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專題0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語文 專題0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語文 專題0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高中語文 專題0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高中語文 專題0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1作者(梁實秋)簡介 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名 ,字 。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 。2梁啟超(梁任公)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 ”,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其著作合編為 。3請寫出易誤讀的字詞并注上音。戊戌() 顯宦( ) 蒞()校步履() 謙遜() 酣()暢屏()息 薊()北 洽()合1梁治華 實秋 翻譯家 2飲冰室主人 飲冰室合集3x hun l l xn hn bn j qi1本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性格特點?是怎樣塑造的?作者對梁任公的性格特點不是抽象的概說,而是具體化為各種表現,有形

2、貌特點、表情特點、聲音特點、動作特點、氣質特點、講稿特點等,可以籠而統之概括為: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致,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健而瀟灑。“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用了反襯手法,從側面贊揚梁任公先生的為人: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這樣的學者當世少有。反襯手法解讀:反襯的內涵:所謂反襯,就是運用其他事物與要突出的事物之間的相反特點或不同情況,從反面來襯托主要事物,使對立兩極的事物互為映襯,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相反者皆相成也”。反襯是襯托手法的一種,相對“正襯”而言。反襯和正襯的區別:反襯不是同一個層面上的人物與人物、物象與物象間的對照比較,而是

3、兩個層面間的背景、環境、條件對人物、物象的映襯相托。它們有“主”有“從”,以“從”襯“主”,其中“從”是背景、環境、條件,“主”是人物、物象。陪襯事物和主要事物朝著相同的方向變化是“正襯”;陪襯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間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化就是“反襯”。反襯的作用:在反襯中,以“從”襯“主”,使被陪襯的事物更加鮮明、突出,可以借此顯彼,借反襯正,造成藝術上的回旋,增強作品的意蘊。 指津:先辨別:在反襯中,按常規,被反襯的事物在作為反襯的事物的作用下,應向此方向發展,而結果卻向彼方向發展。寫出手法后,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回答其作用。技法:虛實相生比如79三段,先寫先生博聞強記,“敲打他的禿頭”,酣暢地背誦,

4、足見其“動人”;次寫講到緊張處,演講變成表演之“動人”;再寫講完以后,“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就更為動人了。作者緊緊抓住梁任公演講時的感情投入,細致入微地刻畫他的性格氣質,令讀者如晤其面,如聞其聲。這是實寫。而第6段說20年后“我”觸景生情,“頓時”憶起先生的演講,看似平鋪直敘,實乃曲筆,辭約理微地道出先生“動人的演講”對人有怎樣深刻的影響。又如具體描寫演講過程中聽者的反應時而“屏息以待”,時而“跟著他歡喜”,時而又不自覺地“淚下沾襟”;甚至聽過演講后,“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這些顯然屬于虛寫,從側面烘托了這次演講所具有的強烈的感召力。虛實結合得如此完美,把學人本色狀寫得如此深透

5、,體現出了作者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運筆自如的功力。2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數不勝數,為什么梁啟超的一次演講給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筆而記之?首先是因為梁任公演講非常有特點:開場白非常獨特而見個性。他的聲音沉著而有力,宏亮而激亢。演講內容,在筆寫的講稿之外,能大段的背誦古詩或曲,而且對所講的古詩或戲曲非常投入,幾成戲劇表演。先生的表情,酣暢淋漓,變化之至。其次是因為梁任公這個人非常有特點: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健,氣質瀟灑,眼神犀利,至于“光芒四射”。講演時一點也不刻板,而是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這樣的講演怎能不引人入勝、令人難忘呢?總之,梁任公是個有文采、有學問的學者。1

6、下列詞語中畫線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韻文(yn)步履(l)謙遜(sn)迥乎不同(jing)B激亢(kng)酣暢(hn)彌漫(n)屏息以待(png)C沾襟(jn)瀟灑(xio)不禁(jn)沉著有力(zhu)D蒞校(l)顯宦(hun)長袍(po)涕泗交流(s)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景仰戊戌啟迪風神瀟灑B謙遜宏亮箜篌公競渡河C彌漫蒼茫引證起承轉合 D機緣酣暢沾襟博聞強記3下列文段空白處依次應填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_長袍,步履_,風神瀟灑,_顧盼,_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7、。A肥大的穩健左右光芒 B瘦窄的穩健前后神采C瘦窄的沉著前后光芒 D肥大的沉著左右神采4下文加粗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A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B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翻云覆雨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C他的講演是預先寫好的,整整齊齊地寫在寬大的宣紙制的稿紙上面,他的書法很是秀麗,用濃墨寫在宣紙上,十分美觀。D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講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它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表達主張見

