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攪動平板市場[文檔資料]_第1頁
英特爾攪動平板市場[文檔資料]_第2頁
英特爾攪動平板市場[文檔資料]_第3頁
英特爾攪動平板市場[文檔資料]_第4頁
英特爾攪動平板市場[文檔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特爾攪動平板市場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就在臺北 Computex 展正舉辦的如火如荼時,博通退出手機基帶芯片的消息飄然而至,多少給手機芯片市場蒙上了些許陰霾,再次向外界揭示了手機芯片是一個門檻極高、生存艱難的市場。 英特爾是 PC 芯片市場里絕對的巨頭,但是在移動終端市場里卻遲到了兩年: 2009 年底英特爾宣布進軍 SoC, 2010年 8 月英特爾宣布收購英飛凌,讓自己具備了染指移動終端芯片市場的能力。 2012 年初,英特爾憑借 首款 SoC 芯片( System on Chip,系統芯片,是一個將計算機或其他電子系統集成單一芯片的集成電路。) Medfield 進軍智能手機市場,但合作的終端廠商并不多。 Medfield 并不是敗在了實力上(在跑分測試方面,搭載 Medfield 芯片的智能手機比同期的 Galaxy Nexus 和iPhone4S 都要快),而是市場已經習慣了高通與 MTK 的產品模式 高通是智能手機 SoC 芯片領域的集大成者,在集成力和關鍵應用支持方面表現出眾; MTK 的交鑰匙方案則大大降低了廠商的開發難度,降低了智能手機市場的 準入門檻。高端找高通,中低端找 MTK 的局面已經形成。 英特爾于是繞道平板,再戰。 以平板為切入點的理由有很多:平板產品形態更接近PC,競爭相對沒有智能手機那么激烈,對于芯片產品在通信方面的能力要求沒有智能手機那么高。由結果來看,英特爾的這一次繞道是明智的:大批深圳白牌平板廠商團結在了英特爾周圍,除此之外國際化廠商如三星、華碩等廠商的平板產品也開始選擇英特爾芯,畢竟誰都不希望被一家獨大的芯片廠商所套牢,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好處是英特爾芯的平板產品出貨量增速迅猛。 2014 年英特爾平板出貨量有望達 到 4000萬部,這比 2013 年增長了 4 倍。在技術平臺方面,由 Clover Trail+平臺進化為新一代的 Bay Trail 平臺,目前在售平板均為新一代平臺,而最新的終端產品價格已經拉到 99 129美元的價格水平。這意味著一方面英特爾平臺成本已下降,另一方面在最終產品市場的打擊力度加大。 當然,僅僅是出貨量的提升,英特爾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而深圳的白牌的廠商所能做的,也不僅僅是為英特爾芯出貨做貢獻。 團結白牌平板廠商、深入華強北,甚至組建了新的部門 CTE(中國技術生態圈),該部門的銷售部 及產品市場部總監 美國人楊彬甚至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學會了日常中文交流。 英特爾的確在深圳生態圈下了重注,但很多分析認為,英特爾希望從今天的白牌平板電腦廠商中扶持起像當年聯想那樣的合作伙伴太難了。 可是,白牌廠商真的不行嗎? 在激烈的智能手機大戰中,不少昔日的巨頭倒下或衰弱了,但是這些廠商里有大批懂產品、技術實力超群的人和團隊。這些人與團隊有些流向了小米、錘子這樣新崛起的廠商,有些則出走創業,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白牌廠商的創始人。 藍岸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的總裁賀濤就是其中的一 位,雖然藍岸僅有半年的歷史,但是賀濤本人 1995 年就涉足手機行業,曾經供職于諾基亞美國、德信無線,藍岸的 160 多名研發人員大多數是德信無線的班底。整個藍岸的團隊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對于后端的芯片廠商而言,前端廠商的研發能力很重要,在整機的實際運行中不斷發現系統漏洞和缺陷,不斷優化完善才能令芯片的綜合表現力更好。 而英特爾一直的掣肘就是支持自己的終端產品太少,在應用方面的優化不夠理想。而事實上并非只有國際化大廠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給予反饋。具備人才與實力的白牌廠商一樣有這樣的實力,只不過如何識別和利用這 些能力很關鍵。 英特爾移動通信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榮坤正是這位“ 伯樂 ” ,來自于英飛凌的陳榮坤是這個行業里的老江湖,這個子不高、身材瘦削的馬來西亞人給人的印象是:嚴謹、精明。有一次,英特爾的解決方案在終端廠商那里遭遇了問題,但賀濤的團隊并沒有這樣的反饋,陳榮坤注意到這個情況,經過了解才知道藍岸的技術人員在遇到運行問題時直接就把有問題的地方改正過來,因此才沒有碰到問題。 CTE 部門所合作的眾多廠商中,不乏這樣深藏不露的高手。當然,更多的 ODM 廠商并不具備超強的技術實力,而這也從側面鞭策英特爾 在交鑰匙解決方案方面要做的比競爭對手更徹底。