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標本制備技術.doc_第1頁
常用標本制備技術.doc_第2頁
常用標本制備技術.doc_第3頁
常用標本制備技術.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用標本制備技術一、常用光鏡標本制備技術1.切片標本的制備:常用的切片方法為石蠟切片,其制備程序如下:取材 從動物身體割取所需的新鮮組織一小塊(厚度約0.5厘米)。手術愈快愈好,以防組織的死后變化。固定 把切取的小塊組織,迅速投入預先配好的固定液如10%福爾馬林、0.5%鋨酸、包氏液、岑克氏液、卡氏等固定液中固定,使組織細胞的蛋白質變性,組織塊硬化,以保存組織細胞原有的形態。沖洗(洗滌) 組織塊自固定液取出后,須經流水沖洗或乙醇洗滌,使組織中含有的固定液全部除去,直至洗凈為止。脫水 脫水的目的在于除去組織中的水分。因為組織中的水分和石蠟是不相溶的,為不使組織塊在脫水時產生收縮,所以一定要經過各級濃度的脫水劑(如乙醇等)將水分脫凈。透明 組織塊脫水后,須經既可和乙醇相混,亦可作石蠟溶劑的透明劑(如二甲苯)透明,使組織中的乙醇被透明劑所替代,才能浸蠟包埋。浸蠟 浸蠟是將包埋劑(石蠟)透入整個組織的過程。石蠟透入組織需要一定的溫度(石蠟熔點)。所以浸蠟都在恒溫箱中進行。包埋 制備一定形狀的容器(如紙盒等),倒入熔化的石蠟,迅速夾取浸透石蠟的組織塊放入盒內,待表面石蠟凝固后立即將容器投入水中,使它凝固成蠟塊。切片 組織塊經上述處理后,不僅變硬,且有石蠟支撐,可用切片機將包埋組織的蠟塊切成薄片,一般厚度是58微米。貼片 把由切片機切下的蠟條,分割成小段,分別排放于滴有蒸餾水的載玻片上,在展片臺上微熱,使皺褶的蠟片伸展平正。烘片 把貼有蠟片的載玻片置于45恒溫箱中,烘烤34小時,使切片干燥。脫蠟與復水 組織切片的脫蠟等過程是在染色缸中進行的,因此須預先準備潔凈的染色缸,并分別放入二甲苯、各級濃度的乙醇及染料溶液,按順序貼好標簽。染色前須先進行脫蠟和復水,即用二甲苯溶去切片上的石蠟后再經各級濃度乙醇(自高濃度到低濃度)下行到水的過程。因為沒有經過復水處理的切片不能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所以在染色前必須再度復水。脫蠟與復水的步驟如下:切片浸入二甲苯310分鐘二甲苯+純乙醇(1:1)純乙醇95%乙醇80%乙醇70%乙醇50%乙醇(以上每級乙醇停留的時間約25分鐘)蒸餾水2分鐘。染色 切片染色以后可增加組織細胞結構的對比度。常用的生物染料是蘇木素和伊紅,簡稱H.E.染色。蘇木素是一種堿性染料,經蘇木素染色的結構呈藍紫色(如細胞核)。組織中可被堿性染料著色的結構稱嗜堿性。伊紅是一種酸性染料,被伊紅染色的結構呈紅色或粉紅色(如細胞質)??杀凰嵝匀玖现慕Y構稱嗜酸性。H.E.染色的程序如下:將已浸入水中的切片取出放入蘇木素染液510分鐘自來水洗2分鐘0.5%鹽酸水分色數秒種(在顯微鏡下檢查核褪至淺紅色,細胞質及結締組織近無色)蒸餾水1分鐘0.1%氨水(藍化)1分鐘自來水沖洗510分鐘蒸餾水1分鐘5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以上每級乙醇停留的時間約25分鐘)0.5%伊紅(95%乙醇溶液)25分鐘95%乙醇分色(在顯微鏡下檢查核呈藍紫色,細胞質及結締組織呈粉紅色)95%乙醇輕洗(洗凈玻片上剩余的伊紅染液)。