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2013屆高三歷史9月期初考試_第1頁
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2013屆高三歷史9月期初考試_第2頁
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2013屆高三歷史9月期初考試_第3頁
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2013屆高三歷史9月期初考試_第4頁
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2013屆高三歷史9月期初考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心 愛心 專心 1 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遼寧省盤錦市第二高級中學 20132013 屆高三屆高三 9 9 月期初考試 歷史 月期初考試 歷史 本試卷分本試卷分 卷 選擇題 和卷 選擇題 和 卷 非選擇題 兩部分 共卷 非選擇題 兩部分 共 100100 分 考試時間分 考試時間 9090 分鐘 分鐘 第第 卷卷 選擇題 選擇題 共共 5050 分 分 一 一 選擇題 本題共選擇題 本題共 2525 小題 每小題小題 每小題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 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有學者把文字的發明作為文明出現的標志之一 作為史料 下列所選取的一組甲骨文主 要反映了中國古代的什么制度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縣制 D 內外朝制 2 坐落在北京天安門東側的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曾經是明清兩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 先的地方 這種對列祖列宗的膜拜 源于我國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皇帝制度 D 王位世襲制 3 下圖中秦代磚文為 海內皆臣 歲登成熟 道毋饑人 其中 海內皆臣 一句反映的歷 史信息主要是 A 統一全國文字為小篆 B 疆土遼闊 臣民眾多 C 國家一統 集權于皇帝 D 水陸交通發達 便利統治 4 秦朝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 管理有明確的職責分工 既相互配合 又彼此牽制 統 治機構的最高統治權掌握在皇帝個人手中 最終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 統治 這套金字塔般統治機構的建立 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關于 郡縣制度的評價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郡縣制是分封制的繼承和發展 廢分封 立郡縣是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郡縣制 代替分封制是歷史的進步 廢分封 立郡縣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A B C D 5 貞觀二年 太宗謂侍臣曰 為政之要 惟在用人 用非其才人 必難致治 今所任用 必須以德行 學識為本 下列制度中能極大提高官員 學識 的是 用心 愛心 專心 2 A 九品中正制 B 科舉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察舉制 6 明史 記載 明太祖 革中書省 歸其政于六部 置殿閣大學士 而其官不備 其人亦無所表見 表現 燮理 治理 無聞 何關政本 視前代宰執 指宰相 迥乎異矣 殿閣大學士與宰相 迥乎異矣 主要表現在 A 殿閣大學士僅供顧問 而無實權 B 殿閣大學士實際上并未設置 C 殿閣大學士的地位實際上與六部等同 D 擔任殿閣大學士的人沒有辦事能力 7 下列各圖反映的歷史現象與君主專制政體直接相關的有 A B C D 8 梭倫和伯利克里所進行的改革 不僅導致了新的統治形式的建立 而且還導致了新的生 活方式的出現 至少對雅典的市民來說 不再是命令和服從 而是言論的交鋒 一 口氣讀完世界歷史 文中 新的統治形式 指 A 君主制 B 中央集權制 C 民主制 D 聯邦制 9 亞里士多德在 政治學 一書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說 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 人 他們所執掌的權威為 平等的自由人之間所付托的權威 由此可以看出 雅典民 主政治的特征是 A 雅典社會是人人平等的社會 B 雅典公民享有民主權利 C 雅典是一個高度自治 輪番而治的國家 D 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國家 10 據說古奧運會是為祭祀宙斯神而舉辦的 運動會期間希臘各邦都必須停戰 優勝者將被 看做是英雄而受到熱烈歡迎 古希臘還規定參加運動會的每個競技者必須是純希臘血統 用心 愛心 專心 3 未受過任何刑罰的自由男子 并且禁止婦女參加和觀看運動會 對上述材料理解有誤的 是 A 古希臘人十分重視奧林匹克運動會 B 古希臘奧運會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 古希臘對婦女 奴隸和移民存在歧視 因此古希臘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D 由于奧運會的存在 希臘各邦之間不再發生戰爭 11 第五表 凡以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 或對其家屬指定監護人的 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它反映了羅馬法 A 嚴格保護私有財產 B 規定罪犯要負刑事責任 C 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D 認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12 古羅馬的 民法大全 規定 寧可漏網一千 不可枉屈一人 這反映了羅馬法 A 調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維護統治 B 包含理性 證據 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塑造了西方的寬容精神 D 主張重罪輕罰 13 中國皇帝說 朕即國家 宣揚 君權神授 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說 皇帝的命令 就是最高的法律 對此理解不準確的是 A 古代中國和羅馬都沒有法律 只有皇帝的命令 B 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C 古代中國和羅馬皇帝都擁有至高無上 超越法律的權力 D 法律都是為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而服務的 14 美國總統威爾遜曾說過 我們的憲法 1787 它是一塊奠基石 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 廈 它是根 而不是完美的藤 這里所說的 奠基石 和 根 的主要內涵是 共和制 聯邦制 三權分立 黑人奴隸制 A B C D 15 一票贏得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被有的人稱為不光彩的 從窗縫潛入的共和國 還有人預 言它會很快倒塌 但是它卻出乎意料地發展了 70 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A 法國不斷地對外擴張 B 