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粉塵防治》PPT課件.ppt_第1頁
《礦山粉塵防治》PPT課件.ppt_第2頁
《礦山粉塵防治》PPT課件.ppt_第3頁
《礦山粉塵防治》PPT課件.ppt_第4頁
《礦山粉塵防治》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井粉塵的防治,粉塵的概念 粉塵的來源 粉塵的傳播規律 粉塵的危害特性,粉塵:,粉塵是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細粒子(Dust)。,粉塵:-粉塵的概念,粉塵的傳播與危害特性,粉塵(dust):包括所有固態分散性微粒;粒徑上限約為200m; “降塵”:粒徑在10m以上,較大的微粒沉降速度快,經過一定時間后不可能仍處于浮游狀態。 “飄塵”:粒徑在10m以下,在大氣中浮游數量最多的微粒粒徑為0110m,粉塵-粉塵的概念:,礦井粉塵的防治知識,1.礦塵的產生及分類 2.粉塵的危害 3.礦山塵肺病 4.煤塵爆炸及防治 5.礦山綜合防塵,1.礦塵的產生及分類,礦塵是指在礦山生產和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煤、巖微粒的總稱。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如鉆眼作業炸藥爆破、掘進機及采煤機作業、頂板管理礦物的裝載及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會產生大量的礦塵。而不同礦井由于煤、巖地質條件和物理性質的不同,采掘方法,作業方式、通風狀況和機械化程度的不同,礦塵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異。 即使在同一礦井里,產塵的多少也因地因時發生著變化。一般來說,在現有防塵技術措施的條件下,各生產環節產生的浮游礦塵比例大致為;采煤工作面產塵量占4580;掘進工作面產塵量占20一38;錨噴作業點產塵量占10一15;運輸通風巷道產塵量占510:其他作業點占25。各作業點隨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礦塵的生成量也將增大,因此防塵工作也就更加重要。,1.1 礦塵的分類,1.按礦塵粒徑劃分 (1)粗塵。粒徑大于40um相當于一般篩分的最小顆粒,在空氣中極易沉降。 (2)細塵,粒徑為10一40m,肉眼可見,在靜止空氣中做加速沉降。 (3)微塵。粒徑為0.25一10m,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在靜止空氣中做等速沉降 (4)超微塵。粒徑小于0.25m,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在空氣中做擴散運動。,2按礦塵的存在狀態劃分 (1)浮游礦塵,懸浮于礦內空氣中的礦塵,簡稱浮塵。 (2)沉積礦塵,從礦內空氣中沉降下來的礦塵,簡稱落生; 浮塵和落塵在不同環境下可以相互轉化。浮塵在空氣中飛揚的時間不僅與塵粒的大小、重量形式等有關,還與空氣的濕度、風速等大氣參數有關。礦山除塵研究的直接對象是懸浮于空氣中的礦塵,因此一般所說的礦塵就是指這種狀態下的礦塵 3.按礦塵的粒徑組成范圍劃。 (1)全塵(總粉塵)。各種粒徑的礦塵之和.對于煤塵,常指粒徑為1 mm以下的塵粒。 (2)呼吸性粉塵主要指粒徑在5um以下的徽細塵粒。它能通過人體上呼吸道進入肺區,是導致塵肺病的病因,對人體危害甚大。,粉塵的傳播規律,粉塵-粉塵的傳播規律,誘導氣流造成的塵化,剪切氣流造成的塵化,粉塵的傳播規律,綜合氣流造成的塵化,粉塵-粉塵的傳播規律,熱氣流上升造成的塵化作用,2.粉塵的危害特性,呼吸性粉塵: 粒徑小于或等于5微米 車間產塵粒徑小于10微米。 2微米以下占40%90%,吸入呼吸器官的氣溶膠粒子,粉塵-粉塵的危害特性,肺泡, 職業病,職業病是指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礦山塵肺病(礦工職業病),一塵肺病及其發病機理 塵肺病是工人在生產中長期期吸人大量微細粉塵而引起的以纖維組織增生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它是一種嚴重的礦工職業病一旦患病目前還很難治愈。