8、解;也可以用來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和經驗等。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上產生共鳴。B本文是梁實秋的一篇演講稿。看似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梁任公的崇敬之情。C梁實秋,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原名梁治華,創作上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雅舍小品為其代表作。D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維新變法,并稱“康梁”。五四時期,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6選出填入下文空白

9、處最妥當的一項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清華學校請他作第一次的演講,題目是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先生懷著無限的景仰,_。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A倒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文章對于青年確有啟迪領導的作用,也不是因為他是云南起義的策劃者,實在是因為他是戊戌政變的主角B倒不是因為他是云南起義的策劃者,也不是因為他是戊戌政變的主角,實在是因為他的學術文章對于青年確有啟迪領導的作用C倒不是因為他是戊戌政變的主角,也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文章對于青年確有啟迪領導的作用,

10、實在是因為他是云南起義的策劃者D倒不是因為他是戊戌政變的主角,也不是因為他是云南起義的策劃者,實在是因為他的學術文章對于青年確有啟迪領導的作用7“演講”是文章的關鍵詞,請你為梁啟超先生的這次演講出一則海報。8閱讀下面一則材料,請簡要分析余光中致辭的妙處。臺灣學者余光中獲得文藝大獎,領獎時,看到和自己同時得獎的都是年輕人,只有自己年屆花甲,白發染霜,相形之下,頗為尷尬。在致辭中,他說:“一個人年輕時得獎,應該跟老頭子一同得,表示他已成名;一個人年老時得獎,應該同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話音剛落,滿堂喝彩。(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先生博聞強記,在筆寫的講稿之外,隨時引證許多作品,大

11、部分他都能背誦得出。有時候,他背誦到酣暢處,忽然記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敲幾下之后,記憶力便又暢通,成本大套地背誦下去了。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先生的講演,到緊張處,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又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這一篇講演分三次講完,每次講過,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聽過這講演的人,除

12、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于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歷,筆而記之。1“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表明了什么?2第二段中對梁啟超先生的演講做了精彩生動的描寫,從這些精練的語句中可見梁啟超具有什么樣的性格?3“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一句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有什么含意?4梁實秋的散文主張“簡單美”,請結合文章分析他的“簡單美”在文中的體現。(二)閱讀

13、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悼齊如山先生梁實秋抗戰期間,國立編譯館有一組人員從事平劇修訂工作,我那時適在北碚遂兼主其事,在劇本里時遇到許多不易解決的問題,搔首踟躕,不知如何落筆。同人都是愛好戲劇的朋友,其中有票友,也有戲劇學校畢業的,但是沒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因此對平劇的傳統的規矩與藝術頗感認識不足,常常談到齊如山先生,如果能有機會向他請益,該有多好。勝利后我到北平,因陳紀瀅、王向辰兩位先生之介得以拜識齊先生。齊先生精神矍鑠,談笑風生,除了演劇的事情之外,他的興趣旁及于小說及一切民間藝術,民間生活習慣以及風俗沿革掌故均能談來頭頭是道,如數家珍,以知齊先生是一個真知道生活藝術的人。齊先生收藏甚富,包括劇

14、本、道具、樂器、圖書、行頭等,抗日軍興,他為保護這一批文獻頗費了一番苦心,裝了幾百只大木箱存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勝利之后才取出來。這時節“中國國劇學會”恢復,先生的收藏便得到了一個展覽的地方。我記得是在東城皇城根一所宮殿式的房子,有三間大殿作為展覽室。院里有漢白玉的平臺和臺階,平臺有十來塊圓形的大石頭,中間有個窟窿,據說是插燈籠用的,我看有一塊妨礙行路,便想把它搬開,豈知分量甚重,我搖撼一下便不再嘗試。齊老先生走過來就給搬開了,臉不紅氣不喘,使我甚為慚愧。還有一次在齊先生書齋里,齊先生表演“打飛腳”,一個轉身,一聲拍腳聲,干凈利落,我們不由得喝彩,那時在座的有老伶工尚和玉先生,不覺技癢,起身

