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總結-聞雞起舞奔小康_第1頁
鄉鎮工作總結-聞雞起舞奔小康_第2頁
鄉鎮工作總結-聞雞起舞奔小康_第3頁
鄉鎮工作總結-聞雞起舞奔小康_第4頁
鄉鎮工作總結-聞雞起舞奔小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鄉鎮工作總結-聞雞起舞奔小康*鄉位于縣境最南端,是漾濞的“南大門”。地處兩地(大理、保山)四縣(漾濞、巍山、永平、昌寧)結合部,東與巍山縣馬鞍山鄉隔漾濞江相望,南與保山市昌寧縣接壤,西與永平縣龍街鎮相連,北與本縣龍潭、瓦廠兩鄉毗鄰。面積143平方千米,境內最低海拔1174米,最高海拔2411米,下設新寨、*、菜白、達村4個村委會38個村民小組。人口5066人,居住著彝、漢、白等5個民族,彝族占81.88%。鄉人民政府駐地吉阿路,距縣城103千米。本鄉居白竹山南。除東北、西南兩部較高山區外,大部分地區燥熱少雨,海撥1400米以下可產雙季稻,居民點和農田分布在海拔12002200米山地間。產稻、麥

2、,多芭蕉和柑桔。*是彝縣的“歌舞之鄉”。走進*,就仿佛置身于歌舞的海洋,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極富時代感的歌舞氣息。這里的彝族打歌、山歌對唱、牛歌、民間刺繡工藝等傳統民族文化,聞名遐邇,以其特有的魅力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XX年4月,國院務新聞辦公室中國五洲傳播中心親臨*,對彝族打歌和民族服飾進行現場拍攝,制成電視專題片漾濞彝家,在中央電視臺四套節目(國際頻道)“變化中的中國”欄目播出。該專題片集中反映了純樸的彝族風情和全鄉各族人民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奔小康的精神風貌;同年7月,中央電視臺青少部節目組到*又對彝族打歌進行了拍攝,并于10月份在中央電視臺播出。XX年6月,云南電視臺“走遍云南”節目組也走

3、進*,做了*彝族刺繡、*彝族山歌打跳兩個節目,并分別于8月16日和22日在云南電視臺播出。昔日以自娛自樂為主的*彝族歌舞,現已逐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它的豐富和發展,是*世事變遷的縮影,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好見證。彝縣成立以來,*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團結和帶領全鄉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的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建設自己的新家園。通過20年的不懈努力,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干部群眾思發展、謀發展、求發展的信心和

4、意識進一步增強,落后的思想觀念和陳舊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熱情高漲,全鄉上下形成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呈現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大好局面。XX年末,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人均3388元,是1985年的10.25倍;糧食總產量244.1萬千克,是1985年的3.0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287元,是1985年的6.87倍。一、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針對基礎設施滯后的實際,20年以來,*鄉始終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來抓。1、完成了鄉機關的搬遷和恢復重建工作。鄉機關原址在老*,受水源等條件制約,從1985年下半年開始,鄉機關陸續搬遷到了吉阿路即現

5、在的駐址。1997年6月,一場無情的大火將鄉政府綜合樓燒毀。隨后,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60多萬元,進行了恢復重建。XX年又投入23萬元,完善了鄉機關大院的附屬工程。XX年投入21萬元完成了鄉機關268米主街道和97米副街的路面硬化工程。通過20年的不斷建設,如今的鄉機關面貌煥然一新,“漾濞江南小鎮”的雛型初現端倪。2、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年來共修建農灌溝27條,修復加固水塘8個,建成小水窖500多口。目前,全鄉90%的村民小組都建成了人飲工程。1992年架通了高壓輸電線路,并通過兩期農村電網改造,實現了社社通電的目標,極大地提高了農村的用電質量。198

6、8年,雞龍公路的建成,使*有了直通縣城的公路,現已實現了縣鄉公路彈石化。全鄉38個村民小組,已有34個通了公路,村民小組通路率居全縣鄉鎮之首。XX年開通了程控電話,僅隔兩年又開通了移動通訊。水、電、路和通訊“四通”的實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圓了*幾代人的夢想。3、實施了新寨、達村兩個村的重點村建設項目工程和魯古箐、盤龍寺兩個村民小組的溫飽示范村建設項目工程,極大地改善了這些村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4、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完成了小灣電站移民搬遷的前期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二、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鄉歷屆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始終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

7、入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按照“穩糧、興煙、促畜、大種核桃、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的發展思路,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XX年全鄉糧食總播種面積14520畝,糧食總產244.1萬千克,農民人均產糧508千克,比1985年的184千克增加了324千克。1、將烤煙作為一項富民興鄉的支柱產業來抓。自1993年開始種植烤煙以來,通過10多年的努力,XX年全鄉種煙戶達587戶,種植烤煙2238畝,煙農收入286萬元,全鄉人均564元,實現稅收58.7萬元。2、充分發揮山區資源優勢,以畜種改良為突破口,科學飼養和疫病防治為主要內容,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使畜牧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XX年全鄉肉

8、類總產53.4萬千克,畜牧業總收入460萬元。3、將核桃產業作為富民興鄉的重要支柱產業來培植,不斷掀起種植核桃的高潮。XX年末,全鄉泡核桃面積1.3萬畝,年產核桃17.8萬千克,產值200余萬元。黃果、桔子、佛手柑等特色經濟林果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的規模。4、發揮熱區優勢,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XX年種植經濟作物5803畝,糧經面積比例達6040,其中,紅花、馬鈴薯、冬早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成為農民增收的新興產業。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增長。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30萬元,財政總收入186.3萬元,全鄉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244.5萬元。三、社會各項事業協

9、調發展1、教育工作有重大突破。*中心完小于1989年實施搬遷后,按照“集中規模辦學”的思路,合并了菜白完小和吉村完小,現已建成為*鄉九年制示范學校。20年來,在州縣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不僅擁有了兩幢教學樓、學生住宿樓、食堂、教師住宿區,還有運動場、圖書室、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等,占地面積和硬件設施均達到了同類學校的先進水平。XX年中考成績有了歷史性突破,兩名畢業生分別被下關一中和大理州民族中學錄取。XX年,又投入24萬元完成了為民小學教學大樓建設,使該校成為了縣內一流的村級校點。經多方爭取資金還幫助為民小學、達村完小、九年制學校解決了飲水困難;認真做好“兩基”年審復查工作,并通過了省州的復查驗收。2、衛生工作成績突出。*醫院的醫療技術是遠近聞名的,不僅為*鄉群眾服務,還吸引了鄰近鄉鎮的許多群眾到這里就醫。特別是醫院搬遷后,建蓋住院部大樓,實施了放射樓建設工程,配備了B超、X光機等醫療設備,使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得到了加強,農村衛生網絡建設不斷完善。同時,認真抓好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行“鄉村一體化”管理,開展了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前期工作,深入開展“放心食品、藥品”工程,認真做好傳染疫病的監控與防治工作,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體系逐步完善。3、文化廣播事業健康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更高了。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