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考期中考試試卷(I)卷.doc_第1頁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考期中考試試卷(I)卷.doc_第2頁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考期中考試試卷(I)卷.doc_第3頁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考期中考試試卷(I)卷.doc_第4頁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考期中考試試卷(I)卷.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考期中考試試卷(I)卷姓名:_ 班級:_ 成績:_一、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40分) (共20題;共40分)1. (2分)我們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期”一一青春期,青春期發育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 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大大增強B . 出現第二性征C . 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D . 心臟的每次脈搏輸出量增加2. (2分)蝗蟲的發育不需要經過的時期是( ) A . 成蟲B . 蛹C . 卵D . 幼蟲3. (2分)鯽魚的生殖特點是( ) A . 雌雄異體,體內受精B . 雌雄異體,體外受精C . 雌雄同體,異體受精D . 體外受精,陸上發育4. (2分)早春播種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其主要好處是( ) A . 防止病蟲害B . 保持適宜的溫度C . 保持空氣的流通D . 保持充足的水分5. (2分)如圖為花的雌蕊結構模式圖,受精后發育成種子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如圖是某細菌和酵母菌的細胞結構模式圖。關于細菌和酵母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都有細胞核B . 都是單細胞生物C . 都能用肉眼直接觀察D . 都通過分裂方式繁殖后代,屬于無性生殖7. (2分)味覺與嗅覺是密切相關的,感冒時吃東西沒滋味,原因是( ) A . 鼻腔堵塞B . 鼻黏膜充血腫脹,嗅細胞接觸不到空氣的刺激C . 味覺不敏感D . 通過鼻腔的空氣太少8. (2分)下列交通標志牌,表示防止噪音產生的是( )A . B . C . D . 9. (2分)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關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在倡導“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類特別重視太陽能的利用B . 衛星導航在傳遞信息過程中主要依靠電磁波C . 超導材料可應用于電飯鍋和遠距離輸電線D . 光纖具有抗干擾、信號衰減小的特點,適用于遠距離、大容量信息傳輸10. (2分)關于聲現象,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B . 蠟燭在喇叭前跳動的實驗說明了聲音能傳遞信息C . 在真空中也可以傳播聲音D . 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11. (2分)(2015麗水)如圖是麗水市國家級風景名勝縉云仙都,平靜的水面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A . 光的反射B . 光的折射C . 光的漫反射D . 光的直線傳播12. (2分)關于透鏡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B . 監控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C . 凸透鏡所成的像都是實像D . 隔著放大鏡看物體總是放大的13. (2分)在較暗的室內,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一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們之間放一塊中間鉆有小孔的不透明的報紙,則會在塑料薄膜出現( )A . 蠟燭正立的虛像B . 蠟燭倒立的實像C . 蠟燭正立的實像D . 小孔的實像14. (2分)課間常見到同學在校園漫步散心。當你從拱形石橋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時,你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將( ) A . 不斷變大B . 先變小,后變大C . 不發生變化D . 先變大,后變小15. (2分)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向水平面,反射光線在光屏上形成一個亮點S,下列做法能使屏上的亮點S向右移到S1的點是( ) A . 保持入射光線方向不變,水面上升B . 保持入射光線方向不變,水面下降C . 保持入射點不變,減小入射角D . 保持入射方向不變,使光線向左移動16. (2分)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視力正常的人,物體經晶狀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對于近視眼而言 ( )A . 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鏡矯正B . 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鏡矯正C . 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鏡矯正D . 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鏡矯正17. (2分)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為n,下列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 A . 在a點或e點時,m1,n0B . 在b點或d點時,m1,n1C . 在c點時,m2,n2D . 在f點時,m0,n018. (2分)老奶奶用放大鏡看報時,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 . 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遠一點B . 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點C . 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近一點D . 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近一點19. (2分)如圖所示,有一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狀應該是下列圖中的( )A . B . C . D . 20. (2分)關愛眼睛,遠離近視。下列關于眼與視覺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 人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是因為瞳孔的大小可以調節B . 從黑暗處走到明亮的地方,瞳孔會縮小C . 近視眼患者看遠處物體時,物像會落在視網膜前方D . 視網膜上含有許多對光線敏感的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二、 填空題(2122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共9題;共38分)21. (4分)如圖甲和乙表示排卵、受精、胚胎發育等過程,據圖回答問題。 (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場所位于甲圖中的_(選填數字序號)。 (2)“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與此變化直接相關的器官的名稱是_。 (3)甲圖中的被稱為胎兒的“搖籃”,胎兒發育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是由臍帶通過乙圖中的_(填器官名稱)從母體獲得的。 22. (4.0分)如圖是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1)“多莉”由三個“媽媽”,在“多莉”誕生的過程中,它們分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母羊A提供:_母羊B提供:_母羊C提供:_(2)在三個“媽媽”中,多莉的外貌最像誰?_原因是什么?_ 23. (6分)請你利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張大爺將蜜桃的枝條嫁接到普通毛桃的莖上,你認為嫁接成活的關鍵是_。 (2)如圖所示,大豆種子在萌芽初期,有機物的重量有所減少;當幼葉逐漸形成時,其體內有機物重量逐漸增加。請問最接近光合作用開始的時間是_點(選填“T1”或“T2” 或“T3”)。 