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39中攝影基本功訓練_第1頁
單反相機39中攝影基本功訓練_第2頁
單反相機39中攝影基本功訓練_第3頁
單反相機39中攝影基本功訓練_第4頁
單反相機39中攝影基本功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志返回日志列表轉 單反相機39種攝影基本功訓練 2013-4-10 09:50 閱讀(8) 轉載自O(_)O · 贊(1716)贊(1716)贊(1716)贊(1716)· 轉載(1.67萬)· 分享(5558)· 評論· 復制地址· 舉報· 更多已經是第一篇 | 下一篇:2013年3月26日的. 第一單元:攝影基本功訓練 訓練1、全景深練習被攝體:一般風景、花卉、城市建筑等沖擊力較強的景物。要 求:畫面全部實焦。建 議:首先使用廣角鏡頭:24MM35MM拍攝,光圈:F1116,光圈優先AE模式。訓練2

2、、單體對焦練習要 求:只把焦點對在主要被攝體上,淺景深。建 議:中望遠鏡頭: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優先AE模式。訓練3、定格練習被攝體:體育運動項目、行走著的汽車、火車、流動著的水、瀑布等。要 求:將激烈運動著的被攝體的瞬間動作或瞬間表情記錄下來。建 議:高速快門1/1000秒以上、快門速度優先AE模式。訓練4、動感練習被攝體:體育運動項目、動態的人、流動著的水、瀑布等。要 求: 運動員和動態人的身體的一部分虛化或動體實背景虛,流動著的水,瀑布等有流線感。建 議:慢速快門1/15秒11秒,先從1/30秒開始練習,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練習,使用

3、三腳架。訓練5、取景練習要 求:突出主題,畫面簡練,能傳達出被攝場景的氣氛,此項訓練是構圖訓練的基矗。建 議:望遠鏡頭,大光圈。訓練6、特寫練習被攝體:花卉、靜物、昆蟲等。要 求: 被攝體占畫面的比例盡量大,突出被攝體的形狀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建 議: 使用微距鏡頭或微距功能及近攝接圈,最短攝影距離,鏡頭與被攝體保持平行,使用三腳架及快門線。訓練7、各種焦距鏡頭(鏡頭各焦段)的使用練習利用各種焦距鏡頭(鏡頭各焦段)進行拍攝練習,借此了解鏡頭各個焦距的特點,理解畫角及透視關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標準鏡頭: 焦距50MM左右的鏡頭極其自然,沒有夸張。廣角鏡頭: 焦距3

4、5MM以下的鏡頭強調遠近感。中望遠鏡頭:焦距為85MM135MM的鏡頭與人眼最接近的透視(遠近)感,能正確體現被攝體的形狀,多用于人像攝影。望遠鏡頭:焦距為200MM以上的鏡頭很少遠近感,有壓縮效果。(易抖動,盡量使用三腳架)第二單元:畫面構成和構圖訓練練習8、橫、縱位構圖被攝體: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要 求: 用橫位構圖表現穩定感和寬闊感,用縱位構圖表現縱深感和高度感,畫面不能有無用的空間。建 議:1、對同一被攝體分別用橫、縱位構圖法拍攝,比較作品的不同感受。2、橫位構圖表現安定感時使用標準焦點以上的鏡頭,表現寬闊感時使用廣角鏡頭。3、縱位構圖表現縱深感與高度感時使用廣角鏡頭,

5、注意畫面中近景與遠景的位置配置,構圖時應特別注意水平與垂直,使用三腳架。練習9、三角形構圖被攝體:三角形或類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要 求: 利用三角形在畫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現穩定感、躍動感、高度感和寬闊感。建 議:1、畫面中有容易識別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構成的復數物體焦點要實,要有平衡感。2、高樓大廈和道路等高大細長的景物時使用20MM以下的廣角鏡頭。3、使用景深預測功能。練習10、對稱形構圖被攝體:所有具有對稱構圖性質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要 求:利用上下左右對稱構圖,表現穩定感和超現實意境。建 議:1、選擇優美的對稱形,對稱形的兩邊焦點都要實,每個對稱形表現要

6、明顯。2、盡量使用標準焦點以上的鏡頭,使用光角鏡頭時要注意相機與被攝體保持平行。3、拍攝岸邊與水中的對稱構圖景物時使用偏光鏡。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時使用三腳架。練習11、垂直、水平構圖被攝體:風景、建筑等。要 求:畫面中表現由多條平行或垂直線條構成的單純美。建 議:畫面構成的線條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線條要美,水平或垂直線條造型要布滿全畫面,使用三腳架。練習12、S形、斜線構圖被攝體:具有S形或斜線構成的道路、河流、山巒、都市內的橋梁和道路等。要 求:用S形表現縱深感,用斜線表現外展的廣闊感和動感,S形要通達畫面的兩端,中途斷了的話前面要有空間構成。建 議:S形及斜線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細

