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機組鍋爐整套啟動調試方案.doc_第1頁
電廠機組鍋爐整套啟動調試方案.doc_第2頁
電廠機組鍋爐整套啟動調試方案.doc_第3頁
電廠機組鍋爐整套啟動調試方案.doc_第4頁
電廠機組鍋爐整套啟動調試方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創元電廠#1機組鍋爐整套啟動調試方案1 鍋爐概況湖南創元發電有限公司2300MW機組#1鍋爐為1025t/h亞臨界壓力一次中間再熱自然循環鍋爐,單爐膛四角切向燃燒,煙氣擋板調溫,采用中儲式鋼球磨熱風送粉系統,設計燃用河南貧瘦煤,半露天布置,全鋼架懸吊結構,平衡通風,固態機械除渣。1.1 主要設計參數 表1 主要設計參數名 稱單位BMCR工況BECR工況過熱蒸汽蒸汽流量t/h1025915.47出口蒸汽壓力MPa17.517.3出口蒸汽溫度541541再熱蒸汽蒸汽流量t/h825.5743.12蒸汽壓力(進/出)MPa3.776/3.63.4/3.24蒸汽溫度(進/出)328/541318/541給水溫度2802731.2 燃燒及制粉系統鍋爐采用燃燒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燒方式,制粉系統采用鋼球磨中倉制熱風送粉系統。燃燒器型式為直流固定式,布置在爐室下部四角處,每角燃燒器共由6只煤粉噴咀,投五層即可帶BMCR負荷,8只二次風噴咀(其中1只OFA噴咀)和二只三次風噴嘴組成,下四層噴咀水平布置,三次風噴嘴下傾10,其余各層噴咀下傾4.3,OFA噴咀可手動上下20擺動。除三次風噴咀不設調節擋板外,其余各噴咀均設二次風調節擋板及執行機構。燃燒器采用成熟的水平濃淡分離技術,即改進型水平濃淡寬調節比(WR)燃燒器,滿足易著火及低負荷穩燃的要求。1#和3#、2#和4#角燃燒器中心線與前后墻水冷壁中心線分別成41、46夾角,在爐膛中心分別形成691mm和712mm逆時針方向的假想切圓。1.3 燃料特征:設計燃料為河南貧瘦煤 表2 設計煤種特征項 目符號 單位設計煤種校核煤種收到基低位發熱值Qnet.arkJ/kg2317021100工業分析收到基全水份 Mar%8.0010.00收到基灰份 Aar%23.527.5干燥無灰基揮發份Vdaf%9.38.3空氣干燥基水份 Mad%2.02.0元素分析收到基碳 Car%62.3057.32收到基氫 Har%2.532.1收到基氧 Oar%1.931.37收到基氮 Nar%0.940.81收到基硫 Sar%0.80.9哈氏可磨性系數 HGI6060灰熔性變形溫度 DT12601230軟化溫度 ST14201390熔化溫度 FT145014201.4 主要輔機及設備規范1.4.1磨煤機:臺 數:4 臺型 號:MG350700出 力:35t/h最大鋼球裝載量: 75t(最佳65t)廠 家:焦作礦山機器股份有限公司1.4.2 排粉機廠家名稱:四平金豐股份有限公司型 號:M5-29No.20.5D1.4.3 刮板給煤機廠家名稱:沈陽華電聯電力機械廠型 號:MG-801.4.4 粗粉分離器:型 號:DCI4300多通道粗粉分離器保證分離效率:75%1.4.5 細粉分離器:型 號:高效旋風式HLGX3250保證分離效率:92%1.4.6送風機:臺 數:2臺型 號:FAF20-9.5-1 (動葉可調軸流式)風 量(TB):148.47 m3/s 風機總壓升(TB):4250 Pa電 機:YKK500-4 (800 kW) 廠 家:上海鼓風機廠有限公司1.4.7一次風機:臺 數: 2 臺風機型號: G5-47No.17F廠 家: 四平金豐股份有限公司流 量: 