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班會_第1頁
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班會_第2頁
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班會_第3頁
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班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班會班 級: 二(1)班 班主任:活動時間:2012年12月4日 周二 活動地點: 教室活動目標:在全班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使全體同學了解此法律,讓同學懂得用法律工具來保護自己。幫助同學了解一些知識,做一個懂法知法的好學生,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活動設計:一、簡要介紹一下未成年人年保護法,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師:同學們,大家好! 師:五好”對于同學們來說已很熟悉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讓校園更和諧,社會更美好,祖國更昌盛,那就請不斷完善自己,一起來做到“五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怎樣遵紀守法。 校園里,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規定,約束著每一位同學,這是同學們應該遵守的,也是必須遵守的。對每個人而言,學校規定是一樣的,一個好的校園,不僅僅是同學們成績好,素質高低也很重要的,咱們的校園的校訓不是人和興校嗎?也就是說只要每一位同學能時刻想到遵守校園的規定,那我們的校園就不是很融洽,更興旺嗎?就校園而言是這樣,對于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我們是祖國的希望,讓我們以國家昌盛為先,人民利益至上,勤奮自勉,奮發有為,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那么對于我們同學現在所應該遵守的法律是什么呢?今天就老師帶大家走進未成年人保護法。二、訴說故事:家住鄉村的李某是一個9歲的女孩,因為家里窮,父母一直沒有送她去上學。李某有個弟弟,今年剛好7歲,父母準時將他送進了學校。李某提出要和弟弟一起讀書,父母卻說,女孩子讀書有什么用,家里也很困難。其實李某知道家里窮只一個借口,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即使家里條件好了,父母也不會贊成李某去學校讀書的。當地學校及教育部門發現后,多次做李某父母的工作。但李某父母認為讓不讓孩子上學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1、請大家猜猜這個故事是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哪個部分?2、大家談談對這個小品的感想?3、請同學們談一談看完小品后的感想。師:從剛才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學習,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能打孩子,對孩子要絕對尊重。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三、講訴故事涂某是中學初二學生,在班級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可在最近的幾次考試中,學習成績急劇下降;而且出現曠課現象。老師找涂某的父母談話,希望能夠查明原因。后來經父母仔細調查,發現涂某放學后就鉆進離學校不遠剛開的電子游戲廳打游戲,而且游戲廳二樓還設有通宵影劇放映廳,里面經常放映一些黃色影片,出售一些黃色淫穢書籍。于是涂某的父母將向有關部門反映電子游戲廳的違法行為,認為他們不應將此性質的娛樂場所工在學校附近,不但沒有表明“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標志,而且公然播放黃色影片。因此要求有關部門責成該游戲停業搬遷,并賠償對涂某造成不良影響的損失。1、請同學談一下自己的感想。2、游戲廳開在學校附近合法嗎?是否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呢?3、。其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社會保護措施的規定很清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關于建設和完善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如第21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關于為未成年人提供有益健康的作品。如第24條規定:“國家鼓勵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科學家、藝術家、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專門的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圖書、報刊、錄象制品等出版物,國家給予扶持。”第25條規定:“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關于為未成年人提供優化的社會環境,如第27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育、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活動的室內吸煙。”聽了這些介紹。你們一定知道那個游戲廳的下場吧!它將難以逃避法律規定的責任。四、法律知識競賽:1、下面有20道選擇題,我們來比賽。我先來讀下參賽規則:每個小組派三人參加比賽,支持人讀完題目可搶答,哪個小組回答的多,就可獲勝,答對題者可獲得精美禮品一份。(附:比賽題目)開始比賽五、班主任總結發言 同學們的這次班會召開得很成功,愿大家在生活能運用好法律這個武器,懂得自我保護,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同時我們也要認真履行好各項義務,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六、結束語:這個國家是屬于大家的,而它的和平也得靠每一個人來維護,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也得有它的秩序!記得中國一位名人說過:“國家以法制為先,法制以尊行為為要,能尊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國家,這句話便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想要達到繁榮昌盛,必須立下法制,而有了法,人人就得遵守。這樣人民才會幸福,國家才會安康,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作為未成年人的我們,就像那剛冒出頭的小樹苗,稍有不慎便會彎曲,從而走向歧路,在校的我們,要用校規來約束自己,讓未成年熟的心受到保護,讓它健康成長,最后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老師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公民,能時刻捍衛神圣憲法,維護法律的尊嚴。附:比賽題目1、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所稱的未成年人是指C A 未滿12周歲的公民 B 未滿14周歲的公民 C 未滿16周歲的公民 D 未滿20周歲的公民 2、六年級學生王某的媽媽為了解女兒的學習與生活,經常私自拆看王某的信件,王某媽媽的行為B A 可以理解 B 是違法行為 C 不受法律干涉 D 是母親的應盡職責3、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AA 監護職責和扶養義務 B 監護職責和照管職責 C 撫養義務 D 培養義務 4、適齡未成年人 C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 A 在自愿原則下 B 在父母同意后 C 必須 D 可以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有的C A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占、破壞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場地、房屋和設施。 B 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 C 中小學校園周邊可以設置網吧。 D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6、王某偶然得知同學李某有尿床子,便在同學中廣而告之,王某的做法A A 侵犯了李某的隱私權 B 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嚴 C 侵犯了李某的人身安全 D 沒有侵權 7、下列做法中不違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是B A 書店給未成年人出售恐怖內容的圖書 B 商場給未成年人出售戰爭題材的影碟 C 音像店給未成年人出租兇殺內容的光碟 D 音像店給未成年人出租賭博內容的光碟 8、小馬16歲,被勞動教養一年后,參加了當年的高考,成績超過了報考學校的分數線,但學校因其曾被勞動教養過而拒絕錄取。該學校的做法違反AA 未成年人保護法 B 民法通則 C 刑法 D 治安管理處罰法 9、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B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A 14周歲 B 16周歲 C 18周歲 D 20周歲 10、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B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的行為。 A 個人意愿 B 人格尊嚴 C 人身自由 D 興趣愛好 11、小張15歲,他的父親經常在家吸煙,小張也常模仿吸幾口,父親未加制止小張的父親做法B A 不違法 B 違法 C 法律不予過問 D 正當行為 12、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B委托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履行監護職責。 A 可以 B 應當 C 不可以 D 無需 13、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D A 優先救護10歲以下兒童 B優先救護小學生 C 優先救護中學生 D 優先救護未成年人14、某學校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可這里卻不出售學生票,只賣成人票。請問他們這種做法A。 A 違背我國法律 B 不應該但不違法 C 經營方有自主權 D 由主管部門確定是否違法15、營業性歌舞廳、酒吧、網吧等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A標志。A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B歡迎光臨C店名 D不用任何標志16、某小學組織學生到公園春游,公園(A)按成年人標準對學生收取門票。A可以 B不可以 C根據公園制定的規則17、有的場所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允許未成年人進入,這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本要求,以下屬于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有(A) A.營業性的歌星演唱會 B.書店 C.超市 D.飯館18、在中小學、幼兒園、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