24. (4分)如圖,將正在萌發的種子放在用塞子塞緊的瓶中,瓶內放有一杯NaOH溶液,此瓶與一個水銀壓力計相連接,從壓力計水銀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測量出某種氣體的消耗量。如果正在萌發的種子用完了瓶中所有的氣體,則水銀柱會升高到76cm處(等于大氣壓)。 (1)實驗過程中,水銀柱只升高到15cm處,就不再升高,證明瓶中的空氣被利用了_%。 (2)實驗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 25. (4分)1901年,挪威人伯克蘭造出世界上第一臺電磁發射器,首開電磁炮先河。為了認識電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海制作了一個電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圖所示。螺線管通電后,在磁力作用下,鐵制撞針迅速前移,推動炮彈射出炮管。 (1)小海要增強電磁炮中螺線管磁場,下列方法可彈行的是 (選填字母)。 A . 增加螺線管的線圈匝數B . 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C . 增大通過螺線管的電流(2)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很難直接觀察,通常需要用吸引鐵屑或大頭針的多少來比較,這種研究方法與下列 (選填字母)實驗所用方法相同。 A .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B . 用未點燃的蠟燭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 . 用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壓強 26. (4分)古詩中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詩句,詩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陽的實際位置,而是光線經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時發生了_而形成的像,太陽的實際位置在圖中的_(填“甲”或“乙”);若沒有大氣層,則,日出時間將_(填“提前”或“推遲”)。 27. (4分)如圖所示,一支激光筆固定在平面鏡正上方,發出的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鏡上模擬法線;另一支激光筆固定在轉盤側面的細桿上,發出的光在平面鏡上會發生反射。將裝置按如圖箭頭方向轉過90后,發現入射光線、法線和反射光線都被細桿擋住了,這是由于_的緣故。這個現象也證明了入射光線、法線和反射光線在_上。 28. (4分)夏季校園里鮮花盛開,小剛用照相機將美麗的鮮花拍攝了下來。照相機的鏡頭對光有_(填“會聚”或“發散”)作用。若想使鮮花的像更大些,應使鏡頭_(填“靠近”或“遠離”)鮮花。29. (4分)如圖所示,鉛筆斜插入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中,從側面看,鉛筆好像在水面和折斷了,這是光的_現象,水中部分看起來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這是因為盛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相當于_(選填“凸”或“凹”)透鏡三、 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 (共2題;共4分)30. (2分) (1)畫出如圖中凹透鏡的折射光線。 (2)用對稱法畫出如圖物體ABC的像。 (3)如圖所示,質量為5千克的小球用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下,請問小球受到的重力為多少?并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天花板受到繩子的力。(g取9.8牛/千克) 31. (2分)根據題目要求作圖 (1)請在圖中畫出AO的反射光線,并標明反射角的大小。 (2)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請保留作圖痕跡)。 (3)有一點光源S,它在平面鏡中的像與凸透鏡的焦點F重合,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為a,如圖所示。請在圖中到畫出: 凸透鏡的焦點F;點光源S的位置;光線a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四、 實驗探究題(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5題;共36分)32. (8.0分)下表為“探究玉米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設計及結果: 培養皿編號種子數量/個種子所處的環境(其他外界條件均適宜并相同)實驗結果120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25種子萌發220培養皿底部墊有干燥的濾紙25種子不萌發320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4種子不萌發(1)該同學設計的實驗可以說明,_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若探究光照對該種子的萌發有無影響,請完成下列實驗方案設計: 第一步:取1號和2號培養皿,底部墊上浸濕的濾紙,_。第二步:_,2號放在黑暗的地方,并將它們置于25的環境中。第三步:觀察并記錄種子的萌發情況。33. (8.0分)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甲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_,它說明了聲音是振動產生的。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 (2)小明、小華等同學在探究完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 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物質作媒介 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物質作媒介。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如乙圖所示,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結果發現手機鈴聲越來越_(選填“大”或“小”),由此現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確的。34. (6分)一束激光從某種玻璃中射向空氣(如圖1所示),保持入射點不動,改變入射角(每次增加0.2),當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時,折射光線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全反射,發生這種現象時的入射角叫做這種物質的臨界角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只發生反射,不發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臨界角是_。 (2)當光從空氣射向玻璃,_(填“會”或“不會”)發生光的全反射現象。 (3)一個三棱鏡由上述玻璃構成,讓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鏡的一個面射入(如圖2所示),請在圖中完成這束入射光的光路圖。 35. (6分)小敏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選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紙)、蠟燭、刻度尺。小敏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 (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_的關系。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紙),則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填“虛”或“實”)像。 (4)小敏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6. (8分)小明利用如圖裝置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與此成像規律相同的是 。 A . 投影儀B . 照相機C . 放大鏡(2)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能否在光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如果能,說出像的性質;如果不能,說明理由_。 (3)小明接著用此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除了把凸透鏡換成薄玻璃板外,還需將光屏換成_。 第 20 頁 共 20 頁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40分) (共20題;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