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傳播學論文-全球化消費主義中的傳媒話語在公共性問題日益成為社會熱點的今天,在文化藝術界的世俗化轉型中,西方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日益與中國文化中世俗化東西互滲,而成為中國90年代特有的文化景觀。文學界出現的調侃文學、后新潮小說已然成為消解中心話語以后的新中心;影視文化在廣告傳媒和文化經紀人的操縱下日益以產品的市場需求取代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如果說,在現代社會出現了生產拜物教和消費拜物教,那么后現代社會就出現了傳媒拜物教。當代傳媒以跨國資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費意識,其文化霸權話語漸漸進入國家民族的神經之中。于是,在倡導多元價值多元社會的文化語境中,大眾在多元主體之間將個體差異性推到極端,甚至以個人的絕對差異性為由,割裂個人與他人的同一性,使當代傳媒日益成為一種新的文化話語權力形式。一公共傳媒空間中的身體資本20世紀思想史上一流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對現代人的精神和身體的內在關系加以研究,因為這是對大眾媒體產生的心理文化根源必要的洞悉。就綜合性反思身心關系、個人社會關系、文化自然等關系而言,可以說從西美爾、梅洛-龐蒂以來,有很多思想家對其加以關注。尤其是當代思想家布迪爾對身體視域的深度分析,打開了一種全新的理論視角和關注世界人生的新路徑。如他對身體的塑型和擠壓做出深刻揭示,對文化資本的積累和文化控制進行闡釋,對人的性情、心性、趣味和能力的習性獲得加以描述,并在更新社會的基本價值尺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論述,而他關于身體資本相對于其它資本是一種剛性存在,以及身體資本合法化與制度化的問題,更值得深加關注。從身體性入手審視自我問題,可以說是20世紀的一個基本學術角度。但是僅僅研究自我是不行的,因為自我和他者之間有著非此不可的關系,只有從二者的關系入手進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的多重復雜關系,才能看到真正的問題之所在。一,身體感與現代城市處境。對精神理性的關注日漸讓位于對感性肉身的關注,生命變成了一個本體論的重要范疇。從世紀之初的尼采、狄爾泰、西美爾、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到以后的存在主義哲學以及福科和拉康哲學,都將生命作為理性化本質飄散以后的意義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現代性標明這樣一個事實:感性肉體取代了理性邏各斯,肉體的解放成為現代性運動中重大母題。在西美爾看來,現代人深深陷入一個飛速發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處在多種文化元素交錯的語境中,這些文化元素對他而言并非沒有意義,但也沒有什么根本性的意義。文化元素擠壓著人,因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它們,同時,人又不可能完全地對抗它們,因為它是人類文化發展所無法擺脫的境遇,也是人自己處身的周遭環境。現代人失去了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傳統式的內在和諧,而進入一種自我本質的重新定位。人具有自己的處身性,人的本質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則,而是充滿肉體欲望和現代感覺的生命。人體中的面部是內部統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時也是在精神上獲得完整的整體美的關鍵。因為從面部最豐富的精神性表現中,可以看出人的心靈變化。面部結構不可能脫離精神,因為它就是精神的直觀表現。人的形象是心靈和生理沖動合力所造成,那種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注重肉體的表現性,將是心靈和肉體的雙重衰退。面容是精神的體現,也是個性的象征,它與軀體有著明顯的區別。