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肌張力ppt醫學課件.ppt_第1頁
肌力肌張力ppt醫學課件.ppt_第2頁
肌力肌張力ppt醫學課件.ppt_第3頁
肌力肌張力ppt醫學課件.ppt_第4頁
肌力肌張力ppt醫學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肌力與肌張力的評估及康復,肌力,1,內 容,肌力,指肌肉(或肌群)在肌肉骨骼系統負荷的情況下,肌肉為維持姿勢、啟動或控制運動而產生一定張力的能力。,指一塊肌肉或一組肌群產生張力的能力下降或喪失。,肌力,肌無力,基 本 概 念,肌肉分類與收縮類型,肌肉分類 1.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根據肌肉結構不同進行的分類。 骨骼肌廣泛存在于人體軀干和四肢,收縮迅速有力,但易疲勞。,肌肉分類與收縮類型,肌肉分類 2.隨意肌和不隨意肌 根據肌肉是否受意志控制進行的分類。 骨骼肌受軀體神經支配,直接收人的意志控制,故稱為隨意肌。,肌肉收縮類型,等長收縮 肌張力明顯增加,但肌長度基本無變化,不產生關節運動 等張收縮 肌張力基本不變,但肌長度縮短,引起關節運動 向心性收縮 離心性收縮,臨床醫學肌力分級,0級 肌肉完全麻痹,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完全癱瘓,不能作任何自由運動】 1級 級 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活動【可見肌肉輕微收縮】 2級 級 可以帶動關節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 3級 級 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離床面. 4級 級 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 5級 級 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運動自如】,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分級描述 0完全無癥狀 1盡管有癥狀,但無明顯功能障礙,能完成所有日常職責和活動 2輕度殘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動,但不需幫助能照顧自己的事務 3中度殘疾,需求一些幫助,但行走不需幫助 4重度殘疾,不能獨立行走,無他人幫助不能滿足自身需求 5嚴重殘疾,臥床、失禁,要求持續護理和關注,肌張力的評估,正常人即使在安靜休息、某種姿勢及運動的情況下,肌肉仍保持著不同程度的緊張狀態,稱為肌張力,肌張力是維持人體各種姿勢以及各種活動的基礎。,概念,作用,基 本 概 念,肌張力異常與代表疾病,肌張力的運動學分類,靜態肌張力:指人體安靜情況下肌肉保持的緊張度,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活動的基礎。 動態肌張力:指人體運動時肌肉的緊張度,是保證肌肉運動速度、力量和協調的基礎。,痙攣的常見誘因,關節快速活動 各種疼痛 各種情緒激動和緊張 各種內臟器官疾病的發作 尿潴留、泌尿系統感染 便秘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被動: 體位,體位: 進食 坐 睡,康復醫學領域常見痙攣相關的疾病,腦卒中 腦外傷 缺氧性腦病 脊髓損傷 腦癱 運動神經元病,早期康復觀念 廢用綜合征 肢體癱瘓的早期康復,康復,康復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組任務,其目的是最大程度改善功能結局與減少殘疾。