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講解_第1頁
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講解_第2頁
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講解_第3頁
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講解_第4頁
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總論1.1 項目概況1.1.1 基本情況光明水庫位于廣西東北部的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黃田鎮下排村的 一條高山溪流上。 該溪流發源于海拔 1393.50m的姑婆山群峰東南麓, 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賀江支流西灣河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為 13.85km2 ,水庫壩址控制集雨面積9.85 km2,壩址以上溪流長度8.10km,溪流平均坡度 59.5,水庫壩址以上集雨面積占該溪流集 雨總面積的 71%。光明水電站技改工程是將原光明化工廠所屬的三個梯級小水電 站合并改建成一座引水式高水頭小( 2)型水電站。光明電站始建于 1943 年,是廣西第一座水力發電站。 一級電站在水庫大壩下游約 700m 處建取壩,

2、建環山明渠引水 1.40km 至西側近鄰的正沖尾建發電廠房 發電,利用水頭約 120 多米,裝機 200kW。由一級電站尾水沿西南 向修建環山明渠約 500m,在山脊上建二級電站,利用水頭約 220m, 裝機一臺 630kW 。二級電站發電后的尾水分為兩支,一支通過正沖 渡槽流至該沖左岸約 350m 砌石明渠送至三級電站壓力前池,由壓力 前池通過鋼管將水引至光明化工廠食堂東南角 (正沖右岸) 的三級電 站發電廠房發電, 發電尾水流向下游供農田生產用水。 三級電站利用 水頭約 50m,裝機一臺 200kW。現有三級電站總裝機三臺共 1030kW, 利用水頭共計 390m。改造后電站發電用水引自光

3、明水庫。 光明水庫是一座年調節的小(1)型水庫,總庫容 127.50萬 m3,有效庫容94萬 m3,流域多年平 均降雨量 1700mm,水庫多年平均來水量 1029.33 萬 m3。電站發電用 水由水庫右岸放水隧洞放出,經由 1040m 長的引水渠(洞),將水送 至南面 669m 高程山包處建壓力前池,由壓力前池沿西南山脊鋪設 1656m 壓力鋼管引水至光明化工廠管理區內建廠發電, 發電后尾水供 下游農田灌溉使用。本工程原一級電站過坳前段長約 1km 的引水渠道年久失修,崩 塌漏水嚴重,修復工程較大, 三座梯級小電站的發電廠房均為殘破的 瓦平房,目前除二級電站一臺 630kW 機組尚可發電外,

4、一、三兩級 電站的機組電氣設備及壓力鋼管均已報廢。 2010 年,國家投資對光 明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并新建水庫放水隧洞,此兩項工程完工后, 改制后的光明化工廠業主利用自有資金, 沿壩后右岸山坡新修引水渠洞)長度 1040m至 669m高程山包附近, 新引水渠來水經自然山槽流至原渠道坳前水壙送至一級電站。 本技改擴容工程施工投產后原有 三座梯級小電站全部取消,合并改建的一座引水式高水頭小(2)型水電站。1.1.2 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和土地利用情況電站廠房位于賀州市以北 20km 的光明化工廠管理區內,已有運 輸公路直通廠址。本電站西至 207 國道(桂八線)約 2km,至鐘山縣 城 29km,

5、至望高工業區約 15 ,西南至平桂管理區所在地西灣鎮 9km,南至梧州 190km,北至桂林約 200km,西北至柳州 285km。工程占地分為永久占地和臨時棄渣占地兩部分。工程永久占地是在光明化工廠、 光明水庫及原有電站建筑物管理 范圍以外新增建筑物的占地。占地具體位置分為四部分,即 :(1) 原二級電站壓力前池至新建壓力前池(自然地面 669m 高程 山包)之間新增壓力管長度約為 670m,占用嶺脊陡坡地 3 畝。(2) 新建壓力前池占用山崗荒地 1.6 畝。(3) 引水明渠兩段總共長約 614m,占用山崗嶺脊坡荒地 5.4 畝。(4) 保留引水隧洞進、 出口間運輸路約 700m,占用高山

6、荒坡地約 5.5畝,以上永久占用荒山地共 15.5 畝。工程棄渣臨時占地主要是開挖引水隧洞的工程棄渣臨時占地, 引水隧洞全長約 466m,分兩個工作面開挖, 棄渣堆放集中在兩處地點, 估計隧洞出渣總量 2260m3 ,估計占山槽陡坡荒地約 3.4 畝。工程完工后,棄渣表面可進行植樹造林,恢復地面綠色生態,以保持水土。表 1.1-1 工程占地面積表項目永久占地臨時 棄渣占地新增壓力管新建壓力前池引水明渠運輸路合計面積(畝)31.65.45.515.53.41.1.3 建設規模及實施意見一、建設規模( 1)工程任務和規模電站壩址控制流域面積 9.85 ,多年平均流量 0.326m3/s,枯水 年平