150000m3/h風機全壓: 9120Pa風機轉速: 1470 r/min電動機型號: YKK450-4(630kW)1.4.8引風機:型 式:G158/280 (靜葉可調軸流式)風 量(TB):277.72 m3/s 風機總壓升(TB):4910 Pa轉 速:735 r/min電 機:YKK710-8(1700 kW)廠 家:上海鼓風機廠有限公司1.4.9空氣預熱器:型號:2-29VI(T)-2405 SMR 三分倉容克式1.5 鍋爐給水品質鍋爐正常連續排污率(BMCR):1%補給水量:正常時(按BMCR的5%計)51.25t/h起動或事故時(按BMCR8%計)82.0t/h 補給水制備方式:一級除鹽加混床含油量0.3 mg/L電導率(經氫離子交換后25)0.3S/cm鍋爐給水質量標準:總硬度0mol/L 氧 7g/L鐵20g/L 銅 5g/L二氧化硅20g/L 聯胺1030 g/LPH值9.09.41.6鍋爐運行參數鍋爐按帶基本負荷運行設計,可用于調峰。鍋爐采用定滑定的運行方式,也可采用定壓方式運行。不投油時最低穩燃負荷為40%BMCR,鍋爐設計考慮了設計燃料和校核燃料的適用性,在額定負荷運行、鍋爐燃用設計燃料時熱效率的保證值為91.3%(按燃料低位發熱量計算),其中飛灰含碳量小于8%。2整套啟動試運行目的鍋爐安裝結束,經過分部試運之后,整套啟動試運行是鍋爐進入生產運行的必須步驟。通過整套啟動試運行,對鍋爐所有系統設備進行考核,檢驗其設計性能、安裝質量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同時,對設計、安裝當中的不完善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使機組移交生產后能安全、經濟、穩定運行。3 依據標準3.1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1996年版)及相關規程3.2 DL/T5047-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 鍋爐機組篇3.3 1996年版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3.4 原電力部頒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第十一篇(調整試運)3.5 DL/T852-2004鍋爐啟動調試導則3.6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3.7設計和制造部分圖紙、技術資料和有關規定4人員分工按照新啟規有關規定,各方職責如下:4.1安裝單位:4.1.1負責試運設備的檢修、維護及消缺工作;4.1.2負責引、送、一次風機、磨煤機、給煤機、排粉機、空預器及其它輔機的監護、巡檢;4.1.3準備必要的檢修工具及材料;4.1.4參加試運值班,配合調試單位進行機組整套啟動調試工作。4.2生產單位:4.2.1負責系統試運中的設備啟停、運行調整及事故處理操作;4.2.2準備運行規程、工具和記錄報表等;4.2.3負責試運過程中的巡檢及正常維護工作。4.3調試單位職責:4.3.1負責試運措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并進行技術交底;4.3.2準備有關測試用儀器、儀表及工具,負責整套啟動調試的指揮工作;4.3.3負責試驗數據的記錄及整理工作;4.3.4協助運行人員進行事故分析、處理;4.3.5協助檢修人員判斷設備故障及處理方法;4.3.6填寫試運質量驗評表,編寫調試報告。