,康復模式變化,傳統模式,急性期 (1-2周),恢復期 (3周-6個月),維持期 (6個月以后),現代模式,開始早期康復的條件,病情穩定 急性期的相關檢查已完成 無加重神經損傷的風險 能夠承受30分鐘的訓練 患者適合開展康復,惡性循環,安靜臥床,能力低下,障礙增加,功能衰退,廢用綜合征,臥床休息后的生理適應反應,體力下降,肌肉萎縮、肌力下降,骨質丟失,心肺功能下降,精神情緒紊亂,安靜臥床 肌力與骨質的快速流失,絕對安靜臥床1周,肌力下降15-20, 絕對安靜臥床3周, 肌力下降40-50,從安靜臥床起骨萎縮急劇 開始,1個月后偏癱側下肢 股骨頸處10骨量減少,肌力 流失,骨質 流失,1.5-5.5/日,抗重力 肌肉萎縮,1周增加10,鈣6mg/日,急劇 骨萎縮,尿鈣 200mg/日,關節固定不活動 攣縮,關節攣縮 疼痛和活動障礙,需1個月的治療,4天固定 活動范圍減少,24周 關節攣縮,需4-8個月的治療,6-8周 關節僵硬,需12個月的治療,易攣縮的關節位置,容易產生攣縮的關節位置 肩關節:屈曲、內旋 肘關節:屈曲 腕關節:屈曲 掌和指關節:屈曲 髖關節:屈曲、外旋 膝關節:屈曲 踝和足關節:底屈內翻,關節活動,肌力訓練,動作學習,四肢關節活動范圍(ROM) 訓練每個關節10次,2-3/日,癱瘓側肌力增強、非癱瘓側 肌力維持、神經電刺激,坐位保持、站立平衡、翻身 動作及日常生活動作訓練,肢體功能康復內容,關節活動,肌力訓練,動作學習,被動運動,床上轉移動作,坐位訓練計劃 - 類型 -頻次 -時間,病人轉移板 升降機 站立輔助器 床旁踏車,主動/輔助運動,床上坐位,床邊坐位,坐位平衡和保持,康復程序,為什么要進行良肢位擺放,正確的床上體位對避免異常模式是相當重要的,而實際上每種體位都是為以后獨立運動做準備,盡管這不能防止所有的痙攣發生,但在急性期,正確的體位擺放將大大減少痙攣的發展,同時也將會縮短整個康復過程。,為什么要進行良肢位擺放,腦卒中患者早期長時間的臥床和制動易引發褥瘡、墜積性肺炎等嚴重并發癥,故應盡早采用正確的體位和體位轉換。患側臥位可強化患側伸肌的優勢,健側臥位可強化患側屈肌優勢,仰臥位可強化伸肌優勢,通過不斷的體位轉換可使肢體的伸屈肌張力達到平衡,預防痙攣。,良肢位的設計,仰臥位方法 患側臥位方法(患側在下,健側在上) 健側臥位方法(健側在下,患側在上),仰臥位方法,頭部放在枕頭上,稍偏向健側,面部朝向患側,枕頭高度要適當,胸椎不得出現屈曲。患側臀部下方墊一個枕頭使患側骨盆向前突,用以防止髖關節屈曲、外旋。患側肩關節下方墊一個小枕頭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關節伸展,置于枕頭上,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側各放一沙袋防止髖關節外展、外旋、腘窩處墊一小枕頭以防止膝關節過伸展。,仰臥位方法,仰臥位時全身肌肉放松,體力消耗最小。 上肢平于心臟。下肢抬高,高于心臟水平。 足跟抬起來,不直接著床,以解除壓力。 由高到低(下肢、頭部、上肢、臀部)。,患側在下方的側臥位方法,患側肩胛帶向前伸、肩關節屈曲、肘關節伸展、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患側下肢伸展,膝關節輕度屈曲。健側下肢髖、膝關節屈曲,在其下方墊一個枕頭防止壓迫患側下肢。背部擠放一個枕頭,軀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體位。,患側在下方的側臥位方法,患肩充分向前平伸(呈8090),若前伸不充分,患者常主訴肩痛或不適,因為肩受壓。 患側下肢髖部要伸展,這樣和前伸的肩部一起牽拉患側軀干肌,而能預防痙攣。 健側上肢:自然置于身上或枕頭上如健側上肢放在前面,它將帶動整個軀干向前,這將引起患側肩胛骨后縮。 易受壓位置:髖骨、膝關節、內髁、外髁,患側在上的側臥位方法,患側上肢向前方伸出,肩關節屈曲約90,下面用枕頭支持,健側上肢可以自由擺放。患側下肢髖、膝關節屈曲,置于枕頭上。健側下肢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輕度屈曲,背后擠放一個枕頭,使軀干呈放松狀態。,患側在上的側臥位方法,避免腕及手懸空,手懸空出現腕屈曲,不易抑制痙攣的產生。 避免足懸空,足懸空出現足內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患側臥位是所有體位中最重要的體位,因為: 1、整個患側被拉長而減輕了痙攣的產生。 2、患者的體重壓在患側的床面上,增加了對患側感覺刺激輸入。 3、健手能自由活動,如拉起床單,擺放枕頭或打電話等。,仰臥位盡可能的少用,因為: 1、受緊張性迷路反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