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doc_第1頁
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doc_第2頁
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doc_第3頁
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doc_第4頁
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范文:_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6 頁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自查報告市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一、以“中國銀都”發展戰略為首選,扎實推進優勢工業發展金銀產業突出“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綠色環保”主題,進一步實施“中國銀都”發展第一戰略,大力研發精深加工產品,重點發展工業用銀和飾品工藝銀,做大做強精深加工企業。金銀產業克服稅收政策調整等不利因素,繼續保持第一支柱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全年產白銀1910噸、黃金6.5噸、其它有色金屬15萬噸,實現稅收2億元,占全縣財政總收入的39%。煤炭產業在長時間停產整頓和遭受“715”洪災重創的情況下,實現集中征收噸位221萬噸、稅費8265萬元。電力產業穩步發展水電產業,強力推進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建設,全面加快煤電一體化進程,全年實現發電量2.8億度、供電量2.7億度、總產值2.1億元、稅費4400萬元。煙花爆竹產業堅持以“疏導、規范、提升”為核心,以理順管理機制為切入點,突出抓品牌、抓規范、抓征管,促進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科技化發展,全縣現有煙花爆竹從業人員2.8萬人,實現產值5000萬元、稅費200萬元。二、以民營經濟為主體,扎實推進園區經濟發展堅持把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把園區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載體來抓。認真落實民營經濟的各項扶持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創新體制機制,引導民營企業做強做大,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年內重點扶持了興光冶煉、鑫達銀業、西河企業集團、鑫泰銀業、永星有色、富興貴金屬、雄風有色、馬仰鉛錫、意水鉛業、元泰材料、榮盛福利、黃泥貴金屬、陽光福利等產值過億元的標志性民營企業。全縣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達123家,其中過億元的15家;實現增加值24.9億元,增長9.3%,稅費收入3.1億元,分別占全縣GDP和財政總收入的40.8%、61%。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實現企業集約發展、產業集群發展,著力建設了“中國銀都循環經濟園區”和太和循環經濟項目區兩大龍頭項目,提升了柏林、塘門口、黃泥、洞口等鄉鎮工業項目區的發展規模。“園區帶動”戰略成效明顯,縣工業園、太和鄉循環經濟項目區等工業園區加速發展,全縣各類工業園區內有規模以上企業61家,產值和稅收分別占全縣工業產值和稅收的66.1%、70.2%。三、以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為核心,扎實推進農業產業發展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鞏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穩定發展糧食、生豬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冰糖橙、烤煙、優質稻、四黃雞、特種水產養殖、林產品加工等優勢農業產業。其中,冰糖橙產業以爭創“中國冰糖橙之鄉”為目標,積極鼓勵干部職工參股入股創辦冰糖橙產業基地,推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新建冰糖橙基地1.2萬畝、苗圃基地200畝,全縣冰糖橙總面積達8萬畝,實現產量3萬噸、產值9000萬元;烤煙產業在穩定種植規模的基礎上,大力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煙葉質量,全年完成種植面積2.4萬畝,收購煙葉6萬擔,實現煙葉特產稅720萬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強市場管理,強化品牌效應,開拓銷售市場,全縣13家農業龍頭企業完成總產值4.9億元,實交稅金2708萬元,帶動基地農戶增收3071萬元。四、以擴大開放為重點,扎實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抓住珠三角、長三角產業梯度轉移機遇,“筑巢引鳳”,優化環境,推進優勢產業、重點項目、基礎設施與開放型經濟的有效對接。突出我縣產業發展特色,重點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國內外大財團、大項目,全年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項目9個,新批投資項目3個,實際到位外資330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4.2%;引進省外境內項目45個,實際到位內資93890萬元,比上年增長16.6%。加大對重點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著力培育出口創匯過1000萬美元的龍頭企業,鞏固有色金屬出口基地,引導幫助企業利用技術、產品優勢走出去興辦企業、承接項目,推動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全年新批自營出口權企業5家,實現外貿出口總額達8520萬美元。五、以旅游產業開發為龍頭,扎實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突出旅游產業對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作用,科學規劃,整合資源,不斷完善以中國銀都工業游、便江丹霞游、板梁古民居民俗游、悅來溫泉休閑游、黃克誠故居紅色游、龍山湖農家樂鄉村游為主體的旅游體系,成功協辦了*年中國郴州(民俗民居)生態旅游節大型活動,全年共接待游客6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4億元,分別增長7.1%、37.5%。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擴大市場網點,培育消費市場,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社區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中介咨詢、法律服務、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引導住房、汽車、休閑等消費,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全縣消費市場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8億元,增長14.3%。六、以生態環境建設為著力點,加快推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三同時”制度和排污申報制度,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不斷強。全年審批涉及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53個,其中應執行“三同時”項目49個,合格率達99.07%。深入開展對冶煉行業、煤礦煤坪、便江生態經濟帶等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和重點流域的環境治理,推行清潔生產,改善環境質量,加大了項目區外冶煉企業的專項整治力度。嚴格規范工業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強化排污監督管理,嚴厲打擊不法排污行為,全縣120家工業企業有119家實現了達標排放,達標率達99.16%。大力推進沼氣生態農業建設,全年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600余個,有效促進了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狠抓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高速公路綠化提質三大營造林工程,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