5質量控制點5.1輔機分部試運完畢,風壓試驗結束,才可進行鍋爐冷態通風試驗;5.2鍋爐冷態通風試驗結果符合要求,才可進行鍋爐整套啟動,點火吹管;5.3檢驗吹管效果的靶板經試運指揮部按有關規定檢驗合格后方可結束吹管工作;5.4汽機沖轉、超速試驗結束后,進行再熱器安全閥整定工作,帶負荷過程中進行蒸汽嚴密性試驗和過熱器安全閥整定工作,并辦理簽證手續;5.5當滿足下列要求時,才能最終確認機組進入168小時試運:5.5.1機組帶滿負荷;5.5.2鍋爐斷油;5.5.3制粉系統各故障消除,能安全穩定運行;5.5.4投入高加運行;5.5.5投電除塵器;5.5.6熱工各種自動、保護能正常穩定投入,自動投入率符合要求;5.5.7汽水品質合格;5.5.8整個鍋爐調試過程中發現的主要設備問題,都得到了相應處理。6投入整套試運的設備及系統機爐整套聯合啟動時,應將下列所有配套設備投入運行或備用:6.1鍋爐本體及燃燒設備;6.2制粉系統及配套設備(4套);6.3送風機、一次風機及引風機各兩臺及其風煙系統;6.4三分倉空氣預熱器2臺;6.5給水泵及給水系統;6.6減溫水系統; 6.7疏水系統及排污系統;6.8高、低壓旁路系統;6.9補給水系統;6.10工業水系統;6.11消防水系統;6.12燃油系統以及高能電點火裝置;6.13火檢冷卻風系統;6.14輸煤系統;6.15除灰除渣系統;6.16汽水加藥、取樣系統,排空氣系統;6.17電除塵器;6.18蒸汽吹灰系統;6.19儀用及廠用壓縮空氣系統;6.20鍋爐熱工表盤和控制盤,BMS、DAS、SCS、CCS等計算機控制系統;6.21 熱工聯鎖保護試驗;6.22鍋爐范圍內的廠用動力與控制電源,正常與事故照明等系統;6.23煙溫探針、火焰電視調試完畢;6.24臨爐加熱系統;6.25鍋爐范圍內外的通訊系統。7整套啟動應具備的條件7.1整套啟動的現場條件7.1.1 場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暢通,廠房各層地面應完成,試運現場應設有明顯標志和分界(包括試運區和施工區分界),危險區應有圍欄和警告標志;7.1.2 試運區的施工腳手架應拆除,現場清掃干凈,保證安全操作;7.1.3 試運區的梯子、平臺、欄桿、護板等應按設計安裝完畢,正式投入使用;7.1.4 消防系統具備投用條件,已經當地政府消防部門驗收通過并已投入正常使用.試運區域的消防水源可靠,消防設施齊全;7.1.5 廠內、外排水設施能正常投運,溝道暢通,溝道及孔洞蓋板齊全;7.1.6 試運范圍內的工業、生活用水系統和衛生安全設施應能投入正常使用;7.1.7 試運現場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應能在正式照明故障時及時自動投入;7.1.8 所有投運的設備、管道和閥門已命名,并掛好標志牌,有關電氣設備已配齊標志牌;7.1.9 各運行崗位都應有正式的通訊裝置,根據試運要求增設的臨時崗位,應有可靠的通訊聯絡設施;7.1.10 保溫、油漆及管道色標工作已按設計完工,并經驗收合格;7.1.11 在嚴寒季節試運,現場應有防凍措施,廠房溫度一般不得低于5,確保設備不凍壞,室外管道的防凍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7.1.12 空調裝置、采暖及通風設施應按設計正常投用;7.1.13 試運區建立保安制度,明確相關工作人員方可進入試運區。7.2整套啟動系統及設備條件7.2.1煙風系統7.2.1.1 送、引風機、一次風機、空預器試轉合格,簽證齊全,能滿足滿負荷試運要求;7.2.1.2 鍋爐冷態通風檢查試驗結束,風門擋板消缺完畢,風門擋板位置正確,煙風道已封閉;7.2.1.3 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空預器軸承潤滑系統正常,冷卻系統能正常投用;7.2.1.4 空預器徑向、軸向密封初調整工作結束,蒸汽吹灰系統、清洗系統、消防系統及火災報警已能正常投用;7.2.1.5 爐膛煙溫探針、煙氣擋板調試合格;7.2.1.6 電除塵空升試驗結束,電加熱及振打裝置已調好,具備投用條件;7.2.1.7 引風機至脫硫側擋板在旁路位置。