7、均流量( P=85%) 0.178m3/s,多年平均來水量 1029.33 萬 m3, 光明水庫總庫容 127.50萬m3,有效庫容 94萬m3。水庫正常高水位 684.50m(黃海,下同),水庫死水位 668.00, 水輪機噴嘴高程 166.70m。電站設計發電水頭 492m,設計發電流量 0.66m3/s。設計裝機容 量 21250kW,多年平均發電量 1067.50 萬 kWh,多年平均裝機年利用小時 4270 小時(2)工程等級及建筑物級別光明水庫壩址控制集雨面積 9.85km2,水庫最大壩高 25m,總庫 容127.50萬m3,有效庫容 94萬m3,屬小(1)型水庫,根據水利 水電工

8、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 ( SL252-2000)的規定,水庫大壩工 程等級為等, 主要建筑物屬 4 級。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 50 年一遇, 校核洪水標準為 500 年一遇。電站裝機規模小于 1萬 kW,屬小( 2)型工程,工程等級為等, 電站主要建筑物和次要建筑物均為 5級,電站廠房選用 30 年一遇洪 水設計, 50 年一遇洪水校核。( 3)工程總體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為充分利用光明水庫地形落差優勢, 2011 年光明化工廠新業主 利用自有資金,緊接新放水隧洞出口修建完成右岸引水渠(洞) 1040m,水庫來水可以送至南面 669m 高程山包處。本電站技改工程 僅包括電站引水系統和廠房發電樞紐

9、部分。計劃緊接引水渠末端在 669m 高程山包處修建壓力前池一座。然后沿西南方向山脊鋪設約 1656m 的壓力管道(主管) ,將水引至光明化工廠車庫南側小平房廢 宿舍區建廠房發電。電站廠房坐東向西,門前為光明化工廠回車場, 回車場南側是食堂、辦公大樓。北端為主廠房,南端為副廠房,內分 兩間,東間為高壓室,西間為中控制,升壓變電站布置在發電廠房東 南角,距桂東電網光明變電站僅 300 多米。按照壓力管來水方向安排, 發電廠房大致坐西向東布置, 是一座 開敞式單層地面廠房,無防洪要求。北端為主機間,中部為安裝間, 南端為中控室和高壓室,總建筑面積約 311.93m3 ,主廠房高 8.30m, 副廠

10、房高 6.50m;廠房基礎必須置于基巖之上。廠內安裝沖擊式水輪 發電機組兩臺, 單機容量 1250kW,水輪機型號為 CJA237-W-90/17, 發電機型號為 SFW1250-6/1430,水輪機進水管軸線間距 6.30m。選 用 LDA 型 10t 電動單梁橋吊一臺作廠內其中設備,吊車跨距 9m,最 大起吊高度 6m。中控室布置電氣盤柜 10 個,發電機勵磁變壓器置于 勵磁盤內,高壓室布置高壓柜 12 個。發電機排風道由地下引出廠外; 機組技術用水經由化工廠供水池引來, 經過濾后供機組冷卻使用; 電 站發電尾水經由廠前集水渠排入南面自然沖溝。二、實施意見 光明電站技術改造工程經賀州市水利

11、電力局以賀水電電 201228 號批復,根據賀州市水利電力局關于平桂管理區光明水電 站技術改造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 ,光明水電站一、三兩級電站的機 組電氣設備及壓力鋼管均已報廢。 三座小電站的發電廠房均為磚瓦平 房,除二級電站廠房正常維修使用外, 其他兩座廠房年久失修已成危 房。為消除電站運行安全隱患,充分利用水能資源,提高電站經濟效 益和社會效益, 對光明水電站進行技術更新改造是必要的。 基本同意 電站技改后裝機規模為 21250kW=2500kW ,多年平均發電電量 1067.50 萬 kWh,年利用小時 4270h。1.1.4 取用水方案光明=電站以發電為主要目的,發電尾水供下游農田灌溉使

12、用綜 合任務,其主要產品為清潔的電力能源, 電站用水工藝采用攔河蓄水 水 力 發 電 , 安 裝 兩 臺 CJA237-W-90/1 7 型 水 輪 機 配 兩 臺 SFW1250-6/1430 型發電機,單機額定流量 0.33m3/s。電站通過在河床上筑壩蓄水的方式攔截西灣河河道內的天然來 水,然后壩攔蓄的天然來水引至廠房處進行生產發電。 本電站取水口 (渠首)位于水庫右壩端溢洪道底新建放水隧洞 (襯砌后斷面內空尺 寸為 bH=1.41.70m)出口處。取水口至壓力前池的電站引水系統 采用渠、洞結合形式,渠首至引水隧洞進口的環山明渠長度353m,引水隧洞長度 466m,隧洞后明渠長度 221

13、m。引水渠(隧洞)過水能力為 0.693m3/s。然后沿西南方向山脊鋪設約 1656m 的壓力鋼管(主 管),將水引至光明化工廠車庫南側小平房廢宿舍區建廠房發電1.1.5 退水方案光明電站的興建減小了水流流速, 降低水體稀釋擴散能力, 但增 大了沉降能力、延長了水體自凈時間,對水體水質影響輕微。根據河 流水質現狀以及河道納污口情況可采取相應水質控制措施, 通過污水 綜合治理和排污控制規劃等措施,保證水庫水質。本項目的退水主要分為:1、施工期的生產、生活廢污水; 2、運行期的發電尾水、發電棄水。施工期的生產廢水包括:主體工程施工、 混凝土攪拌產生的污水和施工場產生的生產污水及洪水沖刷棄渣場產生的