7、感覺作品是否有縱深感和廣闊感,被攝體是否清晰,主題要突出。練習13、黃金分割法構圖被攝體:任何均可要 求:被表現的主體要處在分割點、線上或附近,構圖要平衡,被攝體要突出,畫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建 議: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構圖,然后再活用黃金分割法。第三單元:用光訓練1練習14、晝間閃光燈曝光補償被攝體:人物、花卉、寵物、小范圍自然景色、靜物等近距離小范圍景物。要 求:當以上被攝體處于逆光、側逆光并周圍光線強于被攝體時或被攝體處于晝間陰暗處時使用。建 議:用閃光燈同步速度測光(平均測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閃光燈的指數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攝距離,就能得到曝光準確的照片。 例如:相機的閃光同步是1/1

8、25秒,用相機的自動測光得到的F值16,閃光燈的指數(GN)是40,即40÷16(F)2.5M,這時的拍攝距離為2.5米。已知閃光指數(GN)和距離求光圈(F)時用閃光燈指數除以距離求得光圈(F)。 即:GN÷距離F。練習15、利用閃光燈體現作品的立體感被攝體:人物、花卉、寵物、靜物等。要 求:使用外置閃光燈并利用連線使閃光燈離開相機,從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體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體投光方法與方向按自己意圖具體安排,但是要盡量避免重陰影。建 議: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嘗試各種投光方式及曝光補償所制造出來的立體感覺。練習16、室內及夜晚燈光攝影被攝體:

9、室內燈光下的集會以及城市燈光夜景等。要 求:利用色溫在室內及夜燈下制造肉眼見不到的獨特(泛紅)氛圍。建 議:畫面內的光線布置盡量均勻,鏡頭附近最好沒有強光源并不能有強光射進鏡頭,拍靜物時使用三腳架,抓拍時最好使用ISO400的膠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實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濾鏡矯正色溫,曝光不能有過。參 考:色溫:白日晴天5500K,白日陰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燈光2800K。練習17、朝陽、夕陽、夜景被攝體:朝陽、夕陽下的山巒、海岸線、自然風光及夜景。要 求:要充分體現朝夕的氛圍,再現朝夕夜景的絢麗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體進入畫面,最好沒有暈光。建 議:使用手動,基本上光圈為F811

10、左右,AE光圈優先,遠景時焦點調到無限遠,10M以內對點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體上對蕉,使用三腳架,可以考慮多次曝光。練習18、白色物體被攝體:雪景、白色沙灘、白色花卉等白色物體。要 求:清晰再現白色物體的質感與色調。建 議:根據實測曝光量適當曝光補償,補償量根據白色物體占畫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現作品的意圖一般為0.51.5EV之間,畫面中黑白物體相間時根據各占比例調整。第四單元:用光訓練2練習19、逆光(透射光)的運用被攝體:光線從背后照射的人物、風景、花卉、靜物及抓拍等。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點制造透明感和立體感,注意被攝體與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創作意圖以外的光暈產生。建 議:使用曝光補償

11、以及反光板,曝光補償量有0.5、1.0、1.5、2.0EV等,補償越大,被攝主題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補償量,可以分段補償各拍一張以上以保證拍攝成功。練習20、側光的運用被攝體:與此種光線有關的人物、風景、花卉、植物、寵物以及抓拍。要 求:充分活用陰影的效果,使畫面的氛圍符合自己的拍攝意圖,通過練習提高對光的敏感性。建 議:拍攝時從順光、側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順序去觀察被攝體,并注意側光與逆光所制造出的物體立體感之差別,如利用強側光可塑造男人的剛毅,弱側光可營造女人的溫柔等,使用遮光罩。練習21、林中點光與瀉光的運用被攝體:具有瀉光特點的林中、陰天下的風景如山巒、江和湖海的水面等。要 求

12、:充分利用點、瀉光的特點營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動人的氛圍。建 議:注意光比范圍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適當,用點測光方式測得明處與暗處的曝光量后取中間值進行最后的曝光。練習22、極端曝光的應用被攝體:想要高調表現(陰影淡的)或低調表現(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攝題材。要 求:攝影意圖以及主題要鮮明,要考慮采用高調或低調的必要性,被攝體的所具有的氛圍要協調。建 議:高調的曝光補償從02.0,低調的曝光補償從02.0,通過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種條件下的曝光補償所帶來的效果。練習23、光的軌跡被攝體:夜間流動的車、船、星空、焰火等。要 求:流暢地表現光的流動,光的流線色彩、形狀、大小與周圍的氣氛要協調,曝光要適

