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常用的命題方法.doc_第1頁
小學數學常用的命題方法.doc_第2頁
小學數學常用的命題方法.doc_第3頁
小學數學常用的命題方法.doc_第4頁
小學數學常用的命題方法.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學常用的命題方法1. 演繹法演繹法是一種從一般到特殊的命題方法,即從一般的數學結論(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等)出發,通過演繹和推理、具體化和特殊化,編制出相應的數學習題。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比與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后,可以編制下面這樣的習題,檢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綜合理解水平。1215= = = ( ):60短小精悍,考點豐富。 演繹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命題方法。通過演繹法編制的習題,與相關的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以直接檢查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這種命題方法通常用于新知教學后的鞏固練習的設計,或者考試中一些基礎題的編制。 2.倒推法倒推法根據已有的數學結論,通過逆向思考等進行命題的方法,即先給出題目的預期結果,由此結果出發,倒推出需要的條件。倒推法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命題方法。如:在學習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后可逆向思考,編制出下面這樣的習題:一個長方形的花圃,四周的圍欄長38米。已知這個花圃的長是12米,花圃的寬是多少米?用倒推法編題,是一個由結果上溯到條件的過程,這樣編出的題,其思考難度會比演繹題編出的題稍大些。這些題除了可以檢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考察學生的逆向思考能力。3.變換條件法變換條件法是將原題的條件適當加以變換,從而得到新題的一種編制數學習題的方法。變換條件的一種方式,可以是將條件弱化,即把原題中的某個條件去掉或改為間接條件,得到新題。如:原題: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400千米。一輛大客車和一輛小客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大客車每小時行40千米,小客車每小時行60千米,3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新題1: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400千米。一輛大客車和一輛小客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小客車每小時行60千米,大客車每小時的速度是小客車的,3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新題2: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400千米。一輛大客車和一輛小客車同時從兩地出發去掉“相向而行”,就變成了開放題。既可是“相向而行”,也可是“同向而行” 如是“同向而行”還要討論是小客車在前還是大客車在前。大客車每小時行40千米,小客車每小時行60千米,3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將條件弱化,通常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或者使問題的結論泛化。)變換條件的另一種方式,也可以是將條件強化,即在原題中增加新條件或以較強的條件替換原來的條件,得到新題。如把上面的新題2作為原題,則上面的原題和新題1就可以看成通過條件強化而改編成的新題。可見,通過條件強化通常會使問題變得比原來簡單。4.變換問題法變換問題法是指不改變原題的條件,而將問題適當加以變換,從而得到新題的一種編制數學習題的方法,如:將上面的原題的問題改變,即可得到下面的新題:新題3: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400千米。一輛大客車和一輛小客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大客車每小時行40千米,小客車每小時行60千米,幾小時后,兩車在途中相遇?新題4: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400千米。一輛大客車和一輛小客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大客車每小時行40千米,小客車每小時行60千米,若干小時后兩車在途中相遇,相遇時大客車行了多少千米?運用變換問題法編題時,有時可以只選用原題中的部分條件提出新問題,這樣編成的新題通常比原題簡單,有時也可以在原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更加深入的問題,這樣就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5. 變換情景法數學問題的來源,既可以從數學本身純邏輯地提出,也可以從外部世界和人類的實踐活動中提出。變換情景法是指在不改變原題數量關系的前提下,通過改變問題的背景素材,從而得到新題的一種命題方法。A.一些“純粹的數學題”,可通過賦予其現實背景,把它改編成具有現實意義的“實際問題”。原題:一個圓的半徑是6厘米,它的周長是( )厘米,面積是( )平方厘米這道題數學味特濃,干巴冷峻,如果賦予它一定的現實背景,它的面目就會生動而柔和。新題1:小明在畫圓時,量得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6厘米,他畫出的這個圓是( )厘米,面積是( )平方厘米結合學生的操作經驗來命題,學生感覺親切有感受。B. 一些數學“實際問題”,可以通過改變其背景素材,把它改編成一些實際問題,如由新題1可進一步改編:新題2:鐘面上的時針長4厘米,分針長6厘米,經過1小時,分針的尖端走過的路線長( )厘米,分針在鐘面上掃過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鐘面上的數學問題。信息豐富,需要學生進行選擇。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6.變換題型法為使訓練形式更加豐富或者使整份試卷題型的分布更加合理,有時需要把已經編制好的題型適當加以改變,把一種題型的題改變成另一種題型的題,這種命題的方法稱為變換題型法。如:小芳把一個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新題1:小芳把一個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積是( )平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