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又好又快科學發展_第1頁
11.2又好又快科學發展_第2頁
11.2又好又快科學發展_第3頁
11.2又好又快科學發展_第4頁
11.2又好又快科學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標要求 1、理解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 2、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容。 3、了解科學發展觀的主旨。 4、了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含義。 5、了解優化產業結構的內容。 6、了解統籌城鄉發展的含義。 7、了解統籌區域發展的含義。 一、自學 思考 記憶 問題: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 2、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四點) 3、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五點) 看誰 找得準、記得多、效果好 知識結構 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必要性 (為什么) 科學內涵 第一要義 核心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建設創新型國家 統籌城鄉發展 統籌區域發展 (怎么辦) 經 濟 措施 (是什么)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看漫畫結合教材 P98的例子,思考討論: 1、這種 GDP的增長,對改善人民生活、國家發展有益嗎? 2、要不要 GDP指標呢?如何正確看待 GDP? 對面開來的兩輛汽車平安駛過,沒有事故,沒有損失,也沒有產生 GDP 這兩輛汽車發生刮蹭,發生小事故,造成輕微損失,兩車修理創造 GDP2000元 這兩輛汽車猛烈相撞,發生大事故,兩車報廢,再造兩車創造 GDP20萬元 GDP:國內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衡量一國經濟增長水平的基本指標,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格總和。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作為衡量一國經濟增長水平的基本指標, 被稱為“ 20世紀最偉大發明之一” 。 但是 GDP遠非“完美” GDP,不能 直接反映 老百姓人均實際收入 GDP,不能有效 顯現環保 的品質指標 GDP,更不能反映出人類為經濟增長而付出的代價 GDP沒有告訴我們,青山綠水又濁了幾多?土地資源又沒了幾頃?樸樸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幾條? 綠色 GDP = GDP總量(環境資源成本環境資源保護服務費用) 猛獸搬的洪水! 沙塵暴又來了! 片面的經濟發展及其后果 白色污染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 ( 1)片面的經濟發展及其后果 (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2、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 2)核心是以人為本 (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 4)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 1)第一要義是發展 ( 3)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 重要指導方針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 重大戰略思想。 ( 1)第一要義是發展 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發展是硬道理。 著力把握 發展 規律 、 創新 發展理念、轉變發展 方式 憑借發展 難題 ,提高發展 質量 和 效益 ,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 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 3)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全面 發展 協調 發展 可持續 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更加發展 民主更加健全 文化更加繁榮 社會更加和諧 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 4)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統籌 城鄉 發展 統籌 區域 發展 統籌 經濟社會 發展 統籌 人與自然 和諧發展 統籌 國內 發展和 對外 開放 統籌 中央和地方 的關系 統籌 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 的關系 統籌 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 的關系 統籌 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的關系 統籌 國內國際 兩個大局 十個統籌 如何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1、從國家角度看 2、從企業角度看: 3、從政治生活角度看 4、從生活哲學角度看 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核心、關鍵 ( 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戰略任務 ( 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重中之重 (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基本國策 ( 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占全球貿易總額的 24%,但自主品牌不足 1%,且沒有一個世界品牌。 我國彩電、手機、計算機、 DVD等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關鍵芯片依賴進口。我國企業不得不將每部手機售價的 20%、計算機售價的 30%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 8億件襯衫換一架美國的波音飛機。 缺乏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中國是一個制造業的大國,但不是一個制造業的強國。 措施 1: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投資、消費和凈出口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但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最終消費的貢獻則較小。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 2000年的21.7%,增加到 2006年的 40.7%,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由 2000年的 63.8%,下降到2006年的 38.9%。 20002006 年,我國最終消費率由 61.1%下降到 50%, 7年平均消費率為 55.73%,比世界77%79% 的平均消費率低 20多個百分點。 第一個轉變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三大產業在各國中所占的比重( %) 第一產業 (廣義農業) 第二產業 (廣義工業) 第三產業 (廣義服務業) 高收入國家 33 64 中等收入國家 13 37 50 低收入國家 32 37 31 我國 14.6 52.2 33.2 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后。 第二個轉變 : 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1985-2000年的 15年是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 GDP的年均增長率為 8.7%。但是,高增長的代價是巨大的,粗放擴張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使能源浪費大、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日益凸顯。據有關研究機構計算, 20世紀 90年代中期,我國每年由生態和環境破壞帶來的損失占 GDP的比重達到 8%以上。 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為 33%,比發達國家低 10個百分點;單位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倍多,比美國、歐盟、日本、印度分別高 2.5倍、 4.9倍、 8.7倍和 43%。當前我國 GDP每增長一個單位,所消耗的能源、水和原材料的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 我國每萬元 GDP消耗的鋼材、銅、鋁、鉛、鋅分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5.6、 4.8、 4.9、 4.9和 4.4倍 第三個轉變 :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解決好“三農”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是全黨工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