14、污水等。 這些廢污 水含污染物較多,所以采用沉淀池、土地處理等物理化學措施處理, 廢水中的固體留在沉淀處理池中, 處理后的部分廢水用于澆灌周圍的 雜木林地,部分將排入原河道,在一定范圍、程度上減輕對下游河流 水質造成污染;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來自施工期進場的管理人員和 施工人員, 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三級化糞池處理后, 部分污水用于澆 灌周圍的雜木林地,部分將排入原河道;攔河壩、廠房的施工通過導 流系統將水排向下游河道。 電站施工期生產、 生活污水將嚴格執行污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一級排放標準, 處理達標的廢水盡量回用運行期的退水包括發電尾水、 發電棄水和生活污水, 發電尾水

15、對 水庫水質水量不做任何處理,發電后尾水供下游 6000 余畝農田灌溉 使用。1.2 項目來源1.2.1 論證委托書、委托單位委托單位:賀州市普生光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1.2.2 承擔單位承擔單位:廣西梧州水利電力設計院1.3 水資源論證目的和任務根據水利部和發改委頒布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 , 對于直接從江河、 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要申請取水許可證的新建、 改 建、擴建的建設項目, 建設項目業主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為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 保證建設項目利用水資 源遵循“合理開發、 節約用水、有效保護”的原則,保證工程運

16、行后, 有足夠的水資源, 又不影響其他用水戶的正常用水, 同時保證電站下 游至流域出口斷面的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因此,對工程水源及引水區、 影響區進行充分的論證和評價,為審批項目取水許可提供科學依據。光明電站水利工程水資源論證, 重點分析取用水合理性、 水資源 配置合理性以及工程建設和調度運用導致水資源時空分布和水文情 勢改變后,對西灣河流域水資源、水域生態、河流生態基流和其他用 水戶的影響,并提出減小河段最小下泄流量以及減緩不利影響的補救 或補償措施建議。1.4 編制依據1.4.1 法律法規、部委規章及政策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年 8月 29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

17、法 ( 2002年 8月 27日);(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1989年 12月 26日);(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 1998年 11月 18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 2月 28日); ( 6)取水許可管理辦法 (2008年 4月 9日); (7)國務院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 ( 2006 年 2 月 21 日);(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2 年第15 號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 ;1.5 工作等級光明水電站是以發電為主兼顧下游河道治理綜合水利工程, 其裝 機容量為 21250kW,小于 50MW ,論證等

18、級為三級; 本工程對第三 者(第三者為壩址所在原河道的下游用水)取用水影響輕微,工作等級為三級; 本工程的開發建設不涉及敏感性生態環境問題, 對水文情 勢和生態用水影響輕微, 工作等級為三級; 本項目取水和退水所在河 流為西灣河的一條支流,根據賀州水功能區劃 ,電站取水所屬河 流沒有劃定水功能區, 不涉及水功能區。 電站所在支流匯入的西灣河 河段水功能區為西灣河平桂工業、 農業用水區, 涉及單個二級水功能 區,工作等級為三級。根據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 ( SL525-2011)水資源論證分類分級指標, 確定本次水資源論證工作 等級為三級。水資源論證分類分級指標見表 1.5-1。表 1

19、.5-1 水資源論證分類分級指標分類分類指標等級本項目特點一級二級三級指標值等級表取水力發電工程(裝機容30050300502.5三級水量)(MW)對流域或區對第三者對第三域水資源狀況影響水資源利用及利用產生顯取用水影響者取用水輕微三級顯著影響輕微著影響1.現狀生態1.現狀無取1.現狀生態問問題較為敏生態問題無敏感水和題敏感感2.對水文生態問生態2.對水文情勢2.對水文情情勢和生題,影三級退和生態用水產勢和生態用態用水產響輕微水生影響顯著水產生一般生影響輕影響影響微涉及一級水涉及一級功能的保護區、水功能的過涉及單水域管理要保留區、緩沖區渡區、或跨地個水功能無水功三級求能區中的 1 個或以(市)

20、級的一二級區上;涉及二級水級水功能區;功能區的飲用水源區或其他 3 個以上水功能 二級區涉及 2 個水功能二級區1.6 分析范圍及論證范圍1.6.1 分析范圍為便于引用已有水資源綜合規劃的分區成果, 又能滿足水資源論證的需要,確定光明電站水利工程所在區域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利用 分析范圍為光明水庫壩址控制范圍及壩址至支流河道出口斷面區間, 及電站下游灌區。1.6.2 論證范圍論證范圍包括水資源論證范圍和取水退水影響論證范圍。 光明電 站入庫徑流來自西灣河支流光明水庫壩址以上集雨區域, 因此,確定 光明電站壩址以上集雨區域為地表水水源論證范圍, 壩址控制集雨面 積 9.85km2。確定光明水庫回水

