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理綜試卷五)_第1頁
2014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理綜試卷五)_第2頁
2014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理綜試卷五)_第3頁
2014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理綜試卷五)_第4頁
2014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理綜試卷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1 頁 共 12 頁 2014 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 理 綜 試 卷 ( 五 )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u 64 Hg 201 第卷(選擇題 共 120 分) 本卷共 20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下列生理活動中與生物膜 無 直接關聯的是 ( ) A單克隆抗體的分泌過程 B有氧呼吸中 O2 參與形成 H2O C人體紅細胞吸收血漿中的 K+ D遺傳信息轉錄形成信使 RNA 2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 敘述,正確的是 ( ) A葉綠體中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紙層析法進行分離 B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動物的豐富度 C利用顯微鏡觀察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及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細胞需保持活體狀態 D蔗糖溶液濃度由 0.3g/mL 換成 3.0g/mL,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效果會更明顯 3右圖表示綠色植物細胞部分結構中的某些代謝過程,圖中 代表各種物質。有關敘述與事實 不符 的是 ( ) A在有光的條件下,圖中物質可由分解而來 B圖中代表的是細胞生命活動可直接利用的一種能源物質 C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則圖中 的循環不能進行 D進入相應結構的物質中可能包含有圖中的物質 4科學家利用生物技術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經培育獲得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醫學研究及相關疾病治療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有關敘述 錯誤 的是 ( ) A選擇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是因為這種細胞具有全能性 B采用 DNA 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外源基因在小 鼠細胞內是否成功表達 C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細胞表達,說明遺傳密碼在不同種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將轉基因小鼠體細胞進行核移植(克隆),可以獲得多個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5右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循環方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中乙、丙、丁構成了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 B圖中過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缺少類群甲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不能正常進行 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對食物的同化量遠小于攝入量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節能減排” B糖類、油脂、蛋白質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C維生素 C 具有還原性,在人體內起抗氧化作用 D向海水中加入鋁鹽、鐵鹽等凈水劑可使海水淡化 7下列各組反應能產生可燃性氣體的是 ( ) A銅投入到濃硝酸中 B碳投入到熱的濃硫酸中 C電石投入到水中 D碳酸鈣投入到鹽酸中 8工業上生產 MnO2 和 Zn 的主要反應有: MnO2+ZnS+2H2SO4 MnSO4+ZnSO4+S+2H2O MnSO4+ZnSO4+2H2O MnO2+Zn+2H2SO4 下列說法 不正確 的是 ( ) A中 MnO2 和 H2SO4 都是氧化劑 B中折出 16gS 時轉移 1mol 電子 C中 MnSO4 發生氧化反應 D硫酸在該生產中可循環利用 電解 第 2 頁 共 12 頁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向 AgCl 懸濁液中加入足量的 