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全課.1.doc_第1頁
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全課.1.doc_第2頁
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全課.1.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 電流電路 15.1兩種電荷一、兩種電荷1、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電荷)帶電體(帶電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2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規定: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3.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4電荷量(Q) :電荷的多少單位:庫侖(庫)符號:C 5、驗電器a、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b、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6.檢驗物體帶電的方法A: 吸引輕小物體B:驗電器C:靠近帶電體,若排斥,一定帶電。(同種電荷互相排斥)7.電中和:正負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放電是電中和現象 例如:閃電;電火花二、原子及其結構1常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2原子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類似太陽系結構 3、元電荷(e):最小電荷量電子是帶有負電荷的最小粒子,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量是 e=1.610-19C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的整數倍。Q =ne4摩擦起電的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本領強的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束縛電子本領弱的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得負失正)5.摩擦起電的實質:電子的轉移。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三、導體和絕緣體1導體(1)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2)常見導體: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鉛筆芯)、酸堿鹽溶液、 含雜質的水、潮濕的空氣、潮濕木頭等。(3)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電荷具體來說:金屬導體存在大量帶負電荷的自由電子 酸堿鹽溶液存在大量正負離子2絕緣體(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2)常見的絕緣體:陶瓷、橡膠、玻璃、塑料、空氣、油、純水、干燥的木頭等。(3)絕緣體不易導電的原因: 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 玻璃在常溫下是絕緣體,當加熱到高溫紅熾狀態時為導體。4.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 例:鍺(zhe), 硅四、三種帶電方法摩擦起電 ; 感應起電 ; 接觸起電五 靜電利用和防止1 地毯中夾帶金屬絲,便于把摩擦產生的電荷通過金屬導入大地。2油罐車焊上鐵鏈托在地上,目的同上。3靜電除塵,凈化,復印,噴涂。例題:電扇使用一段時間后,扇葉很容易粘上灰塵,這是因為扇葉轉動過程中帶上了靜電,具有 吸引輕小物體 的性質,所以灰塵被吸在扇葉上.典型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子。B電子是帶有負電荷的最小粒子。C毛皮摩擦橡膠棒后帶上負電荷。D只有正電荷定向移動才能形成電流。2、下列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絕緣體的是 ( )A錫箔紙 B瓷碗 C鉛筆芯 C濕布條3、 現有三組材料:干木材、純水、橡膠;銅、鐵、水銀;牛奶、水銀、酒精在通常情況下,都屬于液體的是 ,都屬于絕緣物質的是 ,都屬于金屬的是 (填序號)4.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吸引輕小紙屑后,紙屑又很快飛開,這是因為( )A、紙屑不帶電,所以不能被橡膠棒吸引而飛開B、紙屑質量太小,不能帶電C、紙屑帶的是正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所以飛開D、紙屑帶的是負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所以飛開5.用絲線吊起三個通草球,其中任意兩個靠近都相互吸引,則它們可能是( )A、兩個帶正電,一個帶負電 B、兩個帶負電,一個帶正電C、兩個帶正電,一個不帶電 D、兩個帶異種電,一個不帶電6、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A帶正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把A、B連接起來后如圖所示,則( )AA中正電荷通過棒流向B,B帶正電荷BB中負電荷通過棒流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