7.2.2汽水系統7.2.2.1汽水系統閥門調試完畢,鍋爐各部件嚴密不漏;7.2.2.2再熱器安全門投入運行;7.2.2.3鍋爐疏水系統、放空系統安裝結束,具備投運條件;7.2.2.4膨脹指示器齊全,吹管過程中發現的膨脹問題已整改;7.2.2.5鍋爐酸洗、吹管臨時系統已恢復。7.2.3制粉系統7.2.3.1磨煤機安裝完成,加球試轉合格,磨煤機靜態檢查完成;7.2.3.2給煤機單體試運完成;7.2.3.3排粉機單體試運結束;7.2.3.4給粉機單體試運結束,下粉閘板開關靈活,關閉嚴密;7.2.3.5煤、粉倉清理干凈,并經驗收簽證;7.2.3.6各木塊分離器、鎖氣器活動正常;粉倉粉位調試完畢,能正常顯示。7.2.4燃油系統7.2.4.1燃油泵房系統(包括卸油、出油系統,消防,冷卻系統)已驗收合格,由生產單位代管;7.2.4.2爐前油系統經試壓、蒸汽吹掃驗收合格,所有油槍能正常程控投入;7.2.4.3油槍及點火器位置正確;7.2.4.4油槍吹掃系統能正常投用。7.2.5輸煤系統單體調試完成,驗收合格,簽證齊全;7.2.6除灰除渣系統7.2.6.1所有設備已經單體調試完成,驗收合格,已辦簽證;7.2.6.2電除塵及其輔助設備能正常運行,滿足滿負荷試運要求;7.2.6.3氣力除灰系統冷態調試完成; 7.2.6.4干出灰系統冷態調試完成;7.2.6.5爐底渣斗關斷門操作正常,建立爐底正常水封;7.2.6.6 輸灰罐、輸灰管道清理完畢,并經驗收簽證。7.2.7疏放水系統所有的疏放水管道、閥門、表計安裝工作結束。7.2.8取樣、加藥系統取樣、加藥系統具備投運條件。7.2.9工業水、消防水系統工業水、消防水系統經過試運,已交生產單位代管。7.2.10儀用和廠用空壓機系統儀用和廠用空壓機系統經過試運,已交生產單位代管。7.2.11熱工控制系統7.2.11.1 鍋爐及其輔助系統設計的所有就地儀表、DCS上儀表全部安裝調校完畢,達到投入條件;7.2.11.2 鍋爐所有的聯鎖保護回路經過靜態試驗,所有的聯鎖保護、報警定值按要求整定好,聲光報警系統安裝完畢;7.2.11.3 計算機監控系統的BMS、SCS、FSSS、DAS全部調整試驗完畢,完成預操作簽證;7.2.11.4 爐膛火焰電視裝置調整試完畢,及其風冷系統調試完畢;7.2.11.5 火檢系統能正常投用;7.2.11.6 MFT功能檢查合格。7.3其它條件7.3.1準備足夠的試運用燃油、燃煤。其中:燃油3000噸;燃煤60000噸,且煤質符合設計要求,并有成份分析報告;7.3.2生產準備工作就緒,運行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并已配齊上崗。應配備齊全運行所需的記錄表格、運行日志、規程制度、系統圖等;7.3.3施工單位應組織好檢修人員,并準備好檢修用的材料、工具等。8鍋爐整套啟動程序8.1整套啟動前的試驗8.1.1 鍋爐所有電動、氣動閥門及擋板操作試驗,確認動作良好,就地與表盤指示一致;8.1.2 轉動機械拉合閘及事故按鈕試驗;8.1.3 鍋爐各項程控聯鎖保護試驗:送、引、一次、密封風機聯鎖保護試驗制粉系統熱工聯鎖與保護試驗鍋爐OFT、MFT試驗機爐電大聯鎖試驗8.2鍋爐啟動前的檢查8.2.1 全面檢查鍋爐本體、煙風系統,確認內部無人、無雜物后封住各人孔門、檢查門,并貼封條;8.2.2 鍋爐汽水系統、風煙系統等各擋板、電動門、氣動門都已掛牌;8.2.3 全面檢查鍋爐膨脹系統和膨脹指示器,膨脹間隙應與設計值相符,膨脹指示器指示值冷態下應調整到零位,并進行記錄;8.2.4 檢查各吹灰器是否全部在退出位置,并且處于待運行狀態;8.2.5 檢查鍋爐的吊桿和支架是否符合要求,彈簧吊架的固定銷是否拆除;8.2.6 檢查爐膛火焰監視電視及其風冷系統是否正常,應處于投入狀態。