實行鐵血政策的結果 C 它適應了經濟發展的要求 D 責任內閣制的高效運轉 16 1689 年英國的 權利法案 美國 1787 年憲法 法國 1875 年憲法 1871 年德意志帝國 憲法的頒布 都標志著這些國家資本主義代議制政體的建立 這說明 A 從 人治 到 法治 是近代社會的突出特征 B 共和政體的確立 用心 愛心 專心 4 C 資本主義在全世界范圍內最終確立 D 歐洲資本主義制度誕生 17 從世界發展的潮流來看 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最根本性影響是 A 主權喪失 淪為半殖民地 B 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社會日益半封建化 C 思想界出現了 向西方學習 的熱潮 D 開始進入民主革命時期 18 著名作家魏巍寫過一部名為 地球的紅飄帶 的小說 描寫了中國近代一支軍隊轉戰南 北的英雄事跡 據所學知識判斷 這里的 紅飄帶 應是 A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游擊戰 B 紅軍長征 C 八路軍的敵后抗戰 D 抗美援朝 19 在一次歷史知識競賽中 主持人對選手提問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歷史條件是什 么 同時給出下列四個選項 如果你是選手 你應該選擇 A 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B 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C 馬克思 恩格斯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 D 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 資本主義弊端日益暴露 20 民主人士張瀾在一次發言中講道 這是新中國的一個人民大憲章 它確定了新中國的 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 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針 它有了穩步建設的大原則 張瀾在發 言中所講的 它 是指 A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 長期共存 互相監督 的方針 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1 臺灣鄉土文學家鐘理和有這樣一句詩 原鄉人的血 必須返回原鄉 才會停止沸騰 作者表達了 A 實現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 一國兩制 是完成統一的基本方針 C 和平統一是臺灣民眾的迫切愿望 D 一個中國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 22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說 中美宣讀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鐘 但卻成了本世紀最出人意料的 外交新聞之一 材料中所提的 公告 是指 A 尼克松將要訪華的公告 B 上海 中美聯合公報 C 中美建交公報 D 關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公告 用心 愛心 專心 5 23 聯合國的發展與改革 指出 一大批過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國家現在終于在聯合國 內團結起來 向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發起了挑戰 改變了超級大國控制聯合國的局面 這一局面能改變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B 第三世界加入聯合國 改變了聯合國中的力量對比 C 蘇聯解體及美國的衰落 D 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24 人們在歷史研究中 由于立場和觀點的差異 對歷史事件的解釋也會有差異 對哥倫布 航行到美洲這一事件 過去歐洲人總以歐洲為中心來理解 美洲土著人則立足自身看問 題 在當今全球史觀引導下 人們又有新認識 下列用詞正確反映了上述說法的排列是 A 侵犯 發現 文明相遇 B 文明相遇 發現 侵犯 C 發現 侵犯 文明相遇 D 發現 文明相遇 侵犯 25 現在很多城市工交線路上使用 非接觸式 IC 卡 該卡應用物理學上的電磁感應原理 持卡者只要在車門口的收費箱前一晃 就能發出通過的信號 與這一發現有關的科技革命的 突出成就不包括 A 電力的廣泛應用 B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新 C 新的通訊手段的發明 D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出現 第第 卷卷 非選擇題 非選擇題 共共5050分 分 26 共 16 分 材料一 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 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抗戰 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抗戰 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 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 材料二 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 實亦為 東亞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戰以 來 戰局并未好轉 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 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 頻殺無辜 慘害所及 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戰詔書 材料三 自 1963 年至 1969 年 日本貿促團體在中國舉辦了三次工業展覽會 中國貿促會先后在東京和大阪 名古屋和北九洲 舉辦了兩次綜合性的經濟建設成就展覽會 互辦展覽會對于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 起了巨大的作用 這么多人的互相參觀 實際上是一個友好大交流 而且是遍布在各階層的群眾性交流 林連德 當代中日貿易關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 表 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的 復交三原則 的立 場上 謀求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這一見解 中國方面對此表示歡迎 自本聲明公布之日 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布結束 1972 年中日聯合聲明 請回答 1 結合所學知識 試從政治 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 4 分 2 駁斥材料二中日本對美英兩國宣戰的理由 2 分 用心 愛心 專心 6 3 依據材料一 二 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分 4 材料四的 不正常狀態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依據材料三 四 概括促成中日兩國結 束 不正常狀態 的因素 6 分 27 14 分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我國 