理控制技術;(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跳移動自組織自修復無線網絡在航空通信中的應用研究。在研項目包括“十二五”預研項目。除了取得上述成果外,本人以第1作者身份發表科技論文多篇。論文方向集中在無線ad hoc組網、網絡管理及軟件通信體系結構等方面。發表文章:本人以第1作者身份發表科技論文多篇。論文方向集中在無線ad hoc組網、網絡管理及軟件通信體系結構等方面。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1方向:通信網絡技術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導師姓名:方舒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1年02月 職稱:
8、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susanfang212 學術經歷:1999.092003.07,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本科;2003.092008.07.北京郵電大學電路與系統,博士;2008.072011.07,電子科技大學,講師;2011.07今,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個人簡介:2003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獲得通信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北京郵電大學無線新技術研究所碩博連讀,于2008年6月在北京郵電大學獲得電路與系統專業博士學位,并獲得北京郵電大學無線新技術研究所2008年度優秀畢業生。博士畢業后
9、在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從事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工作,獲得通信抗干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09年度優秀員工。研究方向包括單用戶MIMO技術、多用戶MIMO預編碼技術、智能天線技術、協同多點傳輸技術以及認知無線電等。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陳亞丁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9年06月 職稱:副研究員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chenyd 學術經歷:2002年04月,獲電
10、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碩士學位; 2009年06月,獲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學位。個人簡介:1990年至1999年在國營重慶無線電廠從事通信設備研制工作。2002年碩士畢業留校,在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實驗室從事通信抗干擾技術,無線通信鏈路傳輸技術,以及現代通信中信號處理技術方面的研究。科研項目:團隊科研任務飽滿,先后承擔了“動態頻譜資源共享寬帶無線通信系統驗證網絡開發”國家高技術(863) 重點項目研究計劃,批準號:2009AA011800。“傳感器網絡電磁頻譜監測關鍵技術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批準號:2010ZX03006-002-02。“十一五”國家基礎科研項目,
11、批準號:A1420080150。2007年3月至今,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批準號:9140C0204010703。“十一五”國家預研項目,批準號:41001020201“。十五”國家預研項目,批準號:EA020102。“十五”國家型研項目,批準號:058/6017。“十五”國家預研項目,批準號:EA020302。等等國家縱向以及多個橫向科研項目的部分工作。發表文章:以第一作者或指導學生發表多篇相關學術論文。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趙國棟 性別:男
12、 出生年月:1982年11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gdngzhao學術經歷:2005年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保送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研究生,2007年至2008年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作訪問學者,2010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曾參與中國“新一代寬代無線移動通信網科技重大專項”、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0721580)”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認知無線電技術”等項目,在國際核心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被SCI檢索4篇。個人簡介:分別于西安電子科技大
13、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和博士學位,曾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中的信號處理技術,包括認知無線電、綠色通信、協作通信、中繼通信技術等。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方俊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7年02月職稱:教授學位:博士屬性:專職電子郵件:aquarius.fang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邵
14、士海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0年07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ssh 學術經歷:2003 年在電子科技大學獲通信工程學士學位,2008 年6月獲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學位,2010年8月評為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華為、軍工合作項目6項,作為項目主研人員參與“863”重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面上項目4 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權威刊物、會議發表和錄用論文30余篇,授權專
15、利6 項。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IEEE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多個學術刊物審稿人。個人簡介:發表論文共23篇,承擔項目7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1項,科研經費共140萬,年均70萬。代表性論文:(1)Layered space-time codes over Ricean fading channels by reducing the correlation of spatial shaping pulses,排名1,IEEE
16、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9.02,SCI:406LP;(2)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modified V-BLAST system with delay offsets using zero-forcing detection,排名1,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o Technology,2007.11,SCI:234VN;(3)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ransform domain receiver for DS-CDMA systems,排名1,
17、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06.10,SCI:102QG;(4)瑞利衰落信道下M-ary二維擴頻系統的性能分析,排名1,電子學報,2006.01,EI:2006199868416;(5)多徑衰落信道中導引輔助二維擴頻的導引功率優化,排名1,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08,EI:20064110165361.成果:(1)一種新的超寬帶信號的接收方法,排名2,2007,授權專利,03135327.4;(2)一種直接序列擴頻信號的接收方法,排名2,2008,授權專利,200410022547.8;(3)一種直接序列擴頻信號的解擴方法,排名2,2008,授權專利