因其發病緩慢,病程較長,且有一定的潛伏期,不同于瓦斯煤塵爆炸和冒頂等工傷事故那么觸目驚心,因此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而實際上由塵肺病引發的礦工致殘和死亡人數在國內外都遠遠高于各類工傷事故的總和。,1.塵肺病的分類 煤礦塵肺病按吸入礦塵的成分不同可分為三類: (1)硅肺病(矽肺病), 由于吸人含游離SiO2;含量較高的巖塵而引起的塵肺病稱為硅肺病。患者多為長期從事巖巷掘進的礦工。發病工齡最短約十年。 (2)煤硅肺病(煤矽肺) 由于同時吸入煤塵和含游離Si02的巖塵所引起的塵肺病稱為煤硅肺病。患者多為巖巷掘進和采煤的混合工種礦工。患者最多,約占80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人煤塵而引起的塵肺病多屬煤肺病。患者多為長期單一的在煤層中從事采掘工作的礦工。發病工齡2030年,2塵肺病的發病機理 塵肺病的發病機埋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關于塵肺病的形成的論點和學說有多種。 進人人體呼吸系統的粉塵大體上經歷以下四個過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氣管內含塵氣流由于沿程的慣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塵粒首先沉降在其內。經過鼻腔和氣管粘膜分泌物粘結后形成痰排出體外。 (2)在上呼吸道的較大支氣管內,通過慣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5-10um的塵粒沉積下來,經氣管支氣管上皮的纖毛運動,咳嗽隨痰排出體外。 因此,真正進入下呼吸道的粉塵,其粒度均小于5um,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空氣中5um以下的礦塵是引起塵肺病的有害部分。,(3)在下呼吸道的細小支氣管內,由于支氣管分支增多,氣流速度減慢,使部分25um的塵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積下來通過纖毛運動逐級排出體外。 (4)粒度為2um左右的粉塵進入呼吸性支氣管和肺內后,一部分可隨呼氣排出體外;另一部分沉積在肺泡壁上或進入肺內,殘留在肺內的粉塵僅占總吸人量的1一2%以下。 殘留在肺內的塵粒可殺死肺泡,使肺泡組織形成纖維病變出現網眼,逐步失去彈性而硬化,無法擔負呼吸作用,使肺功能受到損害降低了人體抵抗能力,并容易誘發其他疾病,如肺結核、肺心病等在發病過程中,由于游離的SiO2表面活性很強,加速了肺泡組織的死亡、因此硅肺病是各種塵肺病中發病期最短、病情發展最快也最為嚴重的一種。,二.塵肺病的發病癥狀及影響因素,1.塵肺病的發病癥狀 塵肺病的發展有一定的過程輕者影響勞動生產力,嚴重時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死亡。這一發展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因此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從自覺癥狀上,塵肺病分為三期: 第一期重體力勞動時,呼吸困難、胸痛輕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體力勞動或正常工作時,感覺呼吸困難,胸痛干咳或帶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時,也感到呼吸困難、胸痛連續帶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動困難。,影響塵肺病的發病因素,1.礦塵的成分 能夠引起肺部纖維病變的礦塵,多半含有游離SiO2,其含量越高,發病工齡越短病變的發展程度越快。 對于煤塵,引起煤肺病的主要是它的有機質(揮發分)含量據試驗,煤化作用程度越低,危害越大,因為煤業的危害和肺內的積塵量都與煤化作用程度有關。 2.礦塵粒度及分散度 塵肺病變主要是發生在肺臟的最基本單元即肺泡內。礦塵粒度不同對人體的危害性也不同。