爐膛出口煙溫計應處備用狀態;8.2.7 對爐前油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對各油槍及點火器進行操作試驗,在確認系統無缺陷后,可進行爐前油系統循環試驗;8.2.8 鍋爐煙風系統、汽水系統、制粉系統各閥門、檔板按點火前檢查操作卡進行檢查,處于點火前狀態;8.2.9 對送、引、一次風機和磨煤機等轉動機械進行全面檢查,地腳螺絲是否有松動,油箱油位應正常,工業冷卻水應處于投運狀態;8.2.10 上水系統處于備用狀態,疏水、排污及排空氣系統門應處于上水前狀態;8.2.11 按照制粉系統啟動調試方案和制粉系統運行規程中的要求全面檢查制粉系統。8.3 鍋爐冷態啟動8.3.1 啟動前的準備:8.3.1.1 聯系化學準備充足的除鹽水;8.3.1.2 聯系燃運向煤倉上煤;8.3.1.3 聯系啟動工業水系統和廠用壓縮空氣系統;輔汽聯箱具備供汽條件;8.3.1.4 聯系燃油泵房按規程要求投入燃油系統運行,并進行爐前油循環,調整爐前油母管壓為,投入燃油壓力自動控制,對油槍進行檢查;8.3.1.5 聯系汽機做好機組啟動前的準備,投入除氧器加熱,將水溫加熱到80左右,啟動電動給水泵;8.3.1.6 聯系化學投入精處理裝置;8.3.1.7 點火前24h投電除塵器灰斗和電極加熱及電除塵器振打裝置;8.3.1.8 投入爐底水封;8.3.1.9 鍋爐輔機油系統、冷卻水系統投入運行。8.3.2鍋爐上水8.3.2.1 水質應符合火力發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標準的規定;8.3.2.2 鍋爐上水水溫應符合制造廠規定的溫度標準要求,一般不應超過90;8.3.2.3 上水時間一般為:夏季不小于2小時,冬季不小于4小時;8.3.2.4 上水方式采用電動給水泵上水,并通過給水操作臺小旁路控制上水速度;8.3.2.5 點火前鍋爐上水至汽包水位-100mm,停止上水后,開啟省煤器再循環門,觀察水位不再發生變化;8.3.2.6 上水時,省煤器再循環管的截止閥應關閉;8.3.2.7 上水前后,應觀察各受熱面的膨脹情況,將各膨脹指示器的指示記錄在案,注意不應有異常現象。8.3.3 底部蒸汽加熱8.3.3.1投底部加熱前,應先對底部加熱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然后進行疏水、暖管;暖管結束后,方可緩慢開大蒸汽手動閥準備加熱爐水;8.3.3.2底部加熱蒸汽一般采用如下參數: 壓力為0.801.37MPa,溫度為250300;當底部加熱聯箱的蒸汽達到此參數時,逐個緩慢開啟各水冷壁下聯箱的蒸汽加熱門,注意防止產生水沖擊;8.3.3.3底部加熱結束后,應通知化學分析爐水品質,如不合格須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處理。8.3.4 鍋爐點火8.3.4.1啟動兩臺回轉式空氣預熱器,待正常后投入輔助電機聯鎖及軸承溫度保護;8.3.4.2 進行油槍吹掃蒸汽暖管、疏水;8.3.4.3啟動一組引風機,送風機,投入總聯鎖及保護,維持爐膛壓力在-50-120Pa之間,調整送風機風量為滿負荷的30以上;進行爐膛和風道的吹掃,約吹掃510分鐘,調小引風機開度,維持爐膛負壓在-30-70Pa之間,調整送風機出口風壓,適時啟動另一組引風機,送風機;8.3.4.4啟動一臺火焰監測冷卻風機,確認冷卻風壓足夠,投入備用風機聯鎖開關;投入爐膛溫度探針;8.3.4.5 點火器點火許可,接指揮部點火指令后點火;啟動空預器連續吹灰;8.3.4.6 著火后,調整燃油量和二次風量,使燃燒穩定。