15、打個飛腳,按說這是他的當行出色的拿手,不料拖泥帶水倚里歪斜的幾乎跌倒,有人上前把他扶住。那時候齊先生已有七十多歲,而尚健康如此。中國國劇學會以齊先生為理事長,陳紀瀅、王向辰和我都是理事,此外還延請了若干老伶工參加。因為這個關系,我得有機會追隨齊老先生之后遍訪諸位伶工,聽他們談起內廷供奉,以及當年的三慶四喜,梨園往事,真不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由于我們的建議,后來在青年會開了一次國劇晚會,請老伶工十余位分別登臺隨意講說他們的演劇的藝術,在當時盛況空前。我們為國劇學會提出了許多工作計劃,在齊先生領導下,我們不時研討如何整理、研究、保藏、傳授國劇的藝術。一九四九年我到臺灣,還經常看到他的寫作,年事已高

16、而筆墨不輟,真是慚愧后生。最近先生所著國劇藝術匯考出版,承賜一冊,并在電話中囑我批評,我不敢有負長輩厚意,寫讀后一文交中國一周,不數日而先生遽歸道山!先生對于國劇之貢獻已無需多贅。我覺得先生治學為人最足令人心折之處有二:一是專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閑的藝術生活。我們無論研究哪一門學問,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即有可觀,這點道理雖是簡單,實行卻很困難。齊先生之于國劇是使用了他的畢生的精力,看他從年輕的時候熱心戲劇起一直到倒在劇院里,真是始終如一的生死以之。他搜求的資料是第一手的,是從來沒經人系統地整理過的,此中艱辛真是不足為外人道,而求學之樂亦正在于此。齊先生的這種專精的精神,是可以做我們的楷模的。

17、齊先生心胸開朗,了無執著,所以他能享受生活,把生活當作藝術來享受,所以他風神瀟灑,望之如閑云野鶴。他并不是窮奢極侈地去享受耳目聲色之娛,他是隨遇而安地欣賞社會人生之形形色色。他有閑情逸致去研討“三百六十行”,他不吝與販夫走卒為伍,他肯嘗試各樣各種的地方小吃。有一次他請我們幾個人吃“豆腐腦”,在北平崇文門外有一家專賣豆腐腦的店鋪,我這北平土著都不知道有這等的一個地方,果然吃得很滿意。他的兒媳黃瑗珊女士精于烹調,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齊先生的指點。齊先生生活豐富,至老也不寂寞。看看他的家庭,看看他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不欽佩他的風度。老成凋謝,哲人其萎,懷想風范,不禁唏噓!(有刪改)相關鏈接齊如山與梅蘭

18、芳誼兼師友,早在民國初年,他就為剛剛嶄露頭角的梅蘭芳編寫了大量新戲,并進行排演。在舞蹈動作、服飾化妝、劇本文學性各方面皆卓有創造,開一代新風,為梅蘭芳創建獨樹一幟的梅派藝術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百度百1933年,因種種原因,梅蘭芳舉家南遷上海,齊如山則留在了北平。齊如山對這次分手十分無奈和惋惜,此時寫給在上海的梅蘭芳的信,讓后人讀出了凄楚傷感和他的驕傲倔強:“我從民國二年冬天給您寫信,至今已20年了。我大部分的工夫,都用在您的身上。您自今以前,藝術日有進步;自今之后,算是停止住了。”(萬伯翱我所知道的齊如山)齊如山在劇本創作中有著充分的觀眾意識,在編劇回憶中,他特別提出了“編劇需迎合觀眾”的看法

19、。他認為劇作家應運用一切辦法抓住觀眾考慮中國觀眾的審美習慣。(梁燕京劇巨擘齊如山)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A作者與同人都不是真正科班出身,自感對平劇的傳統的規矩與藝術認識不足,所以希望能有機會向齊如山先生請教。B文中寫到作者搖撼不動妨礙行路的大石和伶工尚和玉“打飛腳”倚里歪斜幾乎跌倒兩件事,是為了襯托齊如山先生戲劇功底深厚。C齊先生心胸開朗,了無執著,能夠把生活當作藝術來享受,但他并不是去享受耳目聲色的娛樂,而是去欣賞形形色色的社會人生。D齊先生對民間生活習慣以及風俗沿革掌故有著濃厚的興趣,常與販夫走卒交往,喜歡各樣各種的地方小吃,他的兒媳精于烹調可能就與齊先生的指點有

