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室內分布系統異頻使用指導書_第1頁
WCDMA室內分布系統異頻使用指導書_第2頁
WCDMA室內分布系統異頻使用指導書_第3頁
WCDMA室內分布系統異頻使用指導書_第4頁
WCDMA室內分布系統異頻使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WCDMA 室內分布系統 異頻 使用 指導 建議 書 2 目 錄 一、 概述 . 1 二、 聯通頻率資源 . 1 三、 組網策略 . 2 3.1 同頻組網 . 2 3.2 異頻組網 . 3 3.3 混合組網 . 4 3.4 工程組網建議 . 4 四、 切換策略 . 5 4.1 同頻切換 . 5 4.2 異頻切換 . 6 1 一、 概述 總部指導意見“中國聯通室內無線綜合分布系統設計指導意見(暫行版) 2.0”中 對室內分布系統 頻率的使用建議: “ 高層( 10層以上的)大樓,在導頻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低層與室外覆蓋同頻點 +高層異頻點的方式。同頻分區可覆蓋裙樓樓層,最大覆蓋 30 米以下樓層。應盡可能擴大同頻分區的覆蓋區域(達到單個分區的功率或業務容量上限)。 ” 本建議書對上述意見進行了細化,僅針對使用不同頻率進行室內分布系統組 網 提出建議 ,分布系統其他設計原則參照 上述 總部下發的指導意見 。 二、 聯通頻率資源 2009年 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正式對 3G(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 )頻段進行了分配, 中國聯通可用的頻段是 1940MHz-1955MHz(上行 )、2130MHz -2145MHz(下行 ),上下行各 15MHz。相鄰頻率間隔間隔采用 5MHz時,可用頻率是 3個。 載波頻率是由 UTRA絕對無線頻率信道號( UARFCN)指定的。在 IMT2000頻帶內的 UARFCN的值是通過下述公式定義的: 2 UTRA 絕對無線頻率信道號 上行鏈 路 Nu = 5 * Fuplink N為 9612 到 9888 1922.4MHz Fuplink 1977.6 MHz 其中 Fuplink 是上行頻率 , 單位 MHz 下行鏈路 Nd = 5 * Fdownlink N為 10562 到 10838 2112.4MHz Fdownlink 2167.6 MHz 其中 Fdownlink 是下行頻率,單位 MHz 根據可用頻段和絕對無線頻率信道號計算公式,中國聯通可用的頻率號見下表: 序號 1 2 3 上行鏈路 9713 9738 9763 下行鏈路 10663 10688 10713 為了盡可能降低 PHS對 WCDMA的干擾, 目前 從高端向下順序使用頻率,即采用 9763號頻率 。 三、 組網策略 室內分布系統 組網策略主要體現在同頻、異頻、混合組網三種組網方式。 3.1同頻組網 同頻 組網 方案 (室內、外同頻) 的優點 : ( 1)可節省 寶貴的頻率資源,為將來擴容留下空間,而且擴容可以做到室內外同步進行。 ( 2) 室內與室外基站外沒有硬切換,室內室外系統發生軟切換,成功率較高 。 缺點是: 3 ( 1)建筑物高層部分的窗邊容易引起導頻污染; ( 2)如建 筑物墻壁或窗戶的穿透損耗較小, 易使室外信號對室內造成較大干擾,降低室內部分區域的 Ec/Io,降低業務服務質量 ,如引起掉話、數據速率下降等 ,影響用戶的感知度。 要解決上述 問題一般來講要加強室內小區的 Ec來抵抗外來干擾,但這樣勢必帶來投資的增加。另外一個辦法是通過調整室外小區天線的方向和傾角來減小對室內小區的干擾,但是這樣一來,可能會造成室外小區覆蓋范圍的改變, 易 帶來覆蓋弱區甚至覆蓋空洞等,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3.2異頻組網 異頻組網方案 (室內、外異頻) 的優點: ( 1)可較好解決高層導頻污染、及室外小區信號對室內小區的干擾問題。 ( 2) 異頻 組網 時,可通過 設置 室內外切換關系和切換門限,使建筑物的室內區域基本都被室內分布系統所覆蓋,不需要布放很密的天線就可 獲得很好的 Ec/Io,減小分布系 統 建設的投資。 缺點是: ( 1) 室內覆蓋要使用額外的頻率資源,而且將來室內外網絡擴容時,頻率資源問題難以解決,縮小了將來系統擴容的空間 。 ( 2)由于異頻切換是硬切換, 和同頻小區相比,異頻切換成功率要低,易造成掉話, 也會影響用戶體驗。 并且 室內外 硬切換區域較難控制,容易形成乒乓切換, 由于異頻切換 需要啟用壓縮模式,乒乓切換會給通信質量 4 造成較大影響。 因此使用異頻時室內外的載頻硬切換區的設置是 分布系統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3.3混合組網 混合組網 是指建筑物低層采用 室內、外 同頻覆蓋,高層采用異頻覆蓋。 優點: ( 1) 由于導頻污染主要出現在建筑物 10 層以上區域,因此混合組網在克服中高層室外干擾的同時,切換較頻繁的低層區域仍然能夠利用軟切換等獲得最佳的性能 。 ( 2) 由于硬切換區域在建筑物內部,切換區域較易控制,對系統性 能影響較小,切換成功率較高。 缺點: ( 1) 混合 組網 也 占用 額外的頻率資源,縮小了將來系統擴容的空 間。 ( 2) 硬切換區域設置 不當可能引起掉話等問題, 易影響用戶體驗。 3.4工程組網建議 通過上述不同組網方式的比較, 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應該從建筑特點、業務敏感度、切換的成功率 、系統干擾等多方面進行考慮,在不同的場景采用不同 方案 : 場景一:干擾可控性場所,如小型樓宇、封閉型娛樂場所、地下停車場、單純電梯覆蓋等,這些場所內部來自室外的干擾較少,并且信源配置簡單,建議采用同頻覆蓋 。 5 場景二: 干擾較難控制的高層建筑, 如高層住宅小區、大型賓館、高檔寫字樓等 ,這些區域易出現導頻污染,并且用戶對窗邊 區域 業務質量較為敏 感 。 這些區域 在信源配置滿足至少兩個扇區(或兩個 RRU)的情況下,可采用低層同頻、高層異頻覆蓋 。 場景三: 對于部分高層建筑,如高層住宅小區,信源配置為單扇區(或單 RRU)的情況,建議前期仍采用同頻覆蓋。如果分布系統建成后,出現導頻污染或影響數據業務速率的情況下, 在網絡優化無法解決的情況下 可改為異頻覆蓋。 場景四 :硬切換區域設置困難 ,對窗邊業務不敏感 的區域,如大型商場、部分娛樂場所, 這些場所信源配置可能滿足場景二的情況,但這 些區域用戶流動性大, 過多地硬切換容易影響用戶感知,并且會增加系統的負荷,這些區域 建議仍采 用同頻覆蓋 。 采用異頻覆蓋時,考慮目前室內 分布 系統 WCDMA和 PHS系統間的干擾,建議采用第二頻點 進行覆蓋 ,在大網未擴容的情況下,暫時不啟用第三頻點 。 后期 根據網絡擴容需要或者 PHS系統的逐步退網可更改為其他頻點。 四、 切換策略 上述三種組網方式主要涉及兩種切換:同頻切換和異頻切換。在室內分布系統方案設計時,應重點關注切換區域的設置。 4.1同頻切換 在樓層不高的場景下,室內單小區和室外小區同頻,切換考慮較為簡單,只需考慮室內室外小區在建筑物出口處的切換,此時在出口處的切換 為軟切 6 換,切換成功率較高,這時只需要將 存在切換關系的室內室外小區互相配置為鄰區即可,此時重點關注的是切換區域大小是否滿足正常的軟切換要求。 4.2異頻切換 ( 1)室內 小區和室外異頻小區切換: 室內室外 完全 異頻情況之下干擾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時規劃比較簡單,在室內室外為異頻硬切換時候一般發生大廈的進出口區域,這些區域信號的波動一般比較大,應考慮設置 2d、 2f事件的延遲觸發時間比室外普通環境稍大,盡量避免壓縮模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