脫水 已染色的組織切片,為了長久保存,又須再經各級濃度的乙醇脫水。即將上述已被染色的組織切片依次放入95%乙醇1分鐘純乙醇(I)1分鐘純乙醇()25分鐘。透明 透明的目的是除去組織切片中的乙醇,因組織中的乙醇不與樹膠相溶,所以必須用透明劑除去乙醇后才能封藏。即將上述已脫水的組織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純乙醇(1:1)25分鐘二甲苯(I)25分鐘二甲苯()25分鐘。封固 在切片上滴加中性樹膠,用蓋玻片進行封固,保存備用。機體內有些結構成分,需經硝酸銀處理(鍍銀或銀染)時可使硝酸銀還原,形成銀的微粒附著在組織結構上,呈棕黑色,稱這種性質為親銀性。有些組織結構本身不能使硝酸銀還原,需加還原劑使硝酸銀還原,稱此為嗜銀性。此外,為了顯示某些特殊結構成分,還可應用各種特殊染色方法,如雷鎖辛品紅染色液顯示彈性纖維等。在制作較硬組織(如骨組織等)或較大組織器官(如眼球)等切片,為了減輕因石蠟包埋所產生的收縮,可用火棉膠(celloidin)代替石蠟進行浸透包埋,再進行切片染色。為了較好地保存細胞內的酶活性,可選用冷凍切片。它是將組織在低溫條件下快速凍結,直接切片,進行染色。2、涂片、鋪片、磨片標本的制備:血液等液體材料,可直接在玻片上涂片,干燥后再進行固定和染色。疏松結締組織和腸系膜等薄層組織,可在玻片上撕開展平,制成鋪片,待干燥后進行固定和染色。骨和牙等堅硬組織除用酸(如稀硝酸等)脫鈣后再按常規制成切片處,還可直接研磨成薄的磨片進行染色觀察。二、大體解剖技術操作規程及其注意事項(一)大體解剖標本的收集與防腐固定處理 1、收集標本時,須登記死者的死亡原因、性別、年齡等,辦妥自愿捐獻手續、家屬簽字等手續,免留后患。若系無主尸體亦須在公安、保衛部門辦妥有關手續。2、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傳染病蔓延。3、進行固定防腐注射,配制5%10%的甲醛溶液作頸總動脈與股動脈灌注,按照標本大小選擇注射劑量。如注射溶液過濃,解剖時容易造成肌纖維及血管斷裂,過淡時標本容易腐敗。溫度高時注射5%左右溶液,溫度低時注射10%左右溶液。根據季節氣溫的不同在5%10%之間浮動。4、注射完后標本在注射臺上保留一到兩天,使其毛細血管中溶液滲均勻,再行放入3%5%的甲醛溶液中保存。5、每具標本注射后必須在尸池中浸泡六個月后,方可進行大體解剖,如解剖過早則不易保存。6、若收集標本須作鑄型標本用,宜將標本即時放血,取材越新鮮越好。剩余部分作局部注射保存。若作關節韌帶等標本,取材后馬上將肌肉等及時剝離,以防腐敗發臭。收集腐敗標本后可作沙埋腐蝕后取骨架為標本。(二)大體標本解剖1、將收集保存六個月以上的標本撈出、沖洗后,放入尸體臺即可進行解剖。2、解剖前必須將鑷、鉗、剪、刀等工具準備完好,方可動手操作。視其操作部位,必須熟悉所作部位解剖層次結構,用圓刀切開皮膚并剝離之,用尖刀或剪等修潔神經、血管、肌肉等結構。大體標本制作之關鍵在于熟悉層次結構和熟練的操作技巧。否則易切斷或破壞相關結構,且制作的標本不美觀。若作系解教學標本宜采取兩側分別以深、淺層制作。完成后放入本院配制之保存液中待用。(三)特殊標本制作1、鑄型標本(1)根據所取材料,按需要處理。(2)配制好鑄型劑并加不同染料(一般示紅色動脈,示靜脈藍色,示膽道綠色,示神經黃色等)。(3)分別采取不同腐蝕法,腐蝕后沖洗,裝瓶保存。2、包埋標本(1)取出所需材料修潔涼干(有條件可抽空包埋)。(2)按需要選擇好包埋材料。(3)包埋造型。3、陳列標本制作(1)按要求進行標本取材。