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教育的一些看法_第1頁
我對教育的一些看法_第2頁
我對教育的一些看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對教育的一些看法(二)-謝校長在初一年級家長會上的講話選二、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先講個故事:我小時候經常沒鞋子穿,我們家孩子多,母親做一雙鞋不容易,再加上我們小孩子腳長得快,經常要換鞋子,于是母親就想了一個法子:把鞋子做大點,布料加厚點,做的結實點,以便來年還可穿。可是我穿著的時候就特別不舒服,特別是不能走長的路程,也不能跑快,心里特別難受,于是就想了一個壞主意,把鞋子搞破了,結果愛了母親一頓罵,也不準換鞋子,我心里恨死這個不合腳的鞋子了。鞋子對于腳而言,合適就是好的。如果不合適,無論款式、質地、顏色還是其他怎樣怎樣好都不是好的。教育對于學生而言也是如此,適合孩子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否則就不是好的教育。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習慣愛好也有差異,接受能力、記憶習慣等等都不一樣,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會不同,總的要求是要適合孩子。但我們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家長不顧孩子的客觀實際,一味追求名校、名師、重點班等等,我不是說不應該追求,應該的,但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學校、老師或者班級。教育不能講面子,也不要互相攀比。教育不能講面子,為什么呢?因為越是講面子,就越有可能違背教育規律,采取不“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導致孩子對教育的反感、厭惡或者恐懼。家長可以反省一下,我們要求孩子做的事里面有多少事是對孩子有益的。例如送孩子“培優”(姑且這么稱呼,其實不是培優,可以叫培訓)這件事,有多少成分是對孩子有益,又有多少成分是關乎面子。以我的經驗來看,孩子學習不是一個“培優”就能解決問題的,如果培優能解決一切問題,就不需要學校了,學習也就簡單了。學習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有許多家長送孩子“培優”是圖省事,把孩子交給一個人管著;或者你們都這么做,我不做就沒面子;或者別人孩子都培,我孩子要是不培,就會落后。我可以這么說,孩子學習會否落后與培訓無關。孩子必須自己學會學習,這是關鍵。有的孩子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家長首先想到的不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而是立即請所謂的“家教”,有的甚至請四五個家教,這樣一來,孩子就省事了,不需要動腦筋,什么都可以依賴家教,孩子不僅沒有了克服困難的決心,也會變得更加怕困難。有的小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卻無地自容,家長把孩子成績的好壞當做是一種榮耀或恥辱,但小孩子并沒有這種榮耀或者恥辱感。他們會通過察言觀色知道:“哦,原來我讀書跟父母有這么大的關系呀。”于是就找到了對付父母的辦法,“我不跟你讀書了”,只要父母不滿足我的意愿,不管合理不合理,都以此相威脅,這樣就助漲了孩子驕橫的脾氣,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還有的孩子遇到點困難或者不開心的事就在家里鬧脾氣,啼哭、不吃飯等等,家長一看小孩子不開心就像要塌天一樣,不是正確引導孩子去正視困難,想辦法克服困難,而是立馬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的事情有幾次之后,孩子就從中得到啟示:只要我發點脾氣,父母就會滿足我的要求,辦我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教育孩子肯定是會出問題的。我認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百分之五十或六十的滿足孩子愿望,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在生活中,孩子有愿望,有夢想是好事,最好是他自己通過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愿望或夢想,但由于能力、條件等因素所限,孩子不能一下子實現自己的愿望或夢想,家長可以給予一定幫助,但這種幫助應該是有限的,也應該是次數不多的,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思想。留一些空間讓他自己去奮斗。教育也不要攀比。只要攀比,教育就會變味。教育就是教育,不應該讓他承擔本不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什么名利榮辱都不是教育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教育就是讓孩子的心智得到健康發展。她以培養和提高能力為核心,以服務社會、幸福生活為宗旨,她也不能簡單的等同于讀書學習。我們明白了這一點,教育應該會輕松許多,和諧許多,不會有這么多的焦慮與不安了。窮,未必教育不好孩子;富,也未必能教育好孩子。只是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可以了,不必攀比。教育不是一場競賽。現在很多人把教育當做競賽,還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面子觀念,正是這種教育觀念,導致了我們教育中的急功近利,社會上蔓延著對教育的焦慮情緒,使教育工作者不能夠很好的按教育規律辦事。家長巴不得孩子能一夜成才,社會巴不得我們的孩子一出學校就能承擔社會重任,我們的孩子沒有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的機會,社會也缺少深層次的對教育的理解與寬容,再加上我們這一代家長的成長道路(好好讀書,考好大學,過好生活)非常單一,使得我們的教育更加走向極端化,人人參與教育,人人指責教育,但是很多人不愿認真研究教育,動物本能似的沿襲著老舊的傳統教育觀念,如棍棒教育等。在這樣一個多元發展的時代,這種單一的成才觀念仍然制約著教育的發展。教育應該回歸到它的本來面目,教育工作者應該是高度專業化的,就像醫生一樣,在這一領域,他們應該擁有絕對的權威,家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參與對象,特別要加強學習,不能用上一代人教我們的辦法再去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