面部很容易表現出柔情、膽怯、微笑、憎恨諸感情譜系,它是觀察內心世界的幾何圖,是心性所能臻達的最高的表現域,也是藝術最具有審美特性的地方。而身體相對于面部,尤其相對于眼睛而言,卻居于較次要的地位,盡管它也可以通過動作和造型來表達情感,如手的造型等,但仍然是不足以與面部相比擬的。因為面部與軀體就猶如心靈和現象、隱秘和暴露那樣存在著的本質的差異。但是,今天的現代或后現代藝術已經從面容之美表現走向了軀體之力的表現,從精神意象的呈現走向了欲望肉體的展示。身體成為肉體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證明,臉逐漸被肉體所取代。也許,這一切早被西美爾在世紀之初就言中了。身體距離在現代人中日益強調,甚至有加大人與其對象的距離的傾向。人在現代生活的距離感中渴望獲取一份相對獨立的空間,這種強調距離使現代人害怕過分接觸他者,而出現一種畏觸感。這種身體的畏觸感,正表現出心靈的畏觸感。身體的距離感,使人在社會生活中穿上了厚厚的鎧甲而將孤獨變成了自己的身份證。這種現代心理特征,與其說是人與客觀對象之間的距離擴大,不如說是在精神、在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方面出現了最明顯的離心形式。身體的痛苦和走向死亡的震撼,使得一切神話話語在現代人的神經的高度敏感和麻木無感情的兩極間很難再度興奮起來,心靈由于金錢的強勢牽扯,已經很難能對真正的精神價值作出切實的判斷。現代感覺終于在金錢經濟支配的大城市生活中樹立起來,它在推動現代人去涉獵私人權力和私人空間當中,卻開始擠壓了公共空間和公共權力,隨著這種身體空間感和生命時間感的進一步加固,由身體狀態的審視所引發的現代文化的悲劇性,已經在世紀的人的旋律中發出了不合諧音。二,身體資本與文化資本。在現代性社會,人們的思想、哲學和詩學對身體的關注,日漸為一些空洞的邏輯性話語所掩蓋,因此,身體視域的隱沒和回歸,就已然成為現代法國社會學家布迪爾(PierreBourdieu)的工作平臺。身體的發展與其所處的社會地位有其不可分的關系,對身體的運用和塑型,恰好顯示了這種身體背后的權力壓迫和文化資本的隱蔽性存在。身體是一種資本,而且是一種作為價值承載者的資本,積聚著社會的權力和社會不平等的差異性。或許,正是在身體成為資本的這種現代性圖景中,身體資本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本,也可以轉化為一種文化資本。在這個意義上,身體是資本,也是象征的符號;身體是工具,也是自身控制和被控制被支配的他者(other),身體還是一種話語的形式,在現代性的狀況之中,在身體和社會之間,具有多種的不平等權力關系。身體的延伸和成長是通過個體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及其習性和場域所形成的文化圈而體現出其階層的痕跡的。習性被場域所塑型,而場域的一些特性又在身體上體現出來。身體往往可以置換成經濟資本,因為他通過購買、傳遞和交換等,可以使謙恭或倨傲的身體因習性、地位和品位不同,體現出不同的身體和身體姿態。這正好成了當今文化研究的關注點,即經濟資本與身體形態、吃、喝、廣告與大眾文化等,都無不與身體緊密相關。今天的文化藝術無一不與經濟資本和身體形態發生緊密地聯系,而體現了社會支配關系。應該說,身體在現代社會當中,空前地遭遇到時間和空間的分裂、遭遇到欲望的沖擊和現實社會權力的壓抑、感受到邊緣化情緒性體驗。因此,個人身心與制度的斷裂,理性與社會的錯位,造成了現代人身體的多種流動變化。于是,重生命感覺性,重靈肉分離性,重精神游戲性,成為當代審美文化和媒體的中心。尤其是大眾傳媒直接刺激和消費身體性的東西,使得遠距離的身體控制成為可能。因而,大眾文藝節目、體育盛典和政治狂歡等大眾化的節日,成為今日現代高度發展時期的身體欲望話語的再生產。這樣,身體與自我問題,身體與他者問題,變成今日的社會文化研究的重要問題。肉體已取代了靈魂,靈魂在肉體中沉睡,已然成為今日藝術所關注的救贖與解放的話題。以上思想家的看法,盡管側重點不同,入思的角度有異,但其共同點在于,強調身體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將身體的存在與精神性存在的界限清晰地畫出來。但是,具體到當代大眾傳媒的文化解釋和正負面價值判斷上,并真正有獨到見解的當數布希亞德、斯克萊爾、德里克等當代學者。二全球消費主義中的第三世界媒體就現代而言,進入大眾傳媒就進入了公共空間。如何在這公共空間中獲得自己的合法性,成為一個當代性癥結。