21、末端至支流河道出口斷面區間為取水和退水影響論證范圍1.7 水平年光明電站水利工程計劃 2013年開工建設, 2015 年第一臺機組并 網發電。根據工程實施計劃, 考慮賀州市平桂管理區國民經濟發展規 劃、流域水資源規劃等的水平年,并結合資料等情況,選定水資源論 證現狀水平年為 2013年,規劃水平年為 2020 年。2 建設項目所在區域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利用分析2.1 基本情況2.1.1 自然地理光明水庫位于廣西東北部的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黃田鎮下排村的 一條高山溪流上。 該溪流發源于海拔 1393.50m的姑婆山群峰東南麓, 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賀江支流西灣河的一條小支流, 流域總面積約為 13.8

22、5km2, 水 庫 壩址控 制 集雨 面 積 9.85km2,壩 址以 上 溪 流長 度 8.10km,溪流平均坡度 59.5。水庫壩址以上集雨面積占該溪流集 雨總面積的 71%。水庫流域地形北高南低,壩址處沖底海拔高程約 661m,屬于山區、丘陵地形地貌,地表風化層較淺,植被良好。西灣河流域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富江的一級支流, 主要流經黃田 鎮、望高鎮和西灣鎮 3 個鄉鎮。全流域植被覆蓋率為 50.9%,森林覆 蓋率為 38.46%。山地植被主要有喬、灌、草混合覆蓋,喬木以馬尾 松、杉木為主,其次為疏林,草叢以蕨草為主。按廣西土壤普查技術資料,西灣河流域主要有稻田土壤和山 地、旱地土壤兩大類。

23、主要土型有紅壤土、赤紅壤土、紫色土和沖擊2.1.2 河流水系西灣河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富江的一級支流,發源于姑婆山西 北,流經川巖后轉入地下,成為地下河,在碧水巖處重新出露地面, 流到望高鎮處轉向東南,流經望高鎮、寶山、立頭、新聯、石梯、飛 馬、最后流經西灣鎮,并在西灣鎮河口與富江匯合,流域面積 205.24km2,河流全長 40.03km,河流比降 7.67,多年平均流量 6.83m 3/s。西灣河中上游主要涉及黃田鎮, 河道位于山叢當中, 河道比較順 直,落差較大,河道較淺。西灣河沿岸以淺丘陵臺地為主。西灣河下 游主要涉及望高鎮及西灣鎮, 地貌多為寬闊丘陵谷地, 河道進入望高 鎮后,兩岸逐漸

24、開闊,河道變寬,且轉向東南方向,進入西灣鎮后河 道彎曲,河道兩岸更平坦,為西灣鎮鄉鎮城區。2.1.3 氣象西灣河流域屬亞熱帶氣候,雨水充沛,氣候溫和。總特點是:氣 溫高,陽關充足,雨量充沛,但分部不均。夏季多暴雨,易洪澇,春 夏有干旱,冬季有霜凍。一、降水該水庫流域屬亞熱帶山區,雨量充沛,四季氣候較溫和,多年平均降雨量 1700mm。降雨年內分配不均,汛期 4 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75.4%。降雨量在年內分配的不均,經常導致春末夏季多洪 澇、秋冬初春多干旱的現象。二、氣溫西灣河流域屬亞熱帶氣候區, 根據賀州市氣象資料統計, 多年平 均氣溫 19.9,極端最高氣溫 39.5(1989 年

25、 8 月 16 日),極端最 低氣溫-4.1(1963年 1月 15日)。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七月,月 平均最低氣溫出現在一月。 多年平均無霜日 298 天,年平均日照時數 為 1549.1 小時。賀州市氣象站多年月平均氣溫見表 2.1-1。表 2.1-1 賀州市氣象站多年月平均氣溫表 單位:統計年數月月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多年平均氣溫469.510.814.820.124.327.028.628.226.121.716.311.719.9二、蒸發流域地處亞熱帶, 接近海南,由于高溫與海風影響, 蒸發量較大, 根據賀州氣象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蒸發量為 1575.3mm。一

26、年中最 大月蒸發出現在 7 月份,多年平均為 224.0mm;最小月蒸發出現在 2 月,多年平均為 58.3mm。三、濕度西灣河流域屬十分濕潤帶, 根據賀州氣象站資料統計, 多年平均 相對濕度 78%,其中 26 月各月均在 80%以上,最大為 45 月, 達到 82%,最小 12 月為 74%。四、風速、風向根據賀州市氣象資料, 多年平均風速 1.7m/s,多年最大平均風速14.3m/s,歷年最大風速 24m/s(1962年8 月及 1965年 7月),相應風向 NE 及 WEW 。歷年最多風向為 WN2.1.4 水文一、徑流(1)徑流特性西灣河流域主要來源于降雨, 徑流年內變化與降水基本相

27、應。 徑 流年際和年內變化受降水、 氣溫和下墊面等因素的影響, 全年分為 4 9 月豐水期,由降雨形成; 10 月3 月為枯水期,地下水補給比較明 顯,最小流量多出現在 12 月份。(2)西灣河年徑流量及其變化西灣河多年平均流量為 6.83m3/s,最大流量 205m3/s,最小流量 2.12m3。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2.15 億 m3,最大徑流量 4.25 億 m3,最 小年徑流量 1.09 億 m3。豐水期(4 月9 月)水量約占全年水量的 75.7%,枯水期( 10 月3 月)占全年水量的 24.3%。可見本徑流具 有年際變化不大,年內分配不均與的特點。二、洪水西灣河流域洪水由降雨匯流形成

