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德育且看數學魅力.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德育且看數學魅力.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德育且看數學魅力.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德育且看數學魅力.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德育且看數學魅力.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德育且看數學魅力摘要:根據時代的特點、要求,和現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本文從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出發,根據數學學科及教材、教學的特點和要求,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關鍵詞: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德育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的關鍵,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有的人認為現在學生升學壓力太大,課上教學還很緊張,哪有時間搞說教,要想說教那也是班主任的事,是教導人員的專職,是語文、政治、歷史等文科教師的手頭小事,而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概括的自然科學,晦澀難懂,不適合說教。本來課程難懂,再來長篇大論,學生會更缺乏興趣,望而卻步。所以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既沒必要也不可行。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大處以德治國是根本,小處以德治校就是我們的指南針,從古至今,它不分學科,不分你我。對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高中數學作為一門主要學科,有它獨特的風格,結合學科本身的教學特點,運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數學有著非凡的魅力。一、教師在德育教學時所有的策論性與可行性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一定的策略性與可行性表現在:數學課時多,師生接觸多,遵循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及知識能力水平,循序漸近,潛移默化,平時點滴積累,日深月久,就可水滴石穿,水到渠成,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形式,龐大復雜的內容,花花架子起不到實際作用,數學教學正好是最踏實最嚴謹的,也是最完美的,而且具有挑戰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作風和創新精神。德育并不都是大愛教育,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正確的審美觀,都可從數學教學入手。可培養學生堅強的自信心,成就感。實際上這也是學生自我培養頑強意志的過程。這就需要數學教師長期的“滲”與“透”。教書就要育人,不是我們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機會,而是你的頭腦中到底有沒有這種意識,這種觀念,我們只要在教學中豐富靈活的穿插,既講授了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這就是數學的魅力。二、根據高中數學新課改的要求,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學習是為了應用,教師教書育人是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人才不僅具有高超的知識,嫻熟的技能,還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健康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被社會所用,服務社會,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和目標。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充分體現時代要求。這些素材我們不用東拼西找,高中數學教材的例題、習題、注釋中,有不少進行德育教育有說服力的數學材料。因此我們將數學教材,作為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載體,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質素養教育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淺出,注意滲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數學教材中,思想教育內容并不是明確提出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潛在的德育因素,教師在德育教學時要注意途徑的多樣性。我給生講授二項式系數的性質時,先告訴學生,我國南宋時期數學家楊輝在他1261年所著的詳解九章算法一書中就已經記載了著名的“賈憲”三角(后世人也稱楊輝三角),這是世界上最早給出展開式中各項系數的排列,他老先生的成就比歐洲最早發現這個表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多么了不起;講立體幾何中的等體積應用時告訴學生我國南北朝杰出的數學家、祖沖之的兒子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著名的“等積原理”。(等積原理的內容是:夾在兩個平行平面間的兩個幾何體,被平行于這兩個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兩個截面的面積總相等,那么這兩個幾何體的體積相等)。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紀意大利數學家卡發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連續不可分幾何中才提出這個公理。一家父子,兩代數學史上的英雄。我國古代數學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華民族自豪的。古人能在學術、生活條件極低的情況下取得輝煌的成就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何樂而不為?三、利用創設情景滲透德育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教學過程。講述等比數列概念及求和時,我們可以舉水稻專家袁隆平將1顆稻種變為2,由24,48,816,1632,.觀察數字變化的特點,講橢圓及其標準方程之前,我先給學生講述“2008年9月25號晚上9點10分,我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飛船的近地點、遠地點既為橢圓軌道的焦點。既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又激勵了他們民族熱情。再比如,在給學生講指數、對數函數這一節內容時,我套用了這樣一道題:2000年3月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我國政府正著手制定新世紀第一個五年計劃,預計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如果按當年我國經濟增長率8%的年均速度增長,請問:(1)到2010年我國經濟能否實現這一宏偉目標?(2)如果能夠實現,可以提前大約幾年實現?(3)如果按今年2008年經濟增長率10%的年均速度增長,請問只需要再過幾年就能實現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在現有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的目標?結果,同學們算出正確答案后,都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為是中國人感到驕傲。這也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廣泛性,并沒有脫離現實生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講概率中的五局三勝時,我告訴學生當年女排姑娘的五連冠,那是用青春和熱血拼出的輝煌戰績,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生活中的“栗子”到處都是,就看你怎么讓學生吃得香噴噴,甜滋滋。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滲透德育多媒體走進課堂,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課程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也是我們做思想教育的大好時機。例如在上橢圓這一節時,為了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橢圓的形成過程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可以利用FLASH設計制作了關于“神舟”六號從發射到升空,然后繞地飛行的動畫片,并配上了相關的解說詞。這一過程要分組學習,一組共同操作設計,這一過程,任何的言語都是多余的了。增強了學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協作精神集體感。可見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更有感召力。五、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在教學過程中言傳身教德育過程不是空洞的長篇大論,不是高強度的集中訓練過程,它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言談舉止學生都在細心觀察,有意無意地加以仿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比如,課上老師引導學生解決了一類型的難題,拿下他心頭大患,他掌握了思路方法,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心頭佩服老師。數學的難正是最吸引人的,教學不僅是教書,它是一門藝術。套用著名教育家顧明遠的一句話: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要求孩子。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