20、關。E本文從齊如山先生的興趣愛好、治學、工作、生活等方面著筆,塑造了一位國劇界的老前輩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齊先生由衷的欽佩之情。2齊如山先生對于國劇的發展有哪些貢獻?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3除熱愛京劇(平劇)外,齊如山先生的形象還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齊如山先生悠閑的藝術生活對于研究京劇有哪些幫助?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2016年高考課標全國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一代通儒顧炎武顧炎武從科舉制度桎梏中掙脫出來后,便一改舊習,自警“能人不為文人,能講不為講師”力倡“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為了一抒山河壯懷、廣交天下賢哲,也為了擺脫糾纏,躲避豪紳葉方恒的陷害,他以游

21、為隱,將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來于山東、北京、江蘇、浙江之間,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蹤擴至河北、河南、山西、陜西。以友人所贈二馬二騾載書自隨,南北往返,風塵仆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把自己的后半生獻給了著述事業。顧炎武每到一處,必考察當地風土人情、山川地理,如與平日所聞不符,便打開書卷驗證。旅途中則在鞍上默誦諸經注疏,偶有遺忘,就翻書溫習。據他在書后回憶,自己曾臨泰山,謁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來曲折二三萬里,所覽書又得萬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獻資料一分為二,將有關水利、貢賦、經濟、軍事部分,編為天下郡國利病書;有關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勝部分,則編為肇域志。日知錄是顧炎武的

22、一部讀書札記,最能代表他的嚴謹篤實與學術創新,也反映了他一貫不愿“速于成書,躁于求名”的治學品格。全書共三十二卷,以“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為宗旨,體現了他的學術、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斷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顧炎武在該書的題記中說,他從小讀書,“每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一旦發現前人著述中已有類似論說,一律刪去。積三十余年,編成此書。取論語子夏之言,命名為日知錄,供后人研討。顧炎武把論語中的“博學于文”“行己有恥”作為自己的治學宗旨和處世之道,虛懷若谷,嚴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來,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交友是

23、益學進道的重要途徑,古人學有所得,未嘗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尋友交友構成他為學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學交友過程中,他始終推友之長,虛己待人,以友為師,其高尚品格足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廣師,從學術視野、學術貢獻、博聞強記、文風雅正、治學態度等方面,對同時代的十位“同學之士”加以稱許。其弟子潘耒在日知錄序中,盛贊其師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賢豪長者。天下無賢不肖,皆知先生為通儒。顧炎武一生,始終關注“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早年奔走國事,中年謀求匡復,即使暮年獨居北方,依舊念念不忘“東土饑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纏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為己任。他主張,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

24、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正是自己的責任。顧炎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關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來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對于一個舊時代的思想家和學者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面對明清交替的現實,顧炎武從歷史反思中得出結論:“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后世學者將他的這一思想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頗有道理的。(摘編自陳祖武顧炎武評傳相關鏈接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初名絳,字寧人,學者稱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遍游華北,所至訪問風俗,搜集材料,學問廣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槽、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

25、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反對空談“心、理、性、命”,提倡“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著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顧亭林詩文集等。 (摘自辭海第六版)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為人深信他不但是經師,而且是人師。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A顧炎武之所以不顧家庭,離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紳陷害、以游為隱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為了實現他一抒山河壯懷、廣交天下賢哲的理想。B顧炎武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驗證文獻記載,搜集著述材料,把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結合在一起,大大開闊了他的學術視野。C顧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萬里的

26、旅途中,覽書萬余卷,寫成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等著作,終成一代大家。D顧炎武足跡半天下,廣交賢豪長者,又在廣師中對十位“同學之士”推崇備至。他的弟子潘耒稱贊他,天下無賢不肖,無不知道顧炎武為通儒。 E顧炎武一生奔走,始終以豪杰自視,雖沒有完全實現他“救民水火”“興太平之事”的雄心壯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業。2從日知錄的成書過程來看,顧炎武治學有什么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3梁啟超生平最敬慕顧炎武的為人,認為他不但是經學大師,而且是世人楷模。這是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后人將顧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請結合材料及相關知識,談