如果說,在印刷資本主義風靡之時,文化就走出了貴族的城堡,進入到大眾生活之中,大眾文學作為一種新型權力話語進入世界邏輯中,并有效地排除了人與人之間、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的需要,從而使得文化傳播成為一種世俗性的便捷方式。伴隨著數碼復制的新傳媒方式的出現,一種新的大眾生活交流方式已然來臨,同時也將新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90年代文化研究對身體的私人空間前所未有的重視,對過去那種唯理性的否定感性生命的做法,確有糾偏作用。但是,這種跟著欲望走,又使90年代的人比80年代少了一份沉重,少了一種社會價值的內在焦慮感。一,超真實的符號生產和媒體謊言。法國思想家布希亞德(Jean-Baudrillard)注意到當代人缺乏交流、閉鎖心靈和充滿誤解誤讀的現狀,使其將思考的焦點放在后現代信息傳播的主渠道-電視的研究上,從而為當代信息播撒和心靈整合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資重視的文化視點。布希亞德聲稱,我們目前正處于一個新的類象時代,計算機、信息處理、媒體、自動控制系統以及按照類象符碼和模型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已經取代了生產的地位,成為社會的組織原則。在他看來,后現代時期的商品價值已不再取決于商品本身是否能滿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換價值,而是取決于交換體系中作為文化功能的符碼。后現代的類象時代是一個由模型、符碼和控制論所支配的信息與符號時代。任何商品化消費(包括文化藝術),都成為消費者社會心理實現和標示其社會地位、文化品味、區別生活水準高下的文化符號。在人類進入后現代大眾傳媒(甚至數碼傳媒)時期,大眾媒體重新界定著傳播,并打破了表層與深層的二元對立的深度模式。傳媒以一種真實的內爆使出現于屏幕的內容等同于在場的真實,這種超真實使人停留在畫面的切換上。面對信息的無休無止的狂轟濫炸,面對各種意圖使人們去購買、消費、工作、選舉、填寫意見或參加社會活動持續不斷的鼓動和教唆,大眾逐漸滋生一種對立情緒。于是,冷漠的大眾變成了憂郁沉默的一群,一切意義、信息和教唆均內爆于其中,就好像被黑洞吞噬了一樣-社會也因此消失了,各個階級、各種意識形態、各種文化形式之間,以及媒體的符號制造術與真實本身之間的各種界限均已經內爆。鏡頭代替了任何批判理論模式,因為符號已不再指涉外在的真實世界,而僅僅指涉符號本身的真實性和產生符號體系本身的真實性。當然,就積極意義而言,傳媒在促進人們彼此間的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快捷多樣的形式。我以為,拒絕傳媒是愚蠢的,然而又必須看到,大眾傳播行使自己的權力時,又在不斷地造成信息發出、傳遞、接受三維間的中斷。傳媒炒文化的負效應,使人們跟著影視的誘導和廣告的誘惑去確立自身的行為方式,傳媒的全能性介入中斷了人的獨處內省和人我間的交談。大眾傳播的播出的單向度屬性,是一種無回應缺乏反饋的話語輸出,但是其自由選擇模式掩蓋了這種無回應話語的不平等話語權力實質。同時,媒體具有敞開(呈現)和遮蔽(誤導)二重性,當今世界通過鏡頭組接以后的彌天大謊層出不窮,電腦特技制造的真實的謊言或虛假的真實比比皆是。于是,媒體不斷地造成各種熱點和事端,媒體成為當代價值的命名者和人生指南-在制造虛假和謊言的同時,不斷地塞給人們虛假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人們通過媒體看到的是,媒體與其它媒體之間不斷參照、傳譯、轉錄、拼接而成的超真實超文本的媒體語境,一個模擬組合的數碼復制的世界。這種復制和再復制使得世界走向我們時變得主觀而疏離,尤其是在多媒體電腦加工的文化品,更日益成為成為溝通中的絕緣體。傳媒在多頻道全天候的持續播出中,人不斷接受儲存很多蕪雜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卻無法處理,并因超負荷的信息填塞而導致信息膨脹焦慮癥和信息紊亂綜合癥。電視終于將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習俗的人,連結在傳媒系統中,并在多重傳播與接受過程中,將不同人的思想、價值認同都整合為同一觀念模式和同一價值認同。這種傳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空間公眾化和世界類象化有家庭化,導致了傳媒的全球化傾向。