5um以上的礦塵對塵肺病的發生影響不大:5um以下的礦塵可以進入下呼吸道井沉積在肺泡中,最危險的粒度是2um左右的礦塵:由此可見,礦塵的粒度越小,分散度越高,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3)礦塵濃度 塵肺病的發生和進入肺部的礦塵量有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塵肺的發病工齡和作業場所的礦塵濃度成正比。國外的統計資料表明?在高礦塵濃度的場所工作時,平均5一10年就有可能導致硅肺病,如果礦塵中的游離SiO2含量達80%-90%,甚至1.52年即可發病!空氣中的礦塵濃度降低到規程規定的標準以下工作幾十年肺部吸人的礦塵總量仍不足達到致病的程度 (4)個體方面的因素 礦塵引起塵肺病是通過人體而進行的,所以人的機體條件,如年齡營養健康狀況生活習性衛生條件等,對塵肺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塵肺病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盡管很難完全治愈但它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領導重視,增加資金投入,積極開展塵肺病預防及治療方面的研究,完善技術措施,推廣綜合防塵就可以達到降低塵肺病的發病串及死亡率的目的。,4.煤塵爆炸及預防,煤塵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樣都屬于礦井中的重大災害事故,我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煤塵爆炸發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統治下的本溪煤礦,死亡1549人,殘246人,死亡的人員中大多為CO中毒,事故發生前,巷道內沉積了大量煤塵是由于電火花點燃局部聚積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塵爆炸事故。,一.煤塵爆炸的機理及特征 1.煤塵爆炸的機理 煤塵爆炸是在高溫或一定點火能的熱源作用下,空氣中氧氣與煤塵急劇氧化的反應過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鏈式反應。一般認為其爆炸機理及過程如下; (1)煤本身是可燃物質,當它以粉末狀態存在時總表面積顯著增加,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強,一旦遇見火源,氧化過程迅速展開. (2)當溫度達到300一400度時,煤的干餾現象急劇增強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氫和1左右的其他碳氫化合物:,(3)形成的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在高溫作用下吸收能量。在塵粒周圍形成氣體外殼即活化中心,當活化中心的能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鏈反應過程開始游離基迅速增加,發生了塵粒的閃燃 (4)閃燃所形成的熱量傳遞給周圍的塵粒,并使之參與鏈反應導致燃燒過程急劇地循環進行當燃燒不斷加劇使火焰速度達到每秒數百米后,煤塵的燃燒便在一定臨界條件下跳躍式地轉變為爆炸。,2煤塵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溫高壓、沖擊波 煤塵爆炸火焰溫度為16001900,爆源的溫度達到2000 以上這是煤塵爆炸得以自動傳播的條件之一。 在礦井條件下煤塵爆炸的平均理論壓力為736kPa,但爆炸壓力隨著離開爆源距離的延長而跳躍式增大。爆炸過程中如遇障礙物,壓力將進一步增加,尤其是連續爆炸時,后一次爆炸的理論壓力將是前一次的57倍。煤塵爆炸產生的火焰速度可達1120m/s,沖擊波速度為2340m/s。 (2)煤塵爆炸具有連續性 由于煤塵爆炸具有很高的沖擊波速能將巷道中落塵楊起,甚至使煤體破碎形成新的煤塵導致新的爆炸,有時可如此反復多次,形成連續爆炸,這是煤塵爆炸的重要特性。,(3)煤塵爆炸的感應期 煤塵爆炸也有一個感應期,則煤塵受熱分解產生足夠數量的可燃氣體形成爆炸所需的時間。根據試驗,煤塵爆炸的感應期主要決定于煤揮發分含量,一般為40一280ms,揮發分越高,感應期越短。 (4)揮發分減少或形成“粘焦” 煤塵爆炸時,參與反應的揮發分約占煤生揮發分含量的4070,致使煤塵揮發分減少,根據這一特征,可以判斷煤塵是否參與了井下的爆炸。