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和密度中考經典試題大全_第1頁
質量和密度中考經典試題大全_第2頁
質量和密度中考經典試題大全_第3頁
質量和密度中考經典試題大全_第4頁
質量和密度中考經典試題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現有“100 mL”“200 mL”和“500 mL”的量筒各一個,分度值分別是“1 mL”“1 mL”和“2 mL”,若要求一次量出100 g酒精的體積,且準確程度較高,則應該用( )A. “100 mL”的量筒 B. “200 mL”的量筒C. “500 mL”的量筒D. 任何一個都行2一包A4型號復印紙共500張,小吳用刻度尺測出這包復印紙的厚度為5 cm,這種復印紙的質量規格是70 g/m2,則該復印紙的密度為( )A. 70 kg/m3 B. 700 kg/m3 C. 500 kg/m3 D. 1 200 kg/m33如圖所示,桌面上放有三個相同的玻璃杯,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三種液體

2、甲、乙、丙,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三個杯子從左至右依次裝的液體種類是( )A. 乙、丙、甲 B. 甲、丙、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4對于密度公式=m/V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密度與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 B. 密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C. 密度與物體的體積V成反比 D. 密度與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都有關5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行。滑雪運動對降雪量有些要求,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積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來衡量的。2017年3月22日,張家口下了一場大雪,小明用刻度尺測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為150mm,然后他用腳使

3、勁將雪踏實,測出腳踩出的雪坑的深度為138mm。則這場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 A. 288mm B. 150mm C. 138mm D. 12mm6由同種材料制成的A、B兩個金屬球,其中有一個是空心的,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28 g、72 g,體積分別為16 cm3、12 c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是空心球,B是實心球 B. 實心球的密度是6 g/cm3C. 空心球的密度是8 g/cm3 D.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3 cm37李新同學閱讀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液體的密度一定都比固體小B. 把100 g酒精倒掉50 g,剩下酒精的密度仍為0.8×

4、103 kg/m3C. 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大D. 質量相等的實心銅塊和實心鉛塊,則實心銅塊的體積一定大于實心鉛塊的體積8下列關于一名普通中學生的數據,合理的是( )A. 體積約為0.05 m3 B. 質量約為5 000 gC. 密度約為1×103 g/cm3 D. 這名普通中學生位置發生改變時,質量改變,密度也隨之改變9木球和塑料球的體積相等,把一個木球放到天平的左盤,把3個塑料球放到右盤,天平平衡,已知木球的密度是0.9×103 kg/m3,則塑料球的密度是( )。A. 2.7×103 kg/m3 B. 1.8×103 kg/m3C. 0.2×

5、;103 kg/m3 D. 0.3×103 kg/m310甲、乙兩塊金屬,它們的質量之比是2:5,體積之比是2:1,它們的密度之比是( )A. 2:5 B. 1:2 C. 3:5 D. 1:511已知銅密度為8.9×103 kg/m3,酒精密度為0.8×103 kg/m3,把一金屬銅塊放入盛滿水的杯子中,從杯中溢出水20 g,若把該銅塊放入另一盛滿酒精的杯子中,則從杯中溢出酒精的質量是( )A. 20 g B. 10 g C. 16 g D. 8 g12關于物體的質量,下面哪種說法正確()A. 同一塊鐵,做成鐵錘質量大,做成鐵管質量小B. 一塊鋁熔化成液體后,質量

6、變小了C. 一塊銅在地球上時的質量比在月球上時的質量大D. 一塊銅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溫度、狀態、位置的改變而改變13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 ) A. 若甲、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B. 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小C. 兩物質的密度之比為4:1D. 兩物質的密度之比為1:414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根據下表中一些氣體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氣的質量,合理的是( ) 一些氣體的密度(0,標準大氣壓) A. 20kg B. 200kg C. 1000kg D. 2.0×105kg15閱讀圖表信息判斷下面的說法,其中正確

7、的是( ) A. 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的密度大B. 體積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質量大C. 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 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16在物理圖像中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代表特定的物理量,圖像的斜率和面積將具有特定的物理意義。對圖中的兩個圖像是所含信息的理解,錯誤的是A. 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該物質的密度大小B. 圖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質的密度越大C. 圖b中水平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D. 圖b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該物體在對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17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這樣的鏡頭:高墻倒塌壓在眾人(演員)身上,造成人員受傷。在實際拍攝中,倒塌的高墻并不會傷害演員,砌成這種