合作過多家廠商的賀濤感到驚奇的是,在平板電腦交鑰匙解決方案這方面英特爾進步神速, “ 如果說 MTK 能夠做到 90%,高通大概可以做到 85%;而英特爾基本能夠做到95%以上,即使合作廠商不具備很強的研發能力也可以做出英特爾芯的平板 ” ,賀濤評價道, “ 英特爾扎根華強北這么深,也充分了解以 MTK 為代表的 ARM 產業鏈是怎么做的,他們已經得出了要優化整個系統設計而不僅僅是芯片設計的結論。 ” 今年的英特爾憑借在深圳的深耕,在移動芯片領域已經具備了攪動產業鏈的實力,更可怕的 是,他們還有一些后手正在逐步使出來。 賀濤說:交鑰匙解決方案做好只是盤活產業鏈的關鍵之一,除此之外供應鏈是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芯片的交期,產業鏈的備貨如今是 ARM 架構體系內遭遇的問題。 如今,大多數的芯片廠都是芯片設計廠商,包括高通、 MTK,而英特爾最難得的是不僅擁有晶圓廠而且擁有全球最領先的制程工藝。英特爾移動和通訊事業部營銷主管 Julie Coppernoll 說: “ 在 PC 時代英特爾就是上下游管理的行家,特別是在技術升級換代的時候,你升級了自己的技術,還要等待代工廠去升級。而英特爾 可以控制整個流程,因此我們一直強調我們領先的制造工藝和晶圓廠結合是我們的強項,能夠給合作伙伴帶來收益。 ” 或許是看到了 ARM 陣營這一松動的可能,英特爾拋出了橄欖枝,而瑞芯微在此時選擇英特爾也有自己的打算:與其在 ARM 體系內爭搶資源,不如開拓一片 X86 架構的新天地。 合作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在非 iPad 平板世界里形成新的市場巨頭。據統計, 2013 年中國應用處理器在全球平板設備市場占據四成比例,其中有三分之一來自瑞芯微。如果英特爾能夠在說服瑞芯微加入 X86 體系的同時,還能將瑞芯微原有客戶由 ARM 陣營拉攏到自己的 X86 陣營,那么對英特爾芯平板出貨方面將是巨大的拉動。要知道瑞芯微的客戶名單不僅僅是白牌廠商,還包括華碩、東芝、聯想等國際品牌。而這些客戶能否接受 X86 架構還要看英特爾和瑞芯微二者在完善 SoC 平臺 SoFIA 方面所產生的合力有多大了。 更長遠來看,今年英特爾推出的 SoFIA 的 SoC 平臺的3G 版本將于年底出貨, LTE 版本要到明年第一季度出貨,英特爾希望借助 SoFIA 能夠擴大平板市場占有率,同時在 2015年再戰智能手機市場。而瑞芯微方面也渴望在智能手機領域有所突破,此前在基帶芯片方面 一直有所欠缺的瑞芯微可以借助英特爾在這方面的技術涉足智能手機市場。 二者的牽手對于英特爾而言不僅為 X86 陣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重新構造一個 X86 架構的生態體系,而且也為自己 14nm 的領先制程工藝找到了出口。不然,做 ARM 架構的代工廠這種說法就會一直甚囂塵上。 除此之外的底氣可能就是老朋友的加入。今年英特爾技術峰會 IDF 期間,微軟宣布對手機和 9 英寸以下尺寸平板windows 免費,大家似乎又看到了 wintel 再度牽手的身影,只不過這一次的牽手二者的姿態都有所改變:在可合作領域共同拓展,但是 二者都會支持對方競爭對手的產品。 微軟的這一舉動很可能是被英特爾所帶動的,想要再次攪局移動終端市場,高高在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大筆投入:英特爾已經先一步親近深圳生態圈,并且進行補貼。 對于二者的合作,還是頗被生態鏈里的合作伙伴看好的,易方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斌堅信二者的舉措會帶來整個業態的巨大變化: “ 英特爾和微軟的價格支持力度以及他們的實力,足以對業界產生影響,整個業界有機會去賣 100 美元左右的英特爾芯 +windows 系統的平板電腦。這給白牌廠商帶來了巨大的競爭空間,我們第一款 8 英寸windows 平板產品還沒有出來就拿到了沃爾瑪的訂單,而且最近還在增加訂單量。 ” 很多看客可能立刻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沃爾瑪的訂單的確是來自于英特爾,對于白牌廠商的扶持除了補貼之外,英特爾提供的支持幾乎是打通整個產業鏈的,從最初的研發支持到產能、供應鏈協調,再到最后上市涉及到的市場營銷、渠道資源。盡管白牌廠商們很清楚補貼早晚有一天會取消,但是這樣誘人的合作條件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當然,英特爾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用優厚的條件養起這批白牌廠商,博取一個漂亮的出貨數據。而是希望 X86 架構體系能夠重建,并最 終強勢回歸整個移動終端市場。不過,時間不會等待英特爾,高通今年已經在力推五模十三頻的 4G SoC 產品,而英特爾明年才能出貨支持 4G LTE 的 SoC。不過英特爾已經從最初的遲到的兩年追趕到了一年。陳榮坤不認為英特爾在 4G 上會失掉先機: “ 移動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