28、, 洪水特性受流域特性及暴雨特 性所制約。西灣河洪水的特點是峰高, 歷時短,洪水過程線呈尖瘦型, 一次洪水歷時一般為 13 天。三、泥沙西灣河流域因過量砍伐森林和開荒造田造地、采礦等人類活動, 造成了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嚴重,使河道淤積嚴重,河床不斷抬升。2.1.5 社會經濟概況黃田鎮位于賀州市平桂管理區東部, 東臨八步區蓮塘鎮, 南接八 步街道辦事處、沙田鎮,西靠西灣街道辦處,北界八步里松鎮。黃田 鎮地處賀州市郊,屬城鄉結合部,鎮政府所在地距市區 3.5 。行政 區面積 308km2,轄 14 個村委會和一個社區居委會, 373個村民小組。 全鎮總人口為 73654 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1108

29、9人。黃田鎮耕地面積 約 3.1萬畝,其中水田面積 2.0萬畝,旱坡地面積 1.15 萬畝,全鎮糧 食總產量達 1831.66 萬公斤,其中,水稻總產量 1486.42 萬公斤;主 要經濟作物有花生、甘蔗、蓮藕、蔬菜。2.2 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利用分析2.2.1 水資源量西灣河流域集雨面積 205.24km2,最小流量 2.12m3/s。多年平均徑 流總量 2.15億m3,最大凈流量 4.25億m3,最小年徑流量 1.09億 m3 徑流年內分配很不均勻,豐水期( 4月9 月)水量約占全年水量的 75.7%,枯水期(10 月 3月)占全年水量的 24.3%。設計豐水年(10%)年平均流量為 9.

30、18m3/s,年來水量為 2.90億 m3 ,設計枯水( 90%)年平均流量為 4.67m3/s,年來水量為 1.47億 m3。2.2.2 水功能區電站取水所在河段沒有劃定水功能區, 不涉及水功能區。 電站所 在質量匯入的西灣河河段為西灣河平桂工業、 農業用水區。 規劃水質 目標為出口斷面。 其取水和退水符合水功能區劃的要求, 取水和退 水水質目標按水質現狀控制。2.2.3 水資源開發利用分析光明電站所在區域水資源概況及其開發利用分析范圍為賀州平 桂管理區內的西江流域(平桂管理區主要河流有賀江、富江、臨江屬 西江流域,歸珠江水系,管理區水能蘊藏量 25萬kW 以上,可開發 水利電力裝機容量達

31、15萬 kW 以上,有武爽電站等已開發的大小電 站 30 多座。地方水電網絡與華南骨干電網并網運行,為管理區的工 業提供充足的電源) 。在現狀水平年( 2013 年),分析范圍內用水主 要以發電、農業灌溉為主,工業用水極少。2.3 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用水的效率極低,區域內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 世紀60 年代和 70 年代,雖然近年來對大中型灌區的節水配套改造,使灌 溉利用系數有了較大的提高, 但由于目前還沒有對流量較小的渠道進 行節水配套改造和對田間工程進行改造, 使田間水; 利用系數和渠系 利用系數較低,灌溉用水量大,造成水資源浪費。(2)水管理體制不順,難以實現水資源

32、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目前水管理體制表現為條塊分割、相互制約、職責交叉、權屬不 清,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水源,管節水的不管治污,管 治污的不管回用,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協調一致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加之區域的水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缺乏以最優化方法和技術為手 段,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標的統一規劃, 難以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3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3.1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3.1.1 與國家和地方政策產業政策的符合性分析小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 可年復一年, 永久使用既不影響河流 生態環境, 又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可有效提高我國清潔可再生能源 比例,有力促進我國能源結

33、構的優化調整。 在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中 明確要求在保護生態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有序發展小水電,建設 300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 繼續因地制宜實施小水電代替燃料工程。 光明電站建設加快了山區水利的建設, 促進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可持 續利用,提高水利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服務的綜合能力, 光明電站符合 我國小水電政策。3.1.2 有關規劃的符合性分析根據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黨員和人民政府制度的國民經濟的社會 發展“十二五” 計劃,為了充分發揮賀州市平規桂管理區豐富的水利 資源優勢, 促進平桂管理區的國民經濟發展, 為平桂管理區提供良好 穩定的財稅來源, 并更進一步的促進小水電事業的發展, 計劃近期興 建一

34、批水電站,電能主要輸送到廣東省,實現“西電東送” 。光明電站列于賀州市平桂管理區水電站工程規劃, 為西灣河流域的體積電站之一,符合流域水資源開發綜合規劃。3.1.3 水功能區劃的符合性分析光明水庫位于廣西東北部的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黃田鎮下排村的 一條高山溪流上。 該溪流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賀江支流西灣河的一條 小支流。電站取水所在河流沒有劃定水功能區,不涉及水功能區。電 站所在支流匯入的西灣河端為西灣河平桂工業、 農業用水區。 本工程 取水類型為河道內蓄水發電,電站發電用水對水庫水質不作任何處 理,一般情況下按河道天然來水量進行水利發電, 發電后的為誰回歸 天然河道。取水和退水水質目標符合西灣河水

