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現代詩歌教學談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她能陶冶人的性情,啟迪人的智慧,培養人的審美能力,這不僅是指古體詩歌,也指現代詩歌。長期以來,我們國家所有的語文教材中都會安排詩歌,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也選編了一定數量的現代詩歌和一些兒歌、韻文,另外一些練習中也會安排現代詩歌誦讀與欣賞。特別是從三年級起每冊都會在開篇第一課安排詩歌(包括歌詞),共計八首,這也正是遵循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文認知規律的體現,因為從三年級起,學生除了識字量的增加,語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語文基本素養也處于提升時期。這時候開始讓學生接觸現代詩歌有利于培養學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涵養。基于此,小學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也就理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理論研究者特別是廣大一線語文教師關注的一個重要命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對小學現代詩歌教學的研究和實踐的意識已被喚醒,但是目前小學現代詩歌教學存在著“三重三輕”的現狀,即重記憶輕感悟,重閱讀輕創作,重課內輕課外。那么小學現代詩歌教學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怎樣教、教什么?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做了一點粗淺的思考和嘗試。一、重視感悟,讓學生體會現代詩歌的魅力和學習古體詩歌一樣,教學現代詩歌也離不開指導學生誦讀和記憶,這對學生文化底蘊的積淀是很有幫助的。同樣和古體詩歌一樣,入編教材的現代詩歌都是押韻的(歌詞則必須要求押韻),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學生背誦應該不是困難的。我們的現代詩歌教學不應該止步于此,在學生流利背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的基礎上,還應再提升一個層次,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現代詩歌的文字呈現形式和現代詩歌本身所獨具的表達特色上來,努力引領學生體會現代詩歌的真諦。(一)發現現代詩歌的音韻美。魯迅先生主張“新詩首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給大家容易記,又順口,唱的出來。”雖然現在許多現代詩歌不再講究押韻,但是無疑押韻的現代詩歌讀起來在聽覺上更具美感,而教材所選的現代詩歌無一例外都是講究押韻的。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都會引導學生去找出每一行詩句的韻腳和押韻的字。比如二年級上冊的水鄉歌:“水鄉什么多?/水多。/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蕩青波。/水鄉什么多?/船多。/千只船,萬只駁,/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水鄉什么多?/歌多。/千首曲,萬首歌,/裝滿一籮又一籮,/唱咱水鄉新生活。”在學生都能背誦、能理解詩歌內容和感受作者情感之后,我讓學生分別圈出“多”、“河”、“個”、“波”、“駁”、“朵”、“歌”、“籮”、“活”等字,然后讓他們再讀詩歌,重點關注圈下來的這些字,說說聽起來動聽悅耳嗎?因為是二年級的學生,對押韻的聽覺效果感覺可能還不深,于是筆者把一些押韻的字換成意思差不多的其它讀音的字再讓學生去讀,比如把“云朵”換成“白云”,這樣學生就能從感覺上體會到“云朵”和“白云”在詩中不同的聽覺效果了,盡管沒有從更深層次向學生介紹現代詩歌押韻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到現代詩歌押韻所帶來的美感,不是僅僅靠一兩首詩歌的教學就能完成的,還要向學生多提供一些押韻的詩歌,當然包括古體詩歌,只有誦讀多了,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獨特音韻美感才能得到熏陶,才可能產生熱愛現代詩歌的情感。(二)讀出現代詩歌的節奏美。由于現代詩歌特殊的表達行文方式,很多詩句的表達是不同于一般記敘文的語言表達的,詩句往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完整的句子,即以一般意義上的句子成分劃分的標準來界定,許多詩句是成分殘缺的病句,正是這種看似缺少成分的句子分行排列才從視覺上產生了強烈的節奏,使得誦讀時讀者不自覺的停頓,詩歌的節奏美由此體現。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沒有對學生講解這些理論,而是結合具體的詩句一起“敲打”詩歌的節奏。