8、高墻的物塊是由 ( )A. 密度比實物大的材料制成的 B. 密度比實物小的材料制成的C. 密度與實物相等的材料制成的 D. 密度與實物相近的材料制成的18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A. 甲>乙 B. 甲乙C. 若甲=乙,則m甲<m乙 D. 若m甲=m乙,則甲>乙19由不同物質a、b、c 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物質的密度最大 B. a、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C. c物質的密度是a的兩倍 D. b 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20小明用已調節好的天平在

9、測物體質量過程中,只將20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后,發現指針略偏于分度盤左側,這時他應該 ()A. 向右調平衡螺母 B. 直接記錄結果為20g C. 繼續向天平右盤中加入10g的砝碼 D. 向右調游碼21如圖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兩種實心球體積相等,它們是由不同物質制成的,圖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制成甲、乙兩種球的物質密度之比為( )A. 3:5 B. 5:3 C. 1:3 D. 3:122張曉同學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之前,將游碼錯誤地放在0.1g的地方就將橫梁調平衡了,這樣測某個物體的質量時,右盤放了45g的砝碼天平再次平衡,該物體的實際質量為( )A. 44.9 g B. 45.0 g

10、 C. 45.1 g D. 無法測量23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繪出了m-V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液體密度為2g/cm3 B. 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C. 量杯質量為40g D. 6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60g24把一小塊石頭,全部浸入盛滿酒精的杯子中,從杯子中溢出10g酒精,若將該石頭全部浸入同樣的盛滿水的杯子中,從杯子中溢出水的質量是(酒精0.8×103kg/m3)( ) A. 10g B. 8g C. 12.5g D. 15g25一個質量為0.25kg的玻璃瓶,盛滿水時稱得質量是

11、1.5kg,若盛滿某液體時稱得質量是1.75kg,那么這種液體的密度是( )A. 1.0×103kg/m3 B. 1.16×103kg/m3 C. 1.2×103kg/m3 D. 1.75×103kg/m326以下各種器材中,不能測出長方體金屬塊密度的是( )A. 刻度尺、水、細線、燒杯 B. 天平和砝碼、量筒、水、細線C. 天平和砝碼、刻度尺、細線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碼27現有密度分別為1、2(12)的兩種液體,質量均為m0,某工廠要用它們按體積比1:1的比例配制一種混合液(設混合前后總體積不變),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質量最大則( )A. 這種混合液的

12、密度為 B. 這種混合液的密度為 C.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體的質量為(1)m0D.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體的質量為(1)m028由兩種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實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盤中放入4個甲球,在左盤中放入5個乙球,這時天平剛好平衡,且游碼沒有移動,則可知( )A. 甲球和乙球質量之比為5:4 B. 甲球和乙球質量之比為4:5C.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為5:4 D.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為4:529表是部分物質的密度,小剛由此提出了對密度一些看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 A. 能裝500g水的瓶子,一定不能裝500g酒精 B

13、. 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鑒別物質C. 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D. 質量和體積相同的空心銅球和鋁球,銅球的空心體積較大30體積和質量都相等的銅球和鋁球(銅>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鋁球一定是空心的C. 如果鋁球是空心的,則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D. 如果兩個球都是空心的,則銅球空心更大些31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時候,下列情況可能造成測量結果偏大的是( )A. 測量前,指針稍偏向分度盤的左邊 B. 測量時,使用已磨損的砝碼C. 裝有物體的盤上粘有一小塊泥(調平時就有,未發現) D. 測量時,向右調動過平衡螺母32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

14、,某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實驗時,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甲(或乙)液體在不同體積時的質量,下表記錄的是實驗測得的數據及求得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1)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次數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的體積及質量變化的倍數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_(2)分析上表中實驗次數_,可歸納出的結論是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液體,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上表中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_33如圖所示,小明在用調節好的托盤天平稱他的文具盒的質量時,在天平的右盤內加了幾個砝碼后,發現指針偏左;當再放入質量最小的砝碼時,指針偏右.要測出文具盒的質量,

15、他應該( )A. 取下最小的砝碼,將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調B. 取下最小的砝碼,將處在零刻線位置的游碼向右移C. 不取下最小的砝碼,將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 不取下最小的砝碼,將處在零刻線位置的游碼向右移34馮時同學利用一定質量的水,研究水的體積和溫度的關系,并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如圖所示的圖象。請根據此圖象回答以下問題: (1)圖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現象是_,BC段反映的物理現象是_。(2)以上現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脹規律,由此可進一步得出的推論是:水在4 時,_最大。(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而魚卻能在湖底自由地生活,請你估計一下,湖底的水溫約在_。35學校研究性學習小