35、功能區劃水質的要求。3.2 用水合理性分析 3.2.1項目的用水過程光明電站一發電為主, 屬于引水是水電站, 取水方式為河道內攔 水、蓄水發電。 電站用水工藝是通過工程措施使地表徑流匯集,建攔 河壩攔蓄河水,經引水明渠、引水隧洞和壓力鋼管進入水輪發電機,利用自然水位差來發電,不對水庫水質作任何改變3.2.2 項目的用水水平分析3.2.2.1 項目的用水情況光明電站技術改造工程是以發電為主的水利工程。 電站依賴天然 來水流量進行發電, 同時為滿足下游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 電站 應保持最小下泄流量, 本電站下游河道兩旁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取自 地下水,電站下泄流量多少對下游河道居民生活無影響。龜

36、石灌區地處廣西賀州市的鐘山縣、八步區及平桂管理區境內, 是廣西 11 座大型灌區之一,也是賀州市唯一的大型灌區,設計灌溉 面積 30.45 萬畝。光明電站尾水灌溉下游農田 6000 畝,與龜石灌區 同位于賀州市, 兩灌區之間具有相似的農作物結構, 根據龜石灌區類 比尾水灌溉下游農田,則光明電站尾水灌溉下游農田綜合灌水率 0.573m3/(s萬畝,)灌溉水利用系數為 0.6.因此,尾水灌溉下游農田 的設計流量為 0.573m3/s。分別采用 Tennant法和多年平均流量的 10%計算光明電站壩址下 游河段最小生態流量,結果見下表 3.2-1。表 3.2-1 光明電站壩下河段生態流量單位: m3

37、/s計算方法Tennant法多年平均流量的 10%生態流量0.0400.033綜合分析上述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 確定光明電站壩址下游河段生態流量為 0.033m3/s。光明電站發電用水只利用水能, 不損耗水量, 不改變水質,發電用水對水資源無影響。3.2.2.2水庫調蓄后用水水平分析 根據灌區灌溉毛用水量及水庫來水量進行水量平衡計算, 本次選 枯水年 P=85%、平水年 P=50%和豐水年 P-15%設計典型年進行水量 平衡調節計算。灌溉設計保證率為 85%的枯水年年來水量 563.46萬 m3,灌溉年 用水量 690.9 萬 m3,年來水量小于年灌溉用水量,由于年來水量不 均勻,經過水庫調節

38、全年多達 4個月缺水,缺水量 238.90萬 m3。灌溉設計保證率為 50%的枯水年年來水量 992.28萬 m3,灌溉年 用水量 656.37 萬 m3,年來水量大于年灌溉用水量,由于年來水量 不均勻,經過水庫調節全年多達 3個月缺水,缺水量 154.55萬 m3。灌溉設計保證率為 15%的枯水年年來水量 1588.23 萬 m3,灌溉 年用水量 621.83 萬 m3,年來水量大于年灌溉用水量,由于年來水 量不均勻,經過水庫調節全年灌溉用水得到滿足的。具體見表3.2-2、表 3.2-3、表 3.2-4表 3.2-3P=85% 頻率年水庫調節計算表表 3.2-5P=15% 頻率年水庫調節計算

39、表表 3.2-4P=50% 頻率年水庫調節計算表3.2.3合理性分析光明電站壩下游為高山林地。 可采取工程措施, 在攔河壩設放水孔,確保電站正常發電的同時,也滿足下游生態用水的需要,電站攔水后對下游用水產生的影響不大。 電站在引水發電后, 通過歲輪機組尾水管把引用水排到下游農田進行灌溉, 不損耗水量, 發電也不產生 污染,不會改變原水水質, 對當地的居民和環境產生的影響不大。因 此,光明電站用水合理的。3.3 節水潛力與節水措施分析 光明電站為引水式發電,項目的用水主要是,發電用水,由于水 利發電用水的特殊性, 運行期間節水的潛力不大。 但可以通過優化水 電站的調度方式, 進一步合理利用西灣河

40、水能資源, 客觀上達到節約 用水的目的,符合廣西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二五規劃報告中加強工業用 水的節水能力建設的目標。 工程地處水資源豐沛的地區, 但應可能地 將處理達標的生活污水回用與綠化澆灌和灑水降塵, 加強節水制度建 設,宣傳節水意識,增強員工節水自覺性。3.4 合理取用水量 由于水利發電用水的特殊性,光明電站運行期間節水的潛力不 大,電站在保證下游居民生活用水、 農業灌溉用水和河流生態用水的 情況下現狀可供發電用水量即為合理的取用水量:設計保證率 15%時,來水為 1588.22 萬 m3,其中可供發電用水量 1485.47 萬 m3,可供下游河段生態水量 102.75 萬 m3:設計保證

41、率 50%時,來水量為 992.28 萬 m3,其中可供發電用水量 889.53萬 m3,可供下游河段生 態水量 102.75 萬 m3;設計保證率 85%來水量時,來水量為 563.47 萬 m3,其中可供發電用水量 460.72 萬 m3,可供下游河段生態水量 102.75萬 m3。4 建設項目取水水源論證4.1 依據的資料4.1.1 基本資料本次論證所用的資料室西灣河光明電站壩址附近的東球水文站, 實測水文資料從化 1958年至 1993年,共 36 年,在附近的賀州市市 區建有賀州市氣象站。東球水文站位于賀州市賀街鎮東球村,控制集雨面積 2284km2。 于 1993 年撤站停止觀測。