8.3.5 升溫升壓8.3.5.1 鍋爐升溫升壓后,應參照鍋爐廠的“冷態啟動曲線”進行;8.3.5.2壓力升到0.150.2MPa時,關閉各放空氣門,打開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疏水門,聯系汽機開旁路;8.3.5.3 當壓力升到0.30.5MPa時:a)沖洗汽包水位計,并校對水位;b)通知熱工沖洗儀表管路;c)通知安裝人員熱緊螺栓一次;d)逐漸關閉疏水。8.3.5.4當壓力升到0.8MPa時,根據汽溫情況關閉所有爐側疏水門;8.3.5.5在下列汽包壓力時,對膨脹指示器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0.196MPa、0.49MPa、0.98MPa、1.96MPa、3.92MPa、5.88MPa、9.81MPa、11.77MPa、14.71MPa、18.2MPa8.3.5.6 注意控制汽包上、下壁溫差應小于50,否則:a)減慢升溫升壓速度;b)適當開大旁路或增大排汽量;c)進行下聯箱疏水。8.3.5.7根據汽包水位,適時啟動電動給水泵,向鍋爐供水。上水時,關閉省煤器再循環閥;停止上水時,開啟省煤器再循環閥;8.3.5.8 汽機沖轉前,應隨時觀察爐膛兩側的煙溫探針,其指示應不大于540(最高指示值600)。只有在汽機沖轉并網后,方能退出,退出后要確認煙溫探針的確已退出爐膛外,以防燒壞;8.3.5.9 升溫升壓過程中,按規程規定,適時關閉各疏水閥,投入連排運行,并根據化學要求,調整排污量,同時通知化學投入加藥系統運行;8.3.5.10 根據升溫升壓情況,調整燃油量或油槍的數量,以及高低壓旁路閥的開度;8.3.6 汽機沖轉及帶負荷試運時鍋爐的操作:8.3.6.1 鍋爐汽溫汽壓升至沖轉參數后,通知汽機準備沖轉;8.3.6.2 汽機沖轉時,主蒸汽參數盡量保持穩定;8.3.6.3汽機沖轉后,維持鍋爐參數適應汽機試驗要求,聯系汽機關小主汽門前疏水,中壓汽門前疏水以及高低壓旁路;8.3.6.4 汽機定速3000轉/分以后,配合電氣進行電氣試驗工作;8.3.6.5 機組并網后,帶1530MW負荷暖機;8.3.6.6按汽機需要進行升負荷、暖機工作,逐步投入油槍,汽溫、汽壓按啟動曲線滑升;8.3.6.7 當負荷升到60MW以上,熱風溫度大于200300時,可考慮啟動制粉系統;8.3.6.8當制粉系統粉位足夠時,可開始投入最下層煤粉燃燒器。投粉時,應注意煤粉著火情況,保持燃燒穩定,然后再逐層逐個投入其他的煤粉燃燒器;8.3.6.9 當汽機負荷升到額定值的3035時,鍋爐升壓到9.8MPa,進行洗硅作業,化驗爐水硅含量,根據要求開大連排閥門,增加排污,并加強定排;8.3.6.10當負荷升到30以上時,視過熱汽溫和再熱汽溫情況,投過熱器、再熱器各級汽溫自動;8.3.6.11當負荷升至35時,聯系汽機啟動汽動給水泵,與電動給水泵切換,最后將電動給水泵轉為備用狀態;8.3.6.12當負荷進一步升高時,逐步退出部分油槍,逐漸增加投粉量,啟動制粉系統維持粉倉粉位在2.5m以上,并做好制粉系統及燃燒初步調整;8.3.6.13鍋爐壓力繼續上升,受爐水硅含量的限制:壓力MPa9.811.7714.7116.6717.45含硅量3.31.280.50.30.28.3.6.14 