16、組,測量一種礦石的密度現有器材;小礦石塊、天平(含砝碼)、一個燒杯、足量的水、細線小組同學們設計了一種測量礦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調節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測量礦石塊的質量,如圖,指出實驗操作中的錯誤:_ 改正錯誤后,小明用正確的方法稱礦石塊的質量,平衡時放在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則礦石塊的質量m0為_g;(2)在燒杯中倒滿水,稱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3)將礦石塊輕輕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礦石塊沉入杯底,燒杯溢出水后,將燒杯壁外的水擦干凈,放在天平左盤上,稱出此時燒杯、杯內礦石和水的總質量m2,則溢出水的質量是_(寫表達式),V礦石=_(寫表達式)。(4)寫出礦石密度的表達式

17、:礦石=_ (用m0、m1、m2、水來表示)。36如圖所示,趙楊用托盤天平測一小物塊質量的實驗中,使用了磨損的砝碼,則( )A. 物塊的質量等于54 g B. 物塊的質量等于46 g C. 物塊的質量小于54 g D. 物塊的質量大于54 g37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礦石的密度。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 (甲)所示,礦石的質量是_。(2)因礦石的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燒杯,按照如圖所示的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_。(3)礦石密度的測量值為_kg/m3,圖(乙)中的A到B的操作會引起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_(

18、選填“偏大”“偏小”或“一樣”)。38某學習小組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選用了體積為10cm3、20cm3、30cm3的三個鋁塊和托盤天平進行實驗 (1)調節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測量鋁塊1(體積為10cm3)是質量,如圖甲這一操作中的錯誤是 _ 改正錯誤后,他正確操作,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位置如圖乙請將此鋁塊的質量填寫在下表空白處他接下來繼續測量了鋁塊2和鋁塊3的質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記錄_ (2)小組在進行數據分析時,發現鋁塊3的數據與鋁塊1和鋁塊2反映的規律不相符,為了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的結論,他們將鋁塊3的質量數據改為81并用描點法畫出鋁塊的m-V圖象

19、,請你在上面的方格紙中建立坐標系完成他們的圖象_ (3)請你對他們更改數據的做法進行評價 _ 如果是你,對這種情況采用的做法應該是 _ 39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根據數據繪出的圖象如圖所示則量杯的質量與液體的密度是( )A. 20g,1.0×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0.8×103kg/m340無人飛機制造用了一種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大),廣泛應用于汽車、飛機等制造業 下面小華測量一塊實心復合材料的密度(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0、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如圖甲,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2)用調好的天平測量該物塊的質量時,當在右盤放入 10g 的砝碼后,指針偏在分度盤中線左側,則應該_(填選項前的字母),當天平重新平衡時,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 A 向右調平衡螺母 B 繼續向右盤中加砝碼 C 向右移動游碼(3)因復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該物塊下方懸掛了一鐵塊,按照如圖丙所示順序,測出了該物塊的體積小明在測體積時的操作順序會引起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4)分析以上步驟,你認為測量體積最佳實驗步驟順序應

21、該為 _若圖中數據為小明正確操作順序所獲得的數據,則這種材料的密度是_ kg/m341學習了 “質量”一節后,小明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物體的質量與形狀是否有關呢?為此,愛動腦筋的小明設計了一個實例來探究這個問題,他選用一塊橡皮泥作為被研究的物體,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稱出其質量,并記錄數據于下表中:(1)小明實驗時選用橡皮泥作為探究材料,你認為這種材料對他的實驗操作有什么好處_?(2)由小明的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_。(3)小明所列的表中,并沒有也不可能將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狀都列出,但他仍然由此得出結論,并且我們認為這個結論是可靠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_)。A類比法 B綜合法 C

22、歸納法 D等效法42在“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A. 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 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0”刻度線上C. 稱量時右盤應放置待稱量的物體,左盤放置砝碼D. 觀察到指針在正中刻度線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擺動,可認為天平橫梁已平衡43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塊體積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質量是_g,水的體積是_cm3,冰化成水后體積_(填“增大”或“減小”)了,這說明物質的密度與_有關。44氧氣瓶的質量是5 kg,裝入壓縮氧氣后總質量為6 kg,氧氣瓶容積是10 dm3,此瓶內氧氣