五年級上冊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中有這樣的詩句:“讓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用絢麗的色彩/去描繪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如果從劃分句子成分的角度考察,這兩句話沒有主語,而且“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這兩個短語在一般句式表達中是不用加逗號隔開的,但正是由于這樣的句式才使得詩句具有了強烈的節奏感。在教學時,這種節奏感只有通過朗讀來呈現和感悟,如果學生對節奏的把握還不夠的話,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示范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因為有很多東西真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說的,學生還不能真正把握作者內心的節拍,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充分的朗讀,讓詩句抑揚頓挫和跌宕起伏的節奏感在學生的頭腦中得到強化并逐漸內化為學生自己心靈的節拍。同樣,讓學生感受現代詩歌的節奏感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樣需要教師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廣泛涉獵才能得以實現。體會到了現代詩歌的節奏,學生的思維才會逐漸變得靈動變得活潑,才能更多地嘗到現代詩歌所帶來的樂趣。(三)再現現代詩歌的意境。意境是現代詩歌的靈魂所在,每一首現代詩歌都通過某些意向的疊加來表達特有的意境。而在教學現代詩歌時還不能僅僅依靠詩人所提供的文字符號來獲得詩歌意境的體驗,更不能淺嘗輒止。這要搜索和挖掘隱藏在詩歌背后的豐滿的立體的信息資源,讀者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詩歌的意境進行想象和補白,從而盡可能地再現和還原詩歌本身所要呈現的意境。以三年級下冊的長城和運河為例:“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這首詩歌以飽滿激昂的筆觸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和古代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以奇特的角度展現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運河的綺麗迷人,詩歌所創造的意境則不僅僅是作者兩次從飛機上俯視所看到的景象所能涵蓋的。筆者在教學時盡量讓學生從教材延展出去,將視野縱橫擴展。以運河為例:事實上,詩歌對運河的直接描寫就是寥寥數語,而更多的內涵則包括在這幾個詞語的身后。運河就在我們身邊,淮安是著名的運河之都,這樣就讓學生對運河有了親切感。讓學生追溯運河的起源,了解運河的歷史發展,看看運河的今天,最終讓學生知道詩人寫運河不是僅僅在贊美運河,而是贊美運河給祖國的發展做出的貢獻,運河滋養了兩岸綿延數千公里的人民,孕育了燦爛的運河文化。這種豪邁壯闊的意境豈是學生從詩歌本身幾句話所能感受得到的?當學生獲得比較豐滿立體的意境體驗之后再去誦讀這首詩歌,感受就會更加深刻了。通過多種手段引領學生體會現代詩歌的意境,能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對美的崇尚和追求的欲望。(四)感悟現代詩歌的修辭美。修辭是詩歌寫作的重要技巧,從古體詩歌到現代詩歌,比喻、排比、擬人、反復、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隨處可見。讀者在徜徉于詩情畫意之中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于詩人運用修辭所帶來的精妙神奇的表達效果。在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比比皆是,而通感、象征等手法也不少見。再如水鄉歌中的“千只船,萬只駁,/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把白帆巧妙地比作云朵,不僅給讀者帶來鮮亮的視覺享受,還能進一步引起學生與詩人的情感共鳴;“千首曲,萬首歌,/裝滿一籮又一籮,/唱咱水鄉新生活。”這句通感手法的運用更加絕妙,視覺聽覺的互相轉換,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我們教學的任務不是機械地向學生講解這些修辭手法的理論知識,如果那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詩意就會蕩然無存。我們應該做的則是如何讓學生感悟這些修辭的運用對詩人詩意表達的作用從而在誦讀詩歌時體會修辭帶來的美感。白帆可能是很多水鄉之外的學生難以想象的,而云朵則是任何一個學生司空見慣的,因此當筆者問學生有沒有見過很多白帆的時候,學生大多搖頭,而當我問學生是否見過天上飄著的云朵時學生都說見過,于是進一步引導:“是啊,天上那么多潔白的云朵多漂亮啊!水鄉的白帆就像這樣啊!”可見,引導學生感悟比喻的用法對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是多么重要。感悟詩人運用的修辭手法對表情達意的作用是現代詩歌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現代詩歌基本涵蓋了常用的修辭手法,但還需要學生憑借教材,走出教材,長此以往,學生對現代詩歌中的修辭的作用一定能心領神會。