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學工作總結.docx_第1頁
國學教學工作總結.docx_第2頁
國學教學工作總結.docx_第3頁
國學教學工作總結.docx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學經典蘊藏著我國中華五千年歷史的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國學教育是中國人在向國際化邁進時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棄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動力。我校開展“與圣賢同行,與經典為伍”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一方面豐厚孩子們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三年級選擇笠翁對韻作為教材,通篇用韻、瑯瑯上口、行文流暢、內容豐富,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一、本學期國學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注重朗讀、熟讀成誦的練習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誦讀的技巧,注意指導學生掌握好平仄和詩的抑揚頓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讀,把詩詞的韻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發出來。除了每周的一節國學課外,每天堅持課前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并開展競賽,激發熱情。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詩競賽,來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引導學生建立一本經典誦讀集錦的小冊子,抄寫自己新學的古詩文,隨時進行誦讀,便于記憶。采取如抽背、師生背、接龍、詩配畫、畫配詩、詩文串聯等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達到熟讀成誦,增大積累量。(二)注重鉆研、活學活用教材國學的內容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的,要取其精華舍之糟粕。教學的目標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用什么樣的思想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從小就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要認真鉆研國學內容,收集相關的知識,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將要講的內容深入淺出的傳授與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們非常愿意接受。(三)注重實用、指導規范行為要把對國學的理解貫穿于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去,規范學生言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既注重國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學生在國學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強化,引導、激發學生以此為目標,努力踐行,使之向圣人、賢才看齊,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見到老師要問好、走路輕聲慢不靠右行、刻苦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學生等等。(四)注重組織、開展教育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開展了每年一度的國學誦讀小標兵評選活動外,還開展了“國學書法比賽”,并結合各種節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如:“教師節”“國慶節”“九九重陽節”向學生進行愛國、尊師、敬老的教育。國學的浸潤,讓孩子們的言談舉止悄然發生了變化。每天清晨,當教師來到校園,迎面過來的同學都會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師敬禮、問好,課間打逗現象明顯減少,國學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講文明知禮儀的習慣。 我相信只要對國學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利用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這一黃金時期,用國學的經典教導天性善良的兒童,即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同時,為更好做好這項工作,今后工作也有一些設想。二、今后工作設想(一)認真實踐,創新方法 與體育校本課程有機結合,將國學內容經改編成為體育游戲;也可以與音樂校本有機結合,既有特色,又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在學中玩,玩中學。(二)辦好家長學校,形成家校合力 通過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走進校聽教師經典教育課,讓家長認識到孩子讀經誦典可以了解傳統文化,陶冶情操,為孩子將來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二)利用假期 豐富實踐利用寒暑假在師生中開展國學知識的學習,倡導廣大中小學生收看百家講壇等介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視節目和相關書籍,在全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寫一篇國學學習筆記”包括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感悟的道理,通過網絡、書籍和廣播電視等形式學習“會講一個美德故事”,“學習一個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將在講故事大賽中進行評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