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質性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頁
新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質性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頁
新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質性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頁
新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質性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頁
新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質性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學案1世界的物質性學習目標要點晨背1.識記物質定義。2.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3.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1.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2.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探究一自然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2)宇宙間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當然也不會有上帝和諸神創造世界的活動。2物質概念(1)含義: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2)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提醒: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3)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探究升華據美國科學雜志在線版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費米伽馬射線天文望遠鏡以最新數據證實了宇宙存在著反物質。無獨有偶,在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了一種可能大量存在于宇宙“嬰兒期”的反物質超核反超氚核,這打開了物質元素世界“立體幾何”研究的大門。(1)從哲學的角度看,反物質和山川湖海、磁場、超聲波、紫外線等事物有什么共性呢?(2)從哲學上看,反物質的發現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1)這些事物都是具體的物質形態,它們的存在都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它們共同的本質和特性是客觀實在性。(2)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無論人們是否承認、是否喜歡、是否感受得到,反物質都是客觀存在的。名師點撥物質和物質具體形態的關系(1)區別: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存在狀態是不生不滅、永恒存在;具體的物質形態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別屬性,存在狀態是有生有滅。(2)聯系:物質是對萬事萬物即具體的物質形態的概括抽象;物質依賴于具體的物質形態,離開具體的物質形態,就沒有了物質。不能用物質代替具體的物質形態,否則就看不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同樣,也不能用具體的物質形態代替物質,否則就會抹殺世界的物質性。二者是共性與個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典例1 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句話表明()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答案d解析荀子的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a、b兩項表述不符合題意,c項體現的是唯心主義的觀點,引文內容強調的是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體現的是唯物主義的觀點。d項符合題意。方法指導:引文型選擇題一般是以名人名言、成語、俗語、經典著作中的著名論斷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等為素材,要求學生分析其中蘊含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與哲學道理。引文型選擇題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以引文為題干,題肢為基本理論知識;第二種是題干規定了基本理論知識,題肢為成語、俗語等引文;第三種是題干和題肢都是名言、成語和俗語等引文,要求學生找出與題干包含的道理相同或不同的題肢。適用這種方法的引文型選擇題一般是以引文為題干,題肢為基本理論知識。解答時,需提煉引文的中心意思,并分析各個題肢,選出相符合的題肢;針對題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將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和說法絕對化的題肢加以排除;以引文為背景材料,根據設問規定的行為主體,選擇與其行為相符合的題肢,排除不符合行為主體的職能或行為以及說法錯誤的題肢。探究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1人類社會的物質性(1)從其產生來說: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在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2)從其構成來說: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2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1)自然界是物質的。(2)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3)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提醒: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探究升華材料一據科學發現,自然界不存在沒有物質的空間,即使是真空,也并非空無一物。真空中,即使沒有實物粒子,也存在引力場和充滿熱輻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天文觀測發現,在整個宇宙空間(包括真空)始終存在著3k微波背景輻射。材料二動物是地球上生物進化的結果。動物產生后,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無脊椎到有脊椎,從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動物慢慢地發展到哺乳動物,進而又由類人猿進化到人類,產生了人類社會。大量化石和文化遺物證明,人類起源于動物界,人類的進化演變是從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現代人。(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2)材料二中人類演變過程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答案(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自然界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2)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客觀物質性。名師點撥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1)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關于世界的物質性還有以下幾種說法都是正確的。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統一于物質。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典例2 (2012浙江高考)我國地質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自然災害頻發。因此,科學防災減災對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環境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地質氣候變化雖然復雜但一定有內在規律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就可以防災減災順從自然是防災減災的根本出路a b c d答案a解析自然災害屬于自然界的客觀現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說法錯誤;防災減災工作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自然規律、尊重客觀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是一味順從自然,錯誤,答案選a。新聞播報十八大報告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上升到“五位一體”。“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深度思考分析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是如何體現世界的物質性原理的。答案(1)黨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尊重世界的物質性、尊重自然的體現。依據是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2)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決定。依據的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a物質 b意識c客觀事物 d客觀存在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識記能力,a符合題意。219世紀中葉,當人們還未發現珠峰是最高峰的時候,珠峰已經作為世界之巔屹立于藍色星球上。這說明物質()a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 b能為我們的感覺所反映c是自然現象的共同本質 d是萬事萬物的共同屬性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物質的概念,材料強調物質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故選a。c項表述不準確;b、d兩項不符合題意。3“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列寧的這段論述說明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可知性 b客觀實在性c運動 d物質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的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故選b。4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繞地球飛行、建成載人空間站。宇航員在茫茫太空中發現的只有物質。這表明()神創論的觀點是錯誤的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自然界是物質的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a b c d答案c解析與題干毫無關系,舍去;選,即c。5在一次大型科普展覽中,有一個別具匠心的設計:三扇門上各有一個問題:“污染環境的是誰?”“飽受環境惡化之苦的是誰?”“保護環境的應該是誰?”拉開門,里面各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參觀者自己。這一巧妙的設計給我們什么啟示?試用世界的物質性的相關知識說明理由。答案(1)這一巧妙的設計啟示我們:自然界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的客觀性為前提。(2)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所以,人類只能根據自然界本身的屬性和規律去有意識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就會遭到自然的懲罰。基礎自測知識點一自然界的物質性1之所以說自然界是客觀的,是因為()a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b人類產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c人類能有意識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d人類與自然界能和諧相處答案b解析自然界具有物質性,是客觀的,是因為人類產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故選b項;a說法錯誤,c、d兩項與題意無關,舍去。2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這里的“客觀實在”是指()a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b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稱答案b解析物質不同于物質具體形態,排除a;c縮小了物質的外延;d擴大了物質外延。知識點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據此回答34題。3下列屬于物質現象的是()漢語言文學抗震救災精神青藏鐵路上飛馳的列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a b c d答案b解析屬于物質的具體形態,屬于意識范疇。4下列能夠說明材料中觀點的是()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具有客觀物質性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a b c d答案a解析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說法錯誤;應選,即a。綜合提升5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即人類社會的發展同自然界本質是一致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展是完全一樣的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具有物質性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一切活動無需人的意識的參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客觀物質過程a b c d答案b解析“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主要表明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物質性,入選。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展不可能完全一樣,同時人們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然和人類社會,表述錯誤。6有人斷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創造出來。”這種觀點()認為生物的產生和進化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屬于神創論的觀點,是極其荒謬的否認了人類的產生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否認了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屬于唯心主義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否認了人類的產生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屬于唯心主義觀點,故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故選b。7歐洲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真空環境中生存的動物緩步類,也被稱作水熊。不僅僅是太空,它們中的一部分還可以同時在真空和太陽輻射條件下生存,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在雙重嚴酷條件下存活的動物。這說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生物的存在與神靈有關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發展條件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自然界是客觀的,符合題意。本身錯誤,與題意不符。8材料一由于連年超載放牧,我國草原草本植物由上世紀80年代前的130多種減少到30種;草場植被覆蓋率30年間降低了50%80%;每畝平均生物量不足20公斤,草場載畜量下降了46%。材料二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內蒙古自治區實施退牧還草工程,現面積已達2.55億畝。退牧還草工程實施以來,內蒙古天然草原得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