42、 1974 年 12 月,因臨江水電站修建引水渠 道,渠道設計流量 40m3/s,繞過東球水文站斷面造成人工分流。測 站觀測項目有水位、 流量、降雨量等。觀測成果由廣西水文總站審查、 整編,觀測資料合理。4.1.2 徑流資料的“三性”分析( 1)可靠性分析 通過對東球水文站的徑流觀測資料分析壩址以上流域年徑流量, 東球水文站的實測流量資料均經過廣西水文水資源局匯總整編, 并正 式刊印。因此,東球水文站 19581993 年徑流資料是可靠的。2)一致性的分析 在東球水文站正常工作的 36 年時期內, 1974 年 12 月,因上游的臨江水電站修建引水渠道,渠道設計流量 40m3/s,繞過東球水文

43、 站斷面造成人工分流, 1975 年 1993 年徑流資料為經還原后的徑流 資料。從 1975年1993年實測渠道流量來看月平均引水流量為 22.7m 3/s 左右,由于要保證臨江電站的正常運行,所以東球水文站徑流系 列只能考慮下河道部分,經整理組成 1958年 1993 年河道徑流資料 系列。除此之外水文站以上的大寧河流域人類活動影響較小, 對流域 下墊面的影響程度不大。因此,東球水文站 19581993 年徑流資料 具有一致性。(3)代表性分析 東球水文站具有 36 年的徑流觀測資料,通過對徑流系列觀測資 料采用差積曲線法進行代表性分析。具體分析成果見下圖4.1-1。圖 4.1-1 東球水

44、文站年徑流差積曲線從圖 4.1-1 上可以看出,本站具有一定的豐、平、枯周期變化規 律,系列包含了多個豐、平、枯時段,有 19831988 年的枯水時段, 也有 19721975 年的豐水時段。總之,本站徑流豐、枯交替,包含多個豐枯時段,因此本站的徑流系列具有良好的代表性。4.1.3 論證方法( 1)采用 P-型頻率曲線分析不同的頻率徑流量,經驗頻率按 照數學期望公式計算。(2)根據東球水文站實測徑流資料和河段用水資料進行長系列 計算,從中選取典型年,分析可供發電水量、發電用水量及日平均流 量保證率曲線。4.2 可供水量計算4.2.1 來水量分析一、 壩址徑流計算(一) 利用東球水文站水文資料

45、計算光明電站壩址、廠址控制集雨面積 9.85km2。壩址東邊 27km 處 即為東球水文站原觀測點處,東球水文站資料經過還原可達到 36 年 連續序列,滿足相關水文頻率計算要求,因此,光明電站在不同頻率 的情況下壩址上游來水量可采用東球水文站水文資料計算。根據東球水文站 19581993年共 36 年觀測資料系列扣除臨江電 站引水流量 22.7m3/s 后進行頻率計算。采用 P-型曲線適線,并在統計抽樣誤差的允許范圍內適當調整統計參數, 以與曲線點群擬合最好的原則經驗頻率的數學期望公式為:pm100%n1式中: Pm為 n項連續的樣本序列從大到小次序排列第 m 項的經 驗頻率。經適線計算,光明

46、電站壩址上游來水多年平均流量0.249m3/s,Cv=0.35,Cs=2Cv,頻率計算成果見表 4.2-1。表 4.2-1 光明電站年徑流頻率計算成果表年平均流量CvCs/Cv不同頻率年平均流量值( m3/s)(m3/s)10%15%50%85%90%0.2490.3520.3650.3390.2390.1610.146二)利用流量模數計算根據賀州市平桂管理區光明水電站技術改造工程初步設計報 告,水庫流域無水文實測資料,現只能以多年平均降雨量 1700mm 為依據,參照本市境內相似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的有關水文實測資 料分析參考作出粗略估算如下:1、 壩址流量:計算公式為: Q=0.001BF

47、( m3/s)其中:B 某頻率年流量模數( 1/skm2)由上式計算壩址各頻率年年平均流量結果如下表 4.2-2表 4.2-2 壩址年平均流量計算表頻率流域面積 F(km2)流量模數 B2 (1/skm2)年平均流量Qcp( m3/s)備注P=20%9.8551.60.508P=20%9.8531.90.314P=20%9.8525.10.247P=20%9.8520.80.205P=20%9.8515.30.151多年平均9.8533.10.326三)成果合理性分析表 4.2-3光明電站年徑流頻率計算成果表計算方法年平均流量( m3/s)CvCs/Cv不同頻率年平均流量值(m3/s)東球水文

