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兩百張圖告訴你十個股市規律1)日內規律:收盤前上漲概率較高首先,我們統計了2009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間,上證綜指每日分鐘收盤價相對于前一日收盤價的漲跌幅,并計算了分鐘的漲跌幅的均值和中值。統計數據表明,指數日內呈現上漲趨勢,低開高走:午前的市場基本呈現下跌現象,午后市場好轉,尾盤拉升較為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尾盤(包括午前收盤和全天收盤)前幾分鐘,市場會有較為明顯的上漲,其上漲的概率也急速提升。其次,我們對比了指數每五分鐘的漲跌幅。比較發現,午盤收盤前和全天收盤前,市場呈現較高概率的上漲,上漲概率高達60.3%和79.1%。我們認為,這種尾盤上漲現象的產生,與市場交易機制有較大關系:例如尾盤市場資金情況、機構集中建倉、以及大宗交易的影響。但綜合而言,對該現象的產生,目前尚沒有完美的解釋。2)日歷效應:周度,月度效應我們對每周的交易時間進行了統計,發現周一上漲的概率和幅度最大,但這種現象也隨著我國市場的發展產生了變化。我們分段統計后發現,牛市期間,股市在周一上漲的幅度較大,而熊市中這種現象并不明顯。值得指出的是,這一“周一更容易上漲現象”在美國等成熟市場則并不明顯,這很可能是由于成熟市場投資者情緒化不明顯造成的。但是,在當前情緒化仍然爆棚的A股,牛市的情緒顯然更容易在假期被點燃。同時,我們發現,周一出現極端漲跌幅的概率較高,這也與市場預期有關。例如投資者未預期到的周末市場數據和突發事件出現,或者預期落空帶來的 市場波動,在我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中,這種市場情緒波動更大。在進行月度數據統計后,我們發現我國資本市場的上半月效應明顯。而這種現象,與SHIBOR短端利率上半月較低的統計規律遙相呼應。3)月份效應:Sell In May?“Sell In may and go away”是一句廣為流傳的股市諺語,指的是股市在經過5月份后,市場就開始疲軟,投資者在5月就可以獲利了結。我們對上證綜指進行隨機投資收益率測算:在每年任意時間買入指數,在之后任意時間賣出獲利。我們進一步統計相同投資期限收益率的均值、中值,以及投資上漲概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995年市場出現短期內的大幅上漲,均值帶來的統計意義被削弱。如果我們對比上漲概率的話,可以看到我國資本市場每年的隨機投資中,年初買入、四月賣出獲得正收益的概率最大。同時對比美國標普500指數,此期間交易帶來的正收益概率也是最大的。同時,我們發現,美國的長期投資價值凸顯,從年度隨機投資收益的分布來看,均顯示最長時間的持股,投資收益最高。在對比了標普500的指數的長期走勢后,我們看到標普500指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來檢驗的,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高。如果從月度漲跌幅的角度去看市場,上證綜指和標普500指數均在上半年取得比較好的正收益,上漲的概率較高,而進入6月份后,市場的回報率和上漲概率均下行。4)市場波動:牛市波動增強我們用兩種方法來表示股票市場的波動,日內分鐘收益率的標準差和開盤收盤價格波幅。從日內分鐘數據的標準差來看,在上證綜指的階段性頂點時,市場的波動顯著增強,而這種現象在市場趨勢性上漲的尾端更為明顯。從開盤收盤價格的波幅來看,我們發現其波動帶來的規律并不如上一種方式明顯。但我們對開盤收盤的價格進行了策略化處理,回測其效果如何,即:高開買進、低開賣出的雙向操作。回測結果顯示,這樣的策略長期表現要好于指數,但其效果存在失效期。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測試了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策略失效同樣存在,其長期效果尚可,年化回報率為12.2%。我們還對波動的日歷效應做了檢測,數據表明,其分鐘數據收益率的標準差并無明顯的日歷效應,而開盤收盤價個波幅表現出與指數類似的分布規律。5)假期效應:春節、十一、五一每當長假來臨,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的問題,都會備受投資者關注。我們先從數據角度出發,看看我國A股市場在十一長假前后以及春節、五一長假前后的表現如何。研究結果表明,在節前五個交易日,節后七個交易日里,上證綜指表現較好。在迄今為止的22個春節前后,上證綜指上漲次數為18次,上漲概率高達81.81%,漲跌幅的中值為3.19%,均值為3.72%。春節效應比十一效應更加明顯,持續時間更長、平均上漲幅度更大。在十一長假之前的三個交易日和假日之后的兩個交易日,上證綜指表現較好。在16次十一長假前后,上證綜指有11次上漲,上漲概率為68.75%,指數漲跌幅的中值為1.87%,均值為1.05%。由此可見,在十一假日前后,指數上漲的概率較大,十一效應在A股市場中較為明顯。整體而言,我國的假期效應明顯,尤其是春節效應,其持續時間和漲幅都比較高。除此之外,我們還統計了標普500指數的圣誕節效應,發現同樣存在節日效應,尤其是在圣誕節之后,市場表現相對較好。股市價格的走勢,好像是隨機游走的,但在紛繁復雜的數據背后,有無規律可言?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份來自信達證券的深度策略研究報告,為大家揭開隱藏在繁復數據背后的真相。因報告很長,故單獨分作上下兩部分供讀者們參考。文章原標題:策略專題-兩百張圖告訴你十個股市規律,本文為下部分。6)技術分析:均線系統下的各國市場技術分析在我國股票市場應用依然較為廣泛,而技術分析的有效性,也是廣大投資者爭論不休的事情。我們用均線交易策略,來檢驗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綜合指數,尋找技術分析是否有效。回測結果顯示,在多數發展比較完善的資本市場,例如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均線系統下的技術分析已經失效,而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依然有效,而且德國DAX30指數有效性也較強。我們認為,技術分析存在有效期,隨著市場的發展,其有效性逐步減弱。因為,技術分析這種“想讓所有人通過簡單技術指標來掙錢”的策略,肯定不會然所有人都掙錢。如果某種指標一旦給市場全面接受,那么它帶來的超額收益將會被削弱。值得一提的是,雙均線系統的有效期,比單均線有效期要長久一些,或許這暗示著技術分析也要進行不斷的演化,以適應市場的發展。7)估值規律:7倍估值規律資本市場有其自身規律,也有著估值的上下限。“樹不會長到天上去”,脫離資本市場規律的事情不可能長久。我們列舉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指數的市盈率、市凈率、RoE、RoA的走勢。同時,我們還對其出現的頻數進行了統計,以便投資者對比目前市場的情況。8)市場風格:長線投資的價值規律我們對A股不同市場風格指數進行對比,尋找各種風格的長期投資價值。對比后發現,在A股中,低估值個股,包括低市盈率和低市凈率指數,長期走勢均好于中、高估值品種,且其長期收益率要高于上證綜指。在資本市場的長線低估值走勢較好。小盤股相對較高的成長性帶來的收益,使得小市值公司整體超過大市值公司。然而,我們發現活躍股指數是所有風格指數中收益率最差的風格,熱門個股或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低價股指數是所有風格指數中收益率最高的,這與我國投資者機構中,散戶占比較多、且金融素養相對較差有關。虧損指數的牛市中彈性高,但整體收益小于績優股。9)新股之殤:高收益的不可持續性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結構和上市制度,導致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報表的盈利能力較高,而一旦上市A股,其整體盈利能力開始下滑。我們統計了前五年上市公司的RoE分布,結果表明,隨著上市時間的延長,低盈利能力的公司開始增加,收益率的眾數開始向較低的RoE水平傾斜。我們還對比了上市公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