從此,超美學成為后現代時代的審美原則,即美學已滲透到了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喪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導致藝術判斷的喪失和藝術市場標準的喪失-漫天要價使得價格不再代表作品的相對價值,而只是表現了一種價值的瘋狂。在我看來,布希亞德已經洞悉后現代傳媒在社會心理和個體心性的健全方面所造成的威脅,并進而對傳媒在文化工業生產中消蝕意義的功能加以清算,是頗具獨到眼光的。尤其是他對后現代傳媒的審理,進入到后現代理論本身的審理,認為其理論模式已經被后現代化,理論不再是反思和劃定邊界,而是為了迎合當今時代的快速、時髦、膚淺和片斷化特征。理論在這種自我蒸發中變成了一種超級商品,成為無思時代兜售和宣揚最時髦消費意識和人生態度的一種謊言工具。二,消費主義文化意識形態的傳播。萊斯理斯克萊爾在近來發表的文化帝國主義與在第三世界的消費主義文化意識形態中認為:廣告這種消費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傳播的主要渠道,常常將自己裝扮成教育的、至少是提供信息的正面行為。對第三世界大眾媒體以及其與廣告的關系的研究,與研究消費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的運行方式相關。這一研究是在文化和媒體帝國主義的理論框架之內進行的。廣告的類型在國家和國家之間盡管有些微差別,在每日出版和定期出版的媒體、電臺、電視以及露天宣傳欄廣告之間也有些差異,但是商品和服務廣告的絕大數都是與消費相關的,而無關于生產。媒體帝國主義在邏輯上是由文化帝國主義所導出的。美國或者西方對文化的控制是通過對大眾媒體的控制來達到,因為它制造了使人服從于霸權文化的條件,并且限制了對它進行有效抵抗的可能性。對文化和媒體帝國主義理論的審理主要有幾種層面。即認為通常被當作是美國文化和媒體帝國主義的東西事實上只是一種高級的專業活動;認為它在不同的國家有非常不同的發展過程,在國家間模式的差異要比全球的模式要更重要;認為所有國家都有自身的文化和媒體力量,它抵消了美國的文化商品的外部影響;認為美國的媒體既可以阻礙國家的獨立也可以促進國家的獨立。資本主義在全球化身的同義語。這樣,資本主義的重構,就是資本主義的美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2萬噸抗靜電擦拭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中西方大學教育的異同
- 心理護理診斷與措施課件
- 大學比賽策劃書1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中學化學實驗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蘭州工業學院《成本會計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方案安全主題班會流程
- 華東理工大學《數據清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贛東學院《玉器鑒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非織造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詳解 強基計劃
- 餐飲場所消防安全培訓
-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長江造林局蜀西分局招聘4人(共500題)筆試必備質量檢測、歷年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
- 鄉村衛生室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制度
- 醫學英語術語解密-福建醫科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醫用耗材采購簡易流程圖
- 第六章電力系統自動低頻減載裝置
- 新能源設計專業考試題庫匯總(附答案)
- 微生物學(細胞型)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
- 辯護詞貪污罪、受賄罪
- 術后1月 省中乳腺breast-q量表附有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