48、站水文資料0.2490.3520.3390.2390.1610.146利用流量模 數 (采用)0.3260.5010.3140.1780.151根據兩種方法比較, 成果相差較大。 由于東球水文站集雨面積和光明電站集雨面積相差較大, 本次采用流量模數的計算成果。 由此可得庫區年來水量:Wp=D F(萬 m3)其中:Wp計算頻率年庫區來水量(萬 m3)F庫區流域面積( km2)D年徑流模數(萬 m3/km2)由上式計算壩址各頻率年來水量結果如下表 4.2-4表 4.2-4 壩址年來水量計算表頻率流域面積 F(km2)年徑流模數 D2 (萬 m3/km2 )年來水量 Wp(萬 m3)P=20%9.8

49、5151.21489.32P=50%9.85100.6990.91P=70%9.8579.2780.12P=80%9.8565.7647.15P=90%9.8548.3475.76多年平均9.85104.51029.334.2.2 設計頻率年庫區來水量分析根據賀州市平桂管理區光明水電站技術改造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光明水庫設計頻率年庫區來水量分析采用水文比擬法,按照流域面積比縮小推算本工程設計頻率年庫區來水量。 本工程壩址控制流域集雨面積 F=9.85km2,縮小系數為 K=9.85/44.80=0.22。三個設計頻率年 P=15%的典型年為 1981 年,P=50%的典型年為 1974年,P=8

50、5%的典型年為 1969年,其二月份均為 28 天。各頻率年庫區來水量以當月平均流量乘以月時間的秒數而得。二月份為: 28240.36=241.91萬秒,月大 31 天為: 31240.36=267.84萬秒,月小 30 天為: 30240.36=259.20萬秒。表 4.2-5 設計頻率年庫區來水量計算成果表設計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流量P=(m3/s)15%水量(萬 m3)P=流量50%(m3/s)水量(萬 m3)P=85%流量(m3/s)水量(萬 m3)4.3 水資源質量評價光明電站發電用水主要是考慮水流中的泥沙含量, 對水質無其他 特殊要求。 光明電站壩址上游流域屬于

51、姑婆山范圍, 該段流域內樹木 茂盛,植被覆蓋良好,水質良好,泥沙含量低。壩址上游流域開發利 用程度較, 現狀水質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類,根據賀州市水功能區劃報告 要求,西灣河現狀水質為類, 水質目標按二級區劃執行,為類。4.4 取水口合理性分析取水口的設置, 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地質條件,二是取水口高程,從這兩個方面分析取水口位置的合理性。為充分利用光明水庫地形落差優勢, 2011 年光明化工廠新業主 利用自有資金,緊接新放水隧洞出口修建完成右岸引水渠(洞) 1040m,水庫來水可以送至南面 669m 高程山包處。本電站技改工程 僅包括電站引水系統和廠房發電樞紐部

52、分。計劃緊接引水渠末端在 669m 高程山包處修建壓力前池一座。然后沿西南方向山脊鋪設約 1656m 的壓力鋼管(主管) ,將水引至光明化工廠車庫南側小平房廢 宿舍區建廠房發電。綜合考慮管路短,管線順直,無急彎,堤基穩定,與電站總體布 置相協調等因素, 本電站壓力管自壓力前池引出后, 沿西南方向山脊 布置,原二級站壓力前池至原二級站廠房管段沿壓力管近旁順彎平行 布置,二級站廠房至新店站廠房段基本轉為東西走向, 管軸線略偏南, 與東西方向線成 45夾角,此段管線地面覆蓋層較厚, 地質較復雜, 管路鎮(支)墩的基礎處理必須慎重,要求置于巖面之上。綜上所述, 電站取水口布置滿足地質條件和取水口高程要

53、求, 因 此電站的取水口位置是合理的。4.5 取水可靠性分析光明水庫有效庫容 94萬 m3,壩址控制流域面積 9.85km2,多年平均降雨量 1700mm,庫區多年平均來水量 1029.33 萬 m3。原有三座梯級小電站中,一、三兩級已報廢,目前只有二級電站一臺 630kW 機組尚在運行發電。 該站利用水頭只有 220m,水輪機額定流量 0.38m 3/s,每月發電用水量約 100萬 m3。庫區 P=15%年來水量 1588.22萬 m3,其中:三、四、五、六、七、八共 6 個月來水量達 1271.78萬; m3,除供給 6 個月電站滿負荷發電用水和貯滿水庫有效庫容外, 此 6 個月將產生棄水

54、 440 余萬 m3。庫區 P=50%年來水量 992.28 萬 m3, 其中:五、六、七、八共 4 個月來水量達 705.81萬 m3,除供給 4 個 月電站滿負荷發電用水和貯滿水庫有效庫容外, 此 4 個月將產生棄水 208 萬 m3。庫區 P=85%年來水量 563.47 萬 m3,全部用于發電,不 產生棄水。 為不浪費這些可貴的棄水資源, 很有必要對電站進行增容 改造,使其發揮更大效益。假定按原規模修復三座梯級電站, 其總裝機容量僅約為 1000kW, 其利用水頭落差 390m,尚有 100余 m 水頭落差未被利用。由于電站 裝機規模過小,水庫調節庫容有限,寶貴的庫區來水將有 200至 440 萬 m3未被利用。為充分利用本工程的地形落差優勢,用好寶貴的庫 區來水資源, 擬將三座梯級小電站合建為一座新的光明水電站。 新電 站規劃設計水頭 492m,裝機 21250kW,比原三座電站裝機容量擴大約 1500kW,寶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