18、,200410022684.1;(4)根據信道空間相關性自適應調整的多天線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排名4,2009,授權專利,200510021539.6;(5)一種分布式多入多出正交頻分復用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排名4,2009,授權專利,200510021292.8.科研項目:(1)60902027強相關信道條件下的空時信號設計及檢測技術(邵士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2012,經費23萬,排名1;(2)ZJ2009035XXX鏈路子系統技術研究(邵士海),29所橫向,2009-2010,經費28萬,排名1;(3)ZJ20009083 XXX中頻樣機研制與鏈路XXXXXXX驗證(邵士海)
19、,29所橫向,2009-2010,經費498.8萬,排名2;(4)YJCB2009012WL 強相關信道條件下的空時信號設計及檢測技術(邵士海),華為基金,2009-2010,經費8萬,排名1。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成先濤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6年12月 職稱:副研究員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xiantaocheng 學術經歷:2006.11-2009.04,新加坡南洋
20、理工大學,定位與無線研究中心(PWTC),Research Fellow; 2009.05-至今,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無線通信領域的理論研究、系統設計及實現技術技術方面:MIMO、OFDM、UWB、60GHz等;系統方面:LTE、UWB系統、短距離通信、無線局域網等。學術服務:IEEE 多個頂級學術期刊的Reviewer科研項目: 已完成的代表性科研項目包括:(1)Ranging and low-rate communication for IR-UWB RFID system,新加坡科技局( A*STAR)重點資助項目,技術排名第一,
21、2006.04-2009.04;(2)2009ZX03002-001 TD-LTE系統預商用設備開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2009.01-2010.12;(3)2009ZX03006-010 超寬帶設備的技術規范和性能評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2009.01-2010.12; 正在進行的科技項目包括: (1)毫米波和太赫茲總體技術與高速基帶信號處理技術研究,863主題項目; (2)基于載波體制的高速視頻顯示無線傳輸系統研發和示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 (3)基于脈沖體制的多媒體終端高速數據無線傳輸系統研發和示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發表文章
22、: (1) 在IEEE transca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IET electronic letters, 通信學報、ICUWB等國內外著名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2)發明專利6項。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楊霖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7年08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
23、專職 電子郵件:eelyang 學術經歷:2001.9-2004.3 南京理工大學 電子工程與光電信息學院 碩士研究生 2003.7-2004.1 香港城市大學 電子工程系 研究助理 2004.8-2004.10 香港城市大學 電子工程系 研究助理 2005.7-2005.9 香港城市大學 電子工程系 研究助理 2004.4-2007.9 南京理工大學 電子工程與光電信息學院 博士研究生 2011.9-2012.3 香港城市大學 電子工程系 研究員 為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24、 Broadcasting,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AEU-Internatio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Telecommunications等期刊的特約審稿人。個人簡介:2007年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獲博士學位。2003年至2005年期間前后三次前往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從事合作研究,任助理研究員。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項目,其研究方向為移動通信系統中的關鍵技術,如CDMA中的多用戶檢測技術和功率控制技術、OFDM系統中的峰均功率比抑
25、制技術、MIMO系統中的天線選擇技術等。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被SCI收錄文章10篇,承擔國家級項目7項。科研項目:(1)6100108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1-2013.12,經費20萬,排名1;(2)20100185120007, 年博士點基金, 2011.1-2013.12,經費3.6萬,排名1;(3)6090202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1-2012.12,經費20萬,排名3;(4)2009AA011801國家863重點課題子課題,2009.1-2010.12,經費145萬,排名3。(5)2010ZX03002-010,重大專項,2011.1-2012.12
26、,經費60萬,排名2。發表文章: 代表性論文:(1)PAPR Reduction Using Low Complexity PTS to Construct of OFDM Signals without Side Information,排名第1,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2011.6, SCI: 769HA; (2)A Low Complexity Selected Mapping Scheme by Use of Time Domain Sequence Superposition Technique for PAPR Re
27、duction in OFDM System,排名第1, 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2008. 12, SCI: 381OF; (3)Hybrid Reduced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or for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排名第1,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08. 1, SCI: 254GV; (4)PAPR Reduction of an OFDM Signal by Use of PTS With
28、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排名第1, 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2006. 3, SCI: 018SP; (5)Cached SLM to Reduce the PAPR of OFDM Signal, 排名第1,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Telecommunications,已錄用,SCI收錄。(6)An Efficient Sphere Decoding Approach for PTS Assisted PAPR Reduction of OFDM Signals,排名第1
29、, AE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2007. 11, SCI: 229WL; (7)A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or for Synchronous CDMA System,排名第1,AE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2006. 7, SCI: 061KL.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30、160;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夏金祥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8年08月 職稱:副研究員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jxxia 學術經歷:1995.09-1998.06 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身份,參加機電一體化產品研發工作;1998.07-2000.08 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中心數字音像研究室,參加廣播電臺自動錄播系統研發工作;2000.09-2004.06 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身份,參加MPEG-4方面的研究工作;2004.11-2008.09 西南交通大