當汽機負荷上升到額定負荷的50,鍋爐升壓到11.77MPa時,繼續進行洗硅;8.3.6.15第二次洗硅結束后,鍋爐壓力上升到14.71MPa,進行再次洗硅,此時負荷為70;同時校過熱系統安全門;8.3.6.16當汽機負荷上升到額定負荷的80左右時,視燃燒情況,停用全部油槍,投入電氣除塵器;空預器連續吹灰改為定期吹灰;8.3.6.17進行所有受熱面的全面吹灰工作;8.3.6.18 制粉系統調整;8.3.6.19 燃燒調整;8.3.6.20自動調節和控制系統調整、投入及切換試驗;8.3.6.21汽機真空嚴密性試驗;8.3.6.22洗硅結束后,機組負荷由7075升到100,繼續進行有關試驗和調整工作,將運行方式切為“鍋爐主控”,待汽機進行方式“自動”后投入機組“協調控制”方式,并校對汽包上、下水位計,沖洗就地水位計,同時對鍋爐運行作一次全面的檢查工作;8.3.6.23在進行上述啟動試運工作時,保護裝置和燃燒管理系統應始終投入,并作必要的調整,保證其動作正確。8.3.7機組滿負荷試運行8.3.7.1在完成有關調整試驗工作,機組達到額定負荷,經啟動委員會決定,開始進行168小時機組滿負荷試運行,如因某種原因不能帶滿負荷,由啟動委員會確定機組最大負荷;8.3.7.2在滿負荷試運期間,所有輔助設備均應投入運行并工作正常,鍋爐蒸汽參數,燃燒工況等均應達到或接近設計要求;8.3.7.3在試運期間,作好運行數據、設備缺陷及其處理情況的記錄,交各有關單位;8.3.7.4在此期間,對發現的缺陷需及時采取措施;8.3.7.5機組滿負荷試運行達到規定期限后,經過啟動委員會驗收認可,合格后移交生產單位,可結束滿負荷運行。8.4鍋爐熱態啟動8.4.1 鍋爐在帶壓下的啟動即為熱態啟動;8.4.2鍋爐熱態啟動前必須確認停爐期間的檢修工作已全部結束,有關設備和系統已恢復到啟動前的狀態;8.4.3鍋爐熱態啟動過程與冷態啟動基本相同,但升溫升壓過程中鍋爐疏水門的控制按如下要求:鍋爐點火前疏水門均應關閉;鍋爐點火后,聯系汽機開啟主汽門前疏水進行暖管,并用高、低壓旁路配合控制升壓、升溫速度;鍋爐點火后,開啟頂棚入口、環形聯箱疏水,待汽機旁路投入后關閉;鍋爐熱態啟動的升溫升壓、升負荷曲線見制造廠有關規定。8.5鍋爐停爐及保護8.5.1 正常停爐試運期間,如汽機、電氣或鍋爐等設備發現缺陷或發生故障,急需停爐時,可采用緊急停爐方法,以簡化操作和確保安全,其它情況可采用正常停爐方式,程序如下:8.5.1.1 鍋爐停爐前,應對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8.5.1.2 鍋爐停爐前,應對各受熱面進行一次全面吹灰;8.5.1.3按規定速度降負荷(3MW/min)、降壓力,汽溫調節由自動改為手動,主汽、再熱汽溫盡量維持額定值,當負荷降到180MW以下負荷時,投入1-2支油槍運行,并視負荷下降情況和燃燒穩定性逐漸增投油槍,同時退電除塵器,視粉位情況,逐套退出制粉系統運行;8.5.1.4 負荷降到50(設計煤種),壓力降到11.7MPa時,穩定2030分鐘,逐個停上排燃燒器,并將其送粉管道吹掃干凈,停運一臺汽動給水泵,啟動電泵運行;8.5.1.5 隨負荷降低,視運行情況,停一側一次風機、送風機和引風機;8.5.1.6 負荷降至30,壓力降至9.8MPa時,鍋爐穩定運行1小時,維持第一排燃燒器運行,并逐漸過渡到全燒油,主給水由主路切旁路,并由電泵給水,及時退出減溫水系統;8.5.1.7 負荷降到20,壓力降至7.85MPa,此時所有煤粉燃燒器已停運,吹掃送粉管道,給水調節切換至手動;8.5.1.8 負荷降至5,壓力降至4.9MPa時,停止部分油槍,調整風量、風壓,控制爐膛出口煙溫不大于540;8.5.1.9 汽輪機打閘停機,維持凝汽器真空,此時燃油量控制在6t/h以下;8.5.1.10 停爐熄火;汽包上水至高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