領會到了修辭所創造的美,學生也會從中學習到如何用恰當的形式去表達美。二、重視傾吐,鼓勵學生創作現代詩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一學段(12年級)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34年級)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第三學段(56年級)的相關表述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不難發現,新課程標準下的作文教學更加不拘泥于形式,而是更注重學生對個性體驗表達,現代詩歌的創作更應遵循這一指導思想。應該承認,讓學生創作現代詩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比讓學生寫其它的記敘文難度要大很多,然而這不應該成為我們拒絕鼓勵學生創作現代詩歌的借口。應該清楚,我們不需要所有人都成為詩人,但我們有責任讓更多的學生具有詩的靈性,詩的修養。我們應該本著低起點,低要求,多表揚、多鼓勵的原則,為學生搭建創作的平臺,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筆者業余喜愛文學創作,尤其是現代詩歌創作,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一邊思考一邊摸索。(一)依托教材,指導練習仿寫。教學水鄉歌時,讓學生模仿創作現代詩歌,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讓學生續寫一節,用填空的形式進行:“水鄉()多,/()”,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創作的難度,當然教師也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有話可說。二是解放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回憶和想象家鄉的風景和物產,讓學生仿照水鄉歌獨立創作淮安歌。從效果來看,學生創作的詩歌雖然大多都比較幼稚,甚至很荒誕好笑,但是筆者卻欣慰地看到了現代詩歌的種子已經在學生的心里悄悄萌芽。(二)教師示范,激勵學生創作。筆者課余時間酷愛現代詩歌寫作,會選擇合適的機會在班級展示自己的現代詩歌作品,只要有發表的現代詩歌就會拿到教室讀給學生聽,同時和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喜悅及創作感受,也可以請一名學生朗讀,讓大家來談感受。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現代詩歌,學習現代詩歌,筆者把自己的網易文學博客地址公布給學生,讓學生經常了解創作動態,及時看到新作。其實這樣做也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傳遞給學生一個信息:創作是辛苦并幸福著的事情,暗示學生要想寫出好作品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地與寂寞為伴。令筆者驚喜的是,今年的學生中有三人也開通了網易博客,有一名學生在她的博客里也開始了現代詩歌的創作,而且進步非常大!筆者會到她的博客去看看,及時地進行點評,激發她創作的熱情。三、重視課外,拓展學生欣賞現代詩歌的途徑。目前存在的現狀是:大多數一線教師對于現代詩歌的教學都還僅僅停留在教材上,止步于課堂中。他們可能會對教材上的現代詩歌進行用心地教學,從現代詩歌的形式到內容,從現代詩歌的韻律節奏到修辭,他們也都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然而一首現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一完成,現代詩歌的魅力也就和學生說再見了,很可能要等到下學期的新教材才能再次接觸現代詩歌。現代社會現代詩歌遭到冷漠以至于現在越來越少的人喜歡現代詩歌,學校語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難辭其咎。試想小學生隔了好幾個月才能與現代詩歌再次約會,現代詩歌上一次給他們的印象還能剩下多少呢?筆者試圖在自己的微小的范圍內做了一些努力和嘗試。(一)基于教材,適當延伸。以作者為軸心:教學一篇現代詩歌之后,我請學生課外去找一些這個詩人的另外作品來讀。比如長江之歌(歌詞)學完后,請學生去搜索一下作者胡宏偉,當了解到他是著名作家之后學生產生了由衷的敬仰之情,并且通過閱讀作家其他一些經典作品感受到現代詩歌的巨大魅力,從而產生對現代詩歌的喜愛情感。以內容為軸心:在學完一首詩歌之后讓學生向學生推薦相關主題的現代詩歌作品,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課外去搜尋相關詩歌作品,或摘抄,或背誦,教師及時收集反饋來的信息。(二)讀詩沙龍,交流心得。在逐漸培養學生對現代詩歌的興趣后,可以定期舉辦現代詩歌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自己做主,自主選擇作品,準備好推薦理由,在班級誦讀和闡述推薦理由。每次展示的作品數量不宜太多,兩三首即可。這不同于學習教材上選定的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