NaI 溶液,無明顯現象 B CCI4 和 NH3 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滿足 8 電子結構 C若短周期元素 R2+和 M+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金屬性 RM D標準狀況下, N2 和 O2 的混合氣 11.2L 所含原子總數為 231002.6 10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 A從含 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硫酸酸化的 H2O2 溶液,再用酒精萃取 B檢驗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 CO2-3:滴加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C檢驗蔗糖水解產物是否具有還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 Cu( OH) 2 并加熱 D除去粗鹽中的 Ca2+、 SO2-4:依次加入過量 BaCl2 溶液、 Na2CO3 溶液,過濾后再加適量鹽酸 11如圖, a、 b 是石墨電極,通電一段時間后, b 極附近溶液顯紅色。 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 A X 極是電源負極, Y 極是電源正極 B a 極的電極反應是 2CI-2e-=Cl2 C電解過程中 CuSO4 溶液的 pH 逐漸增大 D Pt 極上有 6.4gCu 析出時, b 極產生 2.24L(標準狀況)氣體 12溫度為 T0 時,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各物質的濃度 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 a 所示。其他條件相同,溫度分別為 T1、 T2 時發生反應, Z 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 b 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 T0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1/3 C圖 a 中反應達到平衡時, Y 的轉化率為 37.5% D反應時各物質的反應速率關系為: )()(2)(2 ZvYvXv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B任何一種光照到金屬上,只要時間足夠長都可以 發生光電效應 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種射線電離能力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是射線、射線、射線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該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數發生衰變需要的時間 14類比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類比過程中,既要找出共同 之處,又要抓住不同之處。某同學對有關波的實例進行類比,總結出下列內容,其中正確的是 ( ) A聲波是橫波 B電磁波是縱波 C光波是概率波 D機械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5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中間有相互正交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強度為 E,磁感應強度為 B,一質子沿極板方向以速度 v0 從左端射入,并恰好從兩板間沿直線穿過。不計質子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質子以小于 v0 的速度沿極板方向從左端射入,它將向上偏轉 B若質子以速度 2v0 沿極板方向從左端射入 ,它將沿直線穿過 C若電子以速度 v0 沿極板方向從左端射入,它將沿直線穿過 D若電子以速度 v0 沿極板方向從左端射入,它將沿直線穿過 16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的 a、 b 端加上茜一交流電壓(電壓有效值保持不變),副線圈 d 端所接燈泡 L恰好正常發光。此時滑線變阻器的滑片 P 于圖示位置。現將滑片下移(導線電阻不計),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燈仍能正常發光,原線圈輸入電流變小 B燈不能正常發光,原線圈輸入功率變大 C燈不能正常發光,原線圈輸入電壓變大 D燈仍能正常發光,原線圈輸 入功率不變 17有一種測量人體重的電子秤,其原理圖如圖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踏板、壓力傳感器 R(是一個阻值可隨壓力大小而變化的電阻器)、顯示體重的儀表 G(實質是理想電流表),設踏板的質量可忽略不計,已知理想電流表的量程為 3A,電源電動勢為 12V,內阻為 2,電阻 R 隨壓力變化的函數式為 R=30-0.02F( F 和 R 的單位分別是 N 和)。下列說法正確是 ( ) 第 3 頁 共 12 頁 A該秤能測量的最大體重是 1300N B體重為 1300N 應標在電流表 G刻度 盤 2A 刻度處 C該秤零刻度線(即踏板空載時的刻度線)應標在電流表 G刻度盤 0 刻度處 D該秤零刻線應標在電流表 G刻度盤的最右端 18截至 2009 年 7 月,統計有 1.9 萬個直徑 10cm 以上的人造物體和太空垃圾繞地球軌道飛行,其中大多數集中在近地軌道。