23、密度是 _kg/m3;若瓶內氧氣用去了3/5,余下氧氣的密度是_kg/m3。45雞尾酒是由幾種不同顏色的酒調配而成的,經調配后不同顏色的酒界面分明,這是由于不同顏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_。46已知一個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300g,在裝滿水的瓶子中放入一個小石塊,溢出水后其總質量為320 g取出石塊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290 g(不計取出石塊的過程中帶走的水)則石塊的質量為_g,石塊的密度為_ kg/m3。47一個能裝500 g水的玻璃瓶,裝滿水后的總質量750 g,用該瓶可裝密度是0.8 g/cm3的酒精_g,則裝滿酒精后的總質量為_g。48甲、乙兩物體的密度比是23,體積之比是85,

24、則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_。如果將甲物體切去,將乙物體切去,則剩下的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_。49已知一個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300 g,在裝滿水的瓶子中放入一個石塊,溢出水后其總質量為320 g,取出石塊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290 g(不計取出石塊的過程中帶走的水)。則石塊的質量為_g,石塊的密度為_g/cm3。(水1.0×103 kg/m3)51小亮在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根據測量數據繪制出了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燒杯的質量為_kg,液體的密度為_kg/m3。52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鐵比木頭重”是指鐵的_比木頭大;冬天里,戶外裝有水

25、的水缸常會出現凍裂,這是因為水缸里的水結成冰后體積變_,則冰的密度比水_53一個鋁球的質量是81 g,體積是0.04 dm3.(已知鋁的密度為2.7×103 kg/m3)問:(1)這個鋁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少?54一個空心銅球質量為445g,在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水后總質量為645g, 求:(1)這個空心銅球的空心體積?(2)這個空心銅球的總體積?(3)若在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某種液體后,總質量為1kg,求注入液體的密度?(銅的密度為8.9×103kg/m3)55質量為200 g的瓶子,盛滿水后質量為1.2 kg.如果用這個瓶子盛某種液體

26、,液體和瓶子的總質量為13.8 kg.則:(1)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2)這種液體可能是什么液體?56有一節油車,裝滿了40m3的石油,為了估算這節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從中取出了30cm3石油,稱得質量是24.6g,求:這節油車所裝石油質量是多少?57農作物的選種是用鹽水來進行的,需用的鹽水的密度為1.1×103 kg/m3,現配制了50 dm3的鹽水,質量為60 kg,這樣的鹽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應加鹽還水?加多少?58為澆鑄一個機器零件,先用蠟做了一個該零件的模型,已知該模型的質量是270 g,蠟的密度是0.9×103 kg/m3,那么澆鑄一個鐵件需要多少千克鐵

27、?59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節水潔具逐漸進入社會。所謂節水潔具是指每沖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 L以內的潔具。某校新安裝了10套每沖洗一次的耗水量為5 L的節水型潔具,而原有的潔具每沖洗一次耗水量為9 L。(1)1 t 水可供一套節水潔具沖洗多少次?(2)若每套節水潔具每天使用100次,每月按30天計,從理論上計算核校使用水潔具后每月可節約水多少噸?(3)該校總水表示數如圖所示,則其累計用水約多少噸?60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往南寧方向勻速行駛,當到達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10時1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求:(1)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 (2)轎車若以該速度繼續勻速行駛,從B地到

28、達南寧需要多長時間?(3)若該轎車每100 km消耗的汽油為8 L,已知汽油的密度為 0.71×103 kg/m3 .則轎車從B地到達南寧需要消耗的汽油質量是多少?61為節省材料,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磚替代實心磚如圖所示,質量為3.6 kg的某空心磚,規格為3 000 cm3,磚的實心部分占總體積的60%.求:(g取10 N/kg)(1)該磚塊的重力; (2)該磚塊的密度;(3)生產每塊空心磚比同規格的實心磚可節省材料多少千克?62質量為232 g的銅鋁合金球,其中含鋁 54 g,銅的密度為8.9 g/cm3,鋁的密度為 2.7 g/cm3,求合金球的密度。63我國約有4億多人需配戴近

29、視或遠視眼鏡,組成眼鏡主要材料的部分技術指標如下表:(1)求一塊體積為4 cm3的玻璃鏡片的質量。(2)如圖所示的一副銅合金鏡架的質量為20 g,若以鈦合金代替銅合金,求這副眼鏡架的質量。64如圖所示為我國自行研制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某飛機,設計師為了減輕飛機的質量,將一些鋼制零件改成鋁制零件,使其質量減少了104 kg,則制造這些鋁制零件所需鋁的質量為多少?(鋼7.9×103 kg/m3,鋁2.7×103 kg/m3)65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發生7.1級地震,這次地震主要發生在玉樹縣結古鎮,當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經倒塌。據悉,當地基礎設施損壞嚴重,電網幾乎完