早期 封建城市形成的過程中 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統治階級的政 治 軍事需要 春秋時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 第一 大小諸侯國國都都是政治中心 都需筑城 第二 紛爭中需要在戰略要地筑城 第三 統治者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在 一些方向筑城 封建社會的城市商業是在這些舊城的基礎上發展繁榮起來的 胡如雷 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 材料二 南京 今河南商丘附近 去汴河五里 河壩 畔 謂之河市 五代國 國即北宋 初 官司府罕至 舟車所聚 四方商賈孔道 交通要道 也 北宋 王鞏 聞見近錄 材料三 明清時期 江南地區出現了一些城市 如棉紡業發達的松江 陶瓷業發達的景 德鎮 冶鐵業發達的佛山 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 絲織巨鎮盛澤鎮 本是青草 灘上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間倍之 以綾綢為業 始稱為市 因 絲綢之利日 擴 到乾隆時 居民百倍于昔 綾綢之聚亦且十倍 南京 織機逾百張 繁阜喧盛 材料四 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社會經濟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 一方面 破壞中國自給自足 的自然經濟 破壞了城市的手工業和農民的家庭手工業 又一方面 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 的發展 材料五 這些情形不僅對中國封建經濟的基礎起了解體作用 同時又給中國資本主義生產 的發展造成了某些客觀的條件和可能 材料六 可是 上述的這一資本主義的發生和發展的新變化 只是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來所 發生的變化的一個方面 還有和這個變化同時存在而阻礙這個變化的另一個方面 這就是帝 國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摘自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請回答 1 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國城市 集鎮 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4 分 2 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城市經濟發展有什么新特點 2 分 3 材料四中指出的 某些客觀的條件和可能 應是什么 2 分 4 據材料四 五 六概括資本主義侵略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并指出資本主義侵略的真 正目的 根據所學知識指出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結構的特點 6 分 用心 愛心 專心 7 28 10 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 年英國在倫敦舉辦了博覽會 恩格斯說 不列顛的貿易達到了神話般的規 模 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鞏固 新的冶煉廠和新的紡織廠大 批出現 到處都是新建立的工業部門 材料二 資本主義最典型的特點之一 就是工業的蓬勃發展 生產集中于愈來愈大企業的 過程中進行得非常迅速 現代工業調查提供說明這一過程的最完備最確切的材料 例如法 國 不到百分之一的企業 竟占有總數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動力和電力 列寧 材料三 英國在印度以 等形式 每年從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東西 他們不付任何代 價地從印度人那里拿走的東西 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內攫為己有的在內 即僅僅使印度人 被迫每年無償地送往英國的商品價值 就超過六千萬農業和工業勞動的收入的總和 這是殘 酷的敲骨吸髓的過程 馬克思 材料四 英國不管干了多少罪行 它造成這個社會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 具 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歷史使命 一個是破壞性的使命 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 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 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馬克思 請回答 1 據材料一 二指出 19 世紀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兩次重大事件 2 分 2 據所學知識說明在兩次事件后殖民擴張在經濟上的主要特點有何不同 4 分 3 依據材料三 四 客觀地評述西方殖民主義帶來的后果 4 分 29 10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孫春陽是寧波人 萬歷 1573 年 1620 年 明朝第十三個皇帝明神宗的年號 中棄儒經商 在蘇州吳趨坊北口開一小鋪 后來規模日大 聞名四方 一直到清中葉 仍很 興旺發達 其店規之嚴 選制之精 合郡無有也 它的管理辦法 很像州縣衙門 亦有六 房 曰南北貨房 海貨房 腌臘房 醬貨房 蜜餞房 蠟燭房 售者由柜上給錢取一票 自 往各房發貨 而管總者掌其綱 一日一小結 一年一大結 它的商業信譽極好 明亡 以后 有持萬歷間所發之券 往易貨物 肆中人立付之 不遲疑 據清朝小說 豆棚閑話 材料二材料二 著名的 晉商 旅蒙商號大盛魁 注 創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販 成為有影響的大 商號后 還在店內供奉著一條扁擔 兩個木箱 一塊石頭 曾作秤砣用 其意是警示商號后人不 忘當年創業之艱難 晉商在經營活動中 總結出許多諺語 如 寧叫賠折腰 不讓客吃虧 售貨無訣竅 信譽第一條 買賣成不成 仁義都要在 等 材料三材料三 生之有時 而用之亡度 則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趨末 食者甚眾 是天下之大 殘也 今驅民而歸之農 皆著于本 使天下各食其力 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 則畜積 足而人樂其所矣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歷史必修二教材 1 根據材料一 歸納孫春陽的店鋪的特點 2 分 用心 愛心 專心 8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時期我國商業發展有何新現象 2 分 依據材料概括晉商發達的主 觀因素 2 分 3 材料三反映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2 分 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 分 期初考試參考答案期初考試參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從上述甲骨文中可看出當時已出現了諸侯和封國 由此判斷應是分封制 2 答案 B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確立起來的 逐步形成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