每到太陽活動期,地球大氣層的厚度開始增加,使得部分原在太空中的垃圾進入稀薄的大氣層,并緩慢逐漸接近地球,此時太空垃圾繞地球依然可以近似看成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太空垃 圾在緩慢下降的過程中,機械能逐漸減小 B太空垃圾動能逐漸減小 C太空垃圾的最小周期可能是 65 分鐘 D太空垃圾環繞地球做勻速圓周的線速度是 11.2km/s 19如圖所示,單擺擺球的質量為 m,做簡諧運動的周期 T,擺球從最大位移 A 處由靜止開始釋放,擺球運動到最低點 B 時的速度為 v,則 ( ) A擺球從 A 運動到 B 的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為Tmv2 B擺球從 A 運動到 B 的過程中重力的沖量為 mv C擺球運動到 B 時重力的瞬時功率是 mgv D擺球從 A 運動到 B 的過程中合力做的功為 221mv 20如圖所示,甲、乙都是完全相同的閉合正方形導線框, a、 b 是邊界范圍、磁感應強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兩個勻強磁場區域,只是 a 區域到地面的高度比 b高一些。甲、乙線框分別從磁場區域的正上方相同高度處同時由靜止釋放,穿過磁場后落到地面。下落過程中線框平面始終保持與磁場方向垂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落地時甲框的速度比乙框小 B落地時甲框 的速度比乙框大 C落地時甲乙兩框速度相同 D穿過磁場的過程中甲、乙線框中產生熱量相同 第卷(非選擇題,共 80 分) 21( 18 分) ( 1)某同學用右圖表盤所示的多用電表測量部分電子元件。 用多用電表正確測量了一個約 10的電阻后,需要繼續測量一個阻值大約是 2k左右電阻。請選擇以下必須的步驟,按操作順序寫出: 。 A用螺絲刀調節表盤下中間部位的指針定位螺絲,使表針指零 B將紅表筆和黑表筆接觸 C把選擇開關旋轉到“ 1k”位置 D把選擇開關旋轉到“ 100”位置 E 調節歐姆調零旋鈕使表針指向歐姆表的“ 0”刻度 F用表筆接觸約 2k左右的電阻并測量 若測量結果如圖 1 所示,則該電阻的測量值為 k 該同學用該多用電表判斷一個大容量電容器是否漏電。 他選擇了“ 10k 位置。將兩枝筆分別接觸在電容器的兩腳, 發現指針有較大的偏轉然后又緩慢回到電阻無窮大位置,則該 電容是否漏電 ? (答“是”或“否”)。 第 4 頁 共 12 頁 ( 2)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 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實驗裝置如圖 2 所示,打 點計時器固定在斜面上。 滑塊拖著穿過 打點計時器 的紙帶從斜面上滑下,如 圖 2 所示。圖 3 是打出的 紙帶一段。 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 50Hz,選 A、 B、 C等 7 個點為計數點,且各計數點間均有一個點沒有畫出,如圖 3 所示。滑塊下滑的加速度 a= m/s2。 為測量動摩擦因數,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 。(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 L B木板的末端被墊起的高度 h C木板的質量 m1 D滑塊的質量 m2 E滑塊運動的時 問 t 測量中所選定的物理量需要的實驗器材是 。 滑塊與木板問的動摩擦因數 = (用被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為 g)。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動摩擦因數 (填“偏大”或“偏小”)。寫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個論據: 。 22( 16 分)如圖所示,一根光滑絕緣細桿與水平面成 30 的角傾斜固定。細桿的一部分處在場強方向水平向 右的勻強電場中,場強 E=2 104N C。在細桿上套有一個帶電量為 q= 1.73 105C、質量為 m=3 10-2kg 的小球。現使小球從細桿的頂端 A 由靜止開始沿桿滑下,并從 B 點進入電場,小球在電場中滑至最遠處的 C 點。已知 AB 間距離1 0.4xm, g=10m/s2。求: ( 1)帶電小球在 B 點的速度 vB; ( 2)帶電小球進入電場后滑行最大距離 x2; ( 3)帶電小球從 A 點滑至 C 點的時問是多少 ? 第 5 頁 共 12 頁 23( 18 分) 如圖所示,間距為 L、電阻為零的 U 形金屬豎直軌道,固定放置在磁感應強度為 B 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紙面里。豎直軌道上部套有一金屬條 bc, bc 的電阻為 R,質量為 2m,可以在軌道上無摩擦滑動,開始時被卡環卡在豎直軌道上處于靜止狀態。在 bc 的正上方高 H 處,自由落下一質量為 m 的絕緣物體,物體落到金屬條上之前的瞬問,卡環立即釋改,兩者一起繼續下落。設金屬條與導軌的摩擦和接觸電阻均忽略不計,豎直軌道足夠長。求: ( 1)金屬條開始下落時的加速度; ( 2)金屬條在加速過程中,速度達到 v1 時, bc 對物體 m 的支持力; ( 3)金屬條下落 h 時,恰好開始做勻速運動,求在這一過程中感應電流產生的熱量。 24( 20 分) 為了研究過山車的原理,物理小組提出了下列的設想: 取一個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37、長為 L=2.0m 的粗糙的傾斜軌道 AB,通 過水平軌道BC 與豎直圓軌道相連,出口為水平軌道 DE,整個軌道除 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 AB 與 BC 軌道以微小圓弧相接,如圖所示。