30、全癱瘓。在玉樹地震發生后,某市緊急調集1 500 t柴油準備運往災區。若運輸柴油的油罐車容積為38 m3,柴油的密度為0.8×103 kg/m3,則:(1)每輛這樣的油罐車能裝多少t柴油?(2)運輸這些柴油需要多少輛這樣的油罐車?66如圖所示,一只容積為3×104m3的瓶內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烏鴉每次將一塊質量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當烏鴉投了25塊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內石子的總體積。 (2)石塊的密度。試卷第7頁,總8頁參考答案1B【解析】由可得,100g酒精的體積,即100g酒精的體積為125mL,所以要求用量筒一次量出100 g

31、酒精的體積,且準確程度較高,則應選擇量程大于125mL的量筒,且分度值越小越準確,因此應該用“200 mL”的量筒,故B正確為答案。2B【解析】由題,一包A4型號復印紙共500張,這包復印紙的厚度為5 cm,則每張紙的厚度,因此1m2的這種紙的體積為。已知這種復印紙的質量規格是70 g/m2,即每m2這種紙的質量為70g,所以該復印紙的密度為,故B正確為答案。3A【解析】由題m-V圖像可知,三種液體質量相同時,體積,即三個杯子從左至右為:乙、丙、甲,故A正確為答案。4B【解析】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由可知,密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的質量m與

32、體積V的比值,故B正確為答案。C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體積V無關,故C錯誤。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都無關,故D錯誤。5D【解析】解答:因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積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來衡量的,剛降下的雪非常松軟,里面的空隙較大,踏實后,雪坑的深度為138mm,說明踏實后雪的實際高度為150mm138mm=12mm,此時,雪的密度更接近水的密度,故這場大雪的降雪量約為12mm.6D【解析】根據題意知道兩個金屬球的密度分別為:A=mA/VA=128g/16cm3=8g/cm3,B=mB/VB=72g/12cm3=6g/cm3 ,因為是同種材料制成的,所以

33、密度小的小球是空心的,所以A金屬球是實心的、B金屬球是空心的,該金屬的密度應與A的密度相同,即等于8g/cm3 ,故ABC錯;由=m/V可得,金屬球B實心部分體積為:V實 =mB/ =72g/8g/cm3=9cm3,所以球B空心部分體積為:12cm3 -9cm3 =3cm3 ,故D正確,故選D。7A【解析】從密度表中可知,水、煤油、酒精的密度都大于干松木的密度,故A錯誤;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狀態不變時,密度不變,把100克酒精倒掉50g,質量減小一半,體積減小一半,密度仍為0.8×103 kg/m3 ,故B正確;質量是物質的屬性,一杯水結成冰,所含物質多少沒變,故質量

34、m不變,由表格數據知道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據公式=m/V知道,體積會變大,故C正確;鉛的密度大于銅,質量相同的實心鉛塊和實心銅塊,由公式V=m/知,質量一定,密度大的體積小,即鉛的體積小,故D正確,故符合題意的是A。8A【解析】成年人的質量在70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B不合理;人體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故人的密度在1.0×103 kg/m3=1.0g/cm3 左右,所以C不合理;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 kg/m3 左右,體積大約為V=m/=50kg

35、/1.0×103kg/m3=0.05m3 ,故A合理;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同種物質,狀態不變時,密度不變,故不會隨著質量的改變而改變,所以D不合理,故選A。9D【解析】由題意可得m木 =3m塑料 ,因為的實心木球和實心塑料球體積相同,所以,木 V=3塑料 V,解得塑料 =木/3 =0.9×103 kg/m3 /3=0.3×103 kg/m3 ,故選D10D【解析】【整體分析】已知金屬塊的質量之比和體積之比,利用密度公式得到密度之比甲、乙兩塊金屬的質量之比:m甲:m乙=2:5,體積之比V甲:V乙=2:1,那么它們的密度之比: 故選:D【點睛】對于求比例的問題,一般情況

36、下用公式表示要求比的物理量,把比例關系代入即可故11C【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沉浮條件可知銅塊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浸沒),所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據此列方程求解解答:因為銅>水>酒精,所以銅塊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即排開水的體積和排開酒精的體積是相同的因為都是裝滿液體,所以,V溢水=V溢酒精,由=mV可得:m溢水水=m溢酒精酒精,即:20g1g/cm3=m溢酒精0.8g/cm3,解得:m溢酒精=16g.12D【解析】A、同一塊鐵,做成鐵錘和做成鐵管,形狀改變了,但是物體中所含鐵這種物質的多少沒變,我們就說它的質量不變,故本選項說法錯誤;B、一塊鋁熔化成液體后,鋁的狀態變了,但