27、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看法。1D【解析】A項,“遜”應讀xn;B項,“彌”應讀m,“屏”應讀bng;C項,“禁”應讀jn。2B【解析】“競”應為“竟”。3A4B【解析】“翻云覆雨”為貶義詞,不妥。5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本文是梁實秋的一篇演講稿”錯,本文記敘了梁任公的一次演講,屬于寫人記事的散文。6D7主講人:梁啟超題目: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時間:民國十年左右地點:清華學校高等科樓上大教堂8用風趣化解尷尬;既稱贊年輕人年輕有為,又表明自己尚未落伍,應變機敏,談吐不俗。(意思對即可)(一)1表明“我們”已被梁任公先生的講演深深吸引,“我們”同梁先生同呼吸、共憂喜。2率直、真誠、

28、有熱情、有強烈的愛國心。3運用了直接抒情的表達方式。說明了梁任公先生的演講對人的感化和影響,表達了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欣賞和贊嘆之情。4文章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凈凈、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文章適當地表現梁啟超的演講,活畫出了一個受人敬重的熱心腸之人。(二)1AE【解析】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項,主要是為了襯托齊先生精神矍鑠,身體健康;C項,原文并未否定享受耳目聲色之娛,而是否定“窮奢極侈地去享受”;D項,“常”和“喜歡”與原文不符。2收藏并保護包括劇本、道具、樂器、圖書、行頭等一批文獻,通過展覽宣傳國劇; 領導國劇學會組織多種活動,研討如何整理、研究、保藏、傳授國劇的藝術; 寫出國劇方面著作;

29、 為梅蘭芳創建獨樹一幟的梅派藝術打下基礎。【解析】本題考查鑒賞作品形象的能力。熱愛京劇是本文主人公最突出的特點。要概括其他方面的特點,就要細致地尋找文章中對于主人公的各方面的記敘和描寫。如,文中說“他的興趣旁及于小說及一切民間藝術”,可知他興趣廣博,由“在齊先生領導下”,可知他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從“他不吝與販夫走卒為伍”,可知他有生活情趣;從他與梅蘭芳的信件中,可知他倔強驕傲;從他七十多歲仍搬石打飛腳,可知他身體健康。4有助于他從實踐中總結出理論認識,寫出大量的研究著作。有助于豐富和創新表演藝術,為梅蘭芳創建獨樹一幟的梅派藝術打下基礎。有助于了解觀眾心理,使京劇藝術能抓住觀眾。廣博的見識有助于

30、專業的學習,各方面的知識都應有所涉獵。【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全面分析齊如山先生這一形象。由文中可知,齊如山先生悠閑的藝術生活對于他研究京劇有很大的幫助,如有助于他創新表演藝術,了解觀眾心理,寫出大量著作。從他身上,我們可知應涉獵多方面的知識。1BD【名師點睛】實用類文本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點和論述類文本閱讀基本相同,注意“詞語”“句子”“文段內容”和“主旨”的分析。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當,多考核行文的語言風格,篇章的結構,引用等手法的運用。此題的選項均為考核內容,其中AC

31、E理解出現偏差。2堅持獨立思考,注重學術創新,從不蹈襲前人;積少成多,不斷增改,務本求真;嚴謹篤實,勤勉治學,持論公允,留待后人檢驗。【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明確題干要求概括的是顧炎武的“治學特點”,前面又有限定“從日知錄的成書過程看”,可見是一道局部信息篩選的題目,答案在文章的第二段,提取重點詞語“嚴謹篤學”“學術創新”“不斷增改”“供后人研討”。然后從“創新”“增刪”“嚴謹”的角度分條作答。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必考的題目,有局部信息篩選和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段落,綜合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部分或全文。答題時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對對應的段落進行劃分,提取關鍵詞語。綜合信息篩選注意對局部或全文內容的概括,重點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題是注意提取文中的關鍵詞語分析作答。如此題的題干是概括的是顧炎武的“治學特點”,通過題干看是一道局部信息篩選的題目,答題對第二段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