13、當。建 議:利用平均測光與中央部分重點測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設定為F4或F5.6,曝光為30秒至2分鐘(可用B門),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膠片,光圈在F5.6F11之間,星空的曝光時間最長可到12小時,以上均使三腳架。練習24、有燈光照明的物體被攝體:都市內夜間被燈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要 求:取景角度要體現被攝體的魅力,選擇能夠充分表現氣氛的曝光,畫面中主體的所占比例要適當。建 議:使用三腳架、快門線,使用手動模式,B門或T門,使用曝光補償0.51.5EV。注意構圖時畫面中最亮部分與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懸殊,長時間曝光時注意倒易失律問題,使用廣角鏡頭。第五單元:強調色彩的訓練練習25、

14、26、27、28、29、30分別以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白色、黑色為主要特征的被攝體做表現主題的練習。被攝體:具有以上顏色的各類物體及顏色著裝的人物、花卉等。要 求:要表現出以上個種顏色的鮮明特征,把握好色調、明亮度、飽和度這色彩的三要素。建 議:注意冷暖色的表現,可能的話使用濾色鏡,使用包圍式攝影法體驗曝光補償對色彩表現的作用。練習31、表現水的透明感被攝體:與水有關的任何物體。要 求:在表現水透明感的同時注意作品的整體表現。建 議: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鏡,使用時旋轉PL鏡找到最佳表現。練習32、色彩對比被攝體:各種顏色摻雜形成對比的田野、公園、建筑群等。要 求:利用色彩對比增強作品

15、的感染力。建 議:不要使太多的色彩進入畫面,形成對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對比度越強,明亮色與形成對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顏色的實焦點處與虛焦點處可以形成對比。練習33、黑白攝影被攝體:任何物體、人物等。要 求:主題與背景的關系性,理解黑白攝影作品的特性。建 議:有必要了解彩色變成黑白后的具體變化,既把紅色當做濃黑、黃色當做灰色考慮等,并了解與灰階的關系。練習34、單色調的表現被攝體: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積單色花卉、色調統一的室內房廳等。要 求:有效使用統一的色調,構圖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濃淡度。建 議:注意色彩的飽和度,使畫面內的色彩表現有張有弛,使用色溫濾鏡。第六單元:表現動感與感情的訓練練

16、習35、動感的表現被攝體:體育運動、動物、紀念活動、花草、河流等。要 求:充分記錄并表現運動的物體或人,表現出運動著的力量感和動態美,合理構圖,掌握適合被攝場景的快門和按快門的時機。建 議:如果條件允許,盡量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定格高速運動時使用快門速度為1/500-1/1000秒,表現流動感時使用1/15-1/4秒,追拍時可使用1/15或1/30秒。練習36、臨場感的表現被攝體:火災及事故現場、祭祀活動、儀式、自然氣象狀況等。要 求:盡量表現臨場感,使人身臨其境,即使是較平凡的被攝體,也要利用技術與器材制造出臨場感。建 議:盡量接近被攝體使用超廣角或望遠鏡頭,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

17、景深。表現自然氣象狀況如臺風、大雨、霧、急流時使用三腳架,快門1/8、1/4、1/2秒優先,并可使用包圍式拍攝法。練習37、寂靜感的表現被攝體:自然風光。要 求:攝影者自身要寧靜安穩,選擇最佳的拍攝時間和天氣,選擇穩定簡潔且容易傳達靜感的構圖方式。建 議:拍攝時間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霧、雪天等。選擇對稱、三角形等增加寂靜感,構圖要橫平豎直,不能有傾斜以強調集中感和穩定感,使用三腳架。練習38、感情的表現被攝體:人、動物的臉部特寫與身體(動作的瞬間抓拍)。要 求:掌握最佳快門時機,做到與被攝人或動物心感相通,除臉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體的表現與主題相吻合,注意構圖的各個細節。建 議:先從

18、身邊的人特別是小孩和寵物開始練習,平時多多注意他們(它們)的喜怒哀樂,并找出有趣的特點,然后利用望遠鏡頭在被攝人或動物不注意的時候抓拍,開始練習時盡量利用自動模式。    練習39拍出絕對清晰的照片  攝影師來說,最令人郁悶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外出拍攝回來之后,發現很多很棒的照片卻不夠清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列舉了7樣幫助攝影師拍出真正清晰的照片的要素。       三腳架     只要提到清晰的照片,首先就要想到三腳架。一支可靠的三腳架給相機提供了一個穩固的平臺,可以極大地提高照片的銳度。 Ron Bigelow作品三腳架負重    一支三腳架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給三腳架加上一些負重可以使其更加穩固。多數三腳架在中軸底部都有設計用來懸掛重物的機構,用于給三腳架負重。一個簡單的辦法是隨身攜帶一個小的網兜,給里面裝滿石頭之類的東西掛在三腳架上即可。即使三腳架沒有專用機構,在中軸掛上相機包也可以代替。快門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