一個小物塊以初速度0 4.0 /v m s,從某一高處水平拋出,到 A 點時速度方向恰沿 AB 方 向,并沿傾斜軌道滑下。已知物塊與傾斜軌道的動摩擦因數0.50. ( g 取 10m/s2,s i n 3 7 0 . 6 0 , c o s 3 7 0 . 8 0) ( 1)要使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從水平軌道 DE 滑出,求豎直圓弧軌道的半徑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 ( 2) a.為了讓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且能夠滑回傾斜軌道 AB,則豎直圓軌道的半徑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 b按照“ a”的要求,小物塊進入軌道后可以有多少次通過圓軌道上距水平軌道高為 0.01m 的某一點。 25( 14 分)乙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第 6 頁 共 12 頁 ( 1)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醇的化學方程式是 。 ( 2)常溫常壓下, 23g 乙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時放熱 680kJ,則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 3)香豆素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香料,它可以利用乙醇和 B 通過以下途徑合成,其中 B 的分子式為C7H6O2。 D 的結構簡式是 ; 完成下列化學方 程式: E 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成聚合反應: ; E香豆素: ; B 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苯環上只有一個側鏈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是 ; 有關香豆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只能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取代反應 b. 1mol 香豆素可與 5molH2 發生加成反應 c. 1mol 香豆素可與 2molNaOH 發生反應 d. 1mol 香豆素完全燃燒消耗 9.5molO2 26( 16 分) 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 原子序數依次增大, A 與 C 可形成 A2C2 和 A2C 兩種化合物; B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甲與其氣態氫化物乙反應可生成鹽丙; D 與 A 位于同一主族;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 E 的離子半徑最小。 ( 1)實驗室中可用 A2C2 制取 C 單質,其化學方程式是 。 ( 2)由 A、 C、 D 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 B、 C、 E 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鹽的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3)常溫下,若甲、丙兩溶液的 pH 均等于 5,則由水電離出的 c(H+)甲 :c(H+)丙 = ; 丙溶液中所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 4) 0.1molD 單質和 0.2molE 單質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 A2C 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是 。 ( 5)反應乙 +C2 B2+A2C(未配平)可設計為燃料電池,則通入乙的電極是 (填“正”或“負”)極,在堿性條件下其電極反應是 。 27( 14 分) 一定條件下,物質 AE 轉化關系如右圖,其中 A 為單質,常溫下 E 為無色溶液體。 ( 1)若 A、 C、 D 均含氯元素, C 為氯堿工業的原料, D 溶液具有漂白性,則 A 與 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D 溶液可使 KI 淀粉溶液顯藍色,則 D 與 KI 在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檢驗 C 中所含陰離子的實驗方法是 。 ( 2)若 A 為紅色金屬, B 為某酸的濃溶液, D 可形成酸雨的無色氣體。A 與 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a molA 與足量的 B 充分反應后,將產生的 D 通入 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則所需NaOH 的物質的量的范圍是 。 ( 3)上述( 1)、( 2)中的 D 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利用褪色后的溶液,探究使褪色的物質的實驗方法是 。 