31、學無線傳輸與編碼重點實驗室博士后流動站,參加無線移動方向研究工作;2008.10-至今,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參加認知無線電方面研究工作。個人簡介:湖北黃岡人,博士后,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科研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與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圖像傳輸與處理等。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863項目共4 項,科研經費共271萬,年均30萬。發表論文13篇代表性論文:(1)Shared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Radio Systems,排名1,Chinese
32、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07年,SCI:160T,ET:20071810582416;(2)基于次用戶協作的主用戶頻譜洞周期穩態特征檢測,排名1,電路與系統學報,2009年;(3)基于VOP的自適應十字搜索模式運動估計法,排名1,通信學報,2005年;(4)A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Based on Network Code in Cognitive Radios,排名3,IEEE ICACIA'2009,2009RH .成果:用于無線通信的次用戶協作、周期穩態特征檢測主用戶頻譜洞的方法,排名1,2
33、009.02.04,國家發明專利,ZL200610021445.3.科研項目:(1)60832007 基于認知無線電的通信抗干擾理論和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01-2012.12,經費200萬,排名4;(2)51436050103DZ02 無線移動XXX研究,國防科技重點基金試點項目,2003.01-2005.03,經費11萬,排名1;(3)W020333 XXX成像數據快速處理系統,57所項目,2003.6-2004.2,經費60萬,排名2。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4方向:多媒體通信 09方向:圖象傳輸與處理
34、導師姓名:吳斌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2年07月 職稱: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binwu.uestc學術經歷:2003.9-2007.11:香港大學博士/博士后,2007.12-2010.2: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博士后。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導師姓名:熊文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7年01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whxiong 學術經歷:2002.7-2007.6:美國俄亥俄大
35、學博士 2007.6-2009.10:美國高通公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譚雪松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6年11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x_s_tan 學術經歷: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四川大學無線電系,獲學士學位;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學院,獲碩士學位;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學系,獲博士學位;2004年1
36、0月至2009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學系,任副研究員;2009年7月至今,電子科技大學抗干擾國家重點實驗室,任副教授。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1方向:通信網絡技術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導師姓名:岳光榮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4年08月 職稱:副研究員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yuegr 學術經歷:1996年畢業于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6年至1999年在成都軍區某部工作,從事短波通信、衛星通信工作。
37、2002年畢業于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獲軍事通信學碩士學位;2006年12月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留校工作,2007年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08年12回國。個人簡介:1、2008.12至今,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職位:工程師、副研究員(2009年7月) 2、2007.12-2008.1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學 伯克利分校) 職位:博士后(Postdoctoral Fellow) 3、2007.6-2007.11,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職位
38、:工程師 4、1996.8-2006.11,解放軍成都軍區某部(其中:1999.8-2002.6在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02.9-2006.11在電子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職位:助理工程師(1997年12月)、工程師(2003年12月) 軍銜:中尉(1997)、上尉(2001)、少校(2005)科研項目:1. “863”主題項目“毫米波與太赫茲無線通信技術開發”,課題“毫米波和太赫茲總體技術與高速基帶信號處理技術研究”,排名第二,2011.12-2014.11 2.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課題“基于脈沖體制的多媒體終端高速數據無線傳輸系統研發和示范”,二
39、級子課題,課題負責人,2011.01-2012.12; 3.“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課題“基于載波體制的高速視頻顯示無線傳輸系統研發和示范 ” 二級子課題,排名第二,2011.01-2012.12; 4.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課題“寬帶無線專網總體技術及標準化研究”,排名第五,2011.01-2013.12;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0GHz頻段短距離無線通信系統物理層關鍵技術研究”,課題負責人,2010.1-2012.12; 6.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課題“超寬帶設備的技術規范和性能評測”二級子課題,
40、課題負責人,2009.01-2010.12; 7.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課題“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創新技術方案研究與評估”,排名第三,2008.12-2010.12; 8. 國防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Chirp 超寬帶抗干擾通信技術研究”,排名第二,2007.4-2009.3; 9. 國防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 超寬帶通信網絡技術研究”,排名第二,2005.4-2007.3; 10. 美國國家半導體資助項目,“基于超寬帶技術的低數據速率傳感器網絡關鍵技術研究”,排名第三,2004.10-2005.06; 11. “863”面上項目
41、,“超寬帶(UWB)無線傳輸技術研究與開發”, 排名第二,2003.07-2003.12。發表文章:書的章節 1. 葛利嘉,曾凡鑫,劉郁林,岳光榮,超寬帶無線通信,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年9月。 期刊論文 1. 岳光榮,陳虹宇, 李少謙,“Ultra Wideband Time Hopping Impulse Radio Signal Impact on Performance of TD-SCDMA”,IEICE Trans Fund Electron Commun Comput Sci, E88(9), pp.2373-2380.( SCI 檢索號:967GY).