(2)修潔、涂色。(3)裝瓶、保存(若標本上涂色彩,不宜保存在本院配方的保存液中,以防脫色,仍須保留在5%10%的甲醛溶液中)。三、人體骨骼標本雙氧水法制作(一)目的利用局解后的廢舊材料制作人體骨骼標本(二)材料經防腐固定的局解后尸體標本、工業用雙氧水、汽油和帶蓋標本箱。(三)方法1、取材:取骨質無損的標本,整體的或局部的均可。 2、軟組織處理:將大塊軟組織包括筋膜、肌肉、內臟、腦等除掉后,常溫下浸入5%-10%的雙 氧水中,利用雙氧水放氧產生氣泡的機械作用使軟組織松動,15-30天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后將骨膜撕掉,但韌帶、關節囊、軟骨、肌腱、骨間膜等可按需修潔保留(如做散的骨標本,則可將這些軟組織很容易地清除掉)。 3、脫脂:將上述材料涼干后入汽油中脫脂4個月。注意材料要干燥,容器要密封,中途更換1次汽油即可。 4、清潔和保存:將脫脂后的材料置通風處讓汽油揮發,然后浸入1%的洗衣粉內將表面的油漬洗凈,再用清水沖洗干凈。之后,置陰涼干燥處風干(為防止肋骨縮水變形,可用木條或有機玻璃支撐固定,待干后拆掉),涂刷清漆兩遍即可保存。(四)結果及評價制作出的骨骼標本潔凈美觀,結構完整,骨的連結自然真實,骨間膜、椎間盤、肋軟骨、恥骨間盤、韌帶、關節囊、關節軟骨等牢固地與骨連結在一起,胸廓,骨盆,脊椎等完全保持了其本來形態。采用雙氧水浸泡處理軟組織,有以下優點:(1)雙氧水放氧產生氧泡的物理作用使與骨結合緊密的軟組織松動,與骨較易分離,而干燥后這些軟組織與骨的結合又變得緊密牢固了。(2)經雙氧水浸泡后骨標本脫脂效果很好。(3)低濃度的雙氧水對骨質的腐蝕性小,在常溫下進行,處理的時間容易控制。四、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法操作規程(一)實驗目的探討某一針灸穴位區傳入神經元的節段性分布。(二)藥品和試劑HRP:Sigma Type IV RZ:3.2硝普鈉(廣州化學試劑廠)聯大茴香胺(北京化學試劑廠)過氧化氫(上海桃浦化工廠)(三)儀器設備與材料100ml量筒、分析天平、500ml量筒、1000ml燒杯、2000ml燒杯、家免飼養籠、50l微量注 射器、精密試紙、普通光學顯微鏡,等。四)實驗對象本院動物室提供的家兔,體重200020g。(五)實驗環境室溫1825,相對濕度60%75%。(六)操作步驟1主要溶液的制備(1)20%HRP液20l、HRP粉末5mg加20l生理鹽水即此液。(2)2%多聚甲醛加1.25%戊二醛0.1M磷酸緩沖液(PH7.4)。0.1M磷酸緩沖液的制備:液:NaH2PO4H2O 27.6g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液:Na2HPO412H2O 71.6g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取液190ml、液810ml混合后加蒸餾水稀釋至2000ml即得0.1M磷酸緩沖液(PH7.4)。2%多聚甲醛0.1M磷酸緩沖液的制備:20g多聚甲醛加0.1M磷酸緩沖至1000ml即得此液。2%多聚甲醛1.25%戊二醛0.1M磷酸緩沖液的制備:25%戊二醛50ml溶液加2%多聚甲醛0.1M磷酸緩沖液至1000ml即得。(3)Tris液的配制取3.6ml冰醋酸加蒸餾水至300ml。取4.08g無水醋酸鈉加蒸餾水至150ml。