28( 14 分) 某化學小組用粗氧化銅(含少量氧化亞鐵及不溶于酸的雜質)制取無水氯化銅,其實驗流程如下所示: 第 7 頁 共 12 頁 ( 1)步驟中氧化銅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 2)步驟、的過濾操作中,除用到鐵架臺(帶鐵圈)外,還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是 。 ( 3)已知: 氫氧化物開始沉淀時的 pH 氫氧化物沉淀完全時的 pH Fe3+ 1.9 3.2 Fe2+ 7.0 9.0 Cu2+ 4.7 6.7 提供的試劑: a. NaOH b. H2O2 c. Na2CO3 d. CuO 參照表中給出的數據和試劑,請回答: 步驟的目的是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步驟中調節溶液 pH 的范圍是 ,試劑 Y 是 (填字母)。 ( 4)步驟要得到無水氯化 銅,需要在干燥的 HCl 氣流中加熱 CuCl2 2H2O,其原因是 。 29( 18 分)在一個與世隔的小島上,某種地中海貧血癥(單基因遺傳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為確定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對島上若干家庭進行了調查。在一個祖孫三代的家庭里,丈夫(甲)和妻子(乙)均表現正常,他們僅有的一個孩子為患有該病的男孩,甲的姐姐和乙的弟弟均為核病患者,而甲乙雙方的父母均表現正常,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 1)請在下列空白方框中繪制出該家庭 三代 的遺傳系譜圖。 ( 2) 根據對此家庭的調查結果初步推測,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染色體上的 性基因。若用字母 T、 t 表示這對基因,該家庭中甲和乙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為 。如果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患有該病的概率約為 。通過進行遺傳咨詢和 等手段,可有效降低該遺傳病的出生率。 ( 3)經調查,島上每 256 人中有一人患此遺傳病,則該島人群中 T 基因的頻率為 。選擇此地進行調查的原因是 ,有利于進行數據 統計與分析。 ( 4)研究表明,地中海貧血癥的患病原因是由于細胞決定相關蛋白質的基因 T 發生了突變, T 基因既可突變為 T1,也可突變為 t1,這體現出基因突變具有 的特點。 30( 16 分)請根據下列材料和示意圖回答問題: 第 8 頁 共 12 頁 材料 1:醫學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療由細菌和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多達幾百種。甲圖簡要表示不同種類的抗生素( )對細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 材料 2:三位科學家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獲得 2009 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繪制的核糖體模型已被廣泛應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減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 1)甲圖中結構 P 的化學本質是 ,在基因工程中常可作為 發揮重要作用。 ( 2)青霉素是一種臨床常用的抗生素,這種抗生素的作用原理與甲圖中的作用類似,即在細胞增殖過程中抑制細菌 (結構)的形成。抗生素不的合理使用往往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其實質是定向選擇導致菌群中 增加。 ( 3)細菌耐藥性的產生使抗生素的療效明顯降低。基于對細菌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 ,研究人員研制出了新型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在細菌中的作用機理類似于甲圖中 (填寫數字序號),即通過影響細菌遺傳信息表達中的 過程,達到殺菌或抑制效果。 ( 4)欲比較幾種新型抗生素針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有人進行如下實驗:將大腸桿菌菌液均勻涂布于固體培養基表面,其目的是使細菌落在培養基表面均勻分布。之后將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圓形紙片貼于培養基表面,一段時間后,結果如圖乙所示。由此判斷 AD 四種抗生素中 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最有效,判斷依據是 。 31( 16 分)血漿是人體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態的維持是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 1)正常情況下,機體血糖濃度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由甲圖可知,參與機體血糖調節的激素除腎上腺素外,還有 (填寫圖中標號及名稱),其中表現出相同效應的兩種激素是 (填寫圖中標號)。人體內激素作用的結果往往會反過來影響該激素的分泌,這種方式叫做 調節。 ( 2)下丘腦可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參與血糖的調節。若乙圖為調 節過程中部分結構示意圖,則圖中涉及 個神經元,這些細胞所處的內環境為 。