對于氣煤肥煤、焦煤等粘結性煤的煤塵一旦發生爆炸,一部分煤塵會被焦化粘結在一 起,沉積于支架和巷道壁上形成煤塵爆炸所特有的產物焦炭皮渣或粘塊,統稱“粘焦”。粘焦”也是判斷井下發生爆炸事故時是否有煤塵參與的重要標志。 (5)產生大量的CO 煤塵爆炸時產生的CO,在災區氣體中的濃度可達2一3%,甚至高達8左右。爆炸事故中受害者的大多數(70一80%),是由于CO中毒,二煤塵爆炸的條件 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 2煤塵必須懸浮于空氣中,并達到一定的濃度:一般說來,煤塵爆炸的下限濃度為30一50g/m3,上限濃度為1000一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強的濃度范圍為300一500g/m3。一般情況下,浮游煤塵達到爆炸下限濃度的情況是不常有的,但是爆破爆炸和其他震動沖擊都能使大量落塵飛揚,在短時間內使浮塵量增加,達到爆炸濃度。因此,確定煤塵爆炸濃度時,必須考慮落塵這一因素。 3.存在能引燃煤塵爆炸的高溫熱源 煤塵的引燃溫度變化范圍較大它隨著煤塵性質濃度及試驗條件的不同而變化。我國煤塵爆炸的引燃溫度在610一1050oC之間,一般為700一800oC。煤塵爆炸的最小點火能為4540mJ。這樣的溫度條件,幾乎一切火源均可達到。如爆破火焰、電氣火花、機械摩擦火花、瓦斯燃燒或爆炸井下火災等。根據80年代的統汁資料。由于放炮和機電火花引起的煤塵爆炸事故分別占總數的45%和35%。,三影響煤塵爆炸的因素 1煤的揮發分 煤塵爆炸主要是在塵粒分解的可燃氣體(揮發分)中進行的,因此煤的揮發分數量和質量是影響煤塵爆炸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說宋,煤塵的可燃揮發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強,即煤化作用程度低的煤,其煤塵的爆炸性強,隨煤化作用程度的增高而爆炸性減弱。 2煤的灰分和水分 煤內的灰分是不燃性物質,能吸收能量,阻擋熱輻射破壞鏈反應,降低煤塵的爆炸性。煤的灰分對爆炸性的影響還與揮發分含量的多少有關,揮發分小于15的煤塵,灰分的影響比較顯著,大于15時,天然灰分對煤塵的爆炸幾乎沒有影響。水分能降低煤塵的爆炸性,因為水的吸熱能力大,能促使細微塵粒聚結為較大的顆粒,減少塵粒的總表面積,同時還能降低落塵的飛揚能力。煤的天然灰分和水分都很低,降低煤塵爆炸性的作用不顯著,只有人為地摻人灰分(撒巖粉)或水分(灑水)才能防止煤塵的爆炸。,3. 煤塵粒度對爆炸性的影響極大: 粒徑1mm以下的煤塵粒子都可能參與爆炸,而且爆炸的危險性隨粒度的減小而迅速增加,75um以下的煤塵特別是30一75um的煤塵爆炸性最強,因為單位質量煤塵的粒度越小,總表面積及表面能越大,粒徑小于10um后,煤塵爆炸性增強的趨勢變得平緩。煤塵粒度對爆炸壓力也有明顯的影響。煤炭科學研究院重慶分院的試驗結果表明,在同一煤種不同粒度條件下,爆炸壓力隨粒度的減小而增高,爆炸范圍也隨之擴大,即爆炸性增強。粒度不同的煤塵引燃溫度電不相同。煤塵粒度越小,所需引燃溫度越低,且火焰傳播速度也越快。,4.空氣中瓦斯的濃度 隨著瓦斯濃度的增高煤塵爆炸濃度下限急劇下降這一點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應引起高度重視。一方面,煤塵爆炸往往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另一方面,有煤塵參與時,小規模的瓦斯爆炸可能演變為大規模的煤塵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嚴重的后果 5.空氣中氧的舍量 空氣中氧的含量高時點燃煤塵的溫度可以降低,氧的含量低時,點燃煤塵云困難,當氧含量低于17時,煤塵就不再爆炸,煤塵的爆炸壓力也隨空氣中含氧的多少而不同,含氧高,爆炸壓力高;含氧低,爆炸壓力低。 6引爆熱源 點燃煤塵云造成煤塵爆炸就必須有一個達到或超過最低點燃溫度和能量的引爆熱源,引爆熱源的溫度越高,能量越大,越容易點燃煤塵云。而且煤塵初爆的強度也越大:反之溫度越低能量越小,越難以點燃煤塵云且即使引起爆炸,初始爆炸的強度也越小,五預防煤塵爆炸的技術措施,預防煤塵爆炸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減降塵措施防止煤塵引燃措施及隔絕煤塵爆炸措施等三個萬面。 (一)減、降塵措施 減、降塵措施是指在煤礦井下生產過程中,通過減少煤塵產生量或降低空氣中懸浮煤塵含量以達到從根本上杜絕煤塵爆炸的可能性。為達到這一目的,煤礦上采取了以煤層注水為主的多種防生手段,在此介紹煤層注水。,煤層注水實質 煤層注水 是回采工作面最重要的防塵措施之一,在回采之前預先在煤層中打若干鉆孔通過鉆孔注入壓力水,使其滲入煤體內部,增加煤的水分從而減少煤層開采過程煤塵的產塵量。煤層注水的減塵作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煤體內的裂隙中存在著原生煤塵,水進入后,可將原生煤塵濕潤井粘結,使其在破碎時失去飛揚能力,從而有效地消除這一塵源。 (2)水進入煤體內部,并使之均勻濕潤。當煤體在開采中受到破碎時,絕大多數破碎面均有水存在,從而消除了細粒煤塵的飛揚,預防了浮塵的產生。 (3)水進入煤體后使其塑性增強,脆性減弱改變了煤的物理力學性質,當煤體因開采而破碎時,脆性破碎變為塑性變形,因而減少了煤塵的產生量。 注水方式的選擇 P236 在此不詳述,(二)防止煤塵引燃的措施 防止煤塵引燃的措施與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大致相同,同時特別要注意的是,瓦斯爆炸往往會引起煤塵爆炸。此外,煤塵在特別干燥的條件下可產生靜電,放電時產生的火花也能自身引爆。 (三)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 防止煤塵爆炸危害,除采取防塵措施外還應采取降低爆炸威力、隔絕爆炸范圍的措施。 1.清除落塵 定期清除落塵,防止沉積煤塵參與爆炸可有效地降低爆炸威力,使爆炸由于得不到煤塵補充而逐漸熄滅。,2撒布巖粉 撒布巖粉是指定期在井下某些巷道中撒布惰性巖粉,增加沉積煤塵的灰分,抑制煤塵爆炸的傳播。 惰性巖粉一般為石灰巖粉和泥巖粉。對惰性巖粉的要求是: 可燃物含量不超過5,游離Si02含量不超過10; 不含有害有毒物質,吸濕性差; 粒徑應該全部小于03mm,且其中至少有70%粒徑小于0075mm 撒布巖粉時要求把巷道的頂、幫、底及背板后側暴露處都用巖粉覆蓋,巖粉的最低撤布量在做煤塵爆炸鑒定的同時確定但煤塵和巖粉的混合煤塵,不燃物含量不得低于80,撒布巖粉的巷道長度不小于300m,如果巷道長度小于300m時,全部巷道都應撒布巖粉。對巷道中的煤塵和巖粉的混合粉塵,每三個月至少應化驗一次,如果可燃物含量超過規定含量時,應重新撒布。,3設置水棚 水棚包括水槽棚和水袋棚兩種,設置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主要隔爆棚組應采用水槽棚,水袋棚只能作為輔助隔爆棚組: 水棚組應設置在巷道的直線段內。其用水量按巷道斷面計算,主要隔爆棚組的用水量不小于400Lm:,輔助水棚組不小于200Lm2: 相鄰水棚組中心距為0510m,主要水柵組總長度不小于30m,輔助水棚組不小于20 m 首列水棚組距工作面的距離必須保持在60一200m范圍內; 水槽或水袋距頂板兩幫距離不小于01m其底部距軌面不小于1.8m 水內如混人煤塵量超過5時應立即換水。,4設置巖粉棚 巖粉棚分輕型和重型兩類。結構如圖所示,它是由安裝在巷道中靠近頂板處的若干塊巖粉臺板組成臺板的間距稍大于板寬,每塊臺板上放置一定數量的惰性巖粉,當發生煤塵爆炸事故時火焰前的沖擊波將臺板震倒巖粉即彌漫于巷道中,火焰到達時巖粉即從燃燒的煤塵中吸收熱量,使火焰傳播速度迅速下降,直至熄滅; 巖粉棚距離可能發生煤塵爆炸的地點不得小于60m,也不得大于300m,5.設置自動隔爆棚 自動隔爆棚是利用各種傳感器,將瞬間測量的煤塵爆炸時的各種物理參量迅速轉換成電訊號,指令機構的演算器根據這些訊號準確計算出火焰傳播速度后選擇恰當時機發出動作訊號讓抑制裝置強制噴撒固體或液體等消火劑,從而可靠地撲滅爆炸火焰阻止煤塵爆炸蔓延。 目前許多國家正在研究自動隔爆裝置并在有限范圍內試驗應用.,5.礦山綜合防塵,礦山綜合防生是指采用各種技術手段減少礦山粉塵的產生量。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以防止粉塵對人體、礦山等產生危害的措施。 根據我國礦山幾十年來積累的豐富的防塵經驗,大體上將綜合防塵技術措施分為通風除塵,濕式作業,密閉抽塵,凈化風流、個體防護及一些特殊的除、降塵措施。