42、160;2. 岳光榮,陳繼明,羅濤,葛利嘉,李少謙,“BER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UWB Impulse Radio Rake Receiver in Multipath Channel”,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vol.12, pp. 397-413.( SCI 檢索號:926KI). 3. 岳光榮,李少謙,“超寬帶沖激無線電性能比較”,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10月。 4. 岳光榮,李 川,李少謙, “超寬帶跳時PPM 信號在多徑環境下的誤碼率性能優化”
43、, 通信學報,V.26, No. 10, 2005,pp.7-12。 5. 岳光榮,葛利嘉,“超寬帶無線電抗干擾性能研究”,電子與信息學報,2002年11月。 6. 岳光榮,葛利嘉,“超寬帶無線電綜述”,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3月。 7. 岳光榮,葛利嘉,曾靜,“采用超寬帶無線電技術的軍用分組無線網”,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8月。 8. 羅娟,岳光榮,李仲令,李少謙,“提高超寬帶沖激無線電信號抗單頻干擾能力的參數選擇方法”,通信學報,2004年12月。 會議論文 1. 岳光榮,葛利嘉,李少謙,“Performance
44、of UWB Time-Hopping Spread-Spectrum Impulse Radio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s”, IEEE VTC Spring2003,2003.4,1644-1648。 2. 岳光榮,葛利嘉,李少謙,“Analysis of Ultra Wideband Impulse Radio Signal Interference to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IEEE SPAWC2003,2003.6。229-233 3. 岳光榮,葛利嘉,李少謙,“On th
45、e performance of UWB impulse radio in presence of Jamming”,IEEE IWUWBS2003,2003.6。 4. 岳光榮,“超寬帶沖激無線電信號對CDMA信號的干擾研究”,首屆全國博士學術論壇,2003年10月,清華大學,北京。 5. 岳光榮,葛利嘉,“超寬帶無線電的發展和展望”,第九屆海峽兩岸無線電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8月,北京。 6. 岳光榮,葛利嘉,“超寬帶無線電性能研究”,第八屆海峽兩岸無線電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9月,成都。 7. 岳光榮,葛利嘉,“超寬帶無線電在野戰無線通
46、信中的作用”,2001軍事通信抗干擾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0月,武漢。 8. 岳光榮,李少謙,葛利嘉. 超寬帶無線電的發展和展望,軍事電子信息會議,2002年12月,海口 9. 葛利嘉,岳光榮,“On the BER Performance of Pulse-Position-Modulation UWB Radio in Multipath Channel”, IEEE Conference on Ultra Wideban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USA, 2002.5。 10. 李 川,岳光榮,李少謙,“超寬帶通信室內信道模
47、型”,第九屆全國2004年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年5月,重慶。 11. 陳虹宇,岳光榮,劉皓,李少謙, “低速WPANs綜述”, 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2004年,成都。 12. 袁鳳國,岳光榮,李少謙, “基于去噪聲的TR-UWB接收機”,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2006年7月,綿陽。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肖悅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9年03月 職稱:副研究員 學位:博
48、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xiaoyue 學術經歷: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多年來潛心從事無線與移動通信、通信抗干擾技術、未來移動通信核心技術相關的教學與科研。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包括國家級重大項目、國際重大合作科研項目多項;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前沿論文多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多項;與國際上多支頂尖研究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關系。肖悅博士以其在通信領域的出色研究,曾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Intel“中國信息科學熱點課題最佳研究報告”最佳論文獎;并入選美國Marquis世界名人錄-科學與工程卷。肖悅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移動通信相關的核心系統設計和信
49、號處理前沿技術,包括CDMA、IDMA、OFDM、MIMO、UWB、CR等。肖悅博士已在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IEEESignalProcessingLetters、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十余篇,累計發表三大檢索論文數十篇,并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十余項。肖悅博士現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并成為IEEETransactiononWirelessCommunications、IEEETransactiononCommunications、IEEETransactiononSignalProce
50、ssing、IEEESignalProcessingLetters等多項國際頂級期刊的審稿專家。個人簡介:2004年進入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潛心從事無線與移動通信、通信抗干擾技術、未來移動通信核心技術相關教學與科研。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多項,包括國家工信部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的IMT-A新型無線傳輸技術研發;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前沿論文多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多項;迄今共指導博士生、碩士生數十人次;承擔多項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學任務。與國際上多支頂尖研究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關系,多次赴國外學校進行技術交流和訪問。肖悅博士
51、以其在通信領域的出色研究,于2006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Intel“2006中國信息科學熱點課題最佳研究報告”,并入選美國Marquis世界名人錄-科學與工程卷。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6方向:通信抗干擾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傅曉宇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6年10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ffu 學術經歷: 審稿人:期刊: IEEETrans.oncommunications