已知圖中細胞受到刺激后釋放的化學遞質均為興奮性遞質,若圖中 b 處受到足夠強度的刺激,則除 b 處以外,圖中可能發生興奮的部位有 (選填圖中字母) ( 3)血液在人體對抗病原體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吞噬細胞并分解多種病原體,在 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在體液免疫過程中,吞噬細胞能夠對病原體進行必要的攝取和處理,結合其他細胞的作用,使相應細胞受到刺激并經過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為 細胞,分泌特定抗體發揮重要作用。 第 9 頁 共 12 頁 2013 高考百天仿真沖刺卷 理綜試卷( 五 )參考答案 第卷 (選擇題 共 120 分 ) 本卷共 20 小題 ,每小題 6 分 ,共 120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 ,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C C C A D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C A B A D B 第卷 (非選擇題 共 180 分 ) 21( 18 分) ( 1) D B E F 1.9k 否 ( 2) 3.00m/s2 AB 刻度尺 22gh aLg L h;偏大;忽略了紙帶與限位孔間的摩擦力或忽略了空氣阻力等。 22解析:( 1)小球在 AB 段滑動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 21 1s i n 2 Bm g x m v 可得 2/Bv m s ( 6 分) ( 2)小球進入勻強電場后,在電場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由牛頓定律可得加速度 a2 22 s i n c o s 5/m g q Ea m sm 小球進入電場后還能滑行到最遠處 C 點, BC 的距離為 224 0 . 42 2 ( 5 )Bvxm ( 6 分) ( 3)小球從 A 到 B 和從 B 到 C 的兩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02 BAB vv 02BBC vv 小球從 A 到 C 的平均速度為2Bv 12 2Bvx x vt t 可得 0.8ts 23解析:( 1)物塊 m 自由下落與金屬條碰撞的速度為 0 2v gH 設物體 m 落到金屬條 2m 上,金屬條立即與物體有相同的速度 v 開始下落, 由 m 和 2m 組成的系統相碰過程動量守恒 0 ( 2 )m v m m v 則 1 23v gH 金屬條以速度 v 向下滑動,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動勢,在閉合電路中有感應電流 23B L g HB L vIRR 則金屬條所受安培力為 22 23B L g LF B ILR 第 10 頁 共 12 頁 對于,金屬條和物體組成的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 2 ) ( 2 )m m g F m m a 則金屬條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為 22 2339B L g Hm g Fagm m R ( 8 分) ( 2)當金屬條和物體的速度達到 v1 時,加速度設為 a ,同理可得, 2213B L vag mR 對物體 m 來說,它受重力 mg 和支持力 N,則有 22()3B L vm g N m a m g mR 2213B L vN R ( 4 分) ( 3)金屬條和物體一起下滑過程中受安培力和重力,隨速度變化,安培力也變化, 做變加速度運動,最終所受重力和安培力相等,加速度也為零,物體將以速度mv做勻速運動,則有 30mg F 22mB L vFR 金屬條的最終速度為223m mgRv BL 下落 h 的過程中,設金屬條克服安培力做功為 WA,由動能定理 22113 3 322Amm g h W m v m v 感應電流產生的熱量 Q=WA 得: 2 2 2441 2 73 3 2m g RQ m g m g H BL ( 6 分) 24解析:( 1)小物塊做平拋運動,經時間 t 到達 A 處時,令下落的高度為 h,水平分速度為 v,豎直分速度為yv 02t a n 3 712yxv gtvvh g t 物體落在斜面上后,受到斜面的摩 擦力 c o s 3 7f N m g 設物塊進入圓軌道最高點時有最小速度 v1,此時物塊受到的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令此時半徑為 R0 210vmg mR 物塊從拋出到圓軌道最高點的過程中 220 1 011( s i n 3 7 2 ) c o s 3 7 22m g h L R m g L m v m v 聯立上式,解得: R0=0.66m 若物塊從水平軌道 DE 滑出,圓弧軌道的半徑有:1 0.66Rm ( 6 分) ( 2) a為了讓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且能夠滑回傾斜軌道 AB,則物塊上升的高 度 應該 小 于或等于0R 20001( s i n 3 7 ) c o s 3 7 02: 1 . 6 5m g h L m g L m g R m vRm 解 得 第 11 頁 共 12 頁 物塊能夠滑回傾斜軌道 AB,則2 1.65Rm ( 4 分) b物塊沖上圓軌道 H1=1.65m 高度時速度變為 0,然后返回斜軌道 h1 高處再滑下,然后再次進入圓軌道達到的高度為 H2。有 1 1 1 43m g H 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