,一、通風除塵 通風除塵是指通過風流的流動將井下作業點的懸浮礦塵帶出,降低作業場所的礦塵濃度,因此搞好礦井通風工作能有效地稀釋和及時地排出礦塵; 決定通風除塵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風速及礦塵密度、粒度、形狀、濕潤程度等。風速過低,粗粒礦塵將與空氣分離下沉不易排出:風速過高,能將落塵揚起,增大礦內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因此,通風除塵效果是隨風速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的,達到最佳效果后,如果再增大風速,效果又開始下降。排除井巷中的浮塵要有一定的風速。我們把能使呼吸性粉塵保持懸浮并隨風流運動而排出的最低風速稱為最低排塵風速。同時,我們把能最大限度排除浮塵而又不致使落塵二次飛揚的風速稱為最優排塵風速。一般來說,掘進工作面的最優風速為04一07ms,機械化采煤工作面為1525ms。,二濕式作業 濕式作業是利用水或其他液體,使之與塵粒相接觸而捕集粉塵的方法,它是礦井綜合防塵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具有所需設備簡單,使用方便,費用較低和除塵效果較好等優點。缺點是增加了工作場所的濕度,惡化了工作環境,能影響煤礦產品的質量,除缺水和嚴寒地區外,一般煤礦應用較為廣泛,我國煤礦較成熟的經驗是采取以濕式鑿巖為主,配合噴霧灑水、水封爆破和水炮泥以及煤層注水等防塵技術措施。具體有以下幾種:,(一)濕式鑿巖、鉆眼 該方法的實質是指在鑿巖和打鉆過程中,將壓力水通過鑿巖機,鉆桿送人并充滿孔底,以濕潤、沖洗和排出產生的礦塵。 在煤礦生產環節中,井巷掘進產生的粉塵不僅量大而且分散度高,據統計,煤礦塵肺患者中95以上發生于巖巷掘進工作面煤巷和半煤巖巷的煤塵瓦斯燃燒爆炸事故發生率也占較大的比重。而掘進過程中的礦塵又主要來源于鑿巖和鉆眼作業。據實測:干式鉆眼產塵量約占掘進總產塵量的80一85:而濕式鑿巖的除塵率可達90左右,并能提高鑿巖速度1525,因此,濕式鑿巖、鉆眼能有效降低掘進工作面的產塵量。,(二)灑水及噴霧灑水 1.灑水降塵是用水濕潤沉積于煤堆、巖堆、巷道周壁、支架等處的礦塵。當礦塵被水濕潤后,塵粒間會互相附著凝集成較大的顆粒,附著性增強,礦塵就不易飛起。在炮采炮掘工作面放炮前后灑水,不僅有降塵作用而且還能消除炮煙、縮短通風時間;煤礦井下灑水可采用人工灑水或噴霧器灑水。對于生產強度高、產塵量大的設備和地點,還可設自動灑水裝置。,2.噴霧灑水是將壓力水通過噴霧器(又稱噴嘴),在旋轉或(及)沖擊的作用下,使水流霧化成細微的水滴噴射于空氣中,它的捕塵作用有: 在霧體作用范圍內,高速流動的水滴與浮塵碰撞接觸后,塵粒被濕潤,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高速流動的霧體將其周圍的含塵空氣吸引到霧體內濕潤下沉; 將已沉落的塵粒濕潤粘結,使之不易飛揚。原蘇聯的研究表明,在掘進機上采用低壓灑水降塵率為4378,而采用高壓噴霧時達到75-95;炮掘工作面采用低壓灑水,降塵率為5l,高壓噴霧達72,且對微細粉塵的抑制效果明顯。,(三)水炮泥和水封爆破 1.水炮泥就是將裝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炮泥,填于炮眼內。爆破時水袋破裂水在高溫高壓下汽化與塵粒凝結,達到降塵的目的。采用水炮泥比單純用土炮泥時的礦塵濃度低2050,尤其是呼吸性粉塵含量有較大的減少。除此之外,水炮泥還能降低爆破產生的有害氣體,縮短通風時間,并能防止爆破引燃瓦斯。水炮泥的塑料袋應難燃、無毒,有一定的強度。水袋封口是關鍵,目前使用的自動封口水袋裝滿水后,能將袋口自行封閉。,2.水封爆破是將炮眼的爆藥先用一小段炮泥填好,然后再給炮眼口填一小段炮泥填好兩段炮泥之間的空間,插入細注水管汪水,注滿后抽出洼水管?并將炮泥上的小孔堵塞。,三、凈化風流 P230 凈化風流是使井巷中含塵的空氣通過一定的設施或設備,將礦塵捕獲的技術措施。目前使用較多的是水幕和濕式除塵裝置。,1.水幕凈化風流 水幕是在敷設于巷道頂部或兩幫的水管上間隔地安上數個噴霧器噴霧形成的噴霧器的布置應以水幕布滿巷道斷面盡可能靠近塵源為原則。凈化水幕應安設在支護完好、壁面平整、無斷裂破碎的巷道段內。,2濕入除塵裝置 所渭除塵裝置(或除塵器),是指把氣流或空氣中含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