52、IEEETra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 IEEEGlovecom 會議: IEEEGlobecom IEEEVTC 技術委員會委員: IEEEVTC'09個人簡介:1999年、2002年分別獲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學士和碩士學位。2006年獲得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電子工程博士學位。2007年1月2009年1月受聘為美國加州高科技公司高級系統工程師,主要從事數字移動電視芯片的設計開發工作。2009年2月,受聘為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副教授,主要從事移動和無線通信技術、通信中數字信號處理和通信專用IC系統設計領域研究。已在IEEETra
53、ns.onCommunications,IEEETra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等IEEE核心期刊以及頂級會議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SCI4,EI4)。在通信IC設計上申請3項美國專利。碩士招生專業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3方向:無線與移動通信 08方向:通信專用IC技術 10方向:現代通信中的信號處理導師姓名:李強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3年11月 職稱:副教授 學位:博士 屬性:專職 電子郵件:liqiang 學術經歷:IEEE member,中國通信協會
54、會員。擔任IEEE Transaction on VT, 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 電子學報,電子信息學報,通信學報,西安交通大學學報以及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等學報期刊的審稿人。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人。2005年-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學交流訪問。2011-2012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1999年-2001年,在上海華為公司從事WCDMA基站產品研發工作,任項目經理。個人簡介:1999.4獲電子科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學位; 1999.4-2001.12 上海華為公司無線通信高級工程師; 2001.12-至今 獲電子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并任職副教
55、授; 2005.12-2006.6 香港科技大學電機與電氣工程系訪問學者; 2011.7-2012.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 現任職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主要研究無線通信傳輸技術、現代信號處理技術。在IEICE TRANSACTION ON COMMUNIATIONS、電子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等雜志以及Globalcom、WCNC等多個國際會議發表論文20多篇,著書2部,申請專利5項。作為負責人,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863重點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3項,同時作為項目骨干,參與其他國家重大項目研究。科研項目:1)“分布式空時部分響應調制系統信
56、號設計與迭代均衡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60972029,負責人,2010.1-2012.12 2)“頻譜共享認知無線通信系統無線傳輸鏈路與實現”,國家“863”重點項目,2009AA011801,負責人,2009.1-2011.12 3)“LTE-TDD網絡優化工具開發”,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2010ZX03002-008-03,負責人,2010.1-2012.12 4)“LTE-FDD面向商用設備研發”,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2010ZX03002-010,負責人,2010.1-2012.12發表文章:1) Qiang Li, Teh Kah Chan and
57、Li Kwok Hung.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Turbo Equalization Over High Frequency Waveform Channels. Accepted by IEEE Scet'12. 2) 王禮鋒, 李強. 自相關匹配中繼間干擾抑制算法 J.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1, 33(12): 2960-2964. 3) Lifeng Wang, Qiang Li and Shaoqian Li et al. A general algorithm for uplink opportunistic interference alignment in cellular network C. IEEE globecom conference, 2011, 1-5. 4) 李強, 嚴慶, 羅勝. 基于符號頻域均衡的CPM迭代檢測算法 J.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1, 33 (7): 1550-1555. 5) Qiang Li, Sheng Luo, Qing Yan and Hongyan Chen. A space-time coding design for CPM over the 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教學課件
- 汽車配套產業基地項目數字化方案(參考模板)
- 2025年年健康服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低功率氣動閥島用控制閥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達美航空合作協議書
- 現代能源行業發展條件分析
- 2025年轉基因耐貯藏番茄項目發展計劃
- 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單元知識點
- 2025年氟炭漆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智能分揀系統項目合作計劃書
- 《教育系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指南》知識培訓
- 流轉卡管理制度
- 燃氣管線保護施工專項方案
- T-CALC 007-2025 重癥監護病房成人患者人文關懷規范
- 腎膿腫的護理講課
- 儲能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技術標)
- 小學數學二年級奧數應用題100道及答案
- DB32∕T 3148-2016 礦渣粉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虛擬化資源調度策略-洞察分析
- 2025年江蘇省環保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可行性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