取上液279ml和上液126ml混合,即為Tris液?;旌虾笥镁茉嚰垳y其PH為4.4則可用。(4)O-D法中有關溶液配制A液的配制 取0.1MTris液10ml、0.2%明明膠液50ml、硝普鈉200mg加蒸餾水至100ml、聯大茴香胺80mg加蒸餾水至40ml、1.5%H2O20.8ml混合即得A液。B液的配制 取0.1Mtris液10ml、0.2%明膠液50ml、硝普鈉8g、蒸餾水140ml混合即得B液。C液的配制 取0.1Mtris液20ml、0.2%明膠液100ml、蒸餾水280ml混合即可得C液。2定穴及針入深度:根據針灸學1、獸醫針灸手冊2確定。3動物分組、麻醉及HRP引入方式:將實驗用家兔隨機分成5組,即穴區組神經干組、切斷神經組、切斷血管組和空白對照組。用2%戊巴比妥納、接40mg/kg體重,進行腹腔麻醉。穴區組、切斷神經組、切斷血管組,均在家兔某一目標穴區直接注射20%HRP液20l,神經干組在家兔目標穴區下神經干內注射20%HRP液20l,空白對照組則在家兔目標穴區直接注射20l生理鹽水。4動物灌注:注射后45天進行,開胸經左心室升主動脈插管,同時剪開右心耳灌注如下藥液:(1)04檸檬酸鈉速灌300ml。(2)04生理鹽水速灌1000ml。(3)04 2%多聚甲醛1.25%戊二醛0.1M磷酸緩沖液1000ml。前300ml速灌。后700ml緩慢滴入。全過程約40分鐘。(4)04 10%蔗糖0.1M磷酸緩沖液800ml。前300ml速灌。后500ml緩慢滴入。約30分鐘。5取材:取出兩側相應節段(據大體解剖學而定)全部脊神經節,并放入10%蔗糖0.1M磷酸緩沖液內。置冰箱內過夜。6冰凍切片 厚4050微米,并收集于0.1M磷酸緩沖液中。7成色反應(O-D法,有關A液、B液、C液配制見上)(1)04蒸餾水沖洗切片三次。(2)放入A液30分鐘(置冰箱)。(3)04蒸餾沖洗切片三次。(4)放入B液30分鐘(置冰箱)。(5)04蒸餾水沖洗切片三次。(6)放入C液中(置冰箱)。8蛋白甘油貼片91%中性紅復染,脫水透明,最后中性樹膠封片,光鏡下觀察。(七)實驗結果及評價(以“上巨虛”穴區為例)1未注射側的情況:所有的實驗動物在未注射側的切片上,各脊神經節都未出現標記細胞。2五組實驗動物在脊神經節出現標記細胞的情況(1)穴區組 在切片上,可見注射側脊神經節L4S2節段中都出現了標記細胞,以L7S2節段的標記細胞為最多。占總數的83%,其次為L2、L5、L4節段。腰段以L7為最多,占總數的40%;骶段以S1為最多,占總數的26%。其它各節段都未出現標記細胞。(2)神經干組 在切片上,可見注射側在脊神經節L1S3節段中出現了標記細胞。以L7S2節段的標記細胞為最多。占總數的68.2%,其次為L5、L4、L3、S3、L2、L1、腰段以L7為最多,占總數31.3%。段以S1為最多,占總數的21%。其它各節段都未出現標記細胞。(3)切斷神經組、空白對照組 在切片上各脊神經節都未出現標記細胞。(4)切斷血管組 在切片上可見注射側脊神經節L4S2節段中都出現了標記細胞,以L7S2為最多。占總數的76.9%,其次是L6、L5、和L4。腰段以L7節段為最多。占總數的31.7%,骶段以S1節段為最多,占總數的2.4%。其它各節段都未出現標記細胞。3大、中、小三型標記細胞在脊神經節內出現的情況本實驗用Leitz測微尺測定實驗中所有出現細胞的大小,其穴區組、神經干組、切斷血管組都能見到大、中、小三型標記細胞,且都以中、小型細胞為主,各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