37、其中所含鋁這種物質的多少沒變,則它的質量就不會變,故本選項說法錯誤;C、一塊銅在地球上帶到月球上,盡管它的位置變了,但它所含的物質多少沒有變,它的質量就不會改變,故本選項說法錯誤;D、因為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的大小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而與物體的溫度、形狀、狀態和地理位置無關,所以一塊銅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溫度、狀態、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故本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3C【解析】A由m-V圖像可知,若甲、乙的質量相等,則乙的體積較大,故A錯誤。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大,故B錯誤。C由=mV可得,若甲、乙體積相等,則甲:乙=m甲:m乙=20:5=4:1,故C正確,D錯誤。答案為C

38、。14B【解析】一間普通教室長約9m、寬約6m、高約3m,所以一間教室的體積V=9m×6m×3m=162m3,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則氮氣的體積V氮=78%V=126.36m3,氧氣的體積V氧=21%V=34.02m3,所以,教室里空氣的質量m=氮V氮+氧V氧207kg,選項B與計算結果最接近,故B符合題意為答案。15C【解析】由密度表可知,固體密度不一定比液體密度大,比如冰的密度、干松木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故A錯誤。由=mV可得m=V,體積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較大,其質量較大,故B錯誤。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其密度一般不同。比

39、如冰和水的密度不同,故C正確為答案。由圖表可知,冰和植物油的密度相同,故D錯誤。16A【解析】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是物體的質量與物體體積乘積的一半,密度是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因此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不表示該物質的密度大小,故A錯誤。圖a中縱坐標表示物體的質量m,橫坐標表示物體的體積V,則圖象的斜率m/ V 表示物質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質的密度越大,故B正確。在v-t圖象中,縱坐標表示速度,圖b中水平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圖b中陰影部分面積等于vt,表示該物體在對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故D正確。答案為A。17B【解析】藝術作品要求逼真,但實際拍攝中,不可能犧牲演員,故倒塌的高墻不能傷

40、害演員,應用的道具應是密度比實物小的多的材料制成的,故選B。故18A【解析】分析:解本題有兩種方法:在橫軸上取體積相同,然后比較這兩種物質的質量,質量大的密度大;在縱軸上取質量相同,然后比較這兩種物質的體積,體積大的密度小解答:第一種方法:由圖象可知,當V甲=V乙時,m甲m乙,由=m/V得,甲乙;第二種方法:當m甲=m乙時,有圖像可知V甲V乙,由=m/V得,甲乙故A正確,B、C、D錯誤19D【解析】由圖可知,三個物體體積相同時,a的質量最小,由可得,a物質的密度最小,故A錯誤。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無關,故B錯誤。由圖可知,體積相同時,c物質的質量是a物質質量的4倍,所以c物

41、質的密度是a的4倍,故C錯誤。b 物質的密度是,故D正確,符合題意為答案。20D【解析】小明用已調節好的天平在測物體質量過程中,只將20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后,發現指針略偏于分度盤左側,為了使天平平衡,則應向右盤里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因為指針略偏于分度盤左側,說明已經非常接近平衡,可不必再加入10g的砝碼,應向右調游碼,故C錯誤,D正確。在測量過程中,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故A錯誤。答案為D。21D【解析】由圖示可知,兩個盤中同時去掉一個黑球和白球,天平仍是平衡的,也就是說一個黑球的質量與三個白球的質量是相等的,即一個黑球的質量等于一個白球質量的3倍,球的體積是相等的,故可得黑球的密度等于白球

42、密度的3倍,故應選D。22B【解析】雖然游碼并未回零,但天平在測量前是平衡的,而且游碼的位置也并沒有再移動,因此,此時左右兩盤中的質量是相同的,并未受到游碼的影響所以物體的實際質量45g故選B23D【解析】設量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1=m1+m杯=40g,可得:×20cm3+m杯=40g,當液體體積為V1=8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2=m2+m杯=100g,可得:×80cm3+m杯=100g,得:液體的密度=1g/cm3,故A正確,B錯誤;代入得m杯=20g,故C錯誤;當液體的體積V3=60cm3

43、,液體質量:m3=×V3=1g/cm3×60cm3=60g,故D正確;故應選AD。24C【解析】木塊在酒精面上將漂浮,木塊受到酒精的浮力:F浮=G木=G排=m排g;-木水,木塊在水面上漂浮,木塊受到水的浮力:F浮=G木=G排=m排g;-由可知木塊排開酒精和水的質量(溢出的質量):m排=m排=10g故選C25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空瓶的質量和盛滿水時稱得的質量求出水的質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水的體積也就是瓶子的容積,即某液體的體積;由盛滿某液體時稱得質量和空瓶的質量,求出某液體的質量,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計算液體的密度解:水的質量:m水=1.5kg0.25kg=1.25kg,由=

44、得水的體積:V水=1.25×103m3,瓶子的容積:V容=V水=1.25×103m3,某液體的體積:V液=V容=1.25×103m3,某液體的質量:m液=1.75kg0.25kg=1.5kg,某液體的密度:液=1.2×103kg/m3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密度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注意玻璃瓶的容積是不變的,裝滿水時或裝滿某種液體時,其體積都等于瓶的容積26A【解析】A、刻度尺能測金屬塊的體積,但不能測出它的質量或重力,不能測出金屬塊密度B、天平能測金屬塊質量,量筒水細線能測體積,故能測金屬塊密度C、彈簧測力計能測金屬塊重力,從而得到質量,刻度尺能測

45、出體積,故能測出金屬塊密度D、天平砝碼能測出金屬塊的質量,刻度尺能測出體積,故能測出金屬塊密度故選A27BC【解析】因為要用它們按體積比1:1的比例配制一種混合液,所以,設液體的體積為V,則混合液體的體積為2V,兩種液體的質量分別為m1 =1 V,m2 =2 V,則混合液體的質量為m=m1 +m2=1 V+2 V,所以混合液體的密度為=(1V+2V)/2V=1+2/2,故A錯誤、B正確;因為=m/V,1 2 ,m0一定,所以由=m/V得,V=m/,故V1 V2 ,使混合液質量最大,即V2 全取,V1 有剩余,則m剩 =m0 -1 V2 =m0 -1m0/2=(1-1/2)m0 ,故C正確、D錯

46、誤,故選BC。28AC【解析】設每個甲球的質量為m甲,每個乙球的質量為m乙,在天平右盤中放入4個甲球,在左盤中放入5個乙球,這時天平剛好平衡,則4m甲=5m乙所以m甲:m乙=5:4,故A正確,B錯誤。由=mV可得,甲:乙=m甲:m乙=5:4,故C正確,D錯誤。答案為AC。29BC【解析】A根據=mV可得V=m,由密度表可知,水酒精,質量相同的水和酒精,酒精的體積大,所以能裝500g水的瓶子,一定不能裝500g酒精,故A正確。B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利用密度可以鑒別物質,但有些物質密度相同,因此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鑒別物質不正確,故B錯誤。C密度與物質的狀態有關,同種物質的密度不一定相同,如冰與水的

47、密度不同,故C錯誤。D質量和體積相同的空心銅球和鋁球,因為銅的密度較大,質量相同的銅和鋁,銅的體積較小,所以銅球的空心體積較大,故D正確,答案為BC。30ACD【解析】根據公式=m/V知道,質量m相同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體積V小;體積和質量都相等的銅球和鋁球兩球中,因為銅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所以銅的體積比鋁的體積小,而兩球的體積相等,則銅球是空心的;如果鋁球是空心的,則銅球空心部分更大,故D正確,故選ACD。31AB【解析】A、測量前指針偏向刻度的左邊,說明測量前左盤比右盤重,在測量時,若想使得天平平衡,應該加更多的砝碼,將造成測量結果偏大;故A正確;B、磨損的砝碼的實際質量要小于其上面標注

48、的質量,如一個標有50g的砝碼的實際質量可能是49g,而讀數時仍按50g讀取,這樣會造成測量結果變大,故B正確;C、盤上粘有一小塊泥,因在調平衡時就有,天平既然已平衡,使用時就不會造成結果變化,即所測值準確;故C錯誤;D、測量時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一點,相當于在右盤加了一個小物體,若想使得天平平衡,應該加較少的砝碼,將造成測量結果偏小;故D錯誤;故選AB;32 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1與4(2與5、3與6) 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確定的值;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解析】解答:從表中的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的數據可以看出物體的體積增大為原來的幾

49、倍,質量就成為原來的幾倍,且它們的比值不變,所以可得出實驗結論是: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比較1與4(2與5、3與6)幾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體積相同甲、乙兩種液體,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3). 分析上表中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確定的值;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33B【解析】在測量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故AC錯誤;小明在用調節好的托盤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質量時,在天平的右盤內加了幾個砝碼后,發現指針偏左;當再放入質量最小的砝碼時,指針偏右,說明放上的最小砝碼偏重,不放最小砝碼偏輕,故應該向右調節游碼,故選B。3

50、4 水體積收縮 水體積膨脹 密度 4【解析】(1)由圖示可知,在AB段表示水的體積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BC段表示水的體積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2)由圖示可知,質量一定的水,在溫度為4時的體積最小,密度最大;(3)由圖示可知,當水溫在4時水的體積最小,物體的質量與溫度無關,根據公式=m/V可知: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密度大的水會向下沉,故湖底的溫度約為4。35 用手拿砝碼 47.4 m1+m0m2 (m1+m0m2)/ 水 m0水/ m1+m0m2。【解析】(1)有圖知道,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用手直接拿砝碼,這樣會使砝碼生銹;由圖2可知,砝碼的質量為20g+20g+5g=45g,稱量標尺的分度值是0

51、.2g,游碼在稱量標尺對應的示數為2.4g,則礦石塊的質量m0 =45g+2.4g=47.4g;(3)礦石的質量m0 ,在燒杯中倒滿水,稱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燒杯溢出水后,燒杯、杯內礦石和水的總質量m2,則溢出水的質量為m水 =m1 +m0 -m2,由=m/V得溢出水的體積V溢 =m水/水=m1+m0m2/水;則礦石的體積V0 =V溢 =m1+m0m2/水;(4)礦石的密度礦石 =m0/V0=(m0/m1+m0m2)/水=m0水/(m1+m0m2)。36C【解析】使用托盤天平測一小物塊質量的實驗中,若使用了磨損的砝碼,則磨損的砝碼質量就比砝碼上標的示數小,用此磨損的砝碼去稱物體的質量,當天

52、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而小于砝碼上所標的示數,由圖知道砝碼所標的質量是54g,故物體的質量小于54g,故選C。37 175.6 g 70 cm3 2.5×103 偏小【解析】由圖甲知:右盤中砝碼為100 g、50 g、20 g、5 g個一個,標尺的分度值為0.2 g,礦石質量m=100 g+50 g+20 g+5 g+3×0.2 g=175.6 g;由圖乙知:礦石體積V=200 ml-130 ml=70 ml=70 cm3;礦石密度=m/V=175.6 g/70 cm32.5 g/cm3=2.5×103 kg/m3;由于礦石從水中取出時,會帶走一部分水

53、,導致礦石體積的測量值偏大,由于礦石的質量是準確的,所以密度的測量值會偏小。故答案為:175.6 70 2.5×103 偏小 【點睛】測固體密度的原理是=m/V,用天平測出固體質量m,根據排水法用量筒測出固體體積V,即可算出密度;由于礦石從水中取出帶走一部分水,使測得的體積大于礦石的體積,所以密度會偏小。38 用手拿砝碼 27 15.用手拿砝碼27略 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法不正確 分析原因,重新實驗【解析】(1)如圖甲,這一操作中的錯誤是用手直接拿砝碼,正確的方法是用鑷子夾取砝碼。(2)如圖乙所示,鋁塊的質量m=20g+5g+2g=27g。(3)用橫坐標表示體積,縱坐標表示質量

54、,鋁塊的m-V圖象如下:(4)小組同學為了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的結論,將鋁塊3的質量數據改為81g,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這種情況采用的做法應該是分析原因,重新實驗。39A【解析】由圖象知道:當液體體積為0時對應的質量是20g,所以燒杯質量為20g;在表格中任意選取一組數據,例如m=60g,V=40cm3,則說明液體質量m液=60-20g=40g,由=m/V=(6020)g/40cm3=1g/cm3 =1.0×103 kg/m3,故選A。40 右 C偏小 132 0.82×10³【解析】(1)測量前,指針偏左,平衡螺母應向右調節,使橫梁平衡;(2)用調好的天平測量該物塊的質量時,當在右盤放入10g的砝碼后,指針偏在分度盤中線左側一點,說明此時右盤所放砝碼的質量偏小,應該向右調節游碼,使得天平再次平衡,故選C;(3)按照如圖丙所示順序,將復合材料拉出水面時,復合材料上面會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測量的體積偏大,據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4)因復合材料上面會沾有一些水,使得測量的體積偏大,因此將和步驟對調順序,按照的順序,可以避免復合材料